CJJ/T 308-2021 湿地公园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CJJ/T 308-2021 湿地公园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4.1 M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37805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CJJ/T 308-2021 湿地公园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5.1.1水系布局应符合防洪排涝、供水排水、生态保护、科普 教育等湿地功能要求,应结合水系现状特征及综合利用要求统筹 规划。

5.1.2水系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以保护及修复湿地的自然水系格局、水形态和水文过 程等湿地生态系统为前提; 2应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湿地的水源、进水、蓄水、出水 等组成部分; 3水系结构应综合兼顾地表排水、湿地保育、生境营造、 边坡稳定、游览安全、运行调度等要求。 5.1.3对天然湖泊湿地与河流湿地应提出生态需水控制要求。 5.1.4湿地出水应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四车道高速公路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zip,不达标水域应制定 水质改善方案,达标水域应提出水质维护方案。

5.2湿地水系布局及水形态

5.2.1在满足设计泄洪流量的前提下,应维持河流湿地天然河 系的连通性,宜保留滩地和沙洲,并应优先采用生态防护措施维 持岸线稳定,不应进行影响现有水流形态和河势的改造工程。 5.2.2应对湖泊湿地天然水体形态和水体交换方式进行保护, 并应修复萎缩的水体面积和流路;在生态保育区之外的区域,宜 利用地形起伏变化以及水面宽窄、岸线婉蜓变化,控制水流线路 和速度,改善水质,营造景观。

并应修复萎缩的水体面积和流路;在生态保育区之外的区域,宜 利用地形起伏变化以及水面宽窄、岸线婉蜓变化,控制水流线路 和速度,改善水质,营造景观。

5.2.3宜保持坑塘、沼泽湿地的现状水体形态,应合理设计水 体岸线,并应保持适宜的水深及流速。 5.2.4人工湿地应布设在靠近水源且地面高程相对较低处

5.3水源、水量及水质

5.3.1湿地公园应以场地内原有地表径流为常规水源;在水资 源紧缺地区,宜利用雨洪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达标尾水等补 给湿地,不应利用自来水、地下水补给湿地。 5.3.2对于湖泊、库塘湿地应提出最低和适宜生态水位要求, 河流湿地应提出生态基流要求,对于生态敏感区应提出敏感生态 需水总量与过程要求;生态水位、生态基流和敏感生态需水可按 现行行业标准《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导则》SL709和《河 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Z712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5.3.3湿地内非人体直接接触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IV类水质标准,人体直接接 触的亲水区水质目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现行行业标准《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导则》SL709和《河 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SL/Z712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5.3.3湿地内非人体直接接触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IV类水质标准,人体直接接 触的亲水区水质目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5.3.4湿地现状水源或外源汇水水质较差时,应对污染源进行 防控治理,并应选择适宜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5.3.3湿地内非人体直接接触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IV类水质标准,人体直 触的亲水区水质目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 准》GB3838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5.3.4湿地现状水源或外源汇水水质较差时,应对污染源

5.4.1湿地水位及其变化过程应根据所在地域的气象水文特性、 湿地类型、湿地功能、湿地生物等因素进行控制,湿地水深应满 足大部分湿地动植物生境要求。

5.4.2根据不同湿地类型,湿地水位控制设施可选择闸、坝、

5.4.4科普教育区和综合服务与管理区人工水体的岸高及近岸

水深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 规定。

相结合。生态承载力较差的区域应限制游人容量。 6.1.2生境营造应充分了解该地区和周边气候相似区湿地动植 物,宜包括湿地植物种类、群落构成及分布特征,湿地动物种 类、种群构成、分布特征、生活习性及变化趋势等资料;并应遵 循适宜生态位原则和群落演替规律进行生境营造,满足动植物生 境需求。

6.1.3湿地植物应优先选择生态效益高、抗逆性强、易于管 的种类。

6.1.4湿地公园内建筑物、构筑物宜进行掩映设计。

6.2.1湿地保育包括对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进 行的保护及培育,宜实施分级和分类。 6.2.2湿地保育工程设计应包括方案制定、保护对象分类、保 护措施确定、保护设施设置等内容,并应考虑影响湿地生态系统 健康的干扰因素;湿地保育工程设施宜就地取材,可进行艺术处 理,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6.2.1湿地保育包括对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进 行的保护及培育,宜实施分级和分类。

护措施确定、保护设施设置等内容,并应考虑影响湿地生态系 健康的干扰因素;湿地保育工程设施宜就地取材,可进行艺才 理,与周围景观相协调。

施;生态保育区内不应设置照明设施;针对特别需要保护或恢复 的湿地生境以及珍稀濒危物种的繁殖地、原产地,应设置禁人区 或临时禁人区

地生境高适应因地耐且、告理布同,形成多件时 类型和陆生、湿生、水生相结合的典型区系植物群落。 6.3.2对于不同的湿地类型,植物生境营造应恢复大于50%的 当地湿地典型群落。 6.3.3生境营造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景观特征及动物的季节 性特征,并应满足当地30%以上鸟类在不同季节的生境需求。 6.3.4生境营造应包括陆地生境、水岸生境及沼泽生境,不同 类型生境恢复与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陆地生境营造应构建满足动物栖息环境要求的仿自然植 物群落;对于可进行复层混交的区域,其复层混交植物群落面积 应大于该区域面积的50%; 2水岸生境营造宜满足鸟类觅食、栖息、繁殖的生境要求, 注重水陆交界带的栖息地营建,在适宜区域宜营建鸟类生境 岛屿; 3沼泽生境营造宜选用适应间歇性水淹的木本和草本植物 根据不同动植物需要的水深条件构建典型湿地生境

1陆地生境营造应构建满足动物栖息环境要求的仿自然植 物群落;对于可进行复层混交的区域,其复层混交植物群落面积 应大于该区域面积的50%; 2水岸生境营造宜满足鸟类觅食、栖息、繁殖的生境要求 注重水陆交界带的栖息地营建,在适宜区域宜营建鸟类生境 岛屿; 3沼泽生境营造宜选用适应间歇性水淹的木本和草本植物 根据不同动植物需要的水深条件构建典型湿地生境

DB33/T 1227-2020标准下载6.4.1绿化树种和湿地植物中乡土植物比例应大于70%。

种植应大于3行,形成生态防护带。 6.4.4根据公园内不同鸟类的需求,应种植适宜的筑巢、食源 树种;依据鸟类的惊飞距离不同,应在其巢区、活动区外围营建 相应宽度的缓冲区,宜配植乔木、灌木进行隔离。

树种;依据鸟类的惊飞距离不同,应在其巢区、活动区外围营建 相应宽度的缓冲区,宜配植乔木、灌木进行隔离。

6.4.5植物群落内宜合理设置林窗,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 种更新。

6.4.6湿地边缘兼顾为动物提供食物及栖息地时,应在湿地与 道路及游憩场地之间设置植物缓冲带

6.4.8人工湿地应根据地域气候条件和水质净化需求文物库房施工组织设计1、2号栋施工组织设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