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J∕T 96-2018 地铁限界标准.pdf

CJJ∕T 96-2018 地铁限界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1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846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CJJ∕T 96-2018 地铁限界标准.pdf

车辆在平面曲线上运行时,车辆纵向中心线水平投影线与曲 线线路中心线偏离的水平失距称为平曲线几何偏移。车辆在竖曲 线上运行时,车辆定距线的垂直面投影弦线与竖曲线轨顶平面之 间的竖向弦矢距称为竖曲线几何偏移。平曲线几何偏移和竖曲线 几何偏移通称为曲线几何偏移

2.1.9受流器工作释放高度

受流器的受流靴无接触轨约束时在弹簧作用下从向上受流位 置或向下受流位置释放至止挡位形成的位置高度GB/T 2975-2018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分为上释放高 度和下释放高度

引导受流器导人的接触轨弯头尾端的有效高度。

a 车辆定距; aB 横向加速度; Aw 车体受风面积; AWO 空车不载客状态; AW3 最大载客状态; bp 转向架一系弹簧横向间距; b 转向架二系弹簧横向间距; h 转向架高度阀杆横向间距:

Aq2 车轮横向弹性变形量; Aq3 转向架一系弹簧横向弹性变形量; Aq3 转向架一系弹簧横向复原对中误差值; Aq3 转向架一系受风载作用的横向位移; △.Sisl 受电弓相对车体横向晃动量; A.Sww 受电弓炭精板磨耗量; W 转向架中心销径向间隙及磨耗量; A702 转向架二系弹簧相对名义中心位置的横向弹性变 形量; Aw2 转向架二系弹簧横向复原对中误差值; A2 转向架二系受风载作用的横向位移; X 车体倾斜量; A.slm 塞拉门开启的推出量

2.2.3线路、轨道、供电

接触导线距轨顶平面高度; 接触网结构高度; 轨道结构高度; 圆曲线段轨道超高值; 缓和曲线上计算点处的超高值;

隧道右侧设备或支架距轨道中心线最大宽度值; 隧道左侧设备或支架距轨道中心线最大宽度值: 矩形隧道线路中心线至隧道建筑限界右侧面的 距离; Bi. 矩形隧道线路中心线至隧道建筑限界左侧面的 距离; 矩形单线隧道直线建筑限界宽度; Ba 建筑限界曲线外侧宽度; B 建筑限界曲线内侧宽度;

BuA,型车和B型车限界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高度; B—一A2型车和B2型车限界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 高度; 安全间隙,包含设备安装误差值、测量误差值; 轨道超高引起的缓和曲线内侧限界加宽量; hi 轨道超高引起的缓和曲线外侧限界加宽量: ho 缓和曲线引起的曲线内侧限界加宽量; po 缓和曲线引起的曲线外侧限界加宽量: eqt 曲线轨道参数变化引起的缓和曲线加宽量; E 缓和曲线上内侧限界加宽总量; E。 缓和曲线上外侧限界加宽总量; ho 直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圆心距轨项 平面的高度; h 设备限界高度; h2 设备限界至建筑限界安全间隙; H 一 A2型车和B,型车限界自结构底板至隧道顶板建筑 限界高度; HA,型车和B,型车限界自结构底板至隧道顶板建筑 限界高度; 按半超高设置的曲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 限界圆心的横向移动量; 一 按全超高设置的曲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 限界圆心的横向移动量; 按半超高设置的曲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 限界圆心的竖向移动量; 按全超高设置的曲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 限界圆心的竖向移动量; X一计算点的横坐标值; X 计算曲线内侧限界加宽的设备限界控制点的横坐

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 AXi— 车体由于轨道参数在碎石道床曲线区段的变化引 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 △Xeat一 转向架由于轨道参数在整体道床曲线区段的变化 引起的设备限界外侧加宽量; AXcat 转向架由于轨道参数在碎石道床曲线区段的变化 引起的设备限界外侧加宽量; △Xcit 转向架由于轨道参数在整体道床曲线区段的变化 引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 △Xcit一 转向架由于轨道参数在碎石道床曲线区段的变化 引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 △X; 车体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内侧总加宽量: △X 转向架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内侧总加宽量; △Yi 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总加高量。

P. 风压; 重力加速度

P 风压; 重力加速度。 L

3.1.1车辆限界计算应符合下

3.1.1车辆限界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辆限界的计算应以车辆在平直线上,以区间最高瞬时 超速速度、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计算速度为基本条件。车辆 限界组成中应包含区间车辆限界和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附加 车辆限界。 2区间车辆限界计算工况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荷载工况应分AWO、AW3; 2)80km/h、100km/h、120km/h速度等级车辆瞬时超速 计算速度应分别为90km/h、110km/h、132km/h; 3)应叠加一系或二系悬挂故障及最大允许运行侧风风压 400N/m²,隧道内风压应为0;隧道外空载车辆线路 强风停放的风压应按各地区实际线路条件确定。 3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附加车辆限界计算工况应符合 下列规定: 1)荷载工况应分AWO、AW3; 2)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计算速度应符合表3.1.1的 规定;

1.1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计算速

3)应叠加一系或二系悬挂故障及站台区侧风风压210N/m, 隧道内风压应为0; 4)塞拉门车辆应另外增加停站开门工况。 4车辆限界应包括本标准第3.1.2条的所有计算要素,当 车辆静止时,计算要素不应含振动。曲线几何偏移、曲线轨距加 宽及曲线磨耗应实施曲线设备限界加宽、加高,接触网和接触轨 受流侧应除外。 5车辆限界的计算参数应分为随机因素和非随机因素两大 类。对非随机因素应按线性相加合成,对按高斯概率分布的随机 因素应采取均方根值合成,并应将两大类相加形成车辆的偏 移量。 6当采用公式计算所有倾角引起的合成偏移量时,应判别 车辆悬挂止挡动态接触的可能性。当止挡接触后,悬挂刚度值应 采用对应止挡刚度值。 7区间车辆限界的偏移量应按车体、构架、簧下部分、踏 面、轮缘、受电弓或受流器各部分分别计算。车站计算站台长度 范围内附加车辆限界的偏移量应以车体与站台及屏蔽门存在相对 位置关系的部分进行计算。 8车辆限界应取各工况及各控制断面偏移量计算结果的最 大包络。 9对各型设计车辆应根据本标准附录A的计算公式进行校 核,并不得超出本标准规定的车辆限界。当对A2型和B型的受 电弓部分及A,型和B型的车下与接触轨接近部分轮廓线校核 时,应计算曲线加宽校验补偿量。 3.1.2车辆限界应包括下列计算要素: 1车辆的制造误差; 2车辆的维修限度; 3转向架轮对处于轨道上最不利运行位置引起的摇头偏余 放大量; 4转向架构架相对于轮对的横向及竖向位移量;

5车体相对于转向架构架的横向及竖向位移量; 6车体相对于轨道线路最不利位置引起的摇头偏斜放大量 7车辆的空重车挠度差及竖向位移量; 8车辆制造及载荷不对称侧倾偏斜; 9车辆一系悬挂及二系悬挂侧滚位移量: 10轨道线路的竖向及横向几何偏差、磨耗、维修限度及弹 性变形量; 11悬挂故障:任意个轴箱悬挂失效后止挡接触承载引起 车辆偏斜,或任意一端转向架二系悬挂空气弹簧异常由左右压差 引起的车辆偏斜、过充或失气; 12隧道外侧风; 13曲线加宽校验补偿量。 3.1.3车辆限界应由计算车辆的轮廓线各点坐标加横向及竖向 偏移量得到。 3.1.4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附加车辆限界计算应符合下列 规定: 1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过站附加车辆限界计算应符合 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2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的附加车辆限界计算应采用计 算站台长度范围内的计算参数进行计算,并应制定计算站台长度 范围内的附加车辆限界。 3车站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塞拉门车辆停站开门附加车辆 限界应包括下列计算要素: 1)侧风; 2)停车无外载作用或有外载作用时一、二系复原对中误 差值; 3)偏载; 4)轮轨间隙; 5)线路水平不平顺偏差值; 6)悬挂故障。

4塞拉门车辆停站开门附加车辆限界应由塞拉门开门计算 轮廓线各点坐标加横向及竖向偏移量得到。 3.1.5计算隧道外区间车辆限界的风压Pw取值应为400N/m², 计算隧道外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附加车辆限界的风压Pw取值应 为210N/m²。 3.1.6碎石道床车辆限界的计算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塞拉门车辆停站开门附加车辆限界应由塞拉门开门计算 轮廓线各点坐标加横向及竖向偏移量得到。 3.1.5计算隧道外区间车辆限界的风压Pw取值应为400N/m²

3.1.6碎石道床车辆限界的计算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

3.2.1直线地段设备限界与车辆限界之间应留安全间距。除站

3.2.1直线地段设备限界与车辆限界之间应留安全间距。除站 台、屏蔽门及接触网或接触轨带电部分外,沿线安装的任何设 备,包括安装误差值、测量误差值及维护周期内的变形量均不得 侵入设备限界。安全间距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车体底架边梁以上区域的侧向安全间距不应小于30mm; 2车体底架边梁及以下区域的侧向及向下安全间距不应小 于20mm; 3车体顶部向上且包含竖曲线几何偏移量的安全间距不应 小于30mm; 4车下吊挂物的安全间距侧向不应小于25mm、轨外向下 不应小于30mm、轨内向下不应小于25mm; 5转向架部分的侧向及向下安全间距应为10mm~15mm; 6受电弓部分的安全间距侧向应为30mm~50mm、向上不 应小于30mm; 7除轮对外,轨道区设备限界离轨顶平面最低高度轨内不 应小于20mm、轨外不应小于15mm。 3.2.2设备限界计算点坐标应根据基准坐标系确定。 3.2.3平面曲线地段的设备限界应在直线地段设备限界的基础 上加宽,接触网和接触轨受流侧应除外。

3.2.4曲线几何偏移引起设备限界加宽和加高计算应符合下列

车体横向加宽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T。一一车体在平面曲线外侧几何偏移量(mm); T一一车体在平面曲线内侧几何偏移量(mm); 车体计算断面至相邻中心销距离(m); 车辆定距(m); p一转向架固定轴距(m); R一一线路平面曲线半径(m)。 2若车体竖向加高量已包括在直线设备限界内,可不计 否则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T 转向架在平面曲线外侧几何偏移量(mm); 转向架在平面曲线内侧几何偏移量(mm); m一转向架计算断面至相邻轴距离(m)。 3.2.5 曲线轨道参数变化引起的设备限界加宽计算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车体横向曲线外侧加宽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Xea=(△S+△Sa)(2n十a)/(2a)+△de AXca=(△S:+△S)(2n+a)/(2a) +1000/R+△de

式中:△Xca 车体由于轨道参数在整体道床曲线区段的变 引起的设备限界外侧加宽量(mm):

△Xci=△S;十△de AX=AS:+1000/R+Ade

式中:△Xi 车体由于轨道参数在整体道床曲线区段的变化引 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mm); △Xci——车体由于轨道参数在碎石道床曲线区段的变化引 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mm)。 3转向架横向曲线外侧加宽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Xcar=(△S+△Sa)(2m+p)/(2) AXcat=(△S:+△Sa)(2m+p)/(2p) +1000/R+△

式中:△Xeat 转向架由于轨道参数在整体道床曲线区段的变 化引起的设备限界外侧加宽量(mm); AXcat 转向架由于轨道参数在碎石道床曲线区段的变 化引起的设备限界外侧加宽量(mm)。 4转向架横向曲线内侧加宽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Xcit=△S十△de AX=AS: ±1000/R+Ad

Xeit 转向架由于轨道参数在整体道床曲线区段的变 化引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mm); 转向架由于轨道参数在碎石道床曲线区段的变 cit 化引起的设备限界内侧加宽量(mm)。

3.2.6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总加宽量、总加高量计算应符合下

3.2.6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总加宽量、总加高量计算应符合下 列规定:

2车体横向总加宽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X.=T+△Xea或△Xca AX, =T +AX, 或 AX

式中:△X一车体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外侧总加宽量(mm); X;一一车体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内侧总加宽量(mm)。 3车体竖向总加高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Y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总加高量(mm)。 4转向架横向总加宽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Xat=Tim十△Xcat或△Xca AX=Thi+△Xei或△Xcit

式中:△Xat 转向架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外侧总加宽量 (mm); △X.转向架设备限界在曲线地段内侧总加宽量 (mm)。 5当设备限界左右对称时,车体横向总加宽量应按下式 计算:

AX,=△X;=Max[(T+△X.),(T +△X))

3.3.1建筑限界与设备限界之间的空间应根据设备和管线且包 含变形预留值后所需的安装尺寸、安装误差值、测量误差值和结 构施工允许误差值确定。任何沿线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包括施工 误差值、测量误差值及结构永久变形量在内,均不得向内侵人。 建筑限界和设备限界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200mm。 3.3.2建筑限界的坐标系在曲线超高地段应采用直线地段的基 准坐标系,不应随超高角旋转。

1直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应在直线设备限界基础上按 下列公式计算:

B=Xs十b十C BR=Xs十bR十C Bs =Br. + Br H'=h'+h2+h3 H=hi+h2+h3

B.一一矩形隧道线路中心线至隧道建筑限界左侧面的距 离(mm); BR 矩形隧道线路中心线至隧道建筑限界右侧面的距 离(mm); Xs直线地段设备限界最大宽度点的横坐标值(mm); bl. 隧道左侧设备或支架最大宽度值(mm); 隧道右侧设备或支架最大宽度值(mm): 安全间隙,包含设备安装误差值、测量误差值 (mm); 单线矩形隧道直线建筑限界宽度(mm); H'一A,型车和B型车限界自结构底板至隧道顶板建筑 限界高度(mm); 设备限界高度(mm); 设备限界至建筑限界安全间隙(mm),取200mm; 轨道结构高度(mm); H——A2型车和Bz型车限界自结构底板至隧道顶板建筑 限界高度(mm); hl一一接触导线距轨顶平面高度(mm); h2一一接触网结构高度(mm)。 曲线地段矩形隧道建筑限界应在曲线设备限界基础上按 公式计算:

3.3.4单线圆形隧道建筑限界应按全线或工程单元区间盾构放

工地段的平面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大轨道超高确定。区间圆形隧道 建筑限界直径普通道床地段最小应为5200mm、减振道床地段最 小应为5300mm。 3.3.5单线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宜按全线或工程单元区间采用 矿山法施工地段的平面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大轨道超高确定 3.3.6当全线区段分若干速度等级运行时,宜按对应区段的速 度等级确定最小建筑限界,全线区段不宜以大兼小确定建筑 限界

度等级确定最小建筑限界,全线区段不宜以大兼小确定建筑 限界。

3.3.7单线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在曲线超高地段

的内外侧不均匀位移量应采用隧道中心线向线路中心线内侧偏移 方法确定。位移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按半超高设置时,位移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按半超高设置的曲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限 界圆心的横向移动量(mm): 按半超高设置的曲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限 界圆心的竖向移动量(mm): ho—一直线地段圆形或马蹄形隧道建筑限界圆心距轨顶平 面的高度(mm)。 2当按全超高设置时,位移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面的高度(mm)。 当按全超高设置时,位移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3.3.8隧道外建筑限界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安装尺寸按本标准第3.3.3条计算确定。 2当设置接触网支柱、防护栏或声屏障支柱时,应与设备 艮界之间留有安装设备的空间;当无设备安装时,设备限界与建 筑物或构筑物之间的安全间隙不应小于50mm;当采用接触轨受 电时,受流器与轨旁设备之间的电气安全距离还应符合本标准第 3.18条的规定。 3建筑限界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A,型车限界和B:型车限界应按设备限界高度和轨道结 构高度另加不小于200mm安全间隙确定; 2)A2型车限界和B型车限界应按受电弓工作高度和接触 网系统高度加轨道结构高度确定。 .3.9当设置纵向疏散平台时,纵向疏散平台最小宽度取值应 合表3.3.9的规定,净高不得小于2m;直线地段和曲线地段 (向疏散平台高度宜统一,应按曲线地段任何状态下不高于车厢 h板面确宝

符合表3.3.9的规定,净高不得小于2m;直线地段和曲线地 纵向疏散平台高度宜统一,应按曲线地段任何状态下不高于车 地板面确定

表3.3.9纵向疏散平台最小宽度取值(mm)

3.3.10道岔区的建筑限界应在直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基础上,根 据道岔类型和本标准第4.1.2、5.1.2、6.1.2、7.1.2条中规定 的计算车辆主要参数按曲线轨道参数进行加宽量计算。 3.3.11在安装风机、风管、接触网隔离开关、道岔转辙机、过 轨电缆等设备的局部地段,建筑限界应在设备限界的基础上加上 设备所需安装尺寸确定

3.3.12车站直线地段计算站台长度范围内建筑限界应符合下列

B型车站台边缘距轨道中心线的横向距离

3当车站设屏蔽门时,屏蔽门不得侵入本标准规定的屏蔽 门限界。停站作业及调度模式的站台屏蔽门至未开门车辆轮廓线 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30mm,越行作业及调度模式的站台屏蔽 门至未开门车辆轮廓线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40mm

3.3.13曲线站台及其屏蔽门限界应采用本标准第3.2.4条、第

3.3.16隔断门建筑限界宽度其门框内边缘至设备限界应

于100mm的安全间隙,且隔断门建筑限界高度宜和区间矩形 道高度相同。

3.3.17相邻区间线路,当两线间无墙或柱及其他设备时,两

3.3.18线路上的构筑物或设备与车辆带电体或受电设备之间的 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3.18的规定

3.3.18线路上的构筑物或设备与车辆带电体或受电设备

表3.3.18构筑物或设备与车辆带电体或受电设备 之间的最小净距(mm)

3.3.19车辆基地库外限界应按区间限界执行。

3.3.20车辆基地库内检修平台的高平台及安全栅栏应符合本标 准规定的检修库高平台限界,投入运营的车辆轮廓线与高平台及 安全栅栏间的安全间距应限定在80mm~120mm,低平台应采用

车站停站作业站台限界。 3.3.21当受电弓车辆需升弓进库时,车库大门应按受电弓限界 设计。 3.3.22设在两线交叉处的警冲标不得侵入相邻两线的设备 限界。

车站停站作业站台限界。 3.3.21当受电弓车辆需升弓进库时,车库大门应按受电弓限界 设计。 3.3.22设在两线交叉处的警冲标不得侵入相邻两线的设备 限界。

车站停站作业站台限界。

4.1.1A,型车应采用受流器受电

4.1A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表4.1.2A,型计算车辆主要参数

注:当选用鼓形车时GB/T 23332-2018 加湿器,需将本标准限界对应鼓形凸出的局部坐标进行等量扩宽 修正

4.1.3制定限界的主要线路参数宜符合表4.1.3的

3制定限界的主要线路参数宜符合表4.1.3的规定

表4.1.3制定限界的主要线路参数

注:Ok~3k为空调部分车辆限界,F1gz~F4gz为停站进出站附加车辆限界,F1yz F4yz为越行附加车辆限界,F1slm~F5slm为塞拉门停站开门附加车辆限界

GBZ 17799.6-2017 电磁兼容 通用标准 发电厂和变电站环境中的抗扰度1一计算车辆轮廊线;2一区间车辆限界;3一直线设备限界; 4一车下吊挂物车辆限界;5一受流器带电体车辆限界:6一接触轨限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