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326-2016 恒电位仪通用技术条件.pdf

SY/T 7326-2016 恒电位仪通用技术条件.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7444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Y/T 7326-2016 恒电位仪通用技术条件.pdf

负载特性:当负载变化不小于1/3额定负载时。

6.3.4参比电极输入端

参比电极输人端的输入电阻:≥1MQ。 流经参比电极的电流:≤3μA。

GB 5009.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参比电极输入端的输入电阻:≥1MQ。 流经参比电极的电流:≤3uA。

仪器在额定工作状态下,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应满足: 高频开关式:≤5%。 可控硅式: ≤ 10%。

仪器在额定工作状态下,输出电压的纹波系数应满足: 高频开关式:≤5%。 可控硅式: ≤ 10%。

.3.6.1抗持续干扰能力

.3.6.2抗瞬间扰能力

本地通断控制或远程通断控制至少(但不仅限于此)应具有通电12s、断电3s的通断运行模 应通电4s、断电1s和通电0.8s、断电0.2s的测试模式要求。 在测试期内,输出电流中断3s不报警,从断电转通电状态时不应出现电流冲击现象

6.3.8.1变压器温升

仪器的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0%,在额定负载、额定输出电流、工作环境温度恒定的条 件下,当变压器温度上升到稳定状态时,其温升应不大于130℃

6.3.8.2油冷型仪器冷却油温升

环境温度和油温不低于20℃,仪器的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0%,在额定输出状态下 直到连续1.5h内油温变化不大于2.5%或1℃(较小者为准)。冷却油的温升应不大于30℃。

6.3.8.3整流元件温升

环境温度(和油冷型仪器的冷却油温度)不低于20℃,仪器的交流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的 110%,在额定输出状态下工作,直到每个整流元件基座在连续1.5h内温度变化不大于2.5%或1℃ (较小者为准)。整流元件的温升应不大于40℃

6.3.8.4其他部件温升

仪器在额定状态下工作,其他各部件的温升限值应符合GB/T3859.1一2013中表19的规定。

SY/T73262016

输出端子对外壳的冷态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

仪器与地绝缘的端子同外壳(或与地)之间、互相隔离的端子之间应能承受1.5kV 50Hz的试验电压,试验时间Imin,不出现飞弧或击穿现象

仪器的输入、输出端应采取安装火花隙、压敏电阻浪涌吸收器、稳压二极管限幅器、三级雷 系统等雷电防护措施,并符合GB50057的规定。

器机内温度超过产品规定限值时,应能报警并自

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规定的IP55(室外

过流或过热故障时,红色指示灯指示故障,发出

仪器安装的各种指示仪表、开关、接线端子等应在适当、醒目的位置上标示名称或功能,文 志应清晰。外壳及面板漆面应光洁、无划痕,紧固件不应有锈蚀和其他机械损伤。

式验设备包括: 温度/湿度试验箱。 振动试验台。

试验设备包括: 温度/湿度试验箱。 振动试验台。

SY/T 73262016

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直流500V,量程0MQ~1000MQ)。 交流耐压试验仪(交流/直流0kV~5kV,漏电流0mA~100mA) 可调电阻负载器、直流电流分流器(精度0.25%)。 数字万用表(或交/直流数字多用电压表、直流数字电压表、交流数字电压表)。 直流微安表(分辨率0.01μA)。 存储式示波器(50MHz)。 高压试验仪。 雷击电压电流发生器(或雷击浪涌发生器)。 数字温度计。

绝缘电阻测试仪(兆欧表,直流500V,量程0MQ~1000MQ)。 交流耐压试验仪(交流/直流0kV~5kV,漏电流0mA~100mA)。 可调电阻负载器、直流电流分流器(精度0.25%)。 数字万用表(或交/直流数字多用电压表、直流数字电压表、交流数字电压表) 直流微安表(分辨率0.01μA)。 存储式示波器(50MHz)。 高压试验仪。 雷击电压电流发生器(或雷击浪涌发生器)。 数字温度计。

7.2.1.1工作环境温度试验

7.2.1.2相对湿度试验

7.2.1.3振动试验

7.2.1.4自由跌落试验

7.2.2供电电源试验

7.2.3技术性能试验

7.2.4安全性能试验

7.2.4.1绝缘电阻试验

断开仪器与外部(输入、输出和控制)的所有连线,输人或输出端子与主电路相连的电容器以及 半导体器件的各级端子应短接或断开,主电路中不能承受试验的器件应从电路中拆除或短接,开关器 牛常开触点均应闭合或短接。 按仪器部件的结构特点选择连接方式,用直流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 输人端子、输出端子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可触及导电部件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有绝缘要求的其他外部带电端子、外控接点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所测冷态绝缘电阻值应满足6.4.1的要求。

7.2.4.2抗电强度试验

试验前,应先测量仪器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10MQ。 仪器不通电,电源开关位于接通位置,输人端子、输出端子分别短接。 按GB/T15479规定的方法,用交流耐压试验仪(或耐压绝缘测试装置)在端子与外壳(或与 地)之间、端子之间施加6.4.2要求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应在10s以内逐渐升高到规定值,保持 Imin,然后平稳下降到零。 检查仪器,不应有击穿和闪络现象,且不应有贯穿的小孔或烧焦等痕迹。 检查仪器外观,结果应满足6.6的要求。 试验结束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7.2.5保护功能试验

且测检查仪器外观,结果应满足6.6的要求

8.1.1每台仪器都应通过出厂检验。

8.1.1每台仪器都应通过出厂检验。

8.1.2出厂检验的项目及要求见表2

SY/T73262016

3.2.1仪器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定型时。 b)正式生产后,设计、结构、材料或工艺有较大更改,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同型号产品批量生产累计500台以上时。 d)产品停产满两年,恢复生产时。 e)上级质检部门提出要求时。 8.2.2型式检验项目的随机抽样方案见表B.1。 8.2.3型式检验项目见表2。

8.3.1仪器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方可出厂 8.3.2型式检验中任一项目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检验,若仍有不合格项目,则判定该批仪器型式检 验不合格。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示志、包装、运输和购存

额定输出(千瓦、电压、电流)。 一油冷型冷却油容量。 9.1.2仪器外包装上的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要求。

额定输出(千瓦、电压、电流)。 油冷型冷却油容量。 9.1.2仪器外包装上的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要求。

9.2.1仪器包装应符合GB/T13384的要求。

SY/T 73262016

仪器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运输中应避免雨雪淋浸,避免强烈震动和撞击,应按包装箱上标明的方向放置。

仪器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贮存时间超过六个月,应通电检查一次,

SY/T 73262016

A.1工作环境温度试验

作环境温度中的下限温度,按GB/T2423.1 进行低温试验。试验类型为“Ad”,试验时间为2h,恢复时间为Ih。实验过程中,仪器处于 作状态。试验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按6.1.1a)的要求选择工作环境温度中的上限温度,按GB/T2423.2的规定进行高温试验。 型为“Bd”,试验时间为2h,恢复时间为1h。实验过程中,仪器处于额定工作状态。试验后 能正常工作。

按6.1.1b)的要求和GB/T2423.3的规定进行恒定湿热试验。 仪器处于额定工作状态,温度/湿度试验箱控制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87%~93%, 持续时间为12h。试验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前,对被测仪器进行外观检查和性能检测,仪器应外观完好,工作正常。 仪器及其附件在完整满包装状态下,按6.1.2的规定选择试验条件,按GB/T6587一2012中 5.10.2.1的方法进行振动试验(固定点频、正弦波)。 试验结束后,对包装箱、仪器附件及仪器外观进行检查。包装箱不应有明显的变形和损伤,仪器 各构成部分及其附件应无松脱、变形、涂覆层剥落等机械损伤。检查仪器外观,结果应满足6.6的要 求;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前,检查仪器的外观和性能。 仪器应按运输状态固定在试验台的台面上,按6.1.3的规定选择试验条件,按GB/T6587一2012 中5.10.2.2的方法进行自由跌落试验。 试验后,检查仪器各构成部分应完好、无松动;检查仪器外观,结果应满足6.6的要求;仪器应 能正常工作。

B.1输出调节范围试验

SY/T73262016

仪器输出端连接可调负载电阻和参比电极采样分压器,接通电源。仪器置于正常工作状态(手动 操作方式),设定控制电位。调节电位器和负载电阻,改变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大小。测试并记录 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变化,结果应满足6.3.1的要求,

B.2.1恒电位控制范围试验

仪器接上负载电阻和参比电极采样分压器,数字万用表接在参比电极与零位接阴之间,接通电 源,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调节给定电位值为最大保护电位,然后调节参比电极采样分压器和负载电阻,使输出电压和输 出电流都达到额定值。调节给定电位,记录数字万用表电压示值,恒电位控制范围应满足6.3.2.1的 要求。

B.2.2恒电位控制精度试验

接通电源,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按6.3.2.2的规定选择特性变化条件,给定电位分别为最大 保护电位值的0,50%和100%,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并记录保护电位的电压示值,按公式(B.1)计算 恒电位控制精度,结果应满足6.3.2.2的要求。

断开参比电极接线或使仪器处于限流状态,检查仪器工作状态,应发出声光报警,并在规定时间 内自动转换成恒电流工作方式。 仪器保持在恒电流工作状态,指示灯显示为恒电流工作状态。改变仪器恒电流设定值,恒电流控 制范围应满足6.3.3的要求。 调节输出电流分别为额定直流输出值的50%和100%。按6.3.3的规定选择特性变化条件,在每 次输出电流的工作状态下,调节负载电阻,记录每个状态下的输出电流值,按公式(B.2)计算恒 电流的控制精度,结果应满足6.3.3的要求。

SY/T 73262016

式中: 恒电流控制精度; 输出电流测量值,单位为安培(A); 输出电流设定值,单位为安培(A); 1 输出电流额定值,单位为安培(A)。

式中: 恒电流控制精度; m 输出电流测量值,单位为安培(A); I 输出电流设定值,单位为安培(A); 输出电流额定值,单位为安培(A)。

B.4参比电极输入端试验

仪器参比电极审接微安表,与零位接阴间接, (数字万用表,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用数学万 用表测量、记录参比电极接线端的实际电位值,用微安表测量、记录流经参比电极的电流值,按公式 (B.3)计算参比电极输入端的输入阻抗,结果应分别满足6.3.4的要求

式中: R参比电极输入端的输入阻抗,单位为兆欧(MQ); U—参比电极接线端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流经参比电极的电流值,单位为微安(μA)

仪器置于额定工作状态,将毫伏表 数字方用表井接于仪器输出端。用毫伏表 或存储示波器)测量并记录输出阳极与输出阴极之间的纹波电压,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并记录输出直 流电压值,按公式(B.4)计算纹波系数,结果应满足6.3.5的要求

式中: V一纹波系数; V—纹波电压有效值,单位为伏特(V); V 直流输出电压测量值或额定值,单位为伏特(V)。

B.6.1抗持续于扰能力试验

V=V./V.×100%

调节仪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 在参比电极与零位接阴端子间通过开关加入30 2的交流于扰源,仪器应能正常工作。记录保护电位显示值的变化,结果应满足6.3.6.1的要求

B.6.2抗瞬间于扰能力试验

高压试验仪与充电电容、充电电阻构成快速充电电路,充电电压为1.5kV。仪器参比电极和零位 接阴端子之间通过控制开关与充电电容构成放电回路。电容充电完成后,断开充电电路,接通放电回 路,施加瞬间过电压。试验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本地手动或远程自动模式下,按规定时间进行通电、断电的循环运行模式,仪器

本地手动或远程自动模式下,按规定时间进行通电、断电的循环运行模式,仪器输出进入间歇测

SY/T 73262016

试状态,用存储示波器自动记录通断波形和输出工作状态。检查试验结果,应满足6.3.7的要求。

仪器按6.3.8规定的条件、按GB/T3859.1一2013中7.4.2规定的方法分别进行试验。在额定工作 状态下连续工作达到热稳定后,用数字温度计(热电偶、热电阻或其它温度测量仪表)测量并记录部 件规定点的温度,各受试部分的温升应分别满足6.3.8的要求,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前,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要求。 可靠性试验的样品应在合格品中抽取,样本数按表B.1随机抽取

表B.1随机抽样方案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试验应按以下方法执行: a)可选取多台仪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同时进行试验。 b)对抽样仪器,每间隔0.5h进行一次测试,试验时间根据被试仪器的数量确定。 c)当被试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停止试验GB/T 36089-2018 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重新投入试验。 d)所有被试仪器的无故障工作时间依次为1,t2,,,则仪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按公式 (B.5) 计算

式中: 被试仪器发生故障的总次数,r为自然数; 第i个被试仪器无故障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 被试仪器的总数量,n为自然数 e)在规定的试验过程中,当所有被试仪器没有发生故障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应等于所有被试 仪器无故障工作时间的总和。 f)试验结果应满足6.3.9的要求

SY/T 73262016

按GB/T348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结果应满足6.5.1的要求,仪器应能正常工作。

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调节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达到额定值。调节负载,使输 达到输出电流过流保护限值时,结果应满足6.5.2的要求。

42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DB31T 591-2012 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车身广告技术规范,结果应满足6.5.5的

[2]GB/T19285—2014埋地钢质管道腐蚀防护工程检验 [3]GB/T 214482008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SY/T73262016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