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239.1-2021 重型车排放远程监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车载终端.pdf

HJ 1239.1-2021 重型车排放远程监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车载终端.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6661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HJ 1239.1-2021 重型车排放远程监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车载终端.pdf

表4车载终端的OBD信息采集

5.3.5车载终端的定位信息采集应能满足如下要求:

b)水平定位精度不应大于5m; c 最小位置更新率为1Hz: d) 定位时间: 1)冷启动: 从系统加电运行到实现捕获时间应不超过120S; 2)热启动: 实现捕获时间应小于10s。 5.3.6车载终端的时间和口期应满足如下要求: 车载终端的时间应以时分秒或hh:mm:ss的方式采集和记录;日期应以年月日或yyyy/mm/dd的方式 采集和记录。与标准时间相比, 24小时内时间误差应在±5s以内。 5.3.7车载终端采集和传输的数据应与车辆实际数据 一致。

5.3.6车载终端的时

车载终端的时间应以时分秒或hh:mm:ss的方式采集和记录;日期应以年月日或yyyy/mm/dd的方式 采集和记录。与标准时间相比YD/T 3461-2019 Web日志分析系统技术要求,24小时内时间误差应在±5s以内。 5.3.7车载终端采集和传输的数据应与车辆实际数据一致。

数据存储应符合GB17691中

5.5.1判定激活成功后,车载终端将采集的数据添加数字签名,按规定的通讯协议进行传输(见图2)。 OBD信息至少24h内传输一次,发动机数据流信息至少10s传输一次。 5.5.2数字签名应遵循GM/T0009的相关要求,每个完整的数据包进行一次签名,签名应使用保存在 安全芯片中的私钥进行。

当数据通信链路异常时,车载终端应将排放远程监控数据进行本地存储。在数据通信链路恢复正常 后,再补传存储的数据。补传的数据应为恢复通讯时刻前5×24h内,通信链路异常期间存储的数据, 数据格式与实时传输数据相同,按规定的通讯协议补传。

当车载终端故障或拆除时,车辆应激活驾驶员报警系统,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可按规定的通讯协议 向生态环境部传输拆除报警信息,报警信息 包括拆除状态、 、拆除时间和定位经纬度信息,

对于安装在驾驶舱内的车载终端应按GB/T2423.18规定的严酷等级(4)进行二个试验循环,对于 安装在驾驶舱外的车载终端应按GB/T2423.18规定的严酷等级(5) 进行四个试验循环,密封性不变, 标志和标签清晰可见,功能状态应达到GB/T28046.1定义的C级。

对于安装在驾驶舱内的车载终端应至少满足GB/T4208中规定的IP53的防护等 驶舱外的车载终端应至少满足GB/T4208中规定的IP65的防护等级,按附录A.3.2.2违 验后车载终端所有功能应处于GB/T28046.1定义的A级。

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安全芯片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备一个唯一的安全芯片标识ID(简称:芯片ID)。芯片ID由三位芯片型号标识符和车辆生 产企业自定义的最多十三位字符组成; 应存储芯片ID和密钥,由安全芯片生产企业进行密钥注册。芯片ID和公钥可以读取,私钥 不可读不可改: 安全等级应满足GM/T0008安全等级2级要求或产品安全保证级别不低于EAL4+级要求,且 具备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 密钥强度应为256bit; 数字签名速度应不小于50次/s。 5.3.2车载终端应按GB17691中Q.4的要求提供技术可行的安全策略,保证产品各种性能和功能处 于安全范围内。车载终端不应有权威漏洞数据库公开的6个月及以前的漏洞,保证存储数据安全性。

HJ1239.1—20217测试方法7. 1终端测试内容每个型号的车载终端,应进行附录A规定的终端功能和性能测试,以及附录B规定的安全性测试,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见表5。表5终端测试内容试验内容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自检、激活5.1、5.2附录A.3.1.1数据采集5.3.1~5.3.4附录A.3.1.3导航定位测试5.3.5附录A.3.1.4时间和日期05.3.6附录A.3.1.2数据存储5.4附录A.3.1.5数据补传5.6附录A.3.1.6电气适应性E6.1附录A.3.2.1环境适应性d6.1附录A.3.2.1电磁兼容适应性n6.1附录A.3.2.1盐雾防护性能26.2.1附录A.3.2.2外壳防护性y6.2.2附录A.3.2.2信息安全测试a6.3附录B使用寿命4.5附录A.3.2.37. 2整车测试内容E每个型号的车载终端,应安装到整车上进行附录C规定的整车远程监控测试,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见表6。表6整车测试内容试验内容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数据传输测试5.5附录C.4.1整车导航定位精度测试5.3.5附录C.4.2数据一致性测试5.3.7附录C.4.38实施要求在GB17691标准6b阶段正式实施后,定位精度应满足GB17691规定的精准要求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车载终端试验方法

A.3车载终端测试方法

A.3.1数据采集和传输测试

A.3.1.2时间和日期检查

A.3.1.3数据采集检查

读取车载终端传输至检测平台的数据,检查数据频率、采集数据频率和数据内容是否满 5.3.4的要求。

A.3.1.4卫星导航定位性能仿真测试

A.3.1.4.1测试方法

HI1239.1—2021

仿真测试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模拟器,模拟器应可 同时模拟产生最多24颗卫星动态信号,并支持模拟汽车路径规划,为了和真实环境中卫星数目比较接 近,模拟7~8颗恒定载噪比(42~44)质量的卫星。测试样件可采用车载GNSS整机(车载终端)或 车载GNSS模块,为了测试性能的稳定性,采用传导测试(GNSS模拟器与测试样件有线连接,图A.1) 或空口测试(测试样件置于微波暗室,GNSS模拟器与测试样件无线连接,图A.2)进行测试。 首次定位时间(TTFF):从待测件开机开始计时,直至其定位正确停止计时。分别进行冷启动和热 启动,得到两种模式下的启动时间。冷启动,通过卫星模拟器初始化一个距实际测试位置不少于1000km 的伪位置,使星历等信息失效,实现冷启动;热启动,需使待测件正常工作情况下,断电60s,再重新 启动。 位置更新频率:待测件以文件形式输出定位结果,查看时间间隔为t,则位置更新频率为1/t

A. 3. 1. 4. 2 判定指标

a)首次定位时间: 冷启动:TTFF≤120S; 热启动:TTFF≤10S。 b)位置更新频率:更新频率≥1Hz。

A. 3. 1.5 数据存

按生产企业说明书查询车载终端数据存储功能,根据连续传输10min的数据量计算车载终端 者介质容量,满足5.4的存储要求。

A. 3. 1. 6 数据补传

人为制造车载终端通信异常故障,之后恢复通信,通过检测平台查看是否有补传数据,满足5.

A.3. 2.1适应性试验

车载终端电气适应性能试验、环境适应性能试

A.3.2.2防护性试验

A.3.2.3使用寿命试验

B. 3. 1测试设备

.3.1响应时间:被测样件输出第一条检测到的异常指令,如在攻击开始时间后10s(包含10

以内,测试通过;大于10s或者未检测到异常指令,测试不通过。 B.3.3.2被测样件输出全部检测到的异常指令,如检测出异常指令比例大于(包含)95%,则测试通 过,否则测试不通过。 B.3.3.3在满足B.3.3.2的情况下,比对检测结果与异常指令对应情况,如果正确率大于(包含)99% 测试通过,否则测试不通过。 B.3.3.4车载终端系统不存在权威漏洞库公开的6个月及以上漏洞,则测试通过,否则测试不通过。 B.3.3.5车载终端存储和传输的数据应是完整的, B.3.3.6车载终端应不执行非生产企业平台下发的指令。

B.4密码算法实现安全性测试方法

B. 4. 1 测试设备

附录 (规范性附录) 数据传输、定位及数据一致性测试

在测试道路上布置RTK差分基站,只供基准RTK差分定位接收机使用。RTK差分基站放置点应 经过测绘局测绘或经过差分基站自我校准得到准确位置信息。测试车辆的车载终端不得与在测试道路上 布置的RTK差分基站连接通讯。在差分基站覆盖范围内,包含开阔场地及建筑物遮挡场地,测试车辆 可做加减速、拐弯等行驶模式。

JJF 1573-2016 旋光仪及旋光糖量计型式评价大纲C.4.1数据传输测试

C.4.2整车导航定位精度测试

整车定位精度测试采用高精度RTK差分定位接收机作为基准,被测车辆作为载体,将高精度RTK 差分定位接收机所用天线安装在被测车辆上,与车载终端所用天线的相位中心相距不超过0.2m,测试 车辆分别以低速(10km/h~20km/h)、中速(20km/h~50km/h)和高速(50km/h~80km/h)的速度 非匀速行驶各不少于5min。 测试过程中车载终端不得与测试道路上布置的RTK差分基站连接通讯, 车载终端以1Hz频率采集 定位信息,同时,使用高精度RTK差分定位接收机获取被测车辆在运动过程中的瞬态定位信息。 测试结束后,剔除车载终端采集的全部实时定位数据中平面精度因子HDOP>4或位置精度因子 PDOP>6的定位数据, 然后将车载终端输出的坐标与高精度RTK差分定位接收机提供的标准点坐标相 比较,定位轨迹误差的95百分位值应在5m以内。

C.4.3车载终端数据一致性测试

起动测试车辆,将OBD通讯设备连接至测试车辆OBD接口,选择相应OBD通讯协议进行通讯, 确认检测平台开始接收被测试车辆车载终端传输的数据。 通过OBD通讯设备读取并记录测试车辆的每项OBD信息。检测平台接收到的测试车辆OBD信息 应符本标准的规定,不缺项,且与OBD通讯设备读取到的相应OBD信息内容相同。 在C.4.2的测试过程中或按照C.4.2规定的工况行驶测试车辆,通过OBD通讯设备读取并记录测试 车辆的每项数据流信息(OBD通讯设备无法读取的数据项除外),数据记录频率为1Hz。对于装有NOx 传感器的测试车辆,确认NOx传感器已达到正常工作条件并开始传输有效数据后,再开始测试。 对于表C.1中的每项拟合类数据流信息,按照GB17691附件KA.2.1的方法将测试过程中检测平台 接收到的数据与OBD通讯设备记录的数据进行对齐,按照GB17691中附件KA.2.2的方法进行最小二 乘法拟合DL/T 768.1-2017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第1部分:可锻铸铁件,拟合结果应满足表C.1中的判定标准, 对于大气压力、DPF压差、反应剂余量、油箱液位,优先采用拟合类数据项的判定方式及判定标 准。若测试过程中变化浮动较小,无法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则计算测试过程中检测平台接收数据的平

表C.1数据流信息分类及判定标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