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313-2022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技术规程.pdf

DB32/T 4313-2022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32/T 4313-2022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76059
VIP资源

DB32/T 4313-2022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2/T 4313-2022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技术规程.pdf

调查工作区现有沟渠、水工建筑物等基本水利设施的规模,明确工程布局形式及使用状况等;测量 现有渠、沟的深度、坡比、底宽、口宽以及承泄区水位等参数。

7. 3. 1调查对象

土壤调查对象包括表层土壤(0cm~30cm)和土壤剖面(0cm~200cm)

DL/T 694-2012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测技术导则7.3. 2 样点布置

7.3. 2.1 布点原则

布点应遵循代表性和均匀性原则。

布点应遵循代表性和均匀性原则

7. 3. 2. 2 布点方法

DB32/T43132022

表层土样布点方法应在考虑工作区土壤类型和植被覆盖度分布的基础上,可使用随机布点法或网格 布点法。土壤剖面调查布点应根据实际工作区土壤类型具体情况而定,应涵盖每一种土壤类型

7. 3. 2. 3 布点数量

采用网格布点法时,一般1hm²~4hm²布设1个点位,可根据土壤空间变化情况、微地形起伏变化、 土壤盐渍化变化、土壤质地、地下水变化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类型变化较大的地区应加密调查。采 用随机布点法时,可根据土壤盐渍化差异将区域分成儿个单元,每个单元随机布点,一般要求每个单元 至少布设3个点位。具体布点方法及数量应符合HJ/T166一2004第5章的规定。 土壤剖面调查中,每种土壤类型至少布设一个部面观测点。

土壤样品采集及记录方法见附录B。

7.3.4调查内容与指标

7.3.4.1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物理性质调查主要包括容重、含水率、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渗透系数、机械组成及水稳 体含量等,各指标具体检测方法见附录C。

7. 3. 4. 2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水溶性盐离子(K+、Ca2+、Nat、Mg*+、HCO、CO3、SO4、CI) 含量及总量、盐渍化类型、碱化度(ESP)、阳离子交换量、酸碱度(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 速效钾等,各指标具体检测方法见附录C。

7.3.4.3土壤剖面性状

土壤剖面性状调查主要包括土体构型(土壤层次数量、排列、厚度)、不透水层深度和厚度等,调 查方法见附录B。

7. 4. 1调查对象

水文调查对象包括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DB32/T43132022

地表水调查针对工作区内部及周边500m范围内的地表水系进行调查,样点布置方法应符合HJ/T91 2002中4.1.4具体规定;浅层地下水调查样点布置方法同7.3.2,尽量选择井径大、水位高的水井或建 设水文观测井。

土壤样品采集及记录方法见附录B。

.4.4调查内容与指标

7.4.4. 1一般规定

地表水调查包括工作区周边主要地表水系(河流、灌溉渠道)的性质、流向和流量。地下水调 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性质和地下水临界深度。

7.4.4. 2 地表水性质

7.4.4.3地下水埋深

有民井地区可直接进行地下水位埋深测量,其它地区可建设水文观测井进行测量。具体测量方法: 潜水出露后需静置1t以上待其稳定; 采用卷尺、测绳及电测水位仪进行测量时,应测量两次,测量间隔时间应介于2min~5min之间, 取两次水位的平均值; 当两次测量的水位误差超过±0.02m时,应重新测量; 采集水位时应记录观测井是否曾经抽水,以及是否受到附近抽水井影响。

7.4.4.4地下水性质

层地下水pH值、易溶盐离子(K+、Ca2+、Nat、Mg2+、HCO3、CO,2、SO2、CI)含量、 及给水度等参数进行检测,检测应符合DZ/T0064的具体要求。

7.4.4.5地下水临界深度

地下水临界深度可根据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降雨、灌溉、蒸发和农业措施等因素综合试验确 定,也可根据土壤毛管水上升高度进行估算,具体方法见附录D。

根据调查获取的壤和地下水相关参数,依据分级指标对工作区土壤盐渍化现状进行评估,评估方法 见附录E。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工 植制度、水利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区地开 气象、土壤、水文地质条件、水利设施现状等综合因素制定。

8. 2. 1规划原则

DB32/T43132022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规划应遵循生态安全、因地制宜等原则,统筹规划以达到降低主壤含盐量、 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宜耕性的目的 滨海盐碱地经生态化整治后,表层土壤(0cm~30cm)水溶性盐总量应<3g/kg,土壤有机质含量 应>6g/kg,土壤质地改善,土地质量符合《江苏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程(试行)》(苏农办农 (2014)14号)的具体要求。

8.2.2确定整治模式

8. 2. 3 工程布局

工程布局应与工作区内、外基础设施相协调,与土地权属调整相衔接,与促进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 环境相结合,遵循节水、节地、省工的原则合理安排。 在进行工程规划和布局时,应根据农业生产、洗盐需求和旱、涝、渍、碱综合治理原则,因地制宜 进行灌溉与排水工程规划,选定灌排方式和工程布局,充分调动地表淡水资源和利用大气降水进行土壤 盐分淋洗。

8. 3. 1土地平整

工作区田块规模应根据地形条件、耕作方式、作物种类和种植*惯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宜低于10hm 以条田形式为主。条田宜南北向布置,长度一般在300m~600m之间,宽度一般在50m左右。 田块应尽量实现田面平整,内部田面高差控制在±5cm以内(水田在±3cm以内);旱作改良模式

8. 3. 2 灌溉洗盐工程

8.3.2.1一般规定

旱作改良模式下,其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满足75%~85%;水旱轮作改良模式下,其灌溉设计保证率 应满足85%~90%。 灌溉水源水质应符合GB5084一2021中4.1.1规定的具体要求,即水中全盐量≤2000mg/L,pH值 <8.5。

8. 3. 2. 2 总需水量分析

DB32/T43132022

在进行总需水量分析时,需统筹考虑农业灌溉用水和盐碱地洗盐用水。可参考江苏省沿海各地市的 农业灌溉用水定额和盐碱地冲洗定额(见附录F)进行总需水量计算

8.3. 2. 3 输水方式

输水方式可采用明渠灌溉和管道灌溉 计应符合GB50288及DB32/T3637具 体要求。

8.3.3排水降渍工程

8.3.3.1一般规定

8. 3. 3. 2 明沟

明沟是指从地表面向下开挖一定深度和一定长度的沟,以利排走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排水方式。宜按 照以下原则布置: 一明沟排水系统与灌溉渠道的布置应合理,宜排灌相间。 一明沟按大小、深浅一般可分为干、支、斗、农四个级别;工作区宜布置2级~3级固定排水明 沟,各级排水明沟宜相互垂直布置,排水线路宜短而直。 一排水明沟应尽量自排。受承泄区或下一级排水沟水位顶托时,应设涵闸抢排或设泵站抽排;不 能自排应充分利用地形和承泄区水位变化,采用分片排水,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和抽排 相结合的方式。 排水沟深度、间距和断面设计应符合GB50288中的具体规定。

暗管排水是指将排水管理设在地下一定深度、不影响地表机耕、最大限度节约土地的一种排水方式。 在明沟开挖维护困难,用地紧张地区,宜优先采用。 暗管改良工程设计前,应根据前期土壤调查和现场勘查的结果进行规划,从而确定田间排水管的间 距、长度与埋深。暗管改良工程设计可参考TD/T1043具体要求制定

9. 1. 1一般规定

根据工程规划设计所确定的排灌工程模式,降低并控制浅层地下水位,适时洗田,促进土壤含盐量 降低

9.1.2降低浅层地下水位

蒸发强、降雨少的春秋季节。雨季及时 预防浅层地下水位抬开。

9. 1.3.1洗田条件

DB32/T43132022

洗田应具备充沛的淡水资源和畅通的排水系统。无稳定淡水供给区域,可利用雨李丰沛降雨进行淋 洗。

.1.3.2洗田时机选取

洗由时机直选择求视 分。水量丰沛的地区, 根折 及时进行保苗洗田

1.3.3水量计算与分配

根据土壤初始含盐量、种植作物的耐盐程度、土壤含水量等差异,参照前苏联列国斯塔也夫经验公 式计算出冲洗水量定额,详见附录F。洗田宜分批多次冲洗,水量分配可采用先大后小原则,提高洗 田效果。

9. 1. 3. 4 洗田方式

冲洗前平整土地,打牢田形成睦田,哇田不宜过大(0.2hm~0.3hm²);冲洗时,可先进行旋耕, 吏土壤质地疏松,再进行灌水;灌水后适时泡田1d~2d,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最后将洗盐盐水 经由排水系统排出,如必要可使用强排

良好的土壤结构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能够促进土壤盐分淋洗,阻断土壤因毛细水蒸发、植 等造成的返盐。

土壤结构调理的农艺措施可包括: 深耕不少于20cm,土体破裂松散,并且适时采取中耕、耙、**等耕作措施; 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如绿肥轮作、水旱轮作等; 秸秆就地粉碎还田,秸秆还田深度20cm~30cm; 施用有机肥,肥料选取及用量满足9.4.2.4的要求

9.2.3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

9.2.3.1改良剂选取原则

土壤结构改良剂选取应体现对土壤、植物的环境友好性,符合农由使用相关要求,性质稳定。 多孔矿物(膨润土、沸石等)、果胶、天然聚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胡敏酸、多糖 材料,辅以有机肥改善和调节土壤结构。

9. 2. 3. 2施用方法

土壤结构改良剂一般可在洗盐或播种前10d施入表层0cm~20cm土壤,视不同需求进行浇水 后即可播种。

滨海盐碱地土壤pH值生态整治的目标为7.5~8.0.

DB32/T43132022

对于土壤pH值在8.0~8.5的土壤,可通过完善地块灌排设施,淡水淋洗和土壤培肥等,使土壤pH 直逐渐趋于整治目标。 对于土壤pH值大于8.5的土壤,可少量施用石膏、硫磺粉和木醋液等土壤改良剂进行调节,具体用 量视土壤自身酸碱度而定。

9. 3. 2. 1一般规定

采取测土配方、监控施肥技术,科学施用有机肥、氮磷钾及生物菌肥相结合,土壤中各项养分含量 指标应达到当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中”值水平;防止单项养分元素在土壤中的超量富集,保持 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的相对平衡,减少养分浪费,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搭配耕作、绿肥种植和还田技术, 协同提升土壤有机碳、氮含量,稳定土壤磷、钾供应能力

9. 3. 2. 2合理耕作

耕作以旋耕为主,及时粑糖。作物播种前旋地深度不少于15cm;收后、播前松耕深度不少于 见情况采用少耕、免耕等保护性耕作,促进土壤有机质累积和提升

9.3.2.3施用肥料

肥料包括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菌肥。 有机肥源可选择粪肥、肥、土杂肥、沼肥、饼肥以及商品有机肥等,选取时应符合NY/T525的 具体要求。施用时根据作物与土壤实际情况,配合适量的氮、磷、钾无机化肥,相互调剂、平衡施肥, 提高肥效。 在作物种植阶段,可添加含有相应促生微生物菌(内生真菌、菌根真菌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的复 合肥料,促进植物营养吸收和发育,提高作物抗逆性能。 根据土壤养分情况,粪肥、既肥、土杂肥、沼肥等一般每公顷用量为15t~75t左右,饼肥一般1.5t 7.5t;商品有机肥及生物菌肥可按产品具体指导量施用

.3.2.4绿肥作物种植

改良初期,可在春、夏季种植田箐,秋季种植黑麦草、大麦等绿肥作物用以增加土壤 降低地表裸地蒸发、减少返盐,可参考DB32/T4215中具体规定

9.3.2.5生物质材料还田

将地块原生的芦苇、大米草及前期种植的作物等生物质材料直接粉碎翻*还田,具体方式可 Y/T1004中的规定。如进一步提高滨海盐碱地改良效率,可采用秸秆腐熟还田技术,促进秸秆养 ,详见NY/T2722中具体规定。一般来说,生物质材料还田秸秆用量约为45t/hm²~75t/hm²。

水旱轮作模式下,春末种植耐盐水稻。经结构改良、洗盐和培肥后,确保表层土壤(0cm~5cm) 含盐量降低至3g/kg左右,方可进行水稻秧苗移植。水稻种植期间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割可参 考DB32/T2939具体规定。秋季水稻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种植秋绿肥作物耐盐大麦和燕麦,来年 水稻种植前,将秋绿肥粉碎还田,进一步培肥地力

DB32/T43132022

旱作模式下,根据不同的改良阶段,选取相应耐受度的作物进行适应性种植,具体如下: 初始阶段(表层土壤含盐量>8g/kg)。可种植碱蓬、盐角草等盐生植物,搭配秸秆覆盖降低 土壤盐分,提高土壤微生物菌含量。 b 改良阶段(表层土壤含盐量5g/kg~8g/kg)。可种植田箐、黑麦草、狗牙根等豆科、禾本科 等耐盐先锋绿肥作物,当季李种植结束后秸杆还由。 过渡阶段(表层土壤含盐量3g/kg~5g/kg)。可种植大麦、燕麦、麻、高梁、油菜、大豆 等作物耐盐品种,当季种植结束后秸秆还田。 维护阶段(表层土壤含盐量<3g/kg)。可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和大豆等经济作物,当季种 植结束后秸秆还田

9. 5. 1 控制盐源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期间,应防止不符合灌溉洗盐水质要求的河水、养殖废水、海水进入田块, 控制盐分进入

在生态化整治初期及土壤蒸发较强时期,可通过地表覆盖以降低蒸发抑制盐分表聚。覆盖材料宜选 取芦苇、水稻、小麦秸秆等生物质材料, ,覆盖厚度为5cm~10cm,用量为30t/hm²~45t/hm²。

基础工程宜在雨季前完成,确保利用雨季丰沛降水进行泡田洗盐,提升整治效率。 作物播种前,可适当进行灌溉淋洗,为幼苗定根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在旱季和其他关键生长期可进 行洗盐和秸秆覆盖,提高作物产量。

10. 1. 1自然条件监测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过程中应对大气温度 湿度、降雨量、蒸发量及潜水水位等自然条件进行日 常监测,结合土壤含盐量动态变化,分析工作区引发土壤返盐临界状态。

10. 1. 2 ±壤监测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过程中,应定期对土壤pH值、含盐量、有机质、N、P、K等养分指标进行 监测,以监测改良效果,控制返盐。 耕作层土壤(0cm~30cm)pH值和含盐量可按照改良期(2次/月~1次/周)、过渡期(1次/月) 和维护期(2次/年)频率进行取样监测,在春秋等蒸发较强季节,可适当增加监测频率。土壤有机质 V、P、K等养分指标的监测频率可按照作物种植季进行监测

每年在雨季来临前,确保完成排水沟道、强排站的维护工作;雨后及时抽排田面积水避免潜水 导致返盐。 进入维护期(表层土壤含盐量<3g/kg)之后,仍需在每季种植结束后进行秸秆还田,培肥地

DB 32/T4313—2022 针对日常土壤监测发现的土壤含盐量抬升(表层土壤含盐量>5g/kg),应及时进行保苗洗田或秸

DB32/T43132022

针对日常土壤监测发现的土壤含盐量抬升(表层土壤含盐量>5g/kg),应及时进行保苗洗田或秸 赶覆盖。

DB32/T43132022

附录A (规范性) 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工作流程

图A.1滨海盐碱地生态化整治工作流程

附录B (规范性) 样品采集及记录方法

B.1表层土壤样品采集方法

DB32/T43132022

附录B (规范性) 样品采集及记录方法

GB/T 26499.3-2011 机械 科学数据 第3部分 元数据B.2土壤部面样品采集方法

土壤剖面样品采集方法有由间钻孔法和土壤部面挖掘法两种,根据实地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具体采样方法应符合TD/T1043.1规定的要求。样品采集过程中,对剖面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填写 土壤部面样品采样记录卡(见表B2)

地表水样品采集应选择在水位稳定时期进行采样。采样时尽量轻扰动水体。取样前先用待取水洗涤 装样瓶和塞子3次~5次,然后尽量把取样瓶沉入水中30cm深处取样。 地下水样品采集应在地下水位平衡后采集水样。采集采用瞬时采样法,采样时尽量轻扰动水体。 取样前先用待取水洗涤装样瓶和塞子3次~5次,然后把取样瓶沉入水下30cm深处取样。 水样品采样记录卡见表B.3。

DB32/T43132022

GBZ 156-2013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与内容麦B.1表层土壤样品采样记录卡

DB32/T43132022

表B.2土壤部面采样记录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