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1195-2016 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1195-2016 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6149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1195-2016 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技术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指互联网数据中心向用户提供的VIP机房出租、主机托管、 机架出租、服务器出租、虚拟机出租、带宽出租、IP地址出租等各 种业务,

additional service

指互联网数据中心在基本业务之上可由用户选购的业务,包 括安全防护类、数据存储类、流量管理类、维护管理类、内容管理 类、系统集成类等各类业务。

2.1.5机房基础设施

GB/T 26626-2011 动植物油脂 水分含量测定 卡尔费休法(无吡啶)IDC的机房建筑、机架、供电系统、空调系统、布线系统、消 统、安防系统、动力环境监控及能耗管理系统等的总称。

由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按一定的拓扑结构连接而成,对 外实现IDC与互联网的互联,对内承载IDC资源系统、业务系统 和管理系统。

为业务系统提供的开展业务运营所需的基础资源池,包括 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软件能力资源和软件应用资源等,

2. 1. 8业务系统

service system

OC提供基本业务、附加业务和其他业务的设施总称,由资源 是供的各种服务能力整合而成。

2. 1. 9 管理系统

management system

为IDC运营维护提供必要管理支撑的IT系统,包括网络管 理、资源管理、业务管理和运营管理等。

security system

为保障IDC正常提供业务和服务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 管理和保障信息安全的设施总称。

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一10℃、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 C的天数大于或等于145d,且发电量大于用电量、地质灾害较 地区。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到一10℃之间、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 于5℃的天数在90d到145d之间,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到 一13℃之间、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8℃到25℃之间、日平均气温小 于或等于5℃的天数在小于或等于90d,且发电量大于用电量、地 质灾害较少的地区。

2. 1. 13 三类地区

2. 1. 14 有效面积利用率

IDC有效使用面积与IDC总建筑面积的比值。IDC有效使 用面积指IDC主机房区和支持区可使用的机房净面积,以及辅助 区中与客户使用服务相关的区域的可使用净面积,

由两个以上独立电源构成稳定可靠的环形网上引人一 线,或由一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或从稳定可靠的输电线 引入一路供电线。该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

2.1.18电能利用效率

IDC总能耗与IT设备能耗的比值。其中,IT设备能耗 C主机房中安装的各类IT设备实际运行耗能总和,IDC总能 维持IDC正常运行的所有耗能,包括IT设备、IDC机房基础 各系统设备的耗能总和。

3互联网数据中心工程设计3.1业务功能3. 1.1IDC应具备提供下列基本业务的功能:1VIP机房出租。2主机托管。3机架出租。4服务器出租。5虚拟机出租。6带宽出租。7IP地址出租。3.1.2IDC具备提供附加业务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防护类,可包括防火墙出租、VPN接入、病毒防范、入侵检测、防DDoS攻击、流量清洗、网防套改、安全扫描、安全评估等。2数据存储类,可包括在线存储、在线备份、数据备份及异地备份等。3流量管理类,可包括负载均衡、SSL加速、流量统计分析等。4维护管理类,可包括远程维护、设备代理监测、设备代理维护、虚拟机迁移等。5内容管理类,可包括网站镜像、网页加速、应用加速、内容分发等。6系统集成类,可包括设备安装和升级、网站设计与建设等。3.1.3IDC可具备在线提供IT应用平台类能力租用服务的功能,可包括应用运行环境和中间件等。3.1.4IDC可具备在线提供应用软件类租用服务的功能,可包括.6·

面向企业的IT应用等。 3.1.5IDC可具备提供IT系统外包服务的功能

面向企业的IT应用等。

面向企业的IT应用等。

3.1.5IDC可具备提供T1系统外包服务的功能。

3.1.5IDC可具备提供T1系统外包服务的功能。

1 IDC应由机房基础设施、网络系统、资源系统、业务系统 里系统和安全系统等六大逻辑功能部分组成(图3.2.1)

图3.2.1 IDC系统组成

3.3.1IDC应根据运营需要分为不同级别,不同级别对外可在可 靠性、绿色节能、安全性、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予以区别,对 内可在各系统技术要求方面有所区别,

3.3.2IDC机房可划分为R1、R2、R3三个级别,各级IDC机房

小于99.9%。 3R3级IDC机房的机房基础设施和网络系统应具备容错 能力,机房基础设施和网络系统可支撑的IDC业务的可用性不应 小于99.99%。

IDC内可根据业务需求设置不同级别的IDC机房模块,

3.3.3IDC内可根据业务需求设置不同级别的IDC机房模

1IDC机房基础设施的设计,R3级IDC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中A级机房的有关规 定,R2级、R1级IDC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 计规范》GB50174中B级机房的有关规定。 2IDC机房基础设施宜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可根据IDC 规模大小、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扩展性要求等因素确定模块颗 粒度,并合理进行模块内子系统的关联组合集成。一个模块内应 提供同一分级性能。 3IDC机房基础设施各组成系统的配置宜根据可靠性要求、 维护要求等因素确定,可靠性要求宜根据IDC机房分级和业务需 求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得出

3.4.2IDC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IDC机房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利于IDC业务发展; 2)所在地点应安全可靠,地质条件好,远离自然灾害和可能 的人为灾害; 3)所在地点的自然环境应清洁,无强污染源、强放射源、强 震动源; 4)交通通信应方便、配套设施应齐全; 5)采用水蒸发冷却方式制冷的数据中心,所在地点应有充

足的水源供应; 6)所在地点市电引人条件应能满足IDC用电需求; 7)所在地点应具备能够满足容量需求的传输网络资源,R3 级IDC应具备两条或以上的出局光缆路由; 8)新建规模大于或等于10000个机架的超大型数据中心, 应重点考感气候环境、能源供给,宜选址在一类地区建 设,也可在二类地区建设。新建规模大于或等于3000个 机架小于10000个机架的大型数据中心,应重点考虑气 候环境、能源供给,宜选址在一类或二类地区建设,也 在三类地区建设。新建规模小于3000个机架的中小型 数据中心,宜重点考虑市场需求、能源供给,可选址在靠 近用户、能源获取便利的地区。 新建IDC机房建筑的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3.4.2机房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

3IDC机房功能区域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IDC机房功能区域可划分为主机房区、支持区和辅助区; 2)主机房区可包括网络系统机房区、资源系统机房区、管理 系统及安全系统机房区、出租(托管)业务机房区等。出 租(托管)业务机房区可根据业务需求进一步分割,分为 一般用户区、VIP用户区等,主机房区中的不同功能区域 可是一个独立的机房也可是隔离下的独立分区; 3)支持区应包括高低压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电力电池 室、空调机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进线室 等。电力电池室宜与主机房区毗邻; 4)辅助区可包括客户维护操作区、客户接待区、客户休息

区、业务参观及展示区域、会议室、库房、门厅、值班室、 更衣间、卫生间等,应根据业务需求设置。 4新建IDC机房的面积应根据业务需求及发展规划合理确 定,宜建设集中化大容量IDC。IDC有效面积利用率不宜小于 75%,支持区使用面积应与主机房区面积配比协调,辅助区使用面 积占主机房区使用面积的比例不宜超过15%。 5IDC机房各功能区域的地面均布活荷载要求应按使用需 求和设备摆放方式确定,设计采用的标准值除应满足当期需要外, 尚应适当考虑发展需求。无特殊要求时,宜按主机房区楼面等效 均布活荷载大于或等于10kN/m²、电力电池室楼面等效均布活荷 载大于或等于16kN/m²设计。 6IDC主机房区梁下净高应根据机房面积、机架高度、空调 及通风要求确定,不宜小于3400mm。 7IDC主机房区设置在二楼或二楼以上时,应有载货电梯到 达主机房区所在楼层,载货电梯核定载重量不应小于2000kg、轿 相净尺寸不宜小于2500mm×1500mm×2600mm(高度×宽度× 深度)。应根据需求确定是否设置载客电梯。 8IDC主机房区内部各类设备的布局,在预留发展空间的前 提下,应相对集中。主机房宜采用矩形。一个保护区内的主机房 不宜做隔断,有分隔需求时应使用通透式钢笼隔断,通透式钢笼限 断设置不应影响机房的消防蔬散。 9R3级和R2级IDC的进楼光(电)缆应从两个及以上不同 方向进入光(电)缆进线室。进楼管道应按IDC终期容量一次建 成,分期使用,宜预留备用管孔。 10改造的IDC机房应综合考结构承载能力、抗震性能 供电、防火、层高、设备安装和输送空间等因素。 11IDC机房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应因地制宜综合采 取各种节能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IDC机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的有关规定; 2)IDC主机房区和支持区所在机房不宜设外窗: 3)在符合本规范第3.4.2条第6款规定的前提下,宜降低 IDC机房层高。 3.4.3IDC机架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IDC主机房内的设备机架的外形尺寸宜采用2200mm× 600mm×1000mm(高度×宽度×深度)。特殊需要时,其尺寸变 动范围高度宜为2000mm~2200mm,宽度宜为600mm~900mm 深度宜为900mm~1300mm。 2IDC主机房内支持的设备机架平均运行功率宜根据业务 需求按表3.4.3的规定选用

GB50189的有关规定; 2)IDC主机房区和支持区所在机房不宜设外窗: 3)在符合本规范第3.4.2条第6款规定的前提下,宜降低 IDC机房层高。

.3IDC机架要求应符合下列

表3.4.3单机架平均运行功率

主:IDC机房可按机架运行功率不同分区布置,同一IDC机房模块宜设计选用相 同机架平均运行功率。机架应按设计运行功率加载设备

3R3级和R2级IDC主机房内每个机架的架内应配置两路 电源分配模块。 4机架内不应设置普通电源插座,设备不应跨机架取电。 5在机架上或在列头配电柜上宜设置能耗统计仪表。 6机架应设有接地点,并应配置供设备接地用的接地汇 流排。 7根据机房气流组织方式,机架可采用通透式机架或半封闭 式机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透式机架的前、后门开孔率均不应低于60%。在安全 隔离充许时,可采用前后均无柜门的升架式机架。 2)半封闭式机架内的冷空气通道应充分保证制冷效果,应 根据风速和机架散热所需风量计算确定进风口面积,进

风口面积宜可调,后门开孔率不应低于60%。 8同一IDC机房模块内机架宜采用统一颜色,机架前后门 样式宜统一。各列机架高度、同一列机架宽度和深度宜统一。对 于非标准机架,宜设置非标准区域放置。 9宽度等于600mm的机架,宜采用单开门方式;宽度大于 600mm的机架,宜采用双开门方式。 10机架内应采用集成布线通道。通信线和电源线宜布设在 机架上方并应存储在机架背面。缆线管理应避免电源线和通信线 妨碍排出气流。 11成行排列的机架,其长度超过6m时,两端应设有走道; 当两个走道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还应增加走道。主走道 的宽度不宜小于1.5m,次走道的宽度不宜小于1m。

3.4.4IDC机房供电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IDC主机房内安装的IDC网络系统、资源系统、业务系 统、管理系统和安全系统的所有设备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供电模式可分为集中安装集中供电、集中安装分散供电 半分散安装分散供电和全分散供电等模式。小型IDC 机房可采用集中安装集中供电模式,大、中型IDC机房 宜根据情况选用各种分散供电模式。 2)供电类型可选用交流供电、一48V直流供电和高压直流 供电。IDC自行配置的设备宜采用一48V直流供电或

注:UPS电池备用时间不宜小于10min。

4)R3、R2级别IDC机房从不间断电源输出侧到设备机架 全程应提供双路电源,采用双路输出,分区域供电。 6IDC机房供电系统应综合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应符合下列 规定: 1)应采用高效、节能供电设备: 2变压器、UPS等电源设备宜深入到负荷中心,合理选择 线路路径; 3)宜进行无功补偿优化,对于谐波较严重的宜进行谐波 治理; 4)供电质量允许时,UPS宜采用经济运行模式; 5)宜选用336V、240V直流电源系统。

3.4.5IDC机房空调应符合下列热

1IDC机房的主机房区、辅助区和支持区的电力电池室、消 防和安防控制室等应设置空调系统。各区域空气环境要求不同 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2IDC主机房区的温度、相对湿度应满足机房内设备的使用 要求。无特殊要求时,宜按机架进风温度18℃~27℃、露点温度 5.5℃~15℃、相对湿度40%~70%、不得结露进行设计,当设备 要求充许时,相对湿度可为20%~80%。 3IDC主机房内的设备散热应以设备运行功率为基数乘以 设备散热系数计算,设备运行功率未知时可按本规范第3.4.3条 第2款的选用情况进行计算。设计中应对空气调节区进行逐项逐 时的冷负荷计算,并按照各项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确定。 4IDC机房空调系统宜设置独立的空调机房,机房宜靠近 IDC主机房。水冷空调末端宜布置在由实体墙围合成的空调机房 内,空调机房地面应做防水处理并应设有排水措施,供回水管不宜 穿越主机房。场地受限时,风冷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室内机可直接 安装在主机房内,安装时应采取防止空调冷凝水和加湿水泄漏的 措施;室外机安装在室外机平台,室外机平台宜直接在外设置,宜 靠近空调室内机。 5IDC主机房区的空调系统配置应符合表3.4.5的规定,

:1DC主机房空调设备(含制冷主机、冷却塔、水泵、空调末端等)的配置数量N 应计算确定,并宜按大于或等于总冷量的15%~20%设置备用

IDC主机房区的气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IDC主机房应通过采用“面对面、背对背”的机架排列方 式形成冷通道和热通道,相邻两列设备的吸风面(正面) 安装在冷通道上,排风面(背面)安装在热通道上。中、高 功率机架区可采用封闭冷通道或封闭热通道方式优化气 流组织。 2)IDC主机房宜采用下送风方式,选用下送风方式的机房 专用空调,在机房内设置架空地板,地板高度应根据机房 内单机架功率进行计算确定,不应小于400mm。空调冷 风在架空地板下可通过冷通道上设置的开孔地板(送风 口)和机架前门进人机架内,空调回风口设置在热通道 上;对于低功率机架区空调冷风也可通过半封闭式机架 内的进风口送风。 3)单机架平均运行功率大于10kW的局部机架区域,可在 原有送风方式的基础上增设辅助制冷设备。 4)单机架安装功率小于或等于1.5kW的机房,也可采用上 送风方式,选用上送风方式的机房专用空调,布置上送风 风管,空调送风口对应机架冷通道,回风口设置在热通 道上。 5)设备机架列间距应考工艺设备维护空间、用户安全隔 离需求,还应根据机架装机功率的大小,合理选择列间 距。当IDC主机房采用通透式机架时,冷通道间距应根 据区域机架运行功率核算,宜为1000mm~1800mm,热 通道间距宜为800mm~1200mm。当1DC主机房米用 半封闭式机架时,机架列间距宜为800mm~1200mm。 6)空调送风最大距离不宜超过15m。 7高功率机架区可使用列间级或机架级制冷方式。 IDC机房的其他功能区域宜采用上送风的气流组织方式。 R3级IDC机房在主要配置高功率机架时,宜采用蓄冷播

冷时间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的运行要求。 IDC机房空调应综合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应符合下列 1)应采用高效、节能空调设备。 2)在满足设备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宜提高机房环境温度设 定值。 3)根据IDC所在地气候特点,宜选择直接引人式新风系 统、隔离式热交换系统或带自然冷却盘管的机房专用空 调设备,利用室外低温空气对机房降温。 4)根据IDC所在地气候特点,宜在过渡季节及冬季利用冷 却塔向集中式空调系统供冷,减少制冷机运行时间。 5)采用直接引人式新风系统时应采用变风量运行方式。夏 季在满足需求时,宜减少新风量,降低空调负荷。在过渡 李节以及冬李宜提高新风量,减少制冷系统运行时间。 6)直接蒸发式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应满足风冷冷凝器或十冷 器散热要求,风冷冷凝器或干冷器的进风方向宜保证有 大于或等于0.6m的进风通道,出风方向宜保证有大于 或等于4m的出风通道,风冷冷凝器或十冷器之间距离 不宜小于1.2m。风冷冷凝器或干冷器宜布置在避免阳 光直射的位置或在其上方安装通风遮阳棚,室外空气质 量较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雾化冷却装置强化风 冷冷凝器或十冷器散热。 7)可采用空调群控技术。 IDC机房综合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IDC各机房(区)应根据功能要求划分成若布线区域,应 络接人间(区)、主配线区域、水平配线区域、区域配线区域

区域。 4IDC主机房区配线子系统的信息点规模应根据IDC自有 系统以及出租或托管业务机房(区)的业务规模确定。机架内配置 各类接人交换机时,单机架的信息点数量宜为4个~8个;机架内 未配置各类接入交换机时,出租或托管业务机房(区)的单机架信 息点数量根据机架装机功率不同宜为16个~32个。 5机房线缆布放应采用上走线方式,线缆布放时应采用走线 架,走线架宜选择开放式线架,宜设置2层走线架。走线架应整体 规划,整体走线架设施不应影响机房空调气流组织

3.4.7IDC的机房智能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IDC机房应设置由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人侵报警系统和出 人口控制系统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各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人侵报警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503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和《智能建筑设计标 准》GB/T50314的有关规定。 2根据用户需求,重要机架可单独设置摄像机监视。 3IDC应设置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监控内容宜包括重要 电力供电回路的开关状态、故障、电流和电压等参数,变压器、发电 机机组的运行状态,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和参数,通信电源设备的 运行状况、故障和参数,蓄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电池温度,机房 温湿度,机房漏水报警,机房列头柜总路和支路的开关状态、故障 电流、电压、功率和电度等参数等,

3.5.1IDC网络系统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IDC网络系统架构应采用层次化、模块化设计方式,整个 网络可分为互联网接人层、汇聚层、业务接人层和运维管理层四层 (图3.5.1)。各层网络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互联网接入层应配置核心路由器或核心交换机实现与互 联网的互联,对IDC内网和外网的路由信息进行转换和 维护,并应连接汇聚层的各汇聚交换机,形成IDC的网 络核心; 2)汇聚层应配置汇聚交换机实现向下汇聚业务接人层各业 务区的接入交换机,向上与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 互联; 3业务接人层应通过接人交换机接人各业务区内部的各种 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等设备; 4)运维管理层宜独立成网,与IDC业务网络进行隔离,通 过运维管理层的接入及汇聚交换机连接管理系统各种 设备; 5)IDC规模较小时,互联网接人层和汇聚层可合设,

图 3. 5. 1IDC 网终结构示意

2IDC网络结构中互联网接入层与外部互联网、互联网接入 层与汇聚层、汇聚层与业务接人层之间的拓扑结构不应有单点故 障,具体结构形式应匹配IDC流量流向特性。 3互联网接人层应至少配置两台核心路由器或核心交换机, R3级IDC的多台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宜设置在不同的机房 区域,核心路由器(核心交换机)与互联网连接应符合表3.5.1的 规定。

表3.5.1核心路由器与互联网连接

4根据业务需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IDS、IPS、审计系统 等安全设备和流量管理设备可设置在汇聚层,大客户或重点业务 用户可直接接人汇聚交换机。 5业务接入层应采用模块化设计,进行区域划分。根据业务 经营者提供的业务种类,宜将业务接人层从逻辑上分为不同的业 务网络区域,可包括主机托管区、主机租用区、VIP用户区、集团用 户区、增值业务区等。 6各层网络的带宽、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的数量收敛配 比、接入交换机连接的业务服务器数量应根据业务需求计算确定 7运维管理层应进行区域划分,可包括客户操作区、客户远 程接入区、管理系统区。有管理需要时运维管理层可设置接人

3.5.2IDC网络系统的路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5.3在IDC经营者建设有多个IDC时,根据业务需求,不同局

3.6.1资源系统为IDC提供资源要素,应包括物理资源和逻辑 资源,可分为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能力资源和软件 应用资源等。

量处理等与网络相关的资源。IDC宜通过在业务接人层

VLAN网络,并可通过配置虚拟交换机、虚拟防火墙等设备形成 为用户服务的网络资源池

接人层配置业务服务器等设备,形成为用户服务的物理主机 资源池;可配置业务服务器及虚拟化软件,形成为用户服务的 机计算资源池。

象存储系统和表存储系统等资源。IDC可在业务接入层 SAN、NAS、云存储等存储系统,支持结构化或者非结构化的 噪作管理能力,形成为用户服务的存储资源池。

3.6.5IDC可根据经营者的业务规划,通过配置中间件

台和应用软件等,以多租户方式向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形成软 力资源池和软件应用资源池。

3.7.1基于机房基础设施、网络系统、资源系统、管理系统和安全

基于机房基础设施、网络系统、资源系统、管理系统和安全 提供的各种原子服务,IDC应能向用户提供基本业务和可选 加业务,提供平台服务和应用服务。

3.7.2IDC的业务系统应具备提供分级服务的能力

3.7.3在IDC经营者建设有多个IDC时,各个IDC可通过广域 网联网,通过跨数据中心二层网络互联技术或CDN技术等实现 业务内容合理分布和共享。

3.8.1IDC管理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IDC管理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IDC管理系统可统一纳人经营者的BSS、OSS系统中,也 独设置。

3.8.3IDC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管理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资源管理应支持对空间位置资源、IP地址及带宽资源、存 诸空间资源、设备资源、应用资源、虚拟基础架构等的管理,应实现 资源的日常管理、统计、核对。 2空间位置资源管理实现功能可包括下列内容: 1)建立、修改、删除机房相关信息; 2)建立、修改、删除机架、机位相关信息。 3IP地址及带宽资源管理实现功能宜包括下列内容: 1)可记录各业务所涉及设备占用或释放的资源信息; 2)宜支持对总带宽、已分配带宽、可分配带宽的管理; 3)宜支持IP地址资源的自动监控报警功能。 4设备资源管理宜实现对设备标识号、类型、名称、性质、型 号、尺寸、重量、耗电量、发热量、散热方向、技术指标、安装存放、归 属或使用用户等信息的管理。 5存储空间资源管理宜支持对出租划分出的各种等级存储 空间的管理。 6应用资源管理宜实现对应用类型、应用环境、应用信息、应 用使用的接口、应用使用的系统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用户等信息 的管理。 7虚拟化资源池管理宜实现对虚拟网络资源、虚拟计算资 源、虚拟存储资源、虚拟应用资源等资源池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资源 调度,实现多种业务需要的调度算法、资源用量监控。 8宜与环境、设备监控及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接口互联。 3.8.4IDC管理系统实现业务管理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3.8.3IDC管理系统实现资源管理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2服务管理宜实现对IDC服务所包含的所需资源、服务级 别、服务承诺、名称、描述和状态等信息的建立、修改、查询、统计等 功能。 3产品管理宜实现对IDC产品所包含的名称、描述、状态 所包含服务种类等信息的建立、修改、查询、统计等功能

1运营管理应提供业务运营、密码管理、权限管理、客户管 充计分析等功能。 2业务运营实现功能宜包括下列内容: 1)实现IDC业务的开通、变更和终止: 2通过工作流系统实现IDC业务所需的资源分配、施工和 验收; 3)支持工单查询和统计。 3密码管理实现功能宜包括下列内容: 1)支持密码基本信息管理和密码生命周期管理; 2)通过工作流系统实现密码的申请、批准、分配的过程 管理。 4权限管理实现功能宜包括下列内容: 1)实现用户级别和权限管理; 2)实现访问控制功能; 3)提供安全日志,支持审计功能。 5客户管理实现功能宜包括下列内容: 1)实现客户服务; 2)实现客户信息管理; 3)实现订购关系信息管理:; 4)支持客户关系管理。 6统计分析实现功能宜包括下列内容: 1)支持按客户进行统计分析; 2)支持按业务进行统计分析。

3.9.1IDC应在合理的安全成本基础上,保护IDC的信息资产, 实现IDC网络运行安全和业务安全,保证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 并应根据安全策略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保障网络的运营维护 管理安全,

3.9.2IDC应对整个系统进行安全域划分,各个安全域应根据安

1IDC的TT设备应进行安全加固。 2IDC应能防范DDoS攻击,R3级和R2级IDC宜在IDC 出人口部署异常流量检测和清洗设备。 3IDC应配置恶意代码、病毒防范系统,实现对IDC自有设 备进行统一管理,并应具备对有需求的用户设备进行恶意代码、病 毒防范管理的能力。 4IDC宜配置网页防寡改系统,实现防范服务器上的网站贞 面被非法寡改,并应在贞面遭受非法纂改后能够自动屏蔽非法网 页以及进行页面的自动恢复。 5IDC运维管理层和被管系统的接口处宜配置安全控制网 关,宜实现基于用户名、用户域名的网络权限精确管理,宜实现用 户访问日志的记录、支持多种口令的认证,宜实现用户终端审计和 用户行为审计。 6IDC应提供安全可靠的VPN接人手段。 7IDC提供虚拟机服务时,应实现虚拟机的安全管控

8IDC提供多租户应用服务时,应实现应用隔离。 9IDC业务系统宜采用多因素、动态口令认证方式实现用户 访问业务的认证与授权。 10IDC应保障数据安全,宜实现数据安全隔离、数据访问控 制、数据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数据备份与恢复、进行剩余信息 保护

3.9.4IDC应设置安全管理系统或与经营者的其他安全管理系 统合设实现安全管理功能,并应具备向用户提供安全防护类附加 业务的能力,按本规范第3.9.3条规定配置的安全设备宜纳入 IDC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3.9.5IDC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功能应包括下列内容:

3.9.4IDC应设置安全管理系统或与经营者的其他安全管

统合设实现安全管理功能,并应具备向用户提供安全防护类 业务的能力,按本规范第3.9.3条规定配置的安全设备宜 IDC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3.9.5IDC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功能应包括下列内容:

1IDC基础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功能,实现对IDC机房信息、 IDC互联网出入口信息、IP地址段信息、IDC用户信息和应用服 务信息的管理。 2 IP地址异常监测功能。 3 访问日志管理功能。 4 网站管理功能。 5 有害信息蓝测发现、过滤功能。 6 信息安全管理接口功能,

3.10.1IDC计费应支持资源占用、能力占用、服务使用、业务交 易量及其组合等模式。 3.10.2IDC应支持灵活的计费类型,支持不同时间段、折扣、套 餐等类型。 3.10.3IDC计费功能的实现宜与经营者的BSS系统统一考虑, IDC管理系统应提供原始计费信息。 3.10.4IDC的计费记录在线存储不应短于3个月,离线存储不 宜短于6个月。

3.11.1IDC的IP地址应合理规划、分配,应能便于应用监测、地 址聚合和访问控制。 3.11.2IDC应具备以双协议栈方式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 能力。 3.11.3IDC的VLAN号码应合理规划、分配。 3.11.4IDC的用户应合理编码,编码规则应便于计费结算和管 理,符合有关管理规定。 3.11.5IDC自有设备和托管设备应进行合理编码,编码规则应 便于维护管理,符合有关管理规定,

3.11.1IDC的IP地址应合理规划、分配,应能便于应用监测、地 址聚合和访问控制。 3.11.2IDC应具备以双协议栈方式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 能力。

表3.12.1IDC网络服务质要求

IDC应采取充分的节能设计,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系统 新建IDC在年测量周期内的PUE平均值不宜大于1.6GB 4806.2-2015 奶嘴,改

3.13.2IDC应设置能源管理系统,宜包括下列

1设置IDC总用电量计量表及业务设备总用电量计量表, 实现PUE值的实时测量显示及累计平均测量显示。 2实现对IDC主机房内机架及IDC用户的能耗管理。 3对 IDC各种设备的能耗进行综合管理

3.14.111DC各种设备应本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能 耗低、兼容性好、经济合理、扩展性强等原则进行配置,近期建设规 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应协调一致

3.14.111各种设备应本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技木先进、能 耗低、兼容性好、经济合理、扩展性强等原则进行配置,近期建设规 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应协调一致。 3.14.2IDC中采用的各种设备应符合有关的设备技术要求。 3.14.3IDC中的关键设备应具有高可靠性,重要部件负载分担 关键部件热备份NY/T 1055-201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具有故障时自动切换功能。 3.14.4IDC机房基础设施的设备配置应具备能够扩展到支持 IDC终期规模的能力。

1网络设备宜具备线速转发能力,应具有良好的突发流量缓 存及调度能力,支持优先级控制。 2服务器设备应支持动态节能技术,宜采用机架式服务器或 刀片式服务器,也可采用定制化设备。 3设备具备能耗管理功能宜包括下列内容: 1)高温报警功能; 2)能源监控及管理功能; 3)通过命令行或网管工具远程关团设备部分模块或功能: 或进入微电状态的功能; 4)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风扇转速的功能。 4设备宜具有根据用户需求和不同应用场合配置交流或直 流供电的选择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