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150-2021 地质公园数字化建设规范.pdf

DB14/T 2150-2021 地质公园数字化建设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885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4/T 2150-2021 地质公园数字化建设规范.pdf

应具备数据备份及数据恢复能力,数据安全可靠;能屏蔽用户操作错误,检查输入数据的 具有失效恢复能力及容错性,故障可追溯:提供运行日志管理及审计功能。

6. 1. 2. 2 易用性

6.1.2.3可扩展性

应具备用户可定制界面,可进行系统功能的扩充JB/T 11166-2011 箱式激振器,提供二次开发接口。

6. 1. 2. 4 可管理性

应提供用户角色权限管理及其可视化配置

6. 1. 2. 5可兼容性

硬件之间、软件之间或是软硬件组合系统之间可相互协调稳定工作。

6.1.3基础设施质量

基础设施质量应符合但不限于GB/T2887—2011、GB4943.1—2011、GB/T15629.2—2008、GB/T302 13、GB50016—2014、GB50057—2010、GB50174—2017、GB50198—2011、GB/T50312—2016 0395—2007、LY/T2581—2016、LY/T2582—2016的规定。

6.2数据库建设原则及要求

6.2.1数据的定义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继承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6.2.2构建数据库应遵循三大范式,提供完备的数据关系图、系统定义表的涵义、表的字段说明、公 开重要查询语句。 6.2.3各系统用户管理应实现可以直接访问统一平台的数据库,自定义用户表的系统应公布表关系及 用户相关接口。 6.2.4数据的采集和交换过程应采用标准的数据格式,能够完整描述系统的对外接口。 6.2.5数据库应支持地质公园各系统不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各种系统功能的实现,满足地质公园数 字化建设的各种应用需求。 3.2.6数据库的选择应具有分布式处理数据能力、空间数据处理能力、多维查询能力、大型在线事务 处理能力、提供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分析能力的数据库类型。例如对亿条以上数据量的数据库宜采用大 数据平台或分布式数据库。 6.2.7数据库应有完备的主键、外键、索引等约束条件,若无此类约束条件,需有相应的说明性文档。 对于数据规模在百万条以上,且表中数据每天修改在千条以上,宜采用数据分区技术,且提供分区说明。 6.2.8数据库系统应提供方便、易用、功能强大的数据库系统管理工具。

6.2.10数据库开发应采用当前主流开发技术,并符合但不限于GB/T12991.1一2008、GB/T17533.1 —1998、GB/T20273—2019的规定。

6.3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6.3.1地理信息系统应为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等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应急响应、地学科普、地学研究 与应用、基础设施管理等提供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可视化与分析功能。 6.3.2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采用当前主流开发技术,并符合GB/T18578一2008的规定。

6.4信息安全系统建设

6.4. 1信息安全范畴

安全系统应覆盖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

6.4. 3防火墙系统

6.4.4网络实时入侵检测系统

应建设网络实时入侵监测系统,动态监测网络内部活动并检测出攻击行为且给予响应和处理,

6.4.5病毒防范系统

6.4.6信息安全系统开发要求

7.1平台建设基本要习

应用服务平台根据地质公园的功能性质一般分为地质遗迹管理与保护、地学科普管理与服务、旅游 管理与服务、公园管理与服务。

7.1.2设计与功能要求

平台架构设计应采用云 大功能区在内的各类基本资料的 理、基于地图平台的可视化监控

7.1.3应用层软件开发要求

DB41/T2150—2021 应用层软件开发应符合但不限于GB/T18726—2011、GB/T18729—2011、GB/T19003—2008、GB/T 20157—2006、GB/T25487—2010、GB/T25647—2010、GB/T25654—2010、GB/T28035—2011、GB/T28172 2011、LY/T25822016的规定。

7.2地质遗迹保护与管理

7.2.1地质遗迹管理与维护体系建设

7. 2. 1. 1基本要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包括地质遗迹在内的自然资源数据管理。应包括自然资源数据库、自然资 原管理系统与地质遗迹名录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的采集、交换、归纳整理,实现对地质遗迹等资源管理。

7.2.1.2自然资源数据库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地质公园内包含地质遗迹的自然资源的详细资料数据输入数据库,并分类管

7.2.1.3自然资源管理系统

7.2.1.4地质遗迹名录系统

实现地质遗迹研究课题进展与应用等各环节的资料(报告、数据等)的查询、展示、更新 功能。

7.2.2资源与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7.2.2.1基本要求

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地质公园内各类自然与文物资源的信息,进行精准信息化管理。对地质遗 迹应定期采集其地表出露点、自然风化、人为损毁状态信息,并经地学专家做出评价、提出保护建议与 措施,并参照DZ/T0303一2017规定执行,古生物研究和保护按相关规定执行,应对生物资源进行定期 统计。

7. 2. 2. 2 灾害预警系统

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采集地质环境、气象、水文、电场、红外等数据信息,并编辑与分析 预测灾害发生概率,以便采取相应等级的预警措施和启动应急程序。

7.3地学科普管理与服务

7.3.1地质遗迹展示与交互体系建设

7.3.1.1基本要求

7.3.1.2地质遗迹数字化展示系统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形成过程与再现的演示场景、动画与解说语 3. 1.3虚拟地质公园

7.3.1.3虚拟地质公园

建立地表三维模型和地质三维模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地质公园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结合穿戴 式智能设备,多角度展现地质遗迹、景观及相关地学知识,

访客利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多媒体技术可进行多维式互动体验。可按照提示及简单操作游览整 个博物馆不同展区,能立体化欣赏不同展区的藏品,可观看实体博物馆无法展现的地质演变进程、古生 物演化过程的历史,全景式再现馆藏实物蕴藏的历史

7.3.2科普管理体系建设

7.3.2.1基本要求

7.3.2.2科普基地管理系统

支持地质公园室内外科普场地规划、建设、运营等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科普活动规划、 定、过程管理及历史活动的查询、统计、分析等的在线管理。

7.3.2.3科普解说管理系统

文持地质公匹室内外解说牌、解说整端、 、解说人员的动态管理。解说设备、人员、数据、在统 的登记、维护、查询与统计等,文字、图片、影音与虚拟信息等向特定设备与人员的实时推送。

7.3.2.4科普宣传管理系统

利用地质公园官方网站,以文学、图片、影音、虚拟展示等多种形式为访客提供地质公园基本情 普活动与记录及其它相关地学知识,提供科普宣传图书、画册等在线浏览与下载

7.3.3地质公园网络与交流体系建设

7.3.3.1基本要求

应实现地质公园网络管理与交流服务等活动及其过程的管理与服务,可分为地质公园网络管理 系统、地质公园交流管理与服务系统。

7.3.3.2地质公园网络管理与服务系统

7.3.3.3地质公园交流管理与服务系统

应实现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科研/教育/学术组织及其它企事业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活 执行、评价、共享等全过程管理,资料与数据的查询、更新、统计与分析等。

7.4.1经营与服务体系建设

7. 4. 1. 1基本要求

DB41/T2150—2021

DB41/T 2150202

通过访客与地质公园的信息交换、分析,实现旅游管理、营销服务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可划分为 电子商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自助展示导览系统等子系统

7.4.1.2电子商务系统

利用地质公园官方网站,为访客 支在线支付方式,访客可检索查询地质公 园内的吃、住、行、游、购、娱、学、研等服务

7.4.1.3客户关系管理

通过对客户资源的集中管理、调研、分析、评估,确定目标客户群及分类,制定科普、实践、研究、 营销等战略和策划。

7. 4. 1. 4 自助展示导览系统

7. 4. 1. 4. 1电子查询系统

可以LED显示屏、全息投影、触摸屏等多媒体设备为载体,利用声光电等技术,实现访客与以地 系统和三维仿真技术构建的导游图互动。

7.4.1.4.2自助导游终端

应重点标注地质遗迹、旅游资源信息,引导访客自主确定学研、旅游路线,实现自助导游。

7.4.2安防监控与救援体系建设

7. 4. 2. 1基本要求

应通过监测设备采集与交换信息,对各类突发情况快速响应,应包括安防监控、游客求救、应急救 援与调度等子系统

7. 4. 2. 2 安防监控系统

监测范围应覆盖地质公园内重要地段(地质遗迹、地质灾害隐患点、景点、停车场、乘车船点、运 营车辆、船舶等),安防监控系统建设应符合GB50198一2011、GB50395一2007的规定。

7. 4. 2. 3游客求救系统

可提醒游客浏览特定网页或发放材料,游客需要求救时,能通过简单快捷方法获得地质公园游客求 救系统的响应和帮助。

应急救援与调度系统建设应符合GB/T29639—20

7.4.3业务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

7. 4. 3. 1基本要求

实现对人员、设施更精细的管理和更便捷的服务,可分为电子门禁系统、规划管理系统、电子巡查 系统、无线传感网车流量统计系统、公园一卡通等子系统

7.4.3.2电子门禁系统

应采用身份识别技术,实现对门票的智能管理、防伪自动识别和访客流量控制。

7. 4. 3. 3 规划管理系统

园地图,综合运用“3S”技术,采用多期遥感影像 助规划数据判读的方法,实现对地质公园的科学规划

7.4.3.4电子巡查系统

应通过对地质公园的数字化管理,实现地质公园的地质环境、防火、治安等定时、定路线、定 巡查。

7.4.3.5无线传感网车流量统计系统

4.3.6地质公园一卡通

地质公园应向员工配发“员工一卡通”或“虚拟一卡通”,访客可登录地质公园票务系统提前预定 一卡通”或“虚拟一卡通”,实现员工、访客的精准管理和服务。

7.4.4决策支持与服务体系建设

7.4.4.1集成网络办公系统

TB/T 3360.2-2014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 第2部分:止水带4.2内部协同管理平台

求、管理等电子化、流程化、实时化,实现移动

信息支撑应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底部构建。员工作业层应完成对知识、客户、项目、资产、流程、财 务等业务信息输入和输出;管理层能通过相应的报表分析系统了解整个组织的运行情况,做出营运及管 理决策。

7.4.4.3管理业务平台

应以协同管理平台为核心,联接电子门票系统、监控系统、电子巡查系统等,提取相关的信息和数 据。

7.4.5保障与评价体系建设

GB/T 40676-2021 PXI Express总线模块通用规范应包括政策保障、机制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安全保障和发展保障等七大保障措 施及数字地质公园评价系统。数字地质公园评价系统宜对两个平台、三个应用层面和九个数字化体系(见 附录A)进行指标定量评价

DB41/T2150—2021附录A(资料性)地质公园数字化建设内容地质公园数字化建设的内容见表A.1。表A.1地质公园数字化建设内容序号数字化建设内容基础数据平台平台建设2应用服务平台3地质遗迹保护与管理4应用层面建设地学科普管理与服务5旅游管理与服务6自然资源管理与维护体系资源与环境保护体系80地质遗迹展示与交互体系9科普管理与服务体系10数字化体系建设地质公园网络与交流体系11 经营与服务体系12 安防监控与救援体系13 业务管理与服务体系14 决策支持与服务体系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1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