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指南.pdf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7543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指南.pdf

5.3.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历史资料调查、路面使用状况调查和路面材料性能调 查。 5.3.2旧路面调查可采用现场步检调查或历史检测数据调阅的方式,对于应急维修可采用历史数据调阅 的方式,对专项再生工程应采用现场实际调查方式。 5.3.3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历史资料、路面使用状况调查符合表3的规定,路面材料性能调查符合表4的 规定。

表3就地热再生旧路面调查

5.3.4路面材料性能调查,应符合以下要求:

4.1根据上述调查,综合分析RAP中沥青、矿料等含量及性能、路面病害情况及需预处理的路段 设备需求及适用情况等。

5.4.2根据旧路面面层材料、路面性能、路面病害的差异性,以及施工条件的等调查结果,并充分考虑 到施工组织、交通管制、工期等因素JB/T 12082-2014 纸浆模塑工业包装制品生产线,合理划分施工分项段落,尽可能延长施工分项段落的长度,减少 施工分项段落的数量,以利于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最小施工段落长度应不小于400m;同一施工分项 段落内采用相同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6.2.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检测项目及相关要求,见表5

6.2.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检测项目及相关要求,见表5

表5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检测项目

b)RAP中的集料,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棱角性等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JTGF40中的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相关要求,最大颗粒粒径符合表5关于最大颗粒粒径的要 求。 6.2.2再生剂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再生剂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沥青的老化及性能变化程度,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使用年限、 利用比例、再生沥青混合料(RAM)的用途等因素。再生剂用量则应通过室内试验确定; b)再生剂性能应符合具有良好的沥青配伍性、流变性质、溶解和分散沥青质的能力,一定的耐热 性和耐候性等四方面的规定,并应满足表6的指标要求:

6.2.2再生剂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再生剂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沥青的老化及性能变化程度,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使用年限、 利用比例、再生沥青混合料(RAM)的用途等因素。再生剂用量则应通过室内试验确定: b)再生剂性能应符合具有良好的沥青配伍性、流变性质、溶解和分散沥青质的能力,一定的耐热 性和耐候性等四方面的规定,并应满足表6的指标要求:

表6再生剂质量指标要求

注:薄膜烘箱试验前后黏度比=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后黏度/试样薄膜烘箱试验前黏度

表7再生70号道路石油沥青指标要求

6.2.3新沥青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6.2.3新沥青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新沥青的种类和标号宜与旧路面采用的沥青一致; b)新沥青在存储使用过程中避免重复高温加热,防止沥青老化。 5.2.4其他添加剂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a)对于根据工程特点需要添加的纤维、抗剥落剂、抗车辙剂等添加剂材料,应满足JTG/F40、 IT/T860.1、JT/T860.4要求; b)添加剂材料的选择应综合施工可操作性、再生混合料性能、工程成本以及运输、存等多方面 因素进行论证。

6.3.1就地热再生设备包括加热设施和再生复拌设施、碾压设备等,宜根据不同的修复工艺要求和修复 工作量选择合适的设备,常见就地热再生设备技术特性参考表9。

表9常见就地热再生设备技术特性要求

6.3.2加热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能够连续地将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沥青路面预热到一定温度; b)应具备加热能力自动控制功能,宜能及时显示加热温度; c)宜具备行驶速度控制和显示功能; d)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沥青烟尘浓度应满足环保要求; e)不宜采用明火加热方式。

d)正常工作时产生的沥青烟尘浓度应满足环保要求: e)不宜采用明火加热方式。 3.3再生复拌机(粑松、拌和、摊铺为一体,可实现复拌再生、加铺再生)应满足下列要求 a)应具备对路面加热、耙松、添加沥青、沥青再生剂、添加沥青混合料、摊铺等功能; b)粑松装置应带有深度自动控制系统,耙松深度应不超过设计值+3mm; c)再生剂喷洒装置应与再生行走速度联动并可准确计量,喷洒计量精度宜不低于土2%: d)沥青混合料添加系统应具有控制和计量装置 e)加铺重生时,再生复拌机应具有双熨平板。

6.3.4碾压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a)碾压应配套使用大吨位的振动双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等压实机具; b)对压路机无法压实的局部部位,应选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者振动夯板配合砸

7.1.2新沥青混合料预估添加比例

a)在复拌再生中,新沥青混合料添加比例可根据施工经验结合原路面车辙深度估算,不同车 下的新沥青混合料添加量预估值见表10

表10不同车辙深度下新沥青混合料添加量预估

7.2.1再生沥青混合料

7.2.1.1目标配合比设计

齿适用于AC、SMA等复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本方法适用于AC、SMA等复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b)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在规定的级配范围内,根据交通荷载等级、工程性质、交通特点、材料品种等因素,通过对条件大 体相当的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后确定。特殊情况下充许超过范围要求级配范围。经确定的工程设 计级配范围是配合比设计的依据,不得随意变更。 c)矿料级配设计 1)宜根据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矿料级配和拟定的设计级配范围,确定掺加的新矿料级 配; 2)当再生沥青混合料不能满足级配要求时,应综合考虑再生厚度、新沥青混合料的掺配比例和级 配、再生沥青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等,调整级配范围等; 3)再生沥青混合料宜掺加新沥青混合料,以改善原路面矿料级配。 d)确定再生剂用量 1)应充分考虑再生路面的气候、交通特点、层位、纵横坡、超高等因素,确定再生沥青的目标权 号,冉生沥青的目标标号要抵御该地区通常使用的新沥青标号; 2)根据旧沥青再生的目标标号,将再生剂按一定间隔的等差数列比掺入,初步确定再生剂用量;

充分考虑再生路面的气候、交通特点、层位、纵横坡、超高等因素,确定再生沥青的目标标 沥青的目标标号要抵御该地区通常使用的新沥青标号; 据旧沥青再生的目标标号,将再生剂按一定间隔的等差数列比掺入,初步确定再生剂用量; 角定再生剂用量时应考虑RAP中粗集料吸附沥青情况

e)再生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 1)预估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以此为申值,以一定的间隔确定5个新沥青用量,分别成型马额 尔试件; 2)应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的方法测试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及水率、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试再生混合料等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结合目标空隙率确定 最佳沥青用量。 f)最佳新沥青用量 1)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方法确定最佳新沥青用量; 2)新沥青混合料应避免出现沥青过多而导致沥青流尚和离析等现象。新沥青无法随同新加沥青混 合料加入时,可将多出的部分作为添加剂在再生施工中单独添加; g)配合比设计检验 1)应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方法进行配合比设计检验,

7.2.1.2生产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结合拌和楼二次筛分结果,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I 步骤进行。

2.1.3生产配合比验证

a)就地热再生应经过试验段铺筑检验配合比设

a)就地热再生应经过试验段铺筑检验配合比设计; b)试验段再生混合料检测项目包括: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再生混合料级配、再生沥青技术指标 (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动稳定度、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等。

7.2.2新沥青混合料

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 相关要求进行。

8.1.1就地热再生应采用专用再生机组进行施工,再生机组视现场加热要求配置一定数量的加热机,并 搭配胶轮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 8.1.2就地热再生工程可采用各种加热原理的加热设备进行,或由不同加热原理的加热机组进行组合施 工,应根据路面加热效果配备加热机组,特殊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加热机数量以提高路面加热效果。 8.1.3考虑路面材料类型、环境温度、路面温度、湿度等确定加热运行速度、加热设备之间的间距以及 加热设备与主机之间的间距,加热过程中应及时根据主机反馈的信息进一步调整运行速度、运行方式 以及加热功率等。 8.1.4复拌再生机组应具备充分的拌和功能,使得再生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加铺再生机组应具有在原 路面复拌基础同步加铺的能力。

8.2.1就地热再生施工应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环境条件制定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方案, 确保就地热再生施工规范有序进行。 8.2.2就地热再生施工应编制交通组织方案,并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报备、审批,做好施工信息的 发布,根据作业面的长度,提前设置交通管制的各类标志标牌。 8.2.3施工前应对沥青拌和机、加热机、再生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 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就地热再生机组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8.2.4就地热再生前应检查原路面质量,原路面受到污染时,应进行清洗或铣刨处理后方可进行就地热 再生作业。 8.2.5应根据就地热再生施工规模、再生工艺,配置相应的生产班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前对 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8.2.6施工前应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进场,施工材料的存放 场地应具有防雨和排水措施, 进度需求。

.3.1根据路面病害调查结案,对就地热再生无法修复的病害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应付合以下要求: a)松散类:深度已超过再生层厚度的松散类病害,应采取局部挖除回填的方式对病害进行修补: b)变形类:路面相对原路面隆起高度超过15mm时,应预铣刨处理; c)封层类:原路面上稀浆封层、微表处、超薄罩面、同步碎石封层等,应综合评估,再进行施工; d)裂缝类:缝宽大于2mm或多条集中及出现分岔、边缘沉陷的裂缝,应进行深层处理,将上面层 和中面层,甚至下面层分层呈阶梯状铣刨后粘贴防裂贴,再用新拌沥青混合料分层回填、压实,恢复到 原路面高程。 8.3.2施工段落起点、终点向施工区域内铣刨,长度不小于3m;桥梁伸缩缝两侧沿行车方向将伸缩缝 前后端铣刨,长度不小于1m,施工时用新沥青混合料填筑。 8.3.3就地热再生作业前应保证路面整洁,以免杂物混入混合料内,铣刨清理热熔型标线,沿路面再生 宽度以外划导向线。

8.4.1就地热再生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段的铺筑,试验段长度不少于500米,试验路检验 可进行连续施工。

a)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机 方式。 b)通过试拌决定: 1)拌和机的操作方式一一如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 2)验证新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其路用性能,确定正式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c)通过试铺确定: 1)原路面加热效率,以确定加热机组数量、加热功率和合理的行驶速度; 2)复拌机粑松厚度,新混合料的添加比例、再生剂的实际掺量及下承层的温度。 d)通过试铺获得所要求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确定合理的压实工艺与压实程序,明确压实顺序、碾压 温度、碾压速度组合等; e)检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检验路面各项性能指标。

8.5.2 旧路面加热

图1复拌再生工艺流程图

a)加热时需要保证路表干燥,施工时者路表潮湿,现场施工人员根据路面实际情况,加热机可 用往复多次及低功率、长时间加热的方式蒸发路表水,若路表水分蒸发较慢,待路表干燥后再施工; b)加热时应保证旧路面的加热温度和深度,不足时应降低行驶速度,采用智联管控系统实时监测。 不得因加热温度不足影响施工质量或加热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最高加热温度应不超过210℃,且头 保证再生层与下承层的层间热粘接,路槽温度在摊铺时应不低于100℃; c)加热宽度应比设计铣刨宽度每侧宽出20cm,使铣刨面两边的加热温度达到要求,减少铣刨面两 侧的集料破损,提高纵缝的热粘结效果

路面粑松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a)粑松宽度及深度应按设计要求 b)耙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集料破碎、保证无夹层、不翻起下层混合料以及纵向接缝顺直: c)施工过程中应随时进行粑松深度的检查(采用插尺法),深度波动范围应在±0.3cm之内,

8.5.4再生剂、沥青添加

再生剂、沥青添加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现场添加的沥青、再生剂加热温度应保证有较好的流尚性和施工和易性; b)根据配合比设计及试验路段确定的再生剂和沥青的添加量,添加再生剂及沥青。再生剂用量在

再生沥青技术性能满足的条件下,遵循“宜少不宜多”的原则; )应在操作上确保再生剂和沥青的喷酒均匀性,保证喷洒量的准确性。

8.5.5新沥青混合料添加与拌和 新沥青混合料添加与拌和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新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添加比例应严格按照试验段相关结果执行; b)新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的相关规定,运输过程 中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改性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在到达现场后,应保持在170℃~180℃; c)新沥青混合料的现场添加应和复拌机运行速度以及拌和速度相匹配,保证新料添加量准确,并 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观察新旧料的拌和均匀程度,必要时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以确保新旧料拌和均匀。 8.5.6摊铺、碾压作业 摊铺、碾压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a)摊铺、碾压作业宜针对不同混合料类型、不同施工厚度,选择适宜的摊铺碾压工艺,具体施工 参数宜通过试铺路段确定。 b)摊铺时应保证混合料均匀,不得出现局部粗糙、拉毛、离析等现象。 c)摊铺过程中应加强接缝处的控制,纵缝、横缝应做到平整、密实、粘结良好、无高差、无离析 d)碾压过程中应做到紧跟碾压,为保障压实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压路机数量 e)在路面冷却后,完成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渗水系数、摩擦系数等功能指数和儿何线形的检

8.5.5新沥青混合料添加与拌和

8.5.6摊铺、碾压作业

a)摊铺、碾压作业宜针对不同混合料类型、不同施工厚度,选择适宜的摊铺碾压工艺,具体施工 参数宜通过试铺路段确定。 b)摊铺时应保证混合料均匀,不得出现局部粗糙、拉毛、离析等现象。 c)摊铺过程中应加强接缝处的控制,纵缝、横缝应做到平整、密实、粘结良好、无高差、无离析 d)碾压过程中应做到紧跟碾压,为保障压实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压路机数量。 e)在路面冷却后,完成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渗水系数、摩擦系数等功能指数和几何线形的检 测,具体的检测标准应符合表10的要求。

8.6加铺再生施工工艺

按照8.5.2节的要求执行,

按照8.5.2节的要求执行

2加铺再生工艺流程图

按照8.5.3节的要求执行。 8.6.4再生剂、沥青添加 按照8.5.4节的要求执行,经过拌和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 8.6.5新沥青混合料添加 按照8.5.5节的要求执行。 8.6.6分级摊铺、碾压 摊铺、碾压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 a)将拌和形成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通过复拌再生机的第一级熨平板摊铺至中面层顶,同时利用复拌 再生机的第二级熨平板将新沥青混合料摊铺于再生混合料之上; b)碾压作业宜针对不同混合料类型、不同施工厚度,选择适宜的摊铺碾压工艺,具体施工参数宜 通过试铺路段确定; c)摊铺时应保证混合料均匀,不应出现粗糙、拉毛、离析等现象; d)摊铺过程中应加强接缝处的控制,纵缝、横缝必须做到平整、顺直、密实、粘结良好、无高差、 无离析; e)碾压过程中应做到紧跟碾压,为保障压实效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压路机数量: f)在路面冷却后,完成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渗水系数、摩擦系数等功能指数和几何线形的检 测,具体的检测标准应符合表12的要求。

8.6.6分级摊铺、碾

按照8.5.7节的要求执行。

按照8.5.8节的要求执行,

8.7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3.7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按照表11要求进行质量控制

表11新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质量要求

表12就地热再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注1:矿料级配指标中,表中括号表示是对SMA的要求。 注2:混合料指标检验中,新沥青混合料的要求是对于加铺再生技术

9.1.1再生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9.1.2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离析,应控制谈判和碾压温度

9.1.1再生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就地热再生施工验收项目与频度按表10执行。

表10就地热再生实测项目

注:*表示两种测试方法可任选其一

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表面应平整密实,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明显离析等的累计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 0.6%; b)路面应无积水; c) 接缝处应紧密、平顺。

A.2旧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本次沪机用高速公路款地热再 抽提回收试验结果见表A.1,测试得到原 路面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为5.9%,沥青用量为5.57%

表A.1RAP的集料级配

表A.2RAP集料级配和油石比(%)

从表A.2可以看出,RAP集料级配和油石比变异

可以看出Q04CHMG 0004S-2014 济南翠河玫瑰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平阴玫瑰膏,RAP集料级配和油石比变异性不大

日路面回收沥青的三大指标试验结果见表A.3

表A.3回收沥青三大指标试验结果

原路面沥青混合料抽提筛分结果显示13.2mm、4.75mm、2.36mm筛孔通过率接近上限。首先初选出 两种新混合料级配(级配1、级配2)见表A.4,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测试出试件的体积指标,根据体 积指标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作为设计级配见表A.5,图A.1。

表A.4矿料比例明细表

依据JTGF40的设计要求,在选择混合料级配时,按照计算合成级配,根据现场实际应用情况选择 油石比,分别制作马歇尔试件,得出试件的体积指标,根据体积指标初选一组满足或接近设计要求的级 配作为设计级配。 根据旧路面车辙情况,依照经验得到的新料比例确定新料的添加比例为12%。混合料拌合方法:旧 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40℃,再生剂加热到110~130℃,选择油石比6%作为再生混合料油石比,新添沥 青用量需要用总的用油量减去再生剂用量求得。 按两种试级配新拌混合料后分别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充分混合,双面各击实75次成型马歇尔试件, 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见表A.6所示,

表A.6两种试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表

从马款尔试验结果来看NB/T 51044-2015 煤矿在用瓦斯抽采系统主要技术指标检测检验规范,再生合成级配1和级配2的空隙率、稳定度、流值都满足设计要求,从提高 再生后路面抗车辙性能的角度,规范要求对高温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的重交通路段或炎热地区,设计空隙 率允许适当提高,本次设计选择相对较大空隙率的断级配即级配1为设计级配。

A.3.3再生剂最佳掺量确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