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564-2014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pdf

SL564-2014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6415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SL564-2014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pdf

3.3.3应选取长度20~50m存在隐患的典型坝段,进行!

3.4.3在坝体河床段宜沿坝轴线(或稍偏上游)单排布孔。当

终孔孔距:在河床段HG/T 5032-2016 活性炭载碱脱硫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孔深不小于20m时,可采用5 )m;孔深小于20m时,可采用3~5m。也可通过现场灌浆证 确定。

3.4.4在岸坡段、弯曲坝段和其他特殊坝段布孔,宜

孔,并适当缩小孔距,或通过试验确定。

3.4.9有特殊要求时,浆液中可根据需要掺人下列材料:

3.4.9有特殊要求时,浆液可根据需要大下列材科 1当需要提高浆液的流动性时,可掺人水玻璃,掺量宜为 干土质量的0.5%~1.0%,或通过试验确定。 2当需要加速浆液凝固和提高浆液固结强度时,可掺人水 泥,掺量宜为干料质量的10%~15%。与已有建筑物接触部位, 水泥掺量应适当增加,必要时应通过试验确定

3当需要提高浆液的稳定性时,可掺人适量膨润土或其他 外加剂。 4当需要结合灌浆防止生物危害时,可在浆液中掺人适量 的相应药物,但要防止污染环境。 3.4.10土坝劈裂灌浆每次灌浆量应严格控制。采用多次灌浆的 方法,每个灌浆孔都应进行多次灌浆。每个灌浆孔的灌浆次数应 根据灌浆孔的深度和坝体隐患的程度确定,坝高30m以内的坝 体灌浆次数宜在5次及以上;坝高30m及以上的坝体灌浆次数 宜在10次以上。每米孔深每次平均灌浆量,宜控制在0.5 ~1.0m3。 3.4.11应对灌浆期坝体被浆柱压力全线劈开的不利工况进行坝 坡稳定性验算,验算方法见附录B。若验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 大于SL274中规定的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时,应调整灌 浆工艺(如延长各序各次灌浆间隔时间、减少每次灌浆量、控制 灌浆压力、改善浆液性能等),并增加监测次数

皮稳定性验算,验算方法见附录B。若验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于SL274中规定的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时,应调整 泉工艺(如延长各序各次灌浆间隔时间、减少每次灌浆量、控 浆压力、改善浆液性能等),并增加监测次数

3.5堤坝地基劈裂灌浆设计

3.5.1堤坝地基劈裂灌浆宜适用于堤坝高度小于10m,且地基 处理深度小于15m的粉土、粉土质砂和软土透水地基的防渗加 固灌浆。

3.5.2灌浆孔沿堤坝轴线布置,宜布置单排孔,孔距宜为2 ~3m。

3.5.2灌浆孔沿堤坝轴线布置;宜布置单排孔,子

3.5.3劈裂灌浆宜灌注水泥黏土浆液,水泥含量宜为干米

的30%~40%,浆液中水和干料质量比宜为1.5:1~0.8:1, 也可通过试验确定。

3.5.5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42.5级或以上,宜为普通

3.5.6灌浆所形成的浆体惟幕厚度,应满足渗透稳定

5.6灌浆所形成的浆体惟幕厚度,应满足渗透稳定要求。

3.5.7堤坝地基劈裂灌浆灌入量,应满足浆体惟幕厚度的要求。

3.5.7堤坝地基劈裂灌浆灌入量,应满足浆体惟幕厚度的要求

3.6堤坝充填灌浆设计

内应下设套管,套管下设深度至坝(堤)基以下1m处,在套管 内继续钻孔至设计深度。 3充填灌浆,宜采用干法钻孔。深孔宜下套管,套管下至 最低灌浆段的顶部。

管)与孔壁应结合紧密、封闭,防止灌浆时浆液沿孔壁向 出。灌浆孔的孔口处应做保护。

2.4应做好钻孔过程的记录和描述,如发现特殊情况时,应 细记录并及时分析处理

4.2.4应做好钻孔过程的记录和描述,如发现特殊情况时

4.3.1制浆应采用专用机械。搅拌成浆后应先清除大颗粒和杂 物,灌浆前再通过36孔/cm²过滤筛过滤。 4.3.2制浆过程中浆液密度、输浆量应每小时检测1次,浆液 的稳定性和自由析水率每10d检测1次,如浆料发生变化,应随 时增加检测频率,

4.4.1堤坝坝体劈裂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先灌河床段,后灌岸坡段和弯曲段;多排孔灌浆时 应先灌边排孔,再灌中排孔。同一排孔灌浆,应先灌第一序孔, 再灌第二序孔、第三序孔;对于坝体质量较差的宽顶坝,可采用 相邻两孔或多孔同时灌浆的方法。 2灌浆采用纯压式灌浆方式进行时,注浆管应下至距离孔 底0.5~1m处,自下而上分段灌浆。当孔底段经过多次灌注, 灌浆量或灌浆孔孔口压力达到设计要求时,应提升注浆管3~ 6m,继续上面一段的灌浆,依次进行。当注浆管出浆口提升至 距坝顶10m时,不应再提升,直至灌浆达到结束标准。 3灌浆开始应先用稀浆灌注,经过3~5min的灌浆,坝体 劈裂后,再加大浆液稠度。若孔口压力下降或出现负压(压力表

读数为“0”以下),应加大浆液稠度。 4灌浆量应按设计要求控制。 5坝的岸坡段、弯曲段和其他特殊坝段灌浆,可采用缩小 孔距、减小灌浆压力和每次灌浆量、增加复灌次数、相邻多孔同 时灌注的方法。

1套管与注浆管之间应设阻浆塞,采用纯压式灌浆方式进 行灌浆。 2灌浆宜采用相邻两孔或多孔同时灌浆的方法。 3灌浆宜一次灌至设计要求。需要分次灌浆时,每次灌浆 结束前应灌注3~5min黏土浆,防止注浆管堵塞。 4坝体和坝基都需要灌浆时,应先灌坝基部分,然后提升 套管与注浆管,再进行坝体部分灌浆。

4.3充填灌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多排孔灌浆时,应先灌边排孔,再灌中排孔。 2深孔充填灌浆时,宜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注的方法,段 长可为5~10m。应先对最底段进行灌浆,当灌浆达到设计要 求,提升套管和注浆管5~10m,然后进行上段的灌浆,直至该 孔灌浆结束。 3各段灌浆宜一次灌注至设计要求,隐患规模较大的也可 多次灌注。 4对于高度小于10m的堤坝,灌浆可不下套管,也可不 分段。 4. 4.4 应做好灌浆记录和成果汇总。格式可参照附录C。

4.5.1灌浆过程中应对灌浆孔孔口压力、灌浆量、间隔时间、 横向水平位移和裂缝开展宽度等进行综合控制。

4.5.1灌浆过程中应对灌浆孔孔口压力、灌浆量、间隔时间、

不应大于10kPa。在灌浆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压力变化,记

4.5.3灌浆量宜采用泥浆泵流量进行控制。重要工程

里安工程的翟重 监测,应使用流量计。 4.5.4坝体灌浆两次灌浆间隔时间不宜少于5d,具备良好排水 条件的土坝,灌浆间隔时间可为2~3d。 4.5.5在灌浆时,坝顶上、下游边线位置横向水平位移宜控制 在3cm以内,要求在停灌后能基本复原。含砂量高的均质坝和 窄心墙砂壳坝应严格控制坝顶上、下游边线的水平位移。

4.7.1施工中出现裂缝时,可按下列方式处理:

。71施工中出现袭缝时,可按下列方式处理: 1当坝顶出现纵向裂缝后,应分析发生原因。如果是湿陷 缝,可继续灌浆;如果是劈裂缝,应加强监测,当裂缝发展到允 许宽度时,应立即停灌,待裂缝基本闭合后再灌。 2当坝顶出现横向裂缝时,应立即停灌。如果裂缝深度较 浅,可开挖,用黏性土回填夯实后继续灌浆;如果裂缝较深,可 用稠浆灌注裂缝。

3当弯曲段坝顶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停灌。然后沿裂缝 孔,按照多孔轮灌的方法灌注稠浆堵住裂缝。待处理好后再 4.4.1条规定的方法进行灌浆

4.7.2施工中出现冒浆时,可米用浓浆、低压、间歇灌注等 施处理:

1坝顶冒浆时,应立即停灌,并挖开冒浆出口,用黏性 料回填实。钻孔周围冒浆,可采用压砂处理,再继续灌浆 2洞穴冒浆时,应先在冒浆口压砂堵塞洞口,再继续灌 3坝坡冒浆时,可采用稠浆间歇灌注。 坝体与已有建筑 宝仙世国收用岛

5.1.1为控制土坝灌浆过程,检验灌浆效果,保证坝体安全 在灌浆期间应进行全过程监测。

灌浆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1.3灌浆监测项目应包括坝体变形、渗流、裂缝和冒浆等 变形和渗流应在灌浆前监测3~5次,作为基准数。 5.1.4灌浆监测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设备,根据需要增设永 久和临时的监测设备。

5.1.3灌浆监测项目应包括坝体变形、渗流、裂缝和冒浆等

5.1.5灌浆监测与灌浆控制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相关

5.1.6监测点的设置及监测方法等除本规范规定外,可参照SL 551的要求,

5.2.1坝体变形监测分水平位移(横向、纵向)、垂直位移(沉 降量)和项坡变形监测,具体监测项自应根据不同需要设置。 5.2.2大、中型工程的横向水平位移监测,在土坝河床段,应 沿坝轴线方向每隔10~30m设横向水平位移监测断面,分别在 坝顶上、下游坝肩位置各设一个监测标点。灌浆期间,每天至少 监测1~2次;非灌浆期间,可每5d监测1次。 5.2.3在土坝的岸坡段灌浆时;有可能发生纵向水平位移,必 要时也应监测。

5.2.4垂直位移测点可与水平位移测点结合,并同时进行监测。

5.2.5坝坡变形可选择在河床段和有严重隐患的

5.2.2条的规定进行监测。在灌浆期间,还应经常巡视坝坡,看 是否有塌坑、裂缝及坝坡隆起等现象。

5.3.1在灌浆期间,应对灌浆孔附近的测压管,每隔1~2h监 测1次,在灌浆结束1个月后,可进行正常监测。 5.3.2应在灌浆前后和灌浆期间进行坝后渗流量的对比监测。 5.3.3当坝下游坡存在湿润区时,应在灌浆前后和灌浆期间注 意监测其位置、面积及含水量变化,用以判断灌浆效果。

5.4.1裂缝监测内容应包括裂缝位置、宽度、长度、走向、深 度、错距和裂缝发生历时、开展速度等。正在灌浆的坝段应随时 监测;如裂缝发展较快,应加强监测;非灌浆坝段可每5d监测 1次。

5.4.2在灌浆期间应有专人经常巡视坝坡、坝顶,进行冒浆监 测。如发现冒浆,应及时处理。

5.4.2在灌浆期间应有专人经常巡视坝坡、项顶,进行冒浆监

5.5.1采用电测仪,测定被灌人坝体的浆液液面,了解液面 升高度和速度。

升高度和速度。 5.5.2采用测压管或渗压计,测定浆液的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

5.5.2采用测压管或渗压计,测定浆液的孔隙水压力及其消散

过程,了解浆液固结程度。

5.5.3采用在坝体内部设置土压力计或渗压计,测定灌浆

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6.2.1灌浆过程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布孔、钻孔

6.3.1灌浆过程检查应采用量测、试验、监测等手段,按设计 要求对灌浆过程各工序和技术参数进行严格控制,并及时准确地 进行记录

主要检查坝后渗流量、下游坝坡渗水出逸点的位置和洒湿面

大小,以及在相同库水位情况下,对比灌浆前后的变化情况,分 析灌浆的效果。 6.3.3必要时,可采用钻孔、探井(槽)开挖检查、取样测定、 物探等方法验证灌浆质量。 6.3.4分析灌浆过程检查和质量检查资料,并配合监测成果等

附录A土坝劈裂灌浆控制压力和设计

A.0.1灌浆孔孔口压力系指孔口处进浆管内的浆液压力。施工 时,灌浆孔孔口压力应控制在灌浆控制压力之内。 A.0.2劈裂灌浆控制压力可按公式(A.0.2)计算,并经试验 确定。

P=十h : =YHk

附录B土坝劈裂灌浆不利情况下的

。3有效应力法:适用于上游蓄水且灌浆前坝体内形成稳定 流的情况。安全系数K可按公式(B. 0.3)计算:

渗流的情况。安全系数K可按公式(B.0.3)计算:

式中Mi 土条滑动面上孔隙水压力,kN/m²; c 土条底面土的有效应力凝聚力指标,kPa; Pi 土条底面土的有效应力内摩擦角指标,(°); Z 条块底面中点至坝坡外水位的垂直高度,m

土条滑动面上孔隙水压力,kN/m; 土条底面土的有效应力凝聚力指标,kPa; 土条底面土的有效应力内摩擦角指标,(°); 条块底面中点至坝坡外水位的垂直高度,m;

C.0.1土坝(堤)灌浆钻孔记录见表 C. 0.1

C.0.3土坝(堤)灌浆汇总见表C.0.3。

表C.0.3土坝(堤)灌浆汇总表

1.孔号应表示出序号和孔号,如2序孔5号孔,则填2一5。 2.孔口压力平均值和浆液密度应按加权平均计算。 3.干料重=土颗粒比重/(土颗粒比重一1)×(浆液密度一1)×灌入量 4.单位干料重三干料重/孔深。

C.0.4土坝(堤)灌浆成果汇总见表C.0.4。

C.0.4土坝(堤)灌浆成果汇总表

1.孔(排)序号应表示出孔序号或排序号,如2序孔则填2,5排孔则填5。 2.进尺、灌人量、注人干料重均为相应序孔的和,各序之和相加为合计数。 3.单位用土量:单位孔深注人的干料重。

1.孔(排)序号应表示出孔序号或排序号,如2序孔则填2,5排孔则填5。 2.进尺、灌人量、注人干料重均为相应序孔的和,各序之和相加为合计数。 3.单位用土量:单位孔深注人的干料重。

C.0.5坝(堤)顶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见表C.0.5。表 C.0.5坝(堤)顶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仪器:型号:监测日期:监测监测时间原桩间距桩间距位移量桩号备注(时:分)(m)(m)(mm)孔口压力变化时加测测量:记录:填表说明:在监测水平位移时,测点位移偏上游为“十”,反之为“一”C.0.6坝(堤)顶沉降量监测记录见表C.0.6。表C.0.6坝(堤)顶沉降量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仪器:型号:监测日期:监测监测时间原桩顶高程桩顶高程沉陷量备注桩号(时:分)(m)(m)(mm)与坝(堤)顶水平位移监测同步进行测量:记录:填表说明:在监测沉降量时,测点沉陷为“十”,反之为“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 5642012

1 总则 31 3 灌浆设计. 33 4 灌浆施工 38 5 灌浆监测· 43 6 灌浆质量检查 45

1.0.1凡采用灌浆方法,以消除土坝(堤)坝体、软土浅层坝 基(含土堤)隐患,提高王坝坝体防渗能力和稳定性的灌浆工 程,均应遵守本规范。 1.0.2本规范的规定适用于坝高70m及以下的均质土坝 土质心墙坝和土堤,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土坝灌浆的应用深度 在逐渐增大,目前灌浆成功的实例,已由过去的50m发展到 了70多m。另外对劈裂灌浆的适应范围也作了明显的扩大。 从目前全国各地劈裂灌浆成功的工程实例来看,已由过去的 均质土坝和黏土宽心墙坝,发展到了黏土窄心墙砂壳坝、砂 坝和湿陷性黄土坝,以及堤坝软土浅层透水地基的劈裂灌浆 且是,对于堤坝软土透水地基的劈裂灌浆,目前还多用于坝 高10m以下的低坝和土堤的软土透水浅层地基的防渗加固。 对于坝高超过70m的土坝灌浆,经过充分论证和试验后方可 进行。

1.0.3土坝灌浆可用于处理坝体分段分层填筑施工时,质量差 的结合部位容易产生水力劈裂的情况

1.0.3土坝灌浆可用于处理坝体分段分层填筑施工时,质量差

堤坝浅层软土地基,在此系指坝(堤)高10m及以下,处 理地基深度为附加应力场主要影响范围以内的粉土、粉土质砂 土砂夹层及含有一定泥(土)量的中细砂层透水地基,目前最大 处理深度不超过15m。

堤坝浅层软土地基,在此系指坝(堤)高10m及以下,处 理地基深度为附加应力场主要影响范围以内的粉十、粉七质砂、 土砂夹层及含有一定泥(土)量的中细砂层透水地基,目前最大 处理深度不超过15m。 1.0.5土坝灌浆一般在春、秋少雨阜季和水库低水位时进行, 以加速泥浆固结。低水位系指库水位低于隐惠的最低高程。但 有时不易达到,如多年调节水库,弃水引起的经济损失太大。 年调节水库不能在一个枯水期完成土坝灌浆的,也可允许在较 高水位情况下灌浆,但要严格灌浆工艺,注意灌浆监测和

以加速泥浆固结。低水位系指库水位低于隐患的最低高程。但 有时不易达到,如多年调节水库,弃水引起的经济损失太大。 年调节水库不能在一个枯水期完成士坝灌浆的,也可充许在较 高水位情况下灌浆,但要严格灌浆工艺,注意灌浆监测和 控制。

1.0.6灌浆前的技术培训,要求技术人员全面了解灌浆设计内 容和施工技术要求,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技术工人熟练掌握 操作规程,能及时排除机械故障

3收集施工和运行期间的塌坑、裂缝、洞穴、坝后坡渗透 变形、湿润范围及滑坡等资料。 3.1.4灌浆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 存在问题,基本资 料及隐患原因分析,灌浆试验报告,灌浆可行性和可靠性的论 证,灌浆技术参数设计,相关设计图纸 (灌浆平面布置图、纵部 面布置图、特殊部位设计图、监测设备布置图等),施工组织设 计,施工期监测,灌浆质量检查,概(估)算,施工及管理问题 说明等。 3.2隐患勘探 3.2.3例如:检查土坝的土质、密实度含水率、软弱层和透 水砂层时,可采用钻探方法;检查坝体的裂缝、内部洞穴和坝体 质量时,可采用井探法。如隐患部位较浅又较长时,也可采用槽 探法等。 3.2.5土坝坝体隐患勘探不宜采用注水试验,是因为:①用注 水试验勘探土坝坝体隐患的大小和位置,难以探明坝体现状真实 情况;②根据土坝应力计算,水力劈裂理论及劈裂灌浆实践表 明,土坝坝体有些部位小主应力很小,注水试验容易产生水力劈 裂,使无隐患的坝体产生新裂缝,或使原来有隐患的坝体产生更 大更多的裂缝。

水试验勘探土坝坝体隐患的大小和位置,难以探明坝体现状真实 情况;②根据土坝应力计算,水力劈裂理论及劈裂灌浆实践表 明,土坝坝体有些部位小主应力很小,注水试验容易产生水力劈 裂,使无隐患的坝体产生新裂缝,或使原来有隐惠的坝体产生更 大更多的裂缝

3.3.1灌浆试验时,要初拟灌浆设计参数,分析灌券

3.3.1灌浆试验时,要初拟灌浆设计参数,分析灌浆的可行

程概(估)算的准确性,有利于投资控制。其他工程GB/T 3923.1-201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 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可参考类 似灌浆工程确定。

单孔试验可检查一次灌浆的吃浆量,灌浆孔口压力,及裂缝长 度、宽度、深度和方向等。多孔试验可检查泥墙的连续性及浆液 充填裂缝、洞穴等隐患的密实性,为灌浆设计的孔距、孔深、分 序分次、吃浆量等技术参数提供依据

3.4堤坝坝体劈裂灌浆设计

3.4.1质量较差是指坝体外部有裂缝、塌陷,浸润线出逸点过 高,坝后坡出现大面积烟湿,有明显渗漏或坝体内部有较多 隐患。

3.4.2其他特殊坝段,在此系指土坝与已有建筑物

放水涵洞等)或较陡的岸坡连接处。在这些部位坝体很容易出现 横向缝,产生渗透破坏。在这些部位进行灌浆时,要布置多排 孔,并有足够的长度。灌浆一般采用水泥黏土浆液,以增加浆体 的抗冲性

3.4.3河床段比较容易实现控制性劈裂灌浆,不论设计或施工

4.3河床段比较容易实现控制性劈裂灌浆YD/T 2965-2015 弯曲损耗不敏感多模光纤特性,不论设计或施工 要先从这段入手。灌浆孔的排数根据土坝隐患范围的大小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