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86-2021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pdf

DBJ61T 186-2021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6178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61T 186-2021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pdf

设各自独立的系统,在城镇供水管网的引入管上根据计费标准百 不同分别设置水表计量,

5.2.2二次供水设施和管网直接供水系统应分开设置,引入管

DB33 2147-2018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传统水源的绿化浇灌及道路冲洗、中水、消防供水等其他用水 统相连接。

及管网等)应独立设置,不应与非生活饮用水的二次供水设施合 建。

5.2.5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宜采用竖向分区并耳

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二次供水方式;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建

1数据管理:应能完成各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查询及使 用功能; 数据通讯:预留标准通讯接口,与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平台 进行数据通讯,满足实现远程控制及远程数据传输等各项要求; 运行方式:控制系统应满足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可实 现远程监控、无人值守。

5.3.1二次供水系统应在保证城镇供水管网正常

下,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压力,并应根据市政供水管网条件,综 合考虑供水区域内的场地竖向标高、供水范围、分期建设情况、建

筑物的分布、建筑类别、建筑高度、使用标准、设备安装条件、维护 运营管理、节水节能等因素,经技术与经济性比较后合理选择二 次供水系统

模、分期建设情况、建筑高度、建筑物的分布和物业管理以及方 系统维护和保障安全运行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予以确定 二次供水加压设施服务半径应符合当地供水主管部门的要求,并 不宜大于500m,且不宜穿越市政道路。

二次供水系统可采用下列供力

增压设备和高位水池(箱)联合供水: 2 低位水池(箱)和变频调速水泵联合供水; 3叠压供水; 4气压供水。 5.3.4二次供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低层部分 应充分利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具备使用条件的区域 应优先选用叠压供水方式。 5.3.5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或水量不能持续满足小区或建筑物 用水的情况下,或者经常出现停电、停水的地段,应采用贮水调 节、加压供水的二次供水系统。 5.3.6增压设备和高位水池(箱)联合供水系统由低位水池(箱) +增压设备+高位水池(箱)组成。 5.3.7增压设备和高位水池(箱)联合供水系统的水泵应自灌吸 水,每台水泵宜设置独立吸水管;水泵工作点应在高效区内,水泵 应设用泵条用有的供

应充分利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具备使用条件的区 应优先选用叠压供水方式。

用水的情况下,或者经常出现停电、停水的地段,应采用贮水 节、加压供水的二次供水系统。 5.3.6增压设备和高位水池(箱)联合供水系统由低位水池(箱 +增压设备+高位水池(箱)组成。

供水系统的水泵应自灌!

水,每台水泵宜设置独立吸水管;水泵工作点应在高效区内,水参 应设备用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付 水能力;并应自动切换交替运行。

5.3.8增压设备和高位水池(箱)联合供水系统,应设置高

位水池(箱)进水时,在进水管上宜装设电信号控制阀,由水位 测设备实现自动控制。

位水池(箱)进水时,在进水管上宜装设电信号控制阀,由水位监 测设备实现自动控制。 5.3.9当给水系统无法设置高位水箱或供水范围为多个建筑直 体时,宜采用低位水池(箱)和增压供水(变频调速水泵、气压任 水)联合供水系统。

5.3.9当给水系统无法设置高位水箱或供水范围为多个建筑单

1根据水泵高效区的流量范围与设计流量的变化范围之间 的比例关系,确定主水泵的数量。主泵宜设2台~4 台,并设一台 供水能力不小于最大一台主泵的备用泵; 2应按系统设计秒流量选泵,变频调速泵应在其高效区内 运行;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 3供水压力应满足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水压; 4可采用一台调速泵,其余为恒速泵的方式,水泵的调速比 为 0.7 ~ 1. 0 之间; 5当管网流量变化较大或者用户要求压力变化较小时,每 台水泵宜设置独立的变频驱动控制装置,能够通过现场控制总线 实现多台工作水泵全变频控制运行。根据用水情况增配适用于 小流量工况的水泵,宜采用独立配置变频控制装置,其流量可为 主泵的 1 /3 ~ 1 /2; 变频调速给水系统宜配置气压罐,且宜采用隔膜式气压 罐。 5.3.11成套供应的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应符合《数字集成全变频 控制恒压供水设备》GB/T37892、《管网叠压供水设备》GB/T 38594、《矢量变频供水设备》CJ/T468、《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给水 设备》CJ/T352等相应标准的要求,并应具备以下功能: 1应具有自动调节水泵转速的功能。定压给水时,设定压 力与实际压力之间的波动差不应超过0.01MPa,波动时间不应超

过30$; 2应具有水位控制功能。当水位降至设定下限水位时,自 动停机;当恢复至启动水位时自动启动; 3控制柜(箱)面板上应有观察设定压力、实际压力、运行频 率、故障等的显示窗口; 4应具有对各类故障进行自检、报警、自动保护的功能。对 可恢复的故障应能自动或手动消警,恢复正常运行; 5夜间小流量时,应能自动切换至小水泵或小气压罐运行; 6变频调速控制柜应具备故障报警及自动复位功能; 7变频控制装置与水泵一致余备份。 5.3.12叠压供水设备由防倒流装置、稳流罐、防负压装置、过滤 器、水泵机组、隔膜式气压罐(选用)、压力传感装置、自动控制柜 阀门管道系统等组成

过30s; 2应具有水位控制功能。当水位降至设定下限水位时,自 动停机;当恢复至启动水位时自动启动; 3控制柜(箱)面板上应有观察设定压力、实际压力、运行频 率、故障等的显示窗口; 4应具有对各类故障进行自检、报警、自动保护的功能。对 可恢复的故障应能自动或手动消警,恢复正常运行; 5夜间小流量时,应能自动切换至小水泵或小气压罐运行; 6变频调速控制柜应具备故障报警及自动复位功能; 7变频控制装置与水泵一致穴余备份。 5.3.12叠压供水设备由防倒流装置、稳流罐、防负压装置、过滤 器、水泵机组、隔膜式气压罐(选用)压力传感装置、自动控制柜、 阀门、管道系统等组成。 5.3.13叠压供水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1具有限压控制功能,保证设备对城镇供水管网周边用户 用水不受影响,其工作状态应有明显的标识; 2具有防水泵空转、超压保护功能、双(多)泵自动切换、循 环运行功能; 应有防止系统流量突变导致压力瞬间异常波动的措施; 当设备抽吸的供水干管的流量不足时,防负压装置(如: 流量控制器)启动;当供水十管流量足够以后,防负压装置自动关 闭; 5具有全密闭差量(稳流)补偿功能。输送的水不与大气相 通,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下降时,设备能够提供自身功能调节等 措施,对用户管网起到差量补偿作用,对城镇供水管网不产生负 压影响; 6具有小流量补偿功能。在用户小流量用水时,设备能够

3.13叠压供水设备应具有下列

1具有限压控制功能,保证设备对城镇供水管网周边用户 用水不受影响,其工作状态应有明显的标识; 2具有防水泵空转、超压保护功能、双(多)泵自动切换、循 环运行功能; 应有防止系统流量突变导致压力瞬间异常波动的措施; 当设备抽吸的供水干管的流量不足时,防负压装置(如: 流量控制器)启动:当供水干管流量足够以后,防负压装置自动关 闭; 5具有全密闭差量(稳流)补偿功能。输送的水不与大气相 通,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下降时,设备能够提供自身功能调节等 措施,对用户管网起到差量补偿作用,对城镇供水管网不产生负 压影响; 6具有小流量补偿功能。在用户小流量用水时,设备能够

对用户管道保压,避免水泵及控制系统频繁启动: 7采用变频控制技术,使整套设备始终处于高效区运行,达 到节能效果。 5.3.14叠压供水方式应有条件使用,当采用叠压供水方式时, 不应造成该区域城镇供水管网的水压低于本地规定的最低供水 服务压力及对供水管网造成污染,且不应对周围现有建筑供水造 成影响。

对用户管道保压,避免水泵及控制系统频繁启动; 7采用变频控制技术,使整套设备始终处于高效区运行,过 到节能效果。

不应造成该区域城镇供水管网的水压低于本地规定的最低供水 服务压力及对供水管网造成污染,且不应对周围现有建筑供水道 成影响。

5.3.15叠压供水方式的使用条件及使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

城镇供水十管供水量能够得到充分满足,且管径宜不小 于DN400mm、压力不小于0.28MPa; 2叠压供水设备的进水管管径宜比供水管网小二级或二级 以上,或不大于供水管网过流断面面积的1/3,进水管流速宜不大 于1.2m/s; 3叠压供水设备的吸水管应设置低阻力管道倒流防止装 置; 4需征得当地相关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供水企业同意后方 可选择使用 5.3.16 下列区域不应采用叠压供水方式: 当地城镇供水主管部门认为不宜使用叠压供水设备的区 域; 2供水管网经常性停水的区域: 城镇供水管网最低压力低于0.28MPa的区域; 4 供水管网水压力波动过大的区域: 5使用叠压供水设备后,对周边现有用户用水会造成严重 影响的区域; 6现有供水管网供水总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的区域; 7供水管网管径偏小的区域

5.3.17下列用户不应采用叠压供水方式:

1用水时间过于集中,瞬间用水量过大且无有效技术措施 的用户; 2供水保证率要求高,不允许停水的用户; 3对有毒物质、药品等危险化学物质进行制造、加工、贮存 的工厂、研究单位、仓库等: 4未取得供水企业书面同意采用叠压供水设备的用户 5.3.18叠压供水应根据当地供水和用水实际情况,确定有效防 止影响供水管网水力工况的技术措施和可靠的防负(降)压控制 系统。 5.3.19叠压供水系统的储水调节设施应根据管网形式、常年水 压、停水情况以及用户对水质、供水保证率的要求,可采用稳流罐 或高位水箱。 5.3.20当设置稳流罐时,稳流罐的容积不应小于1min系统设 计流量,且稳流罐的调蓄容积不应低于稳流罐总容积的80%;稳 流罐应采用耐腐蚀材质,宜采用不锈钢;稳流罐宜采用隔膜式气 压罐,当采用补气式气压罐时,应安装空气处理装置。 5.3.21箱式叠压设备低位水箱的容积应为1h~2h 最大小时流 量,水箱储水的停留时间不应大于12h。 5.3.22叠压供水设备进出水管之间可设旁通管,并应在旁通管 上装设阀门和止回阀。 5.3.23在叠压供水设备前端与城镇管网连接的管段上应安装 过滤器和倒流防止器日过滤器应设置在倒流防止器前(沿水流

正影响供水管网水力工况的技术措施和可靠的防负(降)压控台 系统。

压、停水情况以及用户对水质供水保证率的要求,可采用稳流舒 或高位水箱。

5.3.20当设置稳流罐时,稳流罐的容积不应小于1min系统讠

计流量,且稳流罐的调蓄容积不应低于稳流罐总容积的80%;稳 流罐应采用耐腐蚀材质,宜采用不锈钢;稳流罐宜采用隔膜式气 压罐,当采用补气式气压罐时,应安装空气处理装置。 5.3.21箱式叠压设备低位水箱的容积应为1h~2h 最大小时流 量,水箱储水的停留时间不应大于12h。 5.3.22叠压供水设备进出水管之间可设旁通管,并应在旁通管 上装设阀门和止回阀。 5.3.23在叠压供水设备前端与城镇管网连接的管段上应安装 过滤器和倒流防止器,且过滤器应设置在倒流防止器前(沿水流 方向)。

5.3.24气压给水设备,应安装安全阀、压力表、泄水

孔等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2安全阀应安装在气压水罐顶部或者系统干管上,开启压 力应为系统压力的1.15~1.20倍,且不应超过管道的试验压力 和气压水罐罐体的设计压力; 3隔膜式气压水罐的隔膜,应采用食品级橡胶制作。补气 式气压罐及补气罐的内表面及止气装置外表面应涂无毒性防腐 涂料或采取无毒防腐措施: 4自动控制系统应具备工作状态显示、故障报警等功能: 5气压给水罐的进出水管宜合设为一根。 5.3.25生活给水系统采用气压给水设备供水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气压水罐内的最低工作压力,应满足管网最不利处的配 水点所需压力; 2气压水罐内的最高工作压力,不应使管网内最大水压处 配水点的水压大于0.55MPa; 3气压给水系统水泵(或泵组)的流量(以气压罐内的平均 压力计,其对应的水泵扬程的流量),不应小于给水系统的最大小 时用水量的1.2 倍; 4选用气压水罐时,罐内水的调节容积应不小于给水系统 所需要的气压水罐的调节容积。需要的气压水罐的调节容积按 下式计算:

Ve= 4n. αalb

式中:V系统需要的气压水罐的调节容积(m²); qb——水泵(或泵组)的出流量(m² /h); αa—— 安全系数,宜取1.0~1.3; n——水泵在 1h 内的启动次数,宜采用 6~8 次。 5气压水罐的总容积应按下式计算:

Vl 一气压水罐的水容积(m²),应大于或等于调节容量 Vq2; αb一气压水罐内的工作压力比(以绝对压力计),宜采用 0. 65 ~ 0.85 ; β一一气压水罐的容积系数,隔膜式气压水罐取1.05。 气压供水系统的规模不宜过大。气压给水设备的工作水泵 的流量、扬程应与气压水罐的容积相匹配,水泵在1h内的启动次 数,不应大于8次,否则易使电控装置损坏。 5.3.26气压给水设备宜采用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当采用补 气式气压给水设备时,补气罐或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应设空气 过滤(处理)装置。空气压缩机组不宜少于二台,其中一台备用。 5.3.27二次供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建筑物用途、建筑高 度、使用要求、能耗、材料设备性能、运行维护管理等因素综合确 定,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 的规定,且应满 足下列要求: 二次供水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 于 0. 45 MPa; 【2静水压大于0.35MPa 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 或调压设施; 3 应满足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工作水压; 4 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 5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0.6MPa; 6居住建筑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β一一气压水罐的容积系数,隔膜式气压水罐取1.05。 气压供水系统的规模不宜过大。气压给水设备的工作水秀 的流量、扬程应与气压水罐的容积相匹配,水泵在1h内的启动 数,不应大于8次,否则易使电控装置损坏。

5.3.26气压给水设备宜采用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当采用

气式气压给水设备时,补气罐或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应设空 过滤(处理)装置。空气压缩机组不宜少于二台,其中一台备用。

度、使用要求、能耗、材料设备性能、运行维护管理等因素综合确 定,并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 的规定,且应满 足下列要求: 二次供水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 于 0. 45 MPa; 【2静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 或调压设施; 3应满足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工作水压; 4 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 5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0. 6MPa; 6 居住建筑人户管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5.3.28增压给水设备宜布置在室内,设在室外时,应有防

5.3.28增压给水设备宜布置在室内,设在室外时,应有防雨、阿 晒及不结冻措施,并应具备零部件标准化、防盗措施

晒及不结冻措施,并应具备零部件标准化、防盗措施。

量和未预见水量,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应计算确定,当没有利 关资料时,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 ~ 12%计算。

5.4.3供水小区(单位)土次供水设施引人管设计流量应符合

1二次供水系统当采用不设水量调节的水池(箱),仅设置 断流水池(箱)的方式供水时,按其负担的卫生器具的给水当量数 算得的设计秒流量为引人管的设计流量; 2有水量调节要求的加压给水系统,引人管设计流量按贮 水池(箱)的设计补水量确定,设计补水量不小于小区相应加压部 分的平均时用水量,且不宜大于小区相应加压部分的最大时生活 用水量; 3当小区内设水塔或高地水池时,向其供水的水泵流量按 各用水项目的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

5.4.4单栋建筑物弓入管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水量调节要求的加压给水系统,按设计秒流量为引人 管设计流量;

2当建筑物内全部用水均经贮水池(箱)调节的加压给水系 统,引入管设计流量按贮水池(箱)的设计补水量确定,设计补水 量不应小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不宜大于最高日最大时用水 量; 3当采用单设水池(箱)且夜间贮水再供水时,其引人管的 设计流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Ql一一引人管的设计流量(m²/h) Qa—各类用水项目的最高日用水量的设计流量(m/d); T一一晚间水池(箱)进水时间(h)。 4当建筑物内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供,又有二次加压 供水,且二次加压部分的供水是经贮水池(箱)调节的,则需分别 计算。 5.4.5二次供水系统设计流量应根据不同的供水方式,采用相 应的流量计算方法。 5.4.6 采用增压设备和高位水池(箱)联合供水时,应符合下列 要求: 建筑物由水池(箱)供水时,其泵流量和由泵至水池(箱) 的输水管按不小于建筑物的最大小时用水量计; 【2当采用水池(箱)串联供水时,各区按本区所负担供水的 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本区提升泵流量。 5.4.7低位水池(箱)和变频调速水泵联合供水时,其泵流量按 设计秒流量确定

5.4.8采用叠压供水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无高位水池(箱)时,其泵流量按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 2有高位水池(箱)时,其泵流量和由泵至水池(箱)的输水

管应按最大小时流量确定; 3既向用户供水,也向高位水池(箱)供水的系统,当高位水 池(箱)不需要连续补充水时,应按上述1)项、2)项分别计算,取 其中的大值作为泵的设计流量;当高位水箱需要连续性的补充水 时,应按上述1项、2)项流量叠加作为泵的设计流量。 5.4.9直接向用水点供水的泵后给水管或水池(箱)后至生活用 水点的给水管按设计秒流量计。 5.4.10叠压供水的选用应以小区或单体建筑设计总流量校核 引人管管道的水流速度,并应符合表5.4.10的规定。

表5.4.10引入管管道的水流速度

5.4.11不设置高位水池(箱)的二次供水系统加压水泵的扬程 可按下式计算: H≥H, + H, + 0.01H, (5. 4. 11) 式中:H 水泵的扬程(m); 最不利配水点与贮水池(箱)最低水位的高程差 (m); H2 管道的沿程及局部水头损失(m); H,一一最不利配水点所需的最低工作压力(MPa)。 5.4.12【设置高位水池(箱)的二次供水系统加压水泵的扬程可 按下式计算:

H≥H. +H22 + v

吸水管口至高位水池(箱)人口处管道的水头损失 (m) ; 水池(箱)人口流速(m/s); 重力加速度(m/s²)。 S

H22 一 吸水管口至高位水池(箱)人口处管道的水头损失

一重力加速度(m/s²)。 5.4.13高位水池(箱)与系统最不利配水点卫生器具和用水设 备的高差,应满足系统最不利配水点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最低工 作水压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局部增压措施

5.4.13高位水池(箱)与系统最不利配水点卫生器具和月

备的高差,应满足系统最不利配水点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最低工 作水压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局部增压措施

式中:Zx一 一水池(箱)最低水位的标高(m); Z,一一最不利配水点的标高(m); H一一由水池(箱)出口至最不利配水点的管路水头损失 (m) ; H,一一最不利配水点所需的最低工作压力(MPa)。 5.4.15叠压二次供水系统加压水泵的扬程可按下式计管

5.4.15叠压二次供水系统加压水泵的扬程可按下式i

进水管莲接处实际保证的最小供水压力,减去水泵吸水管道的沿 程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再加上水泵安装处与市政供水管道的几 何高差; 3应以供水管网的最大可利用水压校核水泵的效率和超压 情况。

5.4.17叠压供水设备设定的1

5.5.1为保证供水的安全性,当使用二次供水的居住小区

在7000人以上时,其二次供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管网,与小区二 次供水管网连接的加压泵出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 故障时,其余连接管应能通过不小于70%的流量。环状管网应诊 置阀门分段,分段数量按事故或检修时可承受的停水范围确定。

干管单独引入并应独立计量。 5.5.3二次供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 水设计标准》GB50015 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严禁二次供水管道与非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水泵出水管严禁与城镇供水管网连接; 3 严禁穿过毒物污染区; 4 当管道通过有腐蚀性的地段时,管道应采取安全可靠的 防腐措施; 5不宜穿越市政道路

5.5.5二次供水管道暗装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不应敷设在楼层结构层或结构柱内; 2干管和立管宜敷设在吊顶、管并、管隆内,支管可敷设在 吊顶、楼(地)面的垫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 3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 25mm; 4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金 属与塑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 5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管材,不应采用可拆卸的连 接方式; 6柔性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管段中间不 应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 5.5.6二次供水管道工程及构筑物应符合《湿陷性黄土地区建 筑标准》GB50025的规定。 5.5.7二次供水的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 供水。重要公共建筑,主干管宜布置成环状管网, 5.5.8二次供水管道的伸缩补偿设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 执行。 5.5.9室外二次供水管道与污水管道交叉时,给水管道应敷设 在上面,且接口不应重叠。当给水管道因条件限制只能设在污水 管下面时,应设钢套管,套管长度应大于污水管外径的3倍,套管 两端应用防水材料密封。 5.5.10/公共建筑和住宅组合的建筑,其两部分的供水管道应分 别敷设、单独管理和计量。多功能组合的公共建筑,各功能部分 的供水管道宜分别敷设、单独管理和计量。

域敷设,或分别设置。

5.5.12系统控制阀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部位

5.5.12系统控制阀应设置在易于操作的部位

5.6.5埋地式生活饮用水贮水池周围10m内,不应有

6.2 /水池(箱) 2.1水池(箱)及配件宜优先选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 准的不锈钢材质。如采用其他材料时,水池(箱)材质、衬砌材料 和内壁涂料不应影响水质。当采用不锈钢材料时,不锈钢材料的 耐腐蚀性能不应低于06Cr19Ni10,焊接材料应与水箱材质相匹配 或高于水箱材质成份,焊缝应进行抗氧化处理。 6.2.2供小区生活用水的低位水池(箱)有效容积应根据生活用 水调节量和安全贮水量确定。调节量应按流入量和供出量的变 化曲线经计算确定,资料不足时可按照小区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的 5%~20%确定;安全贮水量应根据城镇的供水制度、供水可靠 程度及小区对供水的保障要求确定。

6.2.3供建筑单体生活用水的低位水池(箱)有效容积应

量和用水量的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资料不足时,宜按建筑物最 高日生活用水量的20%~25%确定。

和确定;供水水量的调节容积,不宜小于供水服务区域楼层最 时用水量的50%;转输水量的调节容积,应按提升水泵3min 5min的流量确定:当中间水箱无供水部分生活调节容积时,转车 水量的调节容积宜按提升水泵5min~10min的流量确定。

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水池内壁可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防腐内衬札 料处理。

6.2.7当水池(箱)容积大于50m²时,宜分为容积基本相等的内 格或两座,并应能独立工作,且之间应设置连通管和隔离阀(检修 阀)。

1.5m时,水池(箱)内外应设置爬梯,内爬梯的材质应采用不影口 水质的构件

净距,应满足施工或装配的要求,无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 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且管道外壁与建 筑本体墙面之间的通道宽度不宜小于0.6m;水池(箱)与室内建 筑凸出部分间距不宜小于0.5m;水池(箱)顶部与楼板间距不宜 小于0.8m;水箱底部应架空(设条形基础等),距地面不宜小于 0.6m,当有管道敷设时不宜小于0.8m。水池(箱)间内应设置有 组织排水措施。 6.2.12水池(箱)应设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气管 和人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水管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标准》GB50015的规定; 2进水管宜在水池(箱)的溢流水位以上接人,进水管口最 低点应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于进水管管径,且不应小 于100mm,可不大于150mm; 3出水管口应高于水池(箱)内底,高差不应小于0.1m,出 水管上宜预留水质取样短管; 4进出水管的布置不应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 置; 7 进、出水管上必须安装阀门; 溢流管管径应大于进水管管径,宜采用水平喇叭口溢水, 溢流管出口末端应设置耐腐蚀材料防护网,与排水系统不应直接 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m的空气间隙; 7泄水管应设在水池(箱)底部,管径不应小于DN50,水池 (箱)底部宜有坡度,并应坡向泄水管或集水坑,泄水管与排水系 统不应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m的空气间隙: 8通气管管径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DN25,通气管数 量不宜少于两根,并应采取防护措施;

9水池(箱)人孔必须加盖、带锁,利用密封胶圈封闭严密 人孔高出水池(箱)外顶不应小于0.1m,圆形人孔直径不应小子 0.7m,方型人孔每边长不应小于0.6m。

池(箱)进水应具备机械和电气双重控制功能。当达到溢流液征 时,应自动关闭进水阀门并报警;当达到超低液位时,应自动停穿 并报警。

6.4.2居住建筑二次供水设施选用的水泵,噪声应符合

水泵振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CB/ 29531中B级的规定;公共建筑二次供水设施选用的水泵,噪声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GB/T29529中 级的规定,水泵振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仁 方法》GB/T29531中C级的规定。

6.4.3二次供水设施中的水泵选择

1无高位水箱时,水泵应选用变频控制供水;有高位水箱, 且以水箱为主供水时,水泵宜选用工频控制供水;有高位水箱,而 以叠压供水设备直接供水为主时,水泵应采用变频控制供水; 2水泵机组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泵在系统最大设计流量时 变频调速泵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特性曲线高效区 的末端; 3用水量变化较大的系统,应采用多台水泵组合供水,且不 宜多于4台; 4应设置备用水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 运行水泵的供水能力,且能自动切换交替运行; 5用水量不均匀程度较高时,变频水泵机组宜并联设置与 ,水泵宜采用数字集成变频控制或每台单独设置变频器; 且工作水泵数量大于或等于2台时,配置变频器的水泵数量不宜 小于2台; 7水泵电机应采用F级绝缘或以上,IP55防护等级。 6.4.4用水量不均衡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宜配置适合于低谷用 水量的小型水泵,小型水泵的流量可为工作泵流量的1/2~1/3。 6.4.5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当因条件所限不能自灌吸水时 应采取可靠的弓水措施。吸水管内的流速宜采用1.0m/s~ 1.2m/s.

6.4.6电机额定功率在11kW以下的水泵,宜采用成套水泵机 组。水泵机组应做减振处理。 6.4.7每台水泵宜设置单独的吸水管。 6.4.8水泵吸水口处变径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件,管顶平接,水泵 出水口处变径应采用同心管件。吸水管、出水管上应设置减振装 置(柔性连接管等)。 6.4.9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装设压力表、止回阀和阀门,必 要时应设置水锤消除装置。 6.5配电柜及控制柜 6.5.1配电柜与控制柜宜单独设置。 6.5.2配电柜与控制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控制设备 GB/T3797的规定,并选用取得国家强制认证的产品。 6.5.3配电柜及控制柜应满足以下功能: 配电柜有电源、电流、电压显示; 1 2 配电柜按钮、开关等易于操作且功能标志齐全; 控制柜有水泵、阀门启/停状态显示,水泵的工作频率显 控制柜面板应有显示界面; 【5控制柜有设定压力、实际压力、流量显示; 6 控制柜应具备现场手动、自动及远程启停功能,且各种状 态设备启停应自如且能正常工作; 7控制柜应具备远程数据传输功能,数据包括:设备的进出 口压力、流量、吨水耗电、水质在线(浊度、消毒剂残留、水温、pH 值等测定)、视频监控等; 8控制柜应具备远程监控设备故障报警功能,现场有故障

1 配电柜有电源、电流、电压显示; 配电柜按钮、开关等易于操作且功能标志齐全; 控制柜有水泵、阀门启/停状态显示,水泵的工作频率显 控制柜面板应有显示界面: 【5控制柜有设定压力、实际压力、流量显示; 6控制柜应具备现场手动、自动及远程启停功能,且各种状 态设备启停应自如且能正常工作; 7控制柜应具备远程数据传输功能,数据包括:设备的进出 口压力、流量、吨水耗电、水质在线(浊度、消毒剂残留、水温、pH 值等测定)、视频监控等; 8控制柜应具备远程监控设备故障报警功能,现场有故障

声、光报警显示; 9控制柜应具备统计、查询、分析功能; 10控制柜应具备断网断电数据储存功能 6.5.4变频调速供水电控柜(箱)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数字集 成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设备》GB/T37892、《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给 水设备》CJ/T352的要求。 6.5.5二次供水机组设备宜单独设电力仪表(或其配电柜上有 电量统计功能),电能数据上传至自控系统,在自控系统中,对水 泵效率、供水能耗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掌握泵组运行效率。 6. 6管道与附件 6.6.1管道与附件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求。 6.6.2二次供水管道和附件应采用耐腐蚀、寿命长、水头损失 小、安装方便、便于维护卫生环保的产品,并应符合相应的压力 等级。 6.6.3二次供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配件,应符合国家和行 业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及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管材和管件及连 接方式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国家现行标准中公称压力或标称的 允许工作压力。 6.6.4小区室外埋地的给水管道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受 相应地面荷载的能力,可采用厚壁不锈钢给水管、铝合金衬塑复 合管(电熔连接)、钢塑复合压力管、双金属复合管、塑料给水管、 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等管材。 6.6.5建筑室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

6.6.5建筑室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

靠的管材,可采用不锈钢管、铜管、铝合金衬塑复合管(电熔连 接)、钢塑复合压力管、双金属复合管、塑料给水管等管材。

6.6.6室外明装给水管道可参照建筑室内的给水管道管材选 用,室外爬外墙敷设的管道,应采取避免阳光直接照射、非金属管 道应防止曦晒及紫外线侵害的措施。 6.6.7高层建筑给水立管不宜采用塑料管。 6.6.8管道、附件及连接方式应根据不同管材,按相应技术要求 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产品标准,工程建设标准)的 规定。 6.6.9 二次供水管道应有标识,标识宜为蓝色,不同加压分区管 道应有区别。 6. 6.10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二次供水管道应采取隔热和防冻 措施。 6.6.11当二次供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层或者物品 等受损害时,二次供水管道应做防结露绝热层。 6.6.12 二次供水系统中设置的阀门应根据管径、工作压力及安 装环境、使用要求等条件,按下列原则选型: 1 水力条件好\启闭灵活、耐腐蚀、寿命长; 2 需要调节流量、水压时,宜采用调节阀、截止阀; 要求水流阻力小的部位宜采用闸板阀、球阀、半球阀; 安装空间小的场所,宜采用蝶阀、球阀; 水流需双向流动的管段上,不应使用截止阀; 6口径较大的水泵出水管上宜采用多功能阀; 7 阀体宜选用不锈钢、铜或球墨铸铁材质,阀杆、阀芯为不 锈钢或铜材质的阀门。 6.6.13 阀门应设置在易操作和方便检修的位置。 6.6.14室外埋地敷设管道上的阀门宜设置在阀门井内,也可采 用直埋阀门。

6.6.11当二次供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层或者物品

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小区环状管应设置分段阀门; 2 小区及建筑引人管水表前后; 3从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 4人户管水表前和各分支立管: 5室内给水管道向住户、公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起端; 6水池(箱)、加压泵房、水加热器等处应按相关标准要求配 置; 7自动排气阀、压力表等附件前端,减压阀与倒流防止器 前、后端。 6.6.16当二次供水系统压力高于配水点允许的最高使用压力 时,应设置减压装置,减压装置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 的规定。 6.6.17二次供水管道自动排气装置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要 求: 给水管网的末端和最高点; 管网有明显起伏管段的峰点; 间歇式使用的给水管网(立管)的最高点; 采用补气式气压给水设备供水的配水管网最高点; 【5减压阀出口端管道上升坡度的最高点和设有减压阀的供 水系统立管顶端。 6.6.18/倒流防止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 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宜选用低阻力倒流防止器,低阻力倒 流防止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低阻力倒流防止器》JB/T11151 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应用技术规 程》CECS259的规定,且在2m/s流速时水头损失宜小于

0.03MPa。倒流防止器的排水口不应直接接至排水管,应采用间 接排水。

6.6.19供水管道的管道过滤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减压阀、倒流防止器、自动水位控制阀等阀件前应设置过 滤器; 2水加热器的进水管上宜设置过滤器; 3 叠压供水设备的进水管处宜设置过滤器 4过滤器的滤网应采用耐腐蚀材料,滤网目数应为20目 40目,或滤网网孔尺寸按实际使用要求确定。 6.6.20水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 准》GB50015的规定。 6.6.21阀门电动装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型阀门电动装 置技术条件》GB/T24923要求。 6.6.22给水管件应与管材匹配,管道附件的工作压力与该管道 系统的工作压力相一致。 6.6.23水箱进水宜采用浮筒式水力双液位控制方式,并结合电 磁阀、电动阀等液位自动控制方式。浮球阀的浮球、连接杆应采 取耐腐蚀材质。 6.7消毒设备 6.7.1 二次供水设施的水池(箱)应设置消毒设备。 6.7.2 消毒设备应安全、卫生、环保、节能、便于安装检修、有效、 耐用和运行经济。 6.7.3消毒设备可选择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器、紫外光催化 氧化设备和水箱自洁消毒器等,其设计和安装使用应符合国家现 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7.4臭氧发生器应设置尾气消除装置

6.7.5紫外线消毒器应满足国家行业标准《生活饮用水紫

65.7.5紫外线消毒器应满足国家行业标准《生活饮用水紫外线 消毒器》CT/J204的有关规定,应具备对紫外线照射强度的在线 检测功能,并宜有自动清洗功能

6.7.6水箱自洁消毒器宜外置。

6.8.4新建的二次供水泵房流量仪表可选择分体式安装方式

流量计传感器宜为IP68防护等级;在既有二次供水泵房改造、存 在空间狭小时,电磁流量计宜选择一体式安装方式,且整机宜达 到 IP68 防护等级。 6.8.5电磁流量计应具备抗干扰能力。应在《电磁兼容试验和 测量技术》GB/T17626.3的标准下,通过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 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抗浪(冲击)抗扰度试验。 6.8.6电磁流量计在泵房内安装,如直管段达不到上游5倍管 径、下游2倍管径要求的安装距离时,所选电磁流量计应能在前 后零直管段的工况条件下安装,并能满足±0.5%的计量精度要 求。

必须具有计量器具批准证书、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2输出全部电隔离,具备通讯输出功能

7.0.1泵房的位置应根据城镇供水管网条件、场地条件建筑物 的布置,以及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宜设于 用水负荷中心。 7.0.2泵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设置在居住用房、养老用房等对环境噪声要求较高 的功能用房的上层、下层或与其毗邻; 2 不应贴邻配变电所、电梯机房通讯机房等遇水可能引发 故障或事故的房间; 3上下左右不应有污水处理站、中水处理站、医疗用房、垃 圾站,化学及生物实验室和物品库房等对水质、环境有影响的房 间; 4上层、左右不应有卫生间^浴室、盟洗室、厨房等用房; 5不应与消防、卫生热水、采暖等其它机房合建; 6应独立设置,出人口应从公共通道直接进人。泵房应有 设备维护、检修、更换的进出通道,或预留设备吊装孔; 应设置用于贸易结算的用电计量装置; 8 3用电负荷级别不应低于二级; 9 应安装防火防盗门,其尺寸应满足设备安装及维修的需 要,窗户及通风孔应设防护格栅; 10门窗孔洞、排风进风口、水箱(池)溢泄水口、通气管应设 置防止蝇、虫、鼠等进入的措施。 7.0.3泵房的消防及防火要求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的规定。

7.0.1泵房的位置应根据城镇供水管网条件、场地条件建

7.0.2泵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7.0.4二次供水设备的供电电源应满足《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以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的规定,保证 供水设备的安全运行。 7.0.5泵房内的空气环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和《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 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规定。 7.0.6泵房及水泵应采取减振防噪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 7.0.7泵房内水泵机组的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限值的要求,并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CB 50118的规定。 7.0.8为住宅服务的泵房内的电控设备宜与水泵机组、水箱、管 道等输配水系统隔离设置,并应采取防水防潮措施,其他泵房内 电控设备可与输配水系统隔离设置。 7.0.9泵房的内墙、地面应选用符合环保要求、易清洁的材料铺 砌或涂覆。 7.0.10泵房内应设置独立的有组织排水设施,泵房内地面应有 不小于1%的坡度坡向排水设施,并应有防淹报警设施。 7.0.11泵房应设置通风、除湿、排水排污设备,保证泵房内通风 良好,整洁;满足室内温度要求;泵房内温度应在5℃~40℃范围 内,相对湿度小于70%。 7.0.12泵房内部照明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 标准》GB 50034 的要求。 7.0.13泵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易腐蚀及可能造成环境污 染的物品,泵房距污染源、污染物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7.0.14泵房内应有设备维护检修的场地,宜设置设备备件储存 的空间和起重设备。泵房维修场地的尺寸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7.0.4 次供水设备的供电电源应满足《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以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的规定,保证 供水设备的安全运行。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相关规定。 7.0.15泵房出入口应设置防鼠板QGDW 13131.1-2018 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采购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高度不低于0.50m。泵房出 入口应设置挡水门槛,高度不低于0.15m。 7.0.16水泵基础高出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10m。 7.0.17水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 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 7.0.18水泵机组宜设在水池(箱)的侧面或下方。 7.0.19泵房承重结构必须满足主要设备、水箱、增压水泵机组, 电气控制柜安装及运行承重要求

8.1控制 标准 8.1.1控制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设定就地自动和手动控制方式,可采用远程控制; 2应具有必要的参数、状态和信号显示功能; X 3备用泵可设定为故障自投和轮换互投。 8.1.2自动控制或联锁控制的设备,应有手动控制及解除自动 控制的措施;远程控制的设备,应有就地控制和解除远程控制的 措施;当突然启动可能危及周围人员安全时,应在机械旁装设起 动预告信号和应急断电开关或自锁式按钮 8.1.3当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时,宜采用全变频调速控制,设备应 能自动进行小流量运行控制。 8.1.4设备应有水压、流量、液位、电压、电流、频率等实时测量 仪表,测量仪表的量程应为工作点测量值的1.5倍~2倍。 8.1.5叠压供水设备应能进行压力、流量控制。 8.1.6二次供水控制设备宜有人机对话功能,界面应用标准简 化汉字、图标明确、显示清晰、便于操作。 8.1.7 变频调速供水电控柜(箱)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微机控 制变频调速给水设备》CJ/T352的规定。 8.1.8二次供水控制设备(设备控制系统)应采用PLC控制,并 提供标准的通讯协议和接口,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套控制器应由机架、CPU、电源、通讯模块、输入模块、输 出模块等组成;

8.3.1泵房应设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安限 子系统,

8.3.2安防系统设备宜单独安

运行,并应能与远程中控室的安全防范系统联网。泵房的出入口 控制、人侵报警及视频监控信号均应能在远程中控室的安全防 系统中进行管理、控制、存储和显示。

8.3.5视频监控宜采用网络云台360°摄像头DB21T 2076-2013 镍钼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像素

万像素,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必须具备红外夜视功能。视 频采集设备宜具有同步音频采集功能 8.3.6视频监控系统图像应以现场保存为主,具备远程同步存 储、监看回放视频功能。现场图像保存时间宜为30d,异常图像 应永久保存,远程中控平台的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0d。 8.3.7安防系统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 范》GB 50348 的规定。

9施工安装 9.1一般规定 9.1.1施工单位应按批准的二次供水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 设计进行施工安装,不应擅自修改工程设计。 9.1.2 施工前,应按程序进行设计技术交底及施工安全交底 9.1.3二次供水工程的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 后方可实施。 9.1.4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应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场地应具备安 全施工的条件;施工人员应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 9.1.5隐蔽工程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下一工序施工。 9.1.6二次供水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材料设备管理及分部 (分项)工程安装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 及验收规范》GB5026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GB50242相应条款执行。 9.2设备安装 9.2.1 安装前应对设备、材料、配件的规格型号参数和卫生许可 批件等进行复核,并对设备、材料、配件进行外观检查,同时对设 备、材料、配件做好卫生清洁及防护工作。 9.2.2设备的安装应按工艺要求进行,压力、液位、电压、频率等 监控仪表的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精度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提注珂宝天声小壮温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