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京) 67-2018 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pdf

JJF(京) 67-2018 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JF(京) 67-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275444
VIP资源

JJF(京) 67-201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JF(京) 67-2018 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pdf

表3质量测量装置计量参数

5.2.3时间测量装置

测量装置采用数字式电秒表、通用计数器

5.2.3.1数字式电秒表

GB/T 31904-2015 非织造粘合衬a)测量范围: (1~999)s b)最大允许误差:±0.02s

5.2.3.2通用计数器

5.2.4压力测量装置

压力测量标准器可在下列仪器中选择: a)气体活塞式压力计; b) 标准压力发生器; c)数字式压力计。 选用的压力标准器的测量范围应包含(860~1060)hPa。标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绝 对值要≤0.3hPa

5.2.4.2辅助设备

大气压力计校准箱:与标准器配合使用,具有示值校准所需的升压、降压功能;并 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其漏气率在10min内,气压变化不大于0.3hPa

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的温度示值误差,质量示值误差、时间示值误差、压 值误差为校准项目。校准项目见表4

表4校准项目和校准用设备

温度传感器应与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的显示系统连接整体校准。将便携恒温 设备恒定在被校准点,温度偏离校准点不超过土0.1℃,将标准及被校温度传感器插入 便携恒温设备深度不少于100mm。稳定10min后开始读数,读数顺序如下 标准→被校1→被校2→标准 母个温度传感器通道读取2次,2次读数的平均值与实际温度的差值来确定示值误差 测量过程中恒温槽中变化不得超过土0.1℃。 校准占选取按照421的要求

温度传感器应与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的显示系统连接整体校准。将便携恒温 备幅定在被校准点,温度偏离校准点不超过主0.1℃,将标准及被校温度传感器插 携恒温设备深度不少于100mm。稳定10min后开始读数,读数顺序如下:

个温度传感器通道读取2次,2次读数的平均值与实际温度的差值来确定示值误差 量过程中恒温槽中变化不得超过土0.1℃。 校准点选取按照4.2.1的要求,

6.2.2质量测量装置校准

6.2.3.1计时时间误差校准

数字式电秒表与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中的计时装置连接。电秒表功能选择置 “连续”,选择合适的时标,电秒表信号I端、II端分别与计时装置常闭触点的两端相 接。 启动计时装置,电秒表开始计时,计时时间结束,电秒表停止计时。所显示的时间 值即为计时时间的实际值。保持计时时间不变,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之间的时间间 隔应大于5s。

6.2.3.2相对平均频率偏差校准

采用直接测量法,按图1连接仪器,被校晶体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加到通用计数器 号输入端。通用计数器直接测量被校晶体振荡器频率的平均值。

图1直接测量法连接图

对于有压力接头(接嘴)的被校压力仪表校准,将标准器压力接头(接嘴)、造压 器压力接头(接嘴)和被校压力仪表接头(接嘴)用三通相连;对于无压力接头(接嘴) 的被校大气压力测量仪表校准,在气压校准箱中进行。 校准前应调整标准装置或被校压力仪表,尽量使两者的参考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当两者的参考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因参考位置高度差引起的校准附加误差应不大 于被校压力仪表最大允许误差的十分之一,否则,应进行附加误差修正,修正方法见附 录E。 校准时传压介质应为安全、洁净、无腐蚀性的气体。 升压、降压校准循环次数为1次。升、降压2次读数的平均值与标准器压力的差值 来确定示值误差,

6.3.1温度示值误差

式中: 被校某一通道的温度示值误差,℃; 被校某一通道的温度示值平均值,℃

6.3.2质量示值误差

经校准的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出其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 a)标题,如“校准证书”; b)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证书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f)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 接收日期: h)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i)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校准环境的描述; 1)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 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0)校准结果仅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的声明。 其中“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应包括温度示值误差、质量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压力示值误差等信息及校准不确定度,

根据使用的实际情况确定,用户可自行确定仪器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1年

温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依据本规范,供暖散热器散热量检测装置温度示值误差是在所要求的校准条件下, 选用温度传感器、显示仪表和便携恒温设备进行测量,以进口水温通道为例

式中:Af, 被校通道的温度示值误差,℃; 被校通道的温度示值平均值,℃; 温度显示仪表读数平均值,℃; At 温度测量装置(整体)的修正值,

温度标准装置在测量各点温度时的不确定度来源见表A1

A.4不确定度来源及分析

A.4.1计算不确定度分量u

A.4.1计算不确定度分量u

A.4.1.1计算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对被校进口水温通道一周内重复在75℃测量10次,其观测值(标准读数和被校读 数之间的差值)如表A2所示,

表A2被校进口水温通道观测值

获得了样本偏差以后,所建立的标准装置在实际测量中对被测量进行2次重复测 量,以2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所以

u = 0.03/ ~2 = 0.03℃

.4.1.2计算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2 仪表分辨力引入的误差区间的半宽为分辨力的1/2,取均匀分布(分辨力为0.01℃)

A.4.1.2计算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2 仪表分辨力引入的误差区间的半宽为全

A.4.2计算不确定度分量u

A.4.2计算不确定度分量u2 数字温度计校准不确定度由数字温度计校准证书得到

A.5计算合成不确定度u

A.6计算扩展不确定度95

0.01 U12 = 0.0029℃ 2×/3 u,=ui+ui2 /(0.03)?+(0.0029)2=0.03℃

U. 0.04 uz = =0.02℃ k 2 =yu+u, = /0.032+0.022= 0.036℃

=2xu =2×0.036=0.08℃ (k=2)

质量测量装置示值误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式中:E一表示被校衡器的示值误差; I一表示被测量示值 L一码标称值; e一检定分度值; △L一附加码; △Ed一显示器的分度值引进的读数误差: △Es一测量重复性误差; △Ec一偏载误差; △E一干扰引进的误差;

B. 3 不确定度分量

8 0.5g u(m) = 0.29g V3 /3

标准码稳定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由于相同重量相同等级的码检定时传递用上级码的是同一标准码,因此检定 Max=150kg,e=50g数字指示秤用的15个10kg码应分别视为相关的,相关系数r=1。

则,检定用标准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u(m)=0.29X15=4.35g

B.3.2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r(xi)可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数字指 示秤应在50%最大秤量和最大秤量点进行重复性试验,对于Max=150kg数字指示秤在其 最大秤量点150kg进行10次试验,化整前的示值结果如下:150.000kg、150.000kg、 150.005kg、150.000kg、150.005kg、150.000kg、150.000kg、150.000kg、149.995kg 150.000kg;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

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S,()为:

Ul(n= Sri(x)=5/ /10 =1. 6g 分量为 IL (x)= s.(x)=1. 6

B.3.3分度值带来的标准不确定度u(8),对于“闪变点”法数字指示分辨率的不 确定度u()=0.29X0.1d。即:u()=0.29×0.1d=14.5g B.3.4读数误差和偏载带来的 因为检定人员的熟练,此项可以忽略

各输入量之间未发现任何值得考虑的相关

表B1给出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Max=150kg,e=50g数字指示秤

表B1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查t分布表,得到:取k=2

B.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Max=150kg,e=50g数字指示秤

u(y) = /uz(m) + ur2 (x)² + uz(8)2 = /(0.29)2 + (1.6)2 + (1.45)2 = 2.2g

B.7被测量分布的估计

由不确定度概算可知,共有3个不确定度分量。显然校准使用的标准码引入的 定度分量占优势分量,由于该分布为均匀分布,故被测量应接近于均匀分布。

取包含因子k=2:计算扩展不确定度U(m

Vn)=2X2. 2g=4. 4g

C.1计时时间误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C. 1 . 1 测量方法

时间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用电子计时器校准方法要求的数字式通电延时型计时装置的计时误差。 数之型

C. 1.2 数字模型

式中:—3 次测量值的平均值,s; 一计时时间设定值,S; △t计时时间误差,S。 C.1.3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 主要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有: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数字式电秒表测量不 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包括数字式电秒表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分 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开关与标准器同步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C1.4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主要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有:测量重复性引人的不确定度分量;数字式电秒表测量 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包括数字式电秒表测量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分 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开关与标准器同步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1.4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C.1.4.1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用数字式电秒表对被测计时装置的60s设定值重复测量10次,根据贝塞尔公式, 计算实验标准偏差s(t)和平均值实验标准偏差s()即A类不确定度u1,结果见表 C

表C1重复性试验记录及不确定度u1

C.1.4.2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

a)数字式电秒表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数字式电秒表测量时间间隔为60s时的最大允许误差为:60s×2×

0.0022 4, =0.00127s /3

b)数字式电秒表的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数字式电秒表测量60s时的分辨力为0.001s,取其半宽0.0005s,按均匀分布处理, k=V3 则不确定度分量为:

0.0005 4 0.000289s /3

c)开关与标准器同步误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4 大量试验证明常用的双刀单掷开关K最大同步误差不大于0.002s,按均匀分布处 理,=V3 则不确定度分量为:

C.1.5合成标准不确

各标准不确定分量间互不相关,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为:

0.002 44 =0.00115s V3

=u +u2 +u +u = /(0.000543)² +(0.00127)² +(0.000289)2 +(0.00115)2 =0.0018

C.1.6扩展不确定度

取k=2则扩展不确定度U为 U=k·u.=2x0.0018s=0.004s

取k=2则扩展不确定度U为 U=k·u。=2×0.0018s=0.004s

0.2相对平均频率偏差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C. 2 . 1 测量方法

用计数器按校准方法要求的相对平均频率偏差测量方法。 字模型

式中:J(t")一相对平均频率偏差; .一被测晶振在T‘内的平均频率值,Hz; T.一被测晶振的频率标称值,Hz:

t'一平均时间或取样时间GB/T 14055.2-2012 中子参考辐射 第2部分 与表征辐射场基本量相关的辐射防护仪表校准基础,s。

C.2.3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

主要测量不确定度来源有:计数器不准引入的不确定度,测量值的分散性引 确定度

C.2.4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b)测量值分散性(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以1kHz信号为例进行

10次重复测量,得到标准差

10次重复测量,得到标准差

u, = s =1.05×10

GB/T 21080-2007 银行业务和相关金融服务 基于对称算法的签名鉴别C.2.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