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6271.2-2021 交流1kV及直流1.5kV以上电力设施 第2部分:直流.pdf

GB/T 36271.2-2021 交流1kV及直流1.5kV以上电力设施 第2部分:直流.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6555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 36271.2-2021 交流1kV及直流1.5kV以上电力设施 第2部分:直流.pdf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4.1.1的规定。

4.1.2供应商与用户间协议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4.1.2的规定。

SN/T 1135.11-2013 马铃薯皮斑病菌检疫鉴定方法4.2.1直流中性点接地方式

系统直流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于下列方面选择很重要: 绝缘水平的选择; 火花间隙、避雷器等过电压限制装置特性; 继电保护装置选择。 直流中性点接地可包括下列方式: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GB/T 36271.22021

中性点经大电阻接地; 中性点直接或经低阻抗接地。 直流中性点接地方式宜根据下列要求确定: 电网供电服务连续性; 接地故障导致设备损坏的限制; 电网故障区段选择性切除; 故障位置诊断; 接触和跨步电压; 感应干扰; 运行和维护。 接地点可位于其中一端或双端换流站。 交流和直流系统可电气隔离或不隔离。设备和保护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交直流系统是否电气隔离对 直流中性点接地的影响。 如果在正常或异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出现不同的直流中性点接地配置,设备和保护系统则应设计为 在这些条件下运行

供用双方应对系统标称电压和最大运行电压达成协议 直流系统最高电压(Um)应根据最大运行电压确定。

4.2.3正常运行电流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4.2.3的

等合GB/T36271.1一2018中4.2.3的规定

电力设施应能安全耐受短路电流引起的机械和热效应。 短路类型可包括: 单极接地; 极间短路; 一双极接地; 换流臂短路, 电力设施应装设自动保护装置或具有保护功能,在极间短路或双极接地短路情况下切除故障或闭 锁直流系统。 在单极接地、金属回线或直流接地极线路接地时,电力设施应装设自动保护装置或具有保护功能切 除故障或闭锁直流系统,或者用一个装置来显示接地故障状态。 自动保护装置或保护功能应根据直流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 供用双方应对短路电流大小和持续时间的选择达成协议。 电力电缆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见IEC60949

设施设计时,电晕效应等由电磁场引起的无线电十扰不应超过规定水平。当无线电十扰超过可接 受水平时,可采取在高压悬式绝缘子组装、母线支架组装、母线连接和设备端子等母线金具上安装均压 环或处理紧固件等控制措施。 交流额定电压126kV及以上的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宜符合GB/T11022一2020的规定进行无线

GB/T36271.22021

玉试验。直流电压Udm=126X×V/2//3=102kV及以上的设备宜按照GB/T11022一2020的 线电干扰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应修正为1.1XUm//2

带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应符合可接受水平。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4.2.8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4.2.9的规定,

4.2.9交直流系统间电气隔离

交直流系统可电气隔离或不隔离。交直流系统间电气隔离宜采用换流变压器, 注:不管交直流系统间是否电气隔离,交流系统的一部分始终包含在换流变压器和电子阀器件内,这部分未与直 系统电气绝缘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4.3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4.4.3的规定

部分对地和带电部分极间的最小电气间隙不应低于直流设施的冲击耐受水平。

带电部分对地和带电部分极间的最小电气间隙不应低于直流设施的冲击耐受水平

GB/T 36271.22021

绝缘配合应符合GB/T311.3和GB/T311.1的定义和规则。

绝缘水平应根据设备最高直流电压U或冲击耐受电压选

5.2.2中性点接地方式

绝缘水平宜在保证可靠运行前提下,根据系统直流中性点接地方式和过电压限制装置的特性及安 装位置选择, 对高绝缘水平要求的设施,或系统配置、直流中性点接地方式或避雷器保护方式不适于降低绝缘水 平的设施,见附录A中的较高值。 对系统配置、直流中性点接地方式或避雷器保护方式适于降低绝缘水平的设施,见附录A中的较 低值。

5.2.3额定耐受电压

在电压范围1内(1.5kV500kV),绝缘水平宜见附录A中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和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 压选择。

5.3.1保持5.4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时,可不进行绝缘试验。 5.3.2不能保持5.4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时,绝缘水平的耐压能力应根据GB/T16927.1规定的耐压值 进行适当的绝缘试验确定,或根据GB/T311.1和GB/T311.2一2013通过精确计算高压直流系统中可 能的过电压并推导出电气间隙确定。 5.3.3设施某些部分或区域不能保持5.4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时,可仅对这些部分或区域进行绝缘 试验。 5.3.4根据GB/T311.2—2013的附录B,如果已经试验或较低过电压运行经验验证,最小电气间隙可 降低。

5.4带电部分的最小电气间隙

.1最小电气间隙N应符合GB/T311.2一2013的规定。 当Udm>450kV,极对地空气间隙是由 操作冲击耐受电压(SIWV)和间隙系数共同确定。难以确定间隙系数时,宜选择最不利电极结构 寸地间隙,例如塔式建筑相对于绝缘臂(棒一结构)。 2设施由隔离开关分隔成多个部分时,应对隔离距离进行额定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5.5特殊条件下的最小电气间隙

5.5.1具有不同绝缘水平的设施,部分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应至少为最高绝缘水平电气间隙的125%。 5.5.2应考虑导线受短路力和风力影响摆动、多个绝缘子串中的一个子串发生断裂等情况对最小电气 间隙的影响

制造厂型式试验设备安装和运行条件信息应现场检查。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6.1的规定

6.2. 1 开关装置

GB/T36271.2—2021

电抗器可根据接触绕组的绝缘材料、内部或外部冷却介质型式分类,如同GB/T1094.2一2013的 第3章所述。 电抗器设计应考火灾蔓延的危险(见8.7)。必要时应采取限制噪声水平的措施(见 GB/T36271.1—2018的4.5.2)。 户内安装的电抗器,应设置适当的通风装置(见7.5.7)。 电抗器不应污染水资源(地下水、地表水及废水)。预防措施见8.8。 电抗器带电运行取样(如油样)或读取监测数据(如油位、温度或压力)时,应符合安全要求,不应对 设备和人身造成损害。 空心电抗器的安装应符合铁磁距离要求,以减少感应损耗。 金属部件宜位于不受磁场影响的位置。 空心电抗器安装应保证短路电流的磁场不将异物吸入线圈内。邻近设备应耐受产生的电磁力。 空心电抗器设计应防止铁磁物体被吸引

电抗器可根据接触绕组的绝缘材料、内部或外部冷却介质型式分类,如同GB/T1094.2一2013的 第3章所述, 电抗器设计应考火灾蔓延的危险(见8.7)。必要时应采取限制噪声水平的措施( GB/T36271.1—2018的4.5.2)。 户内安装的电抗器,应设置适当的通风装置(见7.5.7)。 电抗器不应污染水资源(地下水、地表水及废水)。预防措施见8.8。 电抗器带电运行取样(如油样)或读取监测数据(如油位、温度或压力)时,应符合安全要求,不应刘 设备和人身造成损害。 空心电抗器的安装应符合铁磁距离要求,以减少感应损耗。 金属部件宜位于不受磁场影响的位置。 空心电抗器安装应保证短路电流的磁场不将异物吸入线圈内。邻近设备应耐受产生的电磁力。 空心电抗器设计应防止铁磁物体被吸引

6.2.3预装式开关设备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6.2.3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6.2.5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6.2.7的规定。

绝缘子最小爬电距离应符合环境或用户指定的污移等级。 外绝缘应符合GB/T11022一2020湿试程序的要求 用户可规定污移或严重潮湿条件下户外绝缘子的外形和性能要求。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6.2.9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6.2.10的规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6.2.11的规定。

6.2.11静止换流器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6.2.15的规定。

6.2.13电气和机械联钢

6.2.14电子阀器件

采用并联电子阀器件时,应考虑并联电流中潜在不均匀电流分布。 电子阀器件串联时,应考虑不均匀电压分布。 供用双方应就阀允余达成协议

6.2.15阀冷却系统

换流器带电且阀运行期间,取样(如水样)或读取监测数据(如液位、温度、导电率或压力)时,应符合 安全要求,不应对设备和人身造成损害。 冷却系统设计应考虑火灾蔓延的危险(见8.7)。必要时应采取限制噪声水平的措施(见 GB/T36271.1—2018的4.5.2), 对于安装户内冷却设备的房间,应提供合适的通风(见7.5.7)

本章仅对设施回路布置、文件、运输路线、照明、运行安全及标志等提出一般要求。 距离、电气间隙和尺寸均为安全运行充许的最小值,如有必要,用户可规定更高值 带电部分的最小电气间隙(N)见5.4。 当扩建现有设施时,原设计和安装要求可作为替代规定。 应额外考虑电力设施运行相关标准。供用双方应对运行程序达成一致(见7.1.3)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7.1.1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7.1.1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7.1.2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7.1.3的规定。

7.1.5通道和进入区

GB/T36271.2—2021

户外散开式设施布置应符合5.4规定的最小极对极和极对地电气间隙。 设施设计应满足运行和维护进人需要的同时限制进入危险区域。应装设外部围栏,不符合安全距 离的地方应安装永久性防护装置。对于位于柱上、电线杆、杆塔上的电气设备,公众从地面无法进入且 符合7.7规定的安全距离,可不装设外部围栏。 间隔或区段间应设置保护遮栏或保护阻挡物

7.2.2保护遮栏的电气间隙

在设施内,带电部分与任何保护遮栏内表面应保持下列最小电气间隙(N): 对于最小高度为1800mm的无孔实心墙,保护遮栏的最小电气间隙为B,=N; 对于Udm大于45kV的设备,应使用最小高度为1800mm、防护等级为IP1XB(符合 GB/T4208要求)的铁丝网、网状遮栏或有孔实心墙。保护遮栏的最小电气间隙为B2=N十 100mm; 对于Uam不大于45kV的设备,应使用最小高度为1800mm,防护等级为IP2XB(符合 GB/T4208要求)的铁丝网、网状遮栏或有孔实心墙。保护遮栏的最小电气间隙为B3三N十 80mm。 对于可能产生位移的非刚性保护遮栏和铁丝网,应增加电气间隙值

7.2.3保护阻挡物的电气间隙

GB/T 36271.22021

间隙为O,=N+300mm(最小600mm); 对于链条或绳索,考虑到弧垂,应增加最小电气间隙值。 保护阻挡物安装的最小高度应为1200mm,最大高度应为1400mm。

间隙为O2=N+300mm(最小600mm); 对于链条或绳索,考虑到弧垂,应增加最小电气间隙值。 保护阻挡物安装的最小高度应为1200mm,最大高度应为1400mm。

7.2.4边界的电气间隙

户外散开式设施外部围墙最小边界的电气间隙应按GB/T36271.1一2018的图2设计: 实心墙(高度见7.2.6):C=N+1000mm; 铁丝网或网状遮栏(高度见7.2.6):E=N+1500mm。 应使用防护等级为IP1X(符合GB/T4208)

7.2.5可进入区域上方的最小高度

只允许步行进人的地面或平台上方带电部分的最小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没有防护装置的带电部分应保持的最小高度为H=N十2500mm(见GB/T36271.1一2018 的图3)。高度H指导线最大弧垂时的高度(见第4章); 除非采取了阻止进入的措施,任何绝缘的最低部分,如绝缘子金属支座的上缘,距可进人地面 的高度不应小于2500mm。 可进入地面上的积雪影响导致安全距离减小的地方,应增加以上规定的最小高度值

只允许步行进人的地面或平台上方带电部分的最小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没有防护装置的带电部分应保持的最小高度为H=N十2500mm(见GB/T36271.1一2018 的图3)。高度H指导线最大弧垂时的高度(见第4章); 除非采取了阻止进入的措施,任何绝缘的最低部分,如绝缘子金属支座的上缘,距可进人地面 的高度不应小于2500mm。 可进入地面上的积雪影响导致安全距离减小的地方,应增加以上规定的最小高度值

7.2.6对建筑物的电气间隙

当裸导线跨越封闭电气运行区域内的建筑物时,导线最大弧垂对屋顶应保持下列电气间隙(见 图1): 当导线带电且屋顶能进入时,可进入地面以上带电部分应保持7.2.4规定的电气间隙 当导线带电且屋顶不能进人时应为N十500mm; 当导线带电且屋顶能进入时,与屋顶边缘侧面的电气间隙为O2。 当裸导线靠近封闭电气运行区域内的建筑物时,导线在最大允许弧垂和风偏下应保持下列电气 间: 设有非屏蔽窗的外墙:最小电气间隙为D, 设有屏蔽窗的外墙(按7.2.2装屏蔽):按7.2.2中保护遮栏的电气间隙B2; 无窗的外墙:N。 当导线带电时在屋顶工作,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图3的电气间隙,

当裸导线跨越封团电气运行区域内的建筑物时,导线最天弧垂对屋顶应保持下列电气间隙(见 图1): 当导线带电且屋顶能进入时,可进入地面以上带电部分应保持7.2.4规定的电气间隙: 当导线带电且屋顶不能进人时应为N十500mm; 当导线带电且屋顶能进入时,与屋顶边缘侧面的电气间隙为O2。 当裸导线靠近封闭电气运行区域内的建筑物时,导线在最大允许弧垂和风偏下应保持下列电气 间隙: 设有非屏蔽窗的外墙:最小电气间隙为D; 设有屏蔽窗的外墙(按7.2.2装屏蔽):按7.2.2中保护遮栏的电气间隙B2; 无窗的外墙:N。 当导线带电时在屋顶工作,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图3的电气间隙,

GB/T36271.2—2021

当导线带电且屋顶不能进人时,对于U。≤110kV,D. N+1000 当导线带电且屋顶能进人时,对于U.>110kV,D,=N十2000。

a)设有非屏鼓窗的外墙

D)设有屏蔽窗的外墙

7.2.7外围栏或围墙及入户门

见GB/T36271.1—2018的7.2.6

GB/T36271.1—2018的

图1靠近建筑物(在封闭的电气操作区域内)

户内散开式设施布置应符合5.4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 设施设计应符合运行和维护要求,防止进入危险区域。设施内应设置安全距离或永久性防护装置。 保护遮栏的电气间隙、安全距离和最小高度见7.2。 建筑物、走廊、逃生路线、门和窗见7.5。 高度小于1800mm的实心墙或网状遮栏,以及栏杆、链条或绳索,保护阻挡物的电气间隙至少为: O,=N+200mm(最小500mm,见GB/T36271.1—2018的图1)。 考虑到弧垂,应增加链条或绳索的最小电气间隙值。保护阻挡物安装的最小高度应为1200mm 最大高度应为1400mm

户内散开式设施布置应符合5.4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 设施设计应符合运行和维护要求,防止进入危险区域。设施内应设置安全距离或永久性防护装置。 保护遮栏的电气间隙、安全距离和最小高度见7.2。 建筑物、走廊、逃生路线、门和窗见7.5。 高度小于1800mm的实心墙或网状遮栏,以及栏杆、链条或绳索,保护阻挡物的电气间隙至少为: O,=N+200mm(最小500mm,见GB/T36271.1—2018的图1)。 考虑到弧垂,应增加链条或绳索的最小电气间隙值。保护阻挡物安装的最小高度应为1200mm 最大高度应为1400mm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7.5.1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7.5.2.1的规定

建筑物的屋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承受外界环境条件。如果阀悬挂在屋顶,则阀室的屋顶应具有 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环境条件和阀的质量。 如果用于压力释放的开关设备室的天花板也是建筑物的屋顶,屋顶应牢固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7.5.3的规定

7.5.4维护和运行区域

维护和运行区域包括走廊、可进人区、搬运通道和逃生路线。 工作、操作开关设备和运输设备时,走廊和可进入区应有足够的宽度。

GB/T36271.2—2021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7.5.5的规定

7.5.6绝缘液体泄漏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7.5.6的规定。

7.5.7空调及通风装置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7.5.7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一2018中7.5.8的规定。

7.6高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 25911-2010 信息技术 藏文编码字符集 24×48点阵字型 朱匝体7.7柱上、电线杆和杆塔上的电气设施

带电部分距公众可进人地面的最小高度H应为: 额定电压Uam不大于45kV:H=4300mm 额定电压Udm大于45kV:H'=N十4500mm(最小值为6000mm),N为最小电气间隙。 如果需要考虑积雪对可进入地面的影响,则应增加上述值。 隔离设备和熔断器的布置应使其能够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运行。接近公众的隔离设备应能上锁 操作杆应符合相关标准。 架空线路应能安全极间连接和接地

8.2.1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8.2.1的规定。

应符合GB/T36271.12018中8.2.2.1的规定。

8.2.2.2封闭电气运行区域内防护

SC/T 7016.8-2012 鱼类细胞系 第8部分斑点叉尾鮰卵巢细胞系(CCO)8.2.2.3正常运行期间的防护

宜考虑电气设施运行的相关标准。 设施防护措施应考虑运行、控制和维护工作需要,例如: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控制; 更换熔断器或灯泡; 调整装置的整定值; 复位继电器或指示器; 工作接地; 安装临时绝缘档板; 读取变压器温度或油位。 对于正常运行或维护时应将门或盖打开的U≤45kV的设施,可装设固定的非导电栏杆作为 警示

8.3工作人员间接接触带电部分的防护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