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459-2015 水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导则.pdf

Q/GDW 11459-2015 水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导则.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1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735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Q/GDW 11459-2015 水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导则.pdf

150mm; e) 蓄电池柜通风散热设计合理,测温装置工作正常,柜内温度不应超过30℃ f 蓄电池之间的连接条宜使用软导线连接, 4.1.3.12蓄电池室检查应符合以下标准: a) 容量300Ah及以上的阀控式蓄电池应安装在专用蓄电池室内;容量200Ah及以下的阀控式蓄 电池,可组成成套装置,宜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小室: b) 同一蓄电池室安装多组蓄电池时,应在各组之间装设防爆隔火墙:隔火墙相对蓄电池组高度应 大于0.8m,厚度不宜小于0.2m; c) 蓄电池室的门应向外开; d) 照明、通风电源开关、插座、熔断器等电气元器件均应安装在蓄电池室外: e) 蓄电池室应照明充足,应使用防爆灯: f 蓄电池室应有通风控温措施:蓄电池室宜保持在530℃之间,最高不应超过35℃,通风良好: g 蓄电池巡检采样单元应运行正常;蓄电池组端电压及单体电压应在允许范围内。 4.1.4 绝缘电阻测量应符合以下标准: a) 直流电源装置的直流母线及各支路,用1000V兆欧表测量时,对地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MW。 b) 蓄电池组的绝缘电阻: 1)220V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0.5MW; 2)110V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0.3MW。 4.1.5 5工频、冲击耐压试验方法如下: 直流母线及各支路,有电压为2.0kV、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及电压为5kV冲击耐压试验的出厂记录 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 4.1.6蓄电池组容量检测方法如下:

4.1.3.12蓄电池室检查应符合以下标准:

4.1.6蓄电池组容量检测方法如下

GB/T 28573-2012 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 一般用途汽轮机b)放电容量检测记录可参考附录B表B.3:

)阀控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应符合表3规定

)阀控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应符合表3规定

Q/GDW114592015

表3阀控密封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的规定

备电池内阻测重应必付合以下你准 a)单个蓄电池内阻值与出厂内阻基准值偏差不宜超过土10%; b 蓄电池端子应连接合格;螺栓紧固时,宜用力矩扳手,力矩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 C 充放电时回路连接端子、蓄电池连接片及蓄电池本体不应有异常发热现象; d 蓄电池端电压检查:阀控式蓄电池在浮充运行中电压偏差值及开路状态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应 满足表4的规定,测试记录参考附录B,新安装蓄电池组中不合格电池的数量达到或超过整组 数量的5%时应整组更换,

本蓄电池在运行中电压偏差值及开路状态下最大最

4.1.8充电装置稳压精度不应大于土0.5%

4.1.9充电装置稳流精度不应大于土1%。 4.1.10直流母线纹波系数不应大于0.5%。 4.1.11充电装置并机均流度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并机工作时,各模块承受的电流应做到自动均分负载,负载不小于额定值50%时, 其均流不平衡度不应大于土5%。将N+1并列运行的任一个充电模块退出运行,所带负荷应能均分至其 它的充电模块。 4.1.12充电装置自动切换验收标准: 将充电装置两段独立的交流电源中任一路电源中断供电,充电装置应运行正常。 4.1.13充电装置限流及限压特性试验内容如下: 充电电源模块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5%~110%时,应具有限流限压保护功能。 4.1.14微机控制装置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控制程序检查:启动补充(均衡)充电程序后,装置首先用1.电流进行恒流限压充电,当蓄电 池组端电压上升到限压值时,自动转为恒压限流充电;在恒压充电下,Io充电电流逐渐减少, 当充电电流减少至0.11so电流时,充电装置的倒计时开始起动,并维持到整定的倒计时结束, 充电装置自动转为正常的浮充电方式运行; b 整定值检查,定值参考附录A表A.1或表A.2和厂家建议进行整定。 4.1.15 绝缘监测装置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检查绝缘监测装置报警值整定正确:220V系统为25kW;110V系统为15kW; b)检测绝缘监测装置两极同时接地报警正确:

Q/GDW114592015

Q/GDW114592015

c)分别模拟直流母线正极、负极经电阻接地,绝缘监测装置应正确发出告警信号并显示电阻值正 确; d)分别模拟直流馈线支路正极或负极经电阻接地,绝缘监测装置应正确发告警信号并显示接地极 性、接地支路和接地电阻值正确; e)在系统存在接地点的情况下,按下绝缘监测装置复位键,检查绝缘监测装置信号报警及选线功 能正常; f 有直流馈线分屏时,应在直流馈线主屏及分屏分别进行试验,绝缘监测装置均应正确发出告等 信号并显示接地极性、接地支路和接地电阻值正确; g 绝缘监测装置应具有“交流窜入”及“直流互审”的测记,选线和告警功能。 4.1.16 遥信遥测遥控功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控制中心通过遥信、遥测、遥控通信接口,监测和控制现地正在运行的直流电源装置; b) 遥信内容:直流母线电压过高或过低、直流母线接地、充电装置故障、直流绝缘监测装置故障 蓄电池熔断器熔断、断路器脱扣、交流电源电压异常等: c) 遥测内容:直流母线电压及电流值、蓄电池端电压值、蓄电池分组或单体蓄电池电压、充放电电 流值等参数: 遥控内容:直流电源充电装置的开机、停机、运行方式切换等。 4.1.17 空气断路器特性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检查各种型号的直流空气断路器均有动作电流和安秒特性曲线图; b) 检查并核算上下级直流空气断路器动作电流及级差配合特性,无越级跳闸的隐患。 4.1.18 直流母线连续供电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交流电源突然中断,直流母线应连续供电,电压波动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10%: b) 直流母线联络开关在投切过程中应无失压现象。 4.1.19 控制母线的电压调节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在装有硅链调压或其它调压装置的直流屏柜中,进行手动调压和自动调压试验,应严格按设计 技术要求进行: 在调节过程中或调压装置故障时,控制母线应连续供电; c) 硅链调压装置应有开路告警功能。 4.1.20 蓄电池巡检模块功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用经校准的四位半数字电压表测量单体电池电压数据与集中监控器上显示的单体电池电压数 据误差不宜超过土0.05V; b) 蓄电池环境温度检测误差不宜超过土1.5℃。 4.1.21 在竣工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a)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监控装置、充电装置、直流绝缘检测装置、蓄电池)和蓄电池参数 测试报告: b 设备出厂试验报告、装箱清单、合格证、设计变更证明文件; ) 电气原理接线图、二次接线图、端子排图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d) 蓄电池充、放电记录、特性曲线及蓄电池组端电压、内阻、连接条电阻等各项参数测试报告 蓄电池厂家应提供的参数表参考附录A表A.3; 充电装置、监控装置及绝缘监测装置试验报告: 空气断路器动作电流和安秒特性曲线图: g 安装技术记录、交接试验记录; h 根据合同提供的备品备件及清单; 相关书面资料在提交书面资料的同时还应提交电子文档资料

c)分别模拟直流母线正极、负极经电阻接地,绝缘监测装置应正确发出告警信号并显示电阻值正 确; d)分别模拟直流馈线支路正极或负极经电阻接地,绝缘监测装置应正确发告警信号并显示接地极 性、接地支路和接地电阻值正确; e)在系统存在接地点的情况下,按下绝缘监测装置复位键,检查绝缘监测装置信号报警及选线功 能正常; f) 有直流馈线分屏时,应在直流馈线主屏及分屏分别进行试验,绝缘监测装置均应正确发出告箸 信号并显示接地极性、接地支路和接地电阻值正确: g 绝缘监测装置应具有“交流窜入”及“直流互审”的测记,选线和告警功能。 4.1.16 遥信遥测遥控功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控制中心通过遥信、遥测、遥控通信接口,监测和控制现地正在运行的直流电源装置; b) 遥信内容:直流母线电压过高或过低、直流母线接地、充电装置故障、直流绝缘监测装置故障, 蓄电池熔断器熔断、断路器脱扣、交流电源电压异常等: ) 遥测内容:直流母线电压及电流值、蓄电池端电压值、蓄电池分组或单体蓄电池电压、充放电电 流值等参数; 遥控内容:直流电源充电装置的开机、停机、运行方式切换等。 4.1.17 空气断路器特性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检查各种型号的直流空气断路器均有动作电流和安秒特性曲线图; b) 检查并核算上下级直流空气断路器动作电流及级差配合特性,无越级跳闸的隐患。 4.1.18 直流母线连续供电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交流电源突然中断,直流母线应连续供电,电压波动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10%: b) 直流母线联络开关在投切过程中应无失压现象。 4.1.19 控制母线的电压调节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在装有硅链调压或其它调压装置的直流屏柜中,进行手动调压和自动调压试验,应严格按设计 技术要求进行 在调节过程中或调压装置故障时,控制母线应连续供电; c) 硅链调压装置应有开路告警功能。 4.1.20 蓄电池巡检模块功能试验方法及要求如下: a 用经校准的四位半数字电压表测量单体电池电压数据与集中监控器上显示的单体电池电压数 据误差不宜超过土0.05V; b) 蓄电池环境温度检测误差不宜超过土1.5℃。 4.1.21 在竣工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a)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包括监控装置、充电装置、直流绝缘检测装置、蓄电池)和蓄电池参数 测试报告: b) 设备出厂试验报告、装箱清单、合格证、设计变更证明文件; ) 电气原理接线图、二次接线图、端子排图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d) 蓄电池充、放电记录、特性曲线及蓄电池组端电压、内阻、连接条电阻等各项参数测试报告, 蓄电池厂家应提供的参数表参考附录A表A.3; e) 充电装置、监控装置及绝缘监测装置试验报告: f) 空气断路器动作电流和安秒特性曲线图: 安装技术记录、交接试验记录; h) 根据合同提供的备品备件及清单; 1) 相关书面资料在提交书面资料的同时还应提交电子文档资料。

Q/GDW114592015

运行巡视要求如下: a) 日常运行巡视应每天不宜少于一次; b) 蓄电池室通风、照明及消防设备完好,无易燃、易爆物品; 蓄电池室内照明充足; d)室内温湿度符合要求,温度宜保持在5℃~30℃,最高不应超过35℃;湿度不宜大于90%; e) 蓄电池外观清洁,无变形、短路和接地迹象; f 蓄电池外壳无裂纹、漏液;安全排气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g)蓄电池极柱、连接片无裂痕、变形、腐蚀和短路现象; h 蓄电池巡检模块及巡检装置运行正常,无告警信号

a) 专业化巡视每年不宜少于两次,内容参考附录C表C; b) 蓄电池摆放整齐,极柱连接面水平,连接片无牵引受力: ) 蓄电池安全排气阀无堵塞,密封良好; d 蓄电池端电压在正常范围内,无欠充电、过充电,电池温度不宜超过35℃; e) 蓄电池端电压测试,蓄电池单体电压应符合表4的规定,测试记录参考附录B表B.1: f 内阻和连接条电阻测试,内阻应满足4.1.7的规定,使用专用仪器测量连接条电阻值,在3110 下应小于8mV,测试记录参考附录B表B.2; g) 查看蓄电池监测装置参数设置、当前告警及历史告警; h)运行巡视相关内容。

a)根据现场实际设备和维护项目内容,核对有关缺陷记录,编制工单(作业指导书),明确工作 任务、风险辨识及预控措施,并经审核签名: b) 准备经检验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备品备件: 根据被测量设备的误差等级选择维护测试用仪器、仪表的精度,并在有效期内; d)开始维护前通知监控人员,如果要进行远方操作,监控人员应先通知现场人员停止维护作业, 远离被操作设备。

5.3.2维护周期、项目及要求见表5

表5维护周期、项目及

Q/GDW114592015

O/GDW114592015

5.3.3蓄电池内阻检测注意事项

a)蓄电池内阻测试时,确保蓄电池处于浮充状态或静止状态: b)蓄电池内阻测试仪的测试对象为单体蓄电池,测试时应注意被测蓄电池的单体电压、容量值与 内阻测试仪参数设置相符: 禁止测试仪在接入交流电源充电的状态下进行测试。 5.3.4 蓄电池组核对性充放电注意事项: a) 应避开雷雨、大风天气: b) 蓄电池检修现场应保持通风、严禁烟火,做好消防措施: ) 站内尽量避免进行大型操作; d 如发现蓄电池浮充电压偏低,在放电前应先进行补充充电: e 在进行放电过程中、恒流限压、均衡充电方式转为浮充电前,工作人员不应离开现场,以便及 时有效地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 f) 放电过程中保持放电电流恒定,注意蓄电池组及其充放电回路外观和温度有无异常(有条件时 可用红外测温的方式进行监测),防止局部严重过热损坏设备。

5充电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6.1运行巡视内容如下:

a)充电屏上交流输入电压、蓄电池组电压、合母电压、控母电压、蓄电池浮充电流、充电机输出 电流表计指示在正常范围内: b) 控制母线调压硅链工作正常,有“手动/自动”切换时,正常运行时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置 装置处于自动调压状态; C 各充电模块“运行”灯亮,故障灯灭,通讯正常,风冷装置运行正常; d)各保护信号是否正常,无告警信号: e) 模块输出电压基本一致; f 运行有无异常声音。

装置处于自动调压状态; 各充电模块“运行”灯亮,故障灯灭,通讯正常,风冷装置运行正常; 各保护信号是否正常,无告警信号; e) 模块输出电压基本一致; f) 运行有无异常声音。 6.2 专业巡视内容如下: 运行巡视的相关内容; b) 充电装置当前及历史告警查看; c) 核对充电装置参数设置与参数单一致。参数设置参考附录A表A1或表A2; d) 查看各充电模块、监控单元显示值,与实测值误差不宜超过1%; e) 检测充电装置输入交流电压、输出直流电压,与屏内仪表一致; 6.3维护周期、项目及要求见表6

6.2专业巡视内容如下:

a)运行巡视的相关内容; b) 充电装置当前及历史告警查看; C 核对充电装置参数设置与参数单一致。参数设置参考附录A表A1或表A2 d)查看各充电模块、监控单元显示值,与实测值误差不宜超过1%; e)检测充电装置输入交流电压、输出直流电压,与屏内仪表一致; 6.3维护周期、项目及要求见表6。

Q/GDW114592015

表6维护周期、项目及要求

7监测单元的运行与维护

7.1运行巡视内容如下: a)三相交流电压是否平衡或缺相; 直流母线的电压值是否正常: c) 蓄电池进线、充电进线和浮充电的电流是否正常; d) 充电装置的运行方式是否正确; e) 运行有无异常声音; f) 正对地和负对地的绝缘状态是否良好; g) 模块监控装置指示灯正常: h) 绝缘监测装置指示灯正常; i) 液晶显示屏正常。 7.2 专业巡视内容如下: a) 运行巡视项目: b) 液晶显示面板操作正常; c) 装置整定设置、软件版本核对; d) 检查时钟是否正确: e) 查看当前告警信息及历史告警信息; f) 检查浮充与均充转换功能正常: g) 绝缘监测装置正对地和负对地的电压值及绝缘电阻值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h) 绝缘监测装置装置参数整定是否正确,参数设置参考附录A表A1或表A2; 7.3维护周期、项目及要求见表7。

表7维护周期、项目及要求

Q/GDW11459201

O/GDW114592015

8馈电及网络的运行与维护

8.1运行巡视内容如下

各支路的运行监视信号完好、指示灯正常,空气断路器位置正常。 8.2专业巡视内容如下: a)运行巡视项目: b)馈线柜通风散热良好,防小动物封堵措施完善: c)检查屏内组件标识齐全

9.1操作原则如下: a)倒闸操作过程中应保证直流电源系统母线不间断供电; b)不应在直流系统存在接地故障、告警和严重缺陷的情况下进行倒闸操作。 2注意事项如下: a)倒闸操作应在浮充电运行方式下进行: b)倒闸操作过程中允许两组蓄电池短时并联运行,任何情况下禁止蓄电池组脱离母线运行: C 倒闸操作前应检查两组充电装置的母线电压、负荷电流。两段直流母线并列运行的倒闸操作前 应保证两段母线电压极性一致,电压差宜小于2V,不应超过5V。电压差超过5V则需调整母线 电压; d)倒闸至一台充电机带两段母线运行过程中,合上联络断路器(隔离开关)后,当一台充电机退 出运行后,应检查两段母线的负荷电流都已转换至运行的充电机,并检查两段母线电压一致。 检查正常后,才可退出相应的蓄电池组: e) 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应监视直流电源设备工作正常、表计显示正确、无故障信号及告警信号 如出现异常应停止操作,待查明原因后方可继续操作; 在倒闸操作过程中,防止出现直流环网的情况; g)充电装置在检修结束恢复运行时,应先合交流侧断路器,再合直流侧断路器: h)直流熔断器或直流断路器故障需更换时,宜采用同厂家、同型号产品,且应注意熔断体额定电 流、直流断路器额定值、极性、电源端接线正确,防止因其不正确动作而扩大事故

Q/GDW114592015

Q/GDW114592015

压、均充限压(恒压)等与蓄电池数量有关的运行参数: d)当蓄电池组发生爆炸时,应迅速将蓄电池总熔断器或空气断路器断开、隔离,查明原因后方可 进行倒闻操作。在事故处理期间若仅有充电装置带负荷运行时,应向调度申请退出电磁机构断 路器的重合闸并禁止对其进行合闸操作,待事故处理后及时恢复; e) 蓄电池组熔断器熔断后,应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故障后才可送电操作,防止 直流母线失电: f 当远方监控人员发现蓄电池端电压转为均充电压后,应加强监视,若4小时仍不恢复浮充电压, 应通知人员到现场检查设备有无异常,防止电池热失控问题的发生。 0.7直流系统绝缘降低处理措施如下: a)直流系统接地告警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宜使用专用直流接地检测仪查找故障; b)如使用拉路法进行直流接地查找,应向调度申请,退出可能误动的保护。该工作至少由两人进 行,断开直流时间不应超过3s。

1.1按照设备分类在生产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设备台账。更新改造后及时更新台账,投产时技术档案 及时上传生产管理系统。 1.2运行和检修部门应按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及有关管理规定,建立和健全运行和检修技术档案资 斗。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或回路发生变更时,应及时修改图纸、填写记录,做到图实相符。技术资料档案 应包括: a) 装置技术及使用说明书; b)安装调试说明书; c) 厂家出厂测试报告、图纸资料; d) 产品合格证; e) 直流系统接线图: f) 直流熔断器、空气断路器配置表; g) 交接试验报告: h) 蓄电池充放电曲线和放电数据: i) 蓄电池安装及定期充放电试验报告; 蓄电池运行测试记录; k)缺陷记录。 1.3设备状态评价有关要求如下: a)在设备消缺、异动、检修后,应及时进行设备状态动态评价活动: b)按Q/GDW607进行评价,每年对直流系统进行一次设备评价,制定相应状态检修策略,提出 更新改造的意见和建议。

11.1按照设备分类在生产管理系统建立相应的设备台账。更新改造后及时更新台账,投产时技术栏 及时上传生产管理系统。 11.2运行和检修部门应按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及有关管理规定,建立和健全运行和检修技术档案 料。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或回路发生变更时,应及时修改图纸、填写记录,做到图实相符。技术资料档 应包括:

k)缺陷记录。 1.3设备状态评价有关要求如下: a)在设备消缺、异动、检修后,应及时进行设备状态动态评价活动: b) 按Q/GDW607进行评价,每年对直流系统进行一次设备评价,制定相应状态检修策略,提出 更新改造的意见和建议。

1.3设备状态评价有关要求如下:

Q/GDW11459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直流电源系统运行参数设置

水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监控单元基本参数表(无降压

O/GDW114592015

Q/GDW11459201

表A.3蓄电池厂家应提供的参数表

Q/GDW114592015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直流电源系统巡检表

表C.1直流电源系统巡

Q/GDW114592015

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导贝

Q/GDW114592015

继制宵 编制主要原则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21 主要工作过程 21 标准结构和内容 22 条文说明

编制主要原则 2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2 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结构和内容 条文说明

Q/GDW114592015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2015年度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2015) 4号文)的要求编写。 为进一步提升国家电网公司所属水电站管理水平,加强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所属水电站直流电源系 统运行维护工作,狠抓直流系统设备源头,提升直流系统设备智能化,确保水电站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 行GB/T 22227-2008 工业用化学品 具有低溶解性的固体和液体水溶性测定 圆柱层析法,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结合水电站实际而编制本标准。

深入分析了国家电网公司水电站(含抽水蓄能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设备及其运行、维护的特点,借鉴国 家及电力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同时吸收现有的水电运行与管理经验,编制水电站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维护 要求。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本标准主要参考文件: DL/T72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504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Q/GDW606变电站直流系统状态检修导则 Q/GDW11310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直流电源系统运行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水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 国家电网生(2012)5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 国家电网基建(2015)60号《国家电网公司水电厂重大反事故措施》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相一致,不低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内容。

2015年3月,成立了编写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制定了编制大纲和技术标准编写工作进度计划, 并着手资料收集开始编写工作。 2015年5月,组织召开《水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导则》大纲编制研讨会,完成技术标准大纲编写。 2015年7月,在长沙组织召开了标准编写初步审查会,与会专家对《水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征求意见稿)》的编写进行了审查,提出了修改意见,并采用会审和函审方式,多次在国网水电系统范 围内征求意见,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5年7月,编写小组组织对《水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维护导则(征求意见稿)》进行内部审查,完 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写,提交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 2015年9月,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统一组织在国网水电系统单位征求意见。 2015年10月,根据国网公司基建部反馈,汇总征求意见和有关专家意见,对《水电站直流系统运 行维护导则(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并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5年10月,国网公司基建部在北京组织召开标准审查会,标准送审稿会议审查结论为:按照审 查意见修改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建议报批。

O/GDW114592015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2014)455号文)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8章HG 30014-2013 生产区域吊装作业安全规范,投运前设备验收;蓄电池的运行与维护;充电装置的运行与维护;监测 元的运行与维护:馈电及网络的运行与维护:系统运行操作:异常和事故处理:设备技术管理组成。

整流充电装真直,考虑了目前实防 使用情况。目前充电装置主要有高频开关模块型 高频开关模块型充电装置具有体 积小,质量轻技术性能、指标先进, 可靠性高,自动化水平高等优点,为目前 型充电装置。蓄电池主要针对目 前广泛使用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反形式,电解质组成、槽体结构 安装形式都不尽相同,故虽基本原理一样,但技术数据和 特性曲线尚有较大的差异, 的使用说明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