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326-2022 城市应急准备能力评估规范.pdf

DB32T 4326-2022 城市应急准备能力评估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557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2T 4326-2022 城市应急准备能力评估规范.pdf

6.3应急救援能力调查

6.3.1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平台建设情况。 6.3.2 消防、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规划中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执行情况。 6.3.3 消防站布局现状和建设计划。 6.3.4 应急指挥员背景履历、专业化培训、考核评估情况。 6.3.5 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装备、训练、演练和实战情况。 6.3.6 政府专职消防队人员、装备、训练、演练和实战情况。 6.3.7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装备、训练、演练和实战情况。 6.3.* 高危行业企业专职消防队建立情况,人员、装备、训练、演练和实战情况。 6.3.9 应急志愿者队伍人员、装备、训练、演练和实战情况。 6.3.10 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联合训练、联合演练开展情况。 6.3.11 专家库建设情况。

6.4综合保障能力调查

6.4.1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包括储备模式、储备库建设、物资种类数量、调拨协同、信息化管理 等方面情况。 6.4.2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包括应急避难场所面积、选址、布局、场地、建筑、设施、标识和向 社会公开等方面的情况, 6.4.3应急交通运输情况,包括应急通行机制、抢险道路保通能力、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6.4.4应急通信情况CNAS CL0*-A005:201*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文书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包括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机制、网络建设和通信终端配备等情况。 6.4.5应急医疗情况,包括院前医疗救助网络建设、救护车配备、医疗专业人员资格、卫生机构床位 数等情况。 6.4.6应急经费投入和管理情况。重点调查各级政府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平台建设、物资储备、

6.5科教支撑能力调查

DB32/T43262022

6.5.1应急管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发展情况,包括应急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创亲 平台等。 6.5.2应急管理科技项目立项与研究进展情况。 6.5.3应急产业发展情况。 6.5.4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情况,重点调查管理于部培训、人才引进、学科建设情况

6. 6 社会共治能力调查

6.6.2安全文化建设情

应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分析评估单元,应包括组织管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应急 救援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科教支撑能力和社会共治能力等单元。

应根据评估单元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分析评估方法,宜采用量表评价法(量表评价法 见附录B,分析评估模板见附录C,定量指标的计算见附录D)。标准指标划分为从低到高五个等级, 1级代表最低级别的单项应急准备能力,5级代表最高级别的单项应急准备能力。

7.3.1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评估基于6.1节调查成果,应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工作履职情况、应急工 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衔接、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等内容,具体内

7.3.2风险防控能力

7.3.3应急救援能力

DB32/T43262022

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基于6.3节调查成果,应包括消防站、应急指挥员、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政 消防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高危行业企业专职消防队、应急志愿者队伍、联训联演、规划符合 容,具体内容见附录B. 1.3。

7.3.4综合保障能力

综合保障能力评估基于6.4节调查成果,应包括应急物资、避难场所、应急交通、应急通 医疗和应急资金等内容,具体内容见附录B.1.4。

7.3.5科教支撑能力

7.3.6社会共治能力

社会共治能力评估基于6.6节调查成果,应包括社会应急、安全文化、保险和公众调查等 体内容见附录B.1.6。

组织管理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综合保障能力、科教支撑能力和社会共治能力等 分按公式(1)进行加权计算,综合评分按照公式(2)进行加权计算,

: M一一第i个评估项目得分; Ki一一第i个评估项目中第*项评估指标权重,权重取值见附录B.2;当城市不涉及附录B.1中的某 些评估指标时为缺项,对应的K:权重取值为0; Mis一一第i个评估项目中第*项评估指标得分,附录B.1中评估指标1级、2级、3级、4级、5级对应分 数分别为20、40、60、*0、100; n一一第i个评估项目中评估指标个数。

M一一总得分; Ki一一第i个评估指标权重,权重取值见附录B.2; M一—第i个评估指标得分。

7. 4. 2 判定标准

应急准备能力判定标准见表1

DB32/T43262022

表1应急准备能力判房

文字应简洁、准确,评估过程科学、规范,评估

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概述,简要说明应急能力评估工作的目的、依据、原则和程序;评估组的组成;评估工作计划、 方法及过程;收集的资料清单等; 调查情况,详细说明城市总体情况、组织管理能力情况、风险防控能力情况、应急救援能力情 况、综合保障能力情况、科教支撑能力情况、社会共治能力情况; 一分析评估,分项详细说明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的过程和结果; 一评估结论与建议,列明城市面对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风险类型清单,总结现阶段应对各类灾害 事故的应急准备能力水平,图表说明各项应急准备能力存在的短板(评估结果图像展示参见附 录E),明确城市应急准备能力分级,提出提升应急准备能力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附件,包括资料清单,评估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相关规范性文件清单,调查问卷(样本 和统计结果),单项指标计算书,现场调查影像资料,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图,应急救援队 伍空间分布图,应急物资储备库空间分布图等

评估报告的格式可参照附录F。

评估报告的格式可参照附录F。

9.1应每5年开展一次全要素指标的城市应急准备能力评估。 9.2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根据情况特点开展全要素指标或部分要素指标的应急准备能力评 更新评估结果:

DB32/T43262022

DB32/T43262022

附录A (资料性) 调查问卷样卷及样卷得分计算

1、您所在的城市是: 2、您近一年参加过安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吗? 口没听说过,也没参加过 口听说过,但没参加 口偶尔参加 口参加3次或以上 3、您在广场、公园、车站、社交媒体看到过安全应急公益广告或安全知识宣传吗? 口没留意 口留意过但没发现 口偶尔看到 口经常看到 4、您去过本地的应急教育体验馆或体验基地吗? 口不清楚在哪里 口没去过,但知道在哪里 口去过,感觉没意思 口去过,感觉有帮助 5、您近一年参加过消防、灾害逃生疏散等应急演练吗? 口没听说过,也没参加过 口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口参加1次 口参加2次或以上 6、您近一年接收过关于自然灾害提醒、预警的资讯吗? 口未收到 口1次 口24次 口≥5次 7、您知道应急避难场所吗? 口不清楚 口有些印象,看过或路过相关场所 口比较了解,清楚应急避难场所的指示标识 非常了解,清楚应急避难场所位置信息获取方式 *、请您给本城市应急工作打分(10分为满分)

根据公式(A.1)对有效调查问卷(样卷)计算得分。

DB32/T43262022

式中: T 调查问卷得分; t一一 第*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第i个调查项得分,样卷中4个选项按排序对应分数分别为0、6、*、10; ** 第*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第*个调查项得分,样卷中第*项得分按照公众打分; n一一有效调查问卷份数。

式中: 调查问卷得分; tii一一 第*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第i个调查项得分,样卷中4个选项按排序对应分数分别为0、6 ** 第*份有效调查问卷中第*个调查项得分,样卷中第*项得分按照公众打分; n一一有效调查问卷份数。

B.1应急准备能力评估表

B.1.1组织管理能力评估

组织管理能力评估见表B.1

DR32/T43262022

表B.1组织管理能力评估表

DB32/T43262022表B.1组织管理能力评估表(续)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对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等作出合理规定,实现有效衔接。*0%及以上基层组2、基层组织和单位抽样4级织和单位制定了应急预案并考虑了与内外部上下衔接。调查比例不低于1%或1.6 应急预案不少于50个,应覆盖机衔接关、企业、事业单位、5级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对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等作出合理规定,实现有效衔接。社会团体和村(居)民委员会等类型.1级仅70%以下预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评审、发布、备案、培训、修订。应覆盖1.5和1.6抽查的应急预案2级70%及以上预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评审、发布、备案、培训、修订,全部应急预案。1.7管理3级*0%及以上预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评审、发布、备案、培训、修订,4级90%及以上预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评审、发布、备案、培训、修订,5级100%的预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评审、发布、备案、培训、修订。1级仅部分政府应急预案或40%以下基层组织单位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评估和持续改进,应覆盖1.5和1.6抽查的2级100%的政府应急预案与40%及以上基层组织单位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评估和持续改进全部应急预案。1.*应急演练3级100%的政府应急预案与60%及以上基层组织单位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评估和持续改进。4级100%的政府应急预案与*0%及以上基层组织单位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评估和持续改进。5级100%的应急预案进行了演练、评估和持续改进B. 1. 2风险防控能力评估风险防控能力评估见表B.2。表B.2风险防控能力评估表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2. 1安全风险1级未定期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或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重大隐患清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清单、脆弱性防护目标1、信息准确率采用抽查辨识评估清单现场核查信息准确率<50%。方式确定。16

DB32/T43262022表B.2风险防控能力评估表(续)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定期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重大隐惠清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清单,脆弱性防护目标清单2、重大安全风险清单、2 级现场核查信息准确率≥50%,重大隐惠清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清单抽3级定期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重大隐惠清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清单,脆弱性防护目标清单查率不低于50%且抽查安全风险现场核查信息准确率≥70%,点位数量不低于50个2.1 辨识评估定期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重大隐惠清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清单,脆弱性防护目标清单(若清单中点位数量不4级足50,应全部核查)。现场核查信息准确率≥90%,风险管控责任部门明确,建立了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3、脆弱性防护目标清单定期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重大隐惠清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清单,脆弱性防护目标清单抽查率不低于1%且抽5级现场核查信息准确率100%,风险管控责任部门明确,建立了重大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查点位数量不低于20个1级未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或未投入使用。2级基本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城市生命线(燃气、供排水、热力、桥架、综合管廊等)、消防、交通、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模块缺项≤7项。1、市政管线管网智能化基本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城市生命线(燃气、供排水、热力、桥架、综合管廊等)、消防、交通、监测管理率计算方式见3级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模块缺项≤5项。市政管线管网智能化监测管理率≥5%:城区公共安全风险D.1:区域监控覆益率≥50%:建设工程现场视频监控达标率*0%。2、城区公共区域监控覆2.2 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基本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城市生命线(燃气、供排水、热力、桥架、综合管廊等)、消防、交通、盖率计算方式见D.2:4级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模块缺项≤3项。市政管线管网智能化监测管理率≥15%:城区公3、建设工程现场视频监共区域监控覆益率≥*0%;建设工程现场视频监控达标率90%。控达标率计算方式见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覆益全面、功能完备、业务健全,涵益城市生命线(燃气、供排水、热力、桥D.3 .5级架、综合管廊等)、消防、交通、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市政管线管网智能化监测管理率≥30%;城区公共区域监控覆盖率≥90%:建设工程现场视频监控达标率100%。其他系统1级未按期完成系统平台数据填报工作。1、每个系统数据抽查不2.3平台2级按期完成系统平台数据填报工作,数据错误率≥15%,少于10项(当不足1017

DB32/T43262022表B.3应急救援能力评估表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1级应急指挥申心的指挥场所和配套信息化系统建设不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或指挥申心只能应对40%以下指挥中心应对灾害事故灾害事故场景,场景的百分比,可根据2 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场所和配套信息化系统建设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实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科相关政府预案数字化纳应急指挥学指挥、高效运转”的目标和“指挥处置枢纽”“权威信息枢纽”的功能定位,可以应对40%以上灾害事故场景入指挥中心配套信息化中心和应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场所和配套信息化系统建设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实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科系统的情况进行测算。3.1 3级急平台学指挥、高效运转”的目标和“指挥处置枢纽”“权威信总枢纽”的功能定位,可以应对60%以上灾害事故场景,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场所和配套信息化系统建设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实现“织向贯通、横向互联、科4级学指挥、高效运转”的目标和“指挥处置枢纽”“权威信总枢纽”的功能定位,可以应对*0%以上灾害事故场景,5级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场所和配套信息化系统建设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实现“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科学指挥、高效运转”的目标和“指挥处置枢纽”“权威信息枢纽”的功能定位,可以应对100%灾害事故场景,1级未制定消防规划、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划等。队伍建设与规划任务指应急救援2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于消防规划、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划。标偏离超过50%判定为3.2队伍建设3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滞后于消防规划、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划严重滞后。规划执行4级应救援队伍建设滞后于消防规划、专业应急教援队伍规划,但已制定改进措施或调整计划5级高标准建成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完全符合消防规划、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规划。1级现有消防站的规划布局不能满足建标152、GB51054的要求,且未制定相关规划或建设计划。2 级现有消防站的规划布局不能满足建标152、GB51054的要求,但制定了相关规划或建设计划,实施后仍不能满足要消防站3.33级现有消防站的规划布局不能满足建标152、GB51054的要求,但制定了相关规划或建设计划,实施后可满足要求,4级现有消防站规划布局符合建标152、GB51054的要求,但部分消防站选址与建标152、GB51054要求存在差距,5级现有消防站规划布局与选址符合建标152、GB51054的要求。1级应急指挥员的配备仅能够覆盖40%以下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或应急指挥员专业能力水平(背景履历、专业化培灾害事故类型根据城市应急指挥训、考核评估)与应对事故灾害类型不相符合。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确3.4员2级应急指挥员的配备能够覆盖40%及以上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且应急指挥员专业能力水平(背景履历、专业化培定。训、考核评估)与应对事故灾害类型相符合。19

DB32/T43262022表B.3应急救援能力评估表(续)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3级应急指挥员的配备能够覆盖60%及以上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且应急指挥员专业能力水平(背景履历、专业化培训、考核评估)与应对事故灾害类型相符合。3.4应急指挥4级应急指挥员的配备能够覆盖80%及以上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且应急指挥员专业能力水平(背景履历、专业化培员训、考核评估)与应对事故灾害类型相符合。5级应急指挥员的配备能够覆盖100%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且应急指挥员专业能力水平(背景履历、专业化培训、考核评估)与应对事故灾害类型相符合。1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人员、装备不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或消防员持证上岗率未达到100%,或未1、消防员持证上岗率计定期开展训练、演练,或万人消防员数<1人/万人。算方式见D.6。2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人员、装备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消防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开展训2、万人消防员数计算方练、演练。式见D.7.综合性消3级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人员、装备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消防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开展训3.5防救援队练、演练,符合GB/T29175、XF/T1039、XF/T967等标准要求,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人员、装备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消防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开展训4级练、演练,符合GB/T29175、XFT1039、XF/T967等标准要求;三年内曾经在省、市消防队伍比武中获得前六名。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人员、装备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万人消防员数≥3人/万人,消防员持证上5级岗率达到100%;定期开展训练、演练,符合GB/T29175,XF/T1039、XF/T967等标准要求:三年内曾经在省、市消防队伍比武中获得前三名或在重大事故灾难抢险款援中立功受奖1级政府专职消防队的人员、装备不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或消防员持证上岗率未达到100%,或未定期政府专职消防员持证上开展训练、演练。闵率计算方式见D.8,3.6政府专职2 级政府专职消防队的人员、装备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消防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开展训练、消防队演练政府专职消防队的人员、装备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消防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开展训练、3级演练,符合GB/T29175,XF/T1039、XF/T967等标准要求。20

DB32/T43262022表B.3应急救援能力评估表(续)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政府专职消防队的人员、装备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消防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开展训练,4级政府专职演练,符合GB/T29175、XF/T1039、XF/T967等标准要求:三年内曾经在省、市消防队伍比武中获得前六名。3.6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的人员、装备符合建标152、GB51054等标准要求,消防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开展训练、5级演练,符合GB/T29175、XF/T1039、XF/T967等标准要求:三年内曾经在省、市消防队伍比武中获得前三名或在重大事故灾难抢险救援中立功受奖。专业应急数援队伍仅能覆盖40%以下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或未纳入统一调度管理,或队伍人员、装备不符合相1、灾害事故类型根据城1级关标准要求,或未定期开展训练、演练,市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确专业应急教授队伍能够覆盖40%及以上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纳入统一调度管理,队伍人员,装备符合相关标准定。2 级2、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包要求,定期开展训练、演练括危险化学品、非煤矿专业应急专业应急教授队伍能够覆盖60%及以上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纳入统一调度管理,队伍人员、装备基本符合相关山、水(海)上、油气3.7敦授队伍3级管道、金属冶炼、交通标准要求,定期开展训练、演练。运输、建筑施工、地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够覆盖80%及以上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纳入统一调度管理,队伍人员,装备基本符合相关地质灾害、防汛抗早、4级标准要求,定期开展训练、演练,演练贴近实战或有相关灾害事故救援经历,燃气、通讯、电力、医专业应急教援队伍能够覆盖100%可能发生的灾害事故类型,纳入统一调度管理,队伍人员、装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疗等各类应急救援队5级伍.定期开展训练、演练,演练贴近实战或有相关灾害事故救援经历,1级40%以下的高危行业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或人员、装备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或未定期开展训练、演练高危行业企业抽查总数2级40%及以上的高危行业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人员、装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定期开展训练、演练,不少于5家(当不足5高危行业3级60%及以上的高危行业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人员、装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定期开展训练、演练。家时,应全部核查)。3.8企业专职消防队4级80%及以上的高危行业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人员、装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定期开展训练、演练。5级100%的高危行业企业建立专职消防队:人员、装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定期开展训练、演练:三年内曾经在省、市消防队伍比武中获得前三名或在重大事故灾难抢险救援中立功受奖,1级注册志愿者数量比例<9%。注册志愿者数量比例计3.9应急志愿2级9%≤注册志愿者数量比例<12%。算方式见D.9.者队伍3级12%≤注册志愿者数量比例<18%,21

DB32/T43262022表B.3应急救援能力评估表(续)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应急志愿4级3.918%≤注册志愿者数量比例<30%,者队伍5级注册志愿者数量比例≥30%,1级政府部门未定期组织应急援队伍开展联合演练或演练后未组织演练评估,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抽查2级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联合演练并组织演练评估,但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均未定期开展联合训练总数不少于10支(当不3级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联合演练并组织演练评估,各类应急教授队伍联合演练参与率达到60%以上,定足10支时,应全部核查)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联合训练。3.10联训联演4级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联合演练并组织演练评估,各类应急救授队伍联合演练参与率达到80%以上,定期组织应急援队伍开展联合训练。政府部门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联合演练并组织演练评估。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联合演练参与率达到100%。联合5级演练的场景针对辖区内主要灾害事故类型设计。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联合训练,联合训练内容设计合理,贴近实战.1级尚未建立应急专家库。2 级建立了应急专家库。专家人数、专业类型与城市主要灾害事故类型不匹配,或未对专家队伍开展培训、考核3级建立了应急专家库。专家人数、专业类型与城市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匹配,但未对专家队伍开展培训、考核。3.11专家库4级建立了应急专家库。专家人数、专业类型与城市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匹配,并对专家队伍开展培训、考核,应急处置和授专家参与度较高。5级建立了应急专家库。专家人数、专业类型与城市主要灾害事故类型匹配,并对专家队伍开展培训、考核,专家在应急管理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应急处置和教援专家参与度高。B. 1. 4综合保障能力评估综合保障能力评估见表B.4。22

表B.4综合保障能力评估表

DB32/T43262Q22表B.4综合保障能力评估表(续)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交通运输应急联动(应急运力协调)、应急通行(应急救授“绿色通道”)等机制初步建立:道路交通应急抢险保通2级能力建设基本满足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要求,干线公路路段抢通平均时间≤12小时:应急物流体系较完备,能够确保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12小时。交通运输应急联动(应急运力协调)、应急通行(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等机制健全:道路交通应急抢险保通能力3级建设满足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要求,干线公路路段抢通平均时间≤10小时: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较完备,灾害事故4.3应急交通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数助时间≤12小时,交通运输应急联动(应急运力协调)、应急通行(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等机制健全:道路交通应急抢险保通能力4级建设满足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要求,干线公路路段抢通平均时间≤8小时:应急物流体系较完备,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12小时。交通运输应急联动(应急运力协调)、应急通行(应急救援“绿色通道”)等机制健全:道路交通应急抢险保通能力5级建设满足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要求,干线公路路段抢通平均时间≤8小时:应急物流体系完备,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10小时。1级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机制未建立,或应急通信网络建设滞后于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或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1、小型便携式应急通信伍小型便携式应急通信终端配备率低于80%。终端应符合GB/T406862 级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机制健全;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基本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小的要求。型便携式应急通信终端配备率达到80%,2、小型便携式应急通信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机制健全;应急通信网络建设基本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历史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终端配备率采用抽查方4.4 应急通信3级急通信均得到有效保障;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小型便携式应急通信终端配备率达到80%。式。各类专业应急救援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机制健全;应急通信网络建设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历史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急通队伍抽查总数不少于104级信均得到有效保障: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小型便携式应急通信终端配备率达到100%支(当不足10支时,应应急通信保障工作机制健全;应急通信网络建设符合相关规定、标准和规划的要求,实现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全全部核查),5级程费通、韧性抗毁,历史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急通信均得到有效保障: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小型便携式应急通信终端配备率达到100%,24

DB32/T43262022表B.4综合保障能力评估表(续)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未设置急数中心(站):或急救中心(站)未制定医疗急救工作规章制度:或未配置救护车;或从事院前医疗急数的1、院前医疗急救网络1级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以急敦中心(站)为设置了急救中心(站),但120急救网络医院布局不满足规定要求:制定了急救中心(站)规章制度:配备了救护车,主体,与急救网络医院组成)布局:城市地区2级但数量未达到国家和省确定的配备标准;从事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护员按照有关法律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法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2、救护车配备:以地级急救中心(站)、120急救网络医院按规定设置:制定了急救中心(站)规章制度,且符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市为单位,按照每3万3级院前医疗急数工作准则和质量控制规范;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配备数量和质量标准配备数护车:从事院前医疗急款人口配置1辆救护车,以县域为单位,根据县4.5应急医疗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数护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域人口的300%估算人急救中心(站)、120急救网络医院按规定设置:急救站(点)布局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制定了急救中心(站)口基数,按照每3万人4级规章制度,且符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院前医疗急教工作准则和质量控制规范: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配备数口1辆的标准配备救护量和质量标准配备数护车:从事院前医疗急款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车;根据院前医疗急救相应的资格证书: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30张/万人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急救中心(站)、120急救网络医院按规定设置:急救站(点)布局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制定了急救中心(站)车类型,其中至少40%为负压护车。5级规章制度,且符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准则和质量控制规范: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配备数3、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量和质量标准配备救护车:从事院前医疗急款的专业人员包括医师、护士和医疗救护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取得位数计算方式见D.11。相应的资格证书: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40张/万人。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平台建设、物资储备、培训和宣传教育、救援队伍建设,以及监测与预警等工作所需经费未资金到位率计算方式见1级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或资金到位率<70%,或未专款专用。D.12.2 级各级政附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平台建设、物资储备、培训和宣传教育、数授队伍建设,以及监测与预警等工作应急资金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70%≤资金到位率<80%,专款专用。4.6 3级各级政府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平台建设、物资储备、培训和宣传教育、救援队伍建设,以及监测与预警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80%≤资金到位率<90%,专款专用4级各级政府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平台建设、物资储备、培训和宣传教育、救援队伍建设,以及监测与预警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90%≤资金到位率<100%,专款专用。25

DB32/T4326—2022表B.4综合保障能力评估表(续)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4.6应急资金5级各级政府将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平台建设、物资储备、培训和宣传教育、救援队伍建设,以及监测与预警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B. 1. 5科教支撑能力评估科教支撑能力评估见表B.5。表B.5科教支撑能力评估表序号评估指标级别评估内容备注1级无应急管理科技创新载体,,且无发展计划,2级制定了应急管理科技创新载体发展计划,尚未实施。应急科技5.1 3级应急管理科技创新载体发展计划正在实施。创新载体4级已建成应急管理科技创新载体1个以上。5 级已建成应急管理科技创新载体1个以上,美并运行高效,产生系列成果,1级没有应急管理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支持。2 级设有应急管理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支持计划,应急科技但无在研项目,5.2 3级项目设有应急管理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支持计划,在研究项目1个以上。4级设有应急管理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支持计划,在研究项目1个以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项以上5级设有应急管理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支持计划,在研究项目2个以上,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项以上。1级无应急相关产业。2级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发展一批应急特色明显的中小微企业,5.3 应急产业3级已建成应急产业园区,区内规上企业≥10家。4级三建成应急产业示范园区或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区内企业年销售收入≥10亿元。5级已建成应急产业示范园区或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区内企业年销售收入≥30亿元。26

评估指标权重参考值见表B.7。

DB32/T43262022

表B.7评估指标权重参考值表

DB32/T43262022

表B.7评估指标权重参考值表(续)

DB32/T43262022

表C.1分析评估模板

DB32/T43262022

==×100% (D. 1

D.2城区公共区域监控覆盖率

D.3建设工程现场视频监控达标率

式中: C一一建设工程现场视频监控达标率; b一一现场视频监控达标的建设工程数量,单位为个; bt一一建设工程总数,单位为个。 注:采用抽查方式确定,抽样调查比例不低于10%或不少于10个。

D.4其他平台数据错误率

×100% (D. 3)

DB32/T43262022

D一一其他平台数据错误率; C一一被抽查的其他平台数据错误的项数,单位为项; Ct一一被抽查的其他平台数据总项数,单位为项。 注:其他平台指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危化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 理信息系统等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安全生产问题处置监管平台和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系统。

D.5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

D.6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持证上岗率

式中: F一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持证上岗率; f一一取得消防员证的消防员数量,单位为人; ft一一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总人数,单位为人 注:消防员证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证

D.8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伍持证上岗率

E=卫×100% ....................................... (D. 5 Pt

式中: H一一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持证上岗率: h一一取得政府专职消防员证的人员数量,单位为人; ht一一政府专职消防员总人数,单位为人。 注:政府专职消防员证由省消防救援机构和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

D.9注册志愿者数量比例

DB32/T43262022

J=二x100% p

D.10城市人均避难场所面积

式中: Q一一人均避难场所面积,单位为平方米/人; q一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单位是万平方米;

Q=一 C p, ×70%

式中: S一一资金到位率; 实际到位资金,! 单位为万元;

D.13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成占比

式中: W一一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成占比; 一一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成个数,单位为个; 一城市社区总数,单位为个。

DB32/T43262022

W=W×100% W.

DB32/T43262022

附录E (资料性) 评估结果图像展示

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结果可参考图E.2。

图E.1组织管理能力评估结果样图

图E.2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结果样图

F.1评估报告的基本格式要求

DB32/T43262022

a) 封面; b) 著录项; c) 前言; d) 目录; e) 正文; f) 附件; g)附录(如需要)

评估报告应采用A4幅面,左侧胶装。

3.1封面的内容应包括标题、编制单位和报告完成时间。 3.2标题应统一写为“××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报告”,其中××为开展应急准备能力评估的城 3.3封面式样如图E.1所示

DB33T 2049-2017 处方审核规范DB32/T43262022

著录项样张见图F.2所示。评估工作组人员均应亲笔签名。

著录项样张见图F.2所示。评估工作组人员均应亲笔签名。

图F.1报告封面式样

DB32/T43262022

SZDBZ 240-2017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规范评估工作组人员(三号宋体加粗)

DB32/T4326202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