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市规划国土发[2018]294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2018年8月30日).pdf

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市规划国土发[2018]294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2018年8月30日).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657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北京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市规划国土发[2018]294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2018年8月30日).pdf

5.3.1应对交通枢纽建筑的票务、安检行季托运、导乘提示、垂直交通、场内通勤、交通换乘、停 车、候乘休息和配套服务设施等进行系统性无障碍设计,并针对肢体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或使用 常规设施器具有障碍人群的通用性和特殊性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5.3.2应对交通枢纽站场内部空间进行无障碍路线规划,其路线应连接室外场地出入口、售票柜台 (机)、安检(票)人口、问询台、等候休息区、登车(机)站台区(口)、公共卫生间、各类配套商 业服务设施下停车库(楼)中的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路线转弯和无障碍设施处应设置相应的引导 标识多 口、售票窗口(机)、安检(票)出人口、问询台、路线和功能导示牌、上下车站台区公共卫生间和 各类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站厅层应设置配有盲文提示的无障碍路线和功能导示牌导余牌前应设置提示 盲道,有条件的宜结合随身电子设备提供智能引导。 5.3.4应设置具有容膝空间的低位服务台,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升导标识和提示盲道(如图5.3.4所

图5.3.4低位服务台示意图

图为低位服务台示例,应注意低位服务台下容膝空间、 提示首道以及引导标识的攻 对应的视力障碍者咨询位置与低位服务台所对应的肢体障碍者咨询位置可分开设置 5.3.5应设有低位售票服务窗口(柜台)和低位电子自动售票设施,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如 图5.3.5所示)。

YY/T 0681.8-2011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8部分:涂胶层重量的测定图5.3.5低位无障碍电子售票设施示意图

低位台面及容膝空间主要适用于乘轮椅者,提示盲道主要服务于视力障碍者,有条件时可为售票机 加装语音提示功能。 原季 5.3.6无障碍电梯候梯处、扶梯和每层楼梯梯段起让和休息平台处应设置提示盲道,扶梯起止处应设置 语音提示功能,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谌(如图5.3.6所示)。

图为父通堰纽内状 有乘梯者注意安全 3.7检票闸口处应设置轮椅和婴儿推车通道,并应设置提示盲道,有条件的可设置语音提示功能 5.3.7所示)。

图为检票间口无障碍通行示例

图5.3.7检票无障碍闸口示意图

5.3.8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闸门前应设置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闸门前应设置为老年人、孕妇、残疾人、 准婴儿车者提供服务的无障碍优先候车区和相应的无障碍导标识(如图5.3.8所示),站厅层内应设置 具有助力扶手和靠背的无障碍座椅。

图5.3.8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闸门前示意图

图为轨道交通站台与无障碍车厢接驳处示意图,应注意引导标识及盲道的设置 9对于换乘路线较长的交通枢纽,宜在换乘路径的相关交通节点处设置无障碍电子求助装置(如 9所示)。

图为轨道交通站台与无障碍车厢接驳处示意图,应注意引导标识及盲道的设置 对于换乘路线较长的交通枢纽,宜在换乘路径的相关交通节点处设置无障碍电子求助装置(如图 所示)。

图为交通节点处设置无障碍电子救助装置和无障碍等候座椅。

图5.3.9电子求助装置示意图

5.4.1就餐和商品售卖区域出入口处不应设置高差,其内应保证轮椅无障碍通行及回转的空间。并应设 置无障碍餐位(台)和相应的引导标识。售卖区出口结账处应设置具有容膝空间的低位结账台。 5.4.2公共卫生间内应设置无障碍厕位无障碍小便池和无障碍洗手台,取水间外部应设置具有容膝空 间的低位饮(取)水台,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如图5.4.2所示)

图5.4.2低位饮(取)水台示意图

自 亮4 其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内应设置可满足家庭异性和母婴照顾的无障碍设施,并根据实 设置具有育婴设施的母婴室。其门体应采用电动侧推门或平开门,并应设置低位按钮和相应 导标识。其内部空间尺度和设施设计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表C.0.6相关设计要求(如图5.43月

无障碍卫生间应充分满足通用性设计要求。

图5.4.3无障碍卫生间空间示意图

6.1.1应对开放的行政办公区室外场地无障碍路线和盲道系统进行规划,其路线和盲道系统应连接场地 和建筑出人口、无障碍停车位、人行道和各类室外活动场地。行政办公场地人行路线出人口与城市人行 道路接驳处应以无障碍坡地形过渡。 6.12)地面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建筑出入口,并与场地内无障碍路线相连接,通往无障碍出入口的道路 拉设置相应的无障碍标识。 6.1.3无障碍出入口门前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和提示盲道,门体应采用电动平形或侧推门, 并设置低位按钮。

6.2.1应对行政办公区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无障碍路线规划,其路线应连接办公建筑出人口、政务服务区 域、群众来访议事区域、多功能会议区域、职工餐厅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公共卫生间等场所和区域,无障 碍路线和与其相连接的相关设施处应设置系统的引导标识。 6.2.2应对政务服务区域的盲道系统进行规划其内应设置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将视力障碍者引导至 相应的服务接待场所。 划自 6.2.3其政务服务区域内应设置配有文提示的无障碍路线和功能导示牌,导示牌前应设置提示盲道 靠近建筑主出人口、政务服务大厅和地下车库电梯厅处应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并设置相应的引导标识。 6.2.4建筑主出入口前有高差处可结合景观环境设置无障碍坡地形或无障碍坡道,并应设置可供无障碍 通行的门体和低位按钮。 6.2.5政务服务大厅宜设置于建筑底层,且应为无障碍楼层。服务窗口均应采用低位坐姿接待,无障碍 服务圖口位具有容膝空间,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并配置一定数量的轮椅(如图6.2.5所示)

低位服务窗口和服务台提供坐姿服务,方便所有使用者使用。

图6.2.5低位服务台示意图

段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楼梯扶手宜设置楼层盲文提示,楼梯踏面前缘均宜设置色彩鲜明的提示条。 6.2.7接待群众来访的区域内不应设置高差,应保证轮椅通行回转和停放的空间要求,办公接待台面 下应具有容膝空间(如图6.2.7所示)。 资

图6.2.7接待群众来访办公接待台示意图

其接待台和等候区的座椅设置、容膝空间、轮椅回转密间等应满足所有有障碍人士的方便使用

6,3配套服务设施 6.3.1多功能厅、会议室和接待室内不应设置高差,会议桌面下应具有容膝空间。设有阶梯座位的多功 能厅应设置与无障碍路线相连接的无障碍席位,其主席台应设置轮椅坡道(或可移动式轮椅坡道),并 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6.3.2公共生简应设置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其门体应采用电动侧推门或平开门,应设置低位按钮和 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其内部无障碍设施布置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表C.0.6相关设计要求。 63.3职工餐厅应与场地内或建筑内无障碍路线相连接,设置可供轮椅使用者就餐的桌位以及相应的低 位取餐和餐具收贮设施,该桌位尺度、桌下空间和间距应保证轮椅通行和使用要求。 咨源 6.3.4行政办公建筑作为临时救灾指挥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场所时,其配套储备物资内应配备担架、拐 杖和轮椅等辅具设施。

7.1.1应对博览建筑室外场地和内部空间进行无障碍路线和盲道系统规划,其路线应使室外广场和展 场、室内展览空间公共服务空间、报告厅、数字体验厅等场所能够无障碍连接。 7.1.2场地车行流线不应与参观者人行流线相混杂,地面无障碍停车位应与场地和建筑无障碍路线相连 接,并应靠近无障碍出人口。 1.3入口广场、室外展场和室外活动场所应与城市和场地内无障碍路线相连接。台阶起止处应设置提 示盲道和提示夜灯,并应设置轮椅坡道、助力扶手和无障碍引导标识,其具体措施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 规范[1]第3节相关设计要求(如图7.1.3所示)。

图7.1.3室外无障碍路线示意图

图为连接室外展场的无障碍路线示例,通过无障碍坡地形或轮椅坡道设计使室外场地满足充障码 求。 然货

图7.2.1出入口无障碍缓坡道示意图

图为主入口无障碍缓坡道示例,其设计应与建筑和景观环境相协调。 2.2可供无障碍通行的出人口门体应采用电动感应侧推门,并应设置无障碍引导标识,门前应设量 盲道(如图7.2.2所示)。

图7.2.2无障碍出入口门体示意图

7.2.3换票处和问询台应设置具有容膝空间的低位服务柜台,并设置低位电子自动售票设施,柜台前应 7.2.4门厅或中庭内应设置配有盲文提示的先障碍路线和功能导示牌,有条件的宜结合随身电子设备提 7.2.5安全检查闸口处应设置轮椅和婴儿推车通道,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7.2.6门厅或中庭内休息区座椅应设置具有助力扶手和靠背的无障碍座椅,并应在门厅入口附近设置轮 椅和婴儿推车租赁场所。

1垂直电梯均应符合无障碍电梯要求,电梯候梯处、扶梯箱每层楼梯梯段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过 立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然 2观览空间内如设有地面高差,应结合观览路线设置连续的轮椅缓坡道,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 示识(如图7.3.2所示)。 规戈

图7.3.2室内轮椅缓坡道示意图

室内轮椅缓坡道应与室内构筑物、花台等相结合 可准轮椅坡道两侧墙面设置展品,增加其趣味性体验。 7.3.3展览空间内应配备语音导览讲解服务设备,其影音等多媒体展示应配备字幕或手语解释。 7.3.4宜设置可触摸式互动展示设施,通过增加触觉、嗅觉等互动观览形式使有障碍人士均享有良好的 观览体验(如图7.3.4所示)

图7.3.4互动观览体验示意图

展品内容及展示方式亦应遵循通用设计理念,通过增加触觉、嗅觉等互动观览形式,使听力、视 力、肢体等有障碍人士均享有良好的观览体验。 市力 7.3.5设有阶梯座位的报告厅出人口有高差处应设置轮椅坡道,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如无 法满足要求时可设置相应辅具设施(如图7.3.5所示)。 7.3.6、设有阶梯座位的报告厅应设置与建筑内无障碍路线相连接的无障碍座位,其主席台应设置轮椅坡

道(或可移动式轮椅坡道),台阶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其轮椅席位设置要求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规 范[11第3节相关设计要求(如图7.3.6所示)

图7.3.5无障碍辅助设施示意图

有建筑报告厅出入口设有台阶,且无法设置轮椅坡道时,应灵活运闺无障碍辅助器具,

无障碍席位座与建筑内无障碍路线相连通

图7.3.6报告厅轮椅席位示意图

7.4.1服务配套区域(餐饮与商业)应与室内外无障碍路线相连接,有台阶处应结合环境设计设置轮椅 坡道,台阶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 规 7.4.2纪念品售卖展示台架宜设置低位设施,其收费柜台应具有容膝空间,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 识。 7.4.3休息厅内应设置无障碍休息座椅,其无障碍休息座椅应设有助力扶手和靠背。 7.4.4其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内应设置可满足家庭异性和母婴照顾的无障碍设施。其门体应采用电动侧 推门或平开门,并应设置低位按钮和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其内部空间尺度和设施设计应符合本导则 7.4.5公共卫生间内应设置无障碍厕位、无障碍小便池和无障碍洗手台,取水间外部应设置具有容膝空 间的低位饮(取)水台,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7.4.6地下停车场的无障碍车位应靠近无障碍垂直电梯,与电梯厅相连接的通道设有台阶时,应设置轮 椅坡道,应设置相应的引导标识,人防门槛处(或采用活动门槛)应设置无障碍过渡设施。

8.1.1体育场馆和室外比赛场所应进行无障碍路线和盲道系统规划,其无障碍路线应闭环连贯,能够使 事辅助用房、配套服务功能空间和停车空间等相互无障碍连通,并应与周边街区无障碍路线相连通。 与场地内无障碍路线相连接 8.1.4不同方向的场地出入口附近的公交站点(包括地铁站点)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应与城市道 8.1.5场地内集散和休息场所存在高差时,应以无障碍坡地形或轮椅坡道相联接,台阶起止处应设置提 8.1.6当场地内无障碍路线被车行道路所隔断时,应在其交汇处设置提示斑马线和车辆减速措施。 然 8.2.1出人口有高差处宜结合场地设开形成无障碍坡地形,如需设置台阶,其台阶和坡道应结合出人口 处景观环境进行设计,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8.2.2无障碍出入口处门前)应设置提示盲道,可供无障碍通行的门体应采用电动感应侧推门。安全 检查闸口处应设置轮椅和婴儿推车通道,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8.2.3出人口处(门厅内)的取票处、咨询处应设置具有容膝空间的低位服务柜台,并应配置相关智能 手语翻译设备以及低位电子自动售(取)票设施。柜台前应设置提示盲道,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 8.2.4出人口处(门厅内)应设置便于坐姿阅读,配有盲文提示的观赛导引和无障碍路线导示牌,有条 件的宜结合随身电子设备设置电子标签引导服务。 8.2.5场馆内观赛休息通廊有高差处应采取坡地化措施或设置轮椅坡道,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 识,其无障碍休息座椅应设有助力扶手和靠背, 市规 8.2.6阶梯式室内外观赛场地均应设置无障碍垂直电梯,电梯候梯处、扶梯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并 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8.2.7无障碍观赛轮椅席位和相应的陪同席位(包括主席台和运动员观赛席位)应与建筑或场地内的无 障碍路线相连通,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如无法满足要求时,可设置相应辅具设施。其轮椅 席位设置要求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规范[第3节相关设计要求。 8.2.8其轮椅席位的视线设计(视线超高值)应满足前排观众站立时,轮椅席位的观众仍可坐姿观看比 赛的要求, 布 8.2.9观赛席位阶梯通道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并设置相应的扶手和护栏。有条件的宜结合随身电子 设备提供多语种语音观赛解说服务 8.2.10无障碍观赛轮椅席位的布置应结合无障碍通道,规划消防避难疏散路线,并参照消防安全疏散

标识设置相应的光电无障碍避难疏散引导标识。

8.4.1餐饮与商业区域应与室内外无障碍路线相连通,有高差处应结合室内外环境设计采用坡地形过渡 或设置轮椅坡道。其无障碍出人口门体应采用电动侧推门,并应设置低位按钮(如图8.4.1所示)。

图8.4.1餐饮区域示意图

8.4.2纪念品售卖展示台架宜为低位设施,其收费处应设置具有容膝空间的纸位服务台,并应设置相应 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8.4.3公共卫生间内应设置无障碍厕位、无障碍小便池和无障碍洗手台,取水间外部应设置具有容膝空 8.4.4其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内应设置可满足家庭异性和母婴照顾的无障碍设施。其门体应采用电动侧 推门或平开门,并应设置低位按钮和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其内部空间尺度和设施设计应符合本导则 附录C表C.0.6相关设计要求。 8.4.5宜在观赛休息通廊、餐饮和商业区域无障碍路线的重要节点处设置无障碍电子求助装置(按钮) 并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8.4.6应为听力、视为或肢体障碍的志愿者配置包括语音和字幕等无障碍设施和设备,志愿者休息室地 面不应设有高券,休息室门体应能够满足轮椅通行要求,并采用配有电动门扇开启按钮的侧推门或平开 门。 椅坡道,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人防门槛处(或采用活动门槛)应设置无障碍过渡设施。 8.5赛事接待服务策划 8.5.1为残障运动员提供住宿接待的场所应能够满足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出行参赛要求,赛事出行的策 划主要包括:建筑内无障碍垂直电梯配置数量、无障碍上下车区域和路线布局、无障碍楼层布局以及上 下楼轮椅坡道(或临时设施)设置等。 8.5.2为保证残障运动员在参赛出行前约定的时间内就餐,赛事出行前就餐的策划主要包括:就餐区面 积和无障碍餐位的配置及数量、就餐区无障碍路线布局。 8.5.3为使残障运动员在机场等交通枢纽和各类赛场参赛能够得到人性化服务,赛事无障碍服务的策划 主要包括:无障碍专用通道和区域布局、相关可移动服务器具配置、方便如厕的无障碍厕位和无性别卫 生间配置以及无障碍更衣淋浴设施配置。

1场地出人与城市人行道路接驳处应以无障碍坡地形过渡,同时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规范[1]第 3节轮椅坡道相关设计要求; 3场地出人口的人行与车行流线应分开设置,人行道应可供轮椅和相关无障碍设备通行,并应设 置相关无障碍引导标识(如图9.1.1所示); 旅源

图9.1.1医疗康复建筑场地出入口示意图

处人行与车行流线应完全分开,其人行出入口处应满足有障碍人士使用轮椅的要求

源安 3其大行出欠口和人行道宽度宜满足轮椅双向通行的尺度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应间隔一定距 离设置创转避让空间。 图9.1.2所示)。 公源

不同于市政道路,场地内车行道路与人行道路之间宜无高差,以方便有障碍人士债

于市政道路,场地内车行道路与人行道路之间宜无高差,以方便有障碍人士使用辅具出行,

1.3人行道路应采用防滑材料,路面不应布置管井盖和排水篦子,并避免路面积水。 .4人行道路有台阶处应设置轮椅坡道、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和提示夜灯,其具体措施应符合 附录规范[11第3节轮椅坡道相关设计要求。

9.1.5地面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建筑无障碍出入口,并应与无障碍路线相连接,避免与车行流线相交叉

图9.1.5地面无障碍停车示意图

9.1.6当无障碍路线穿行场地内车行道路时,应设置人行横道线和减速措施,保证无障碍路线的连贯 性。休息区场所存在高差时,应以无障碍坡地形或轮椅坡道接驳,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如 图9.1.6所示)。

9.1.6当无障碍路线穿行场地内车行道路时,应设置人行横道线和减速措施,保证无障碍路 性。休息区场所存在高差时,应以无障碍坡地形或轮椅坡道接驳,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 图9.1.6 所示)。 布

6场地过街无障碍示意图

图中虚线为人行路径,实线为车行路径,当场地内无障碍路线与车行流线交叉时设置相关的人 行横道线和减速措施。 创自

图中虚线为人行路径,实线为车行路径,当场地内无障碍路线与车行流线交叉时应设置相关的 黄道线和减速措施。 创

9.2.1建筑出人口前有高差处宜结合场地设计无障碍坡地形,如需设置台阶,应设置与环境景观相结合 的轮椅坡道,出入口台阶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如图9.2.1所示)。

筑出入口处结合花池绿植设置的轮椅坡道与台阶

图9.2.1建筑出入口台阶及轮椅坡道示意图

9.2.2无障碍出入口门前应设置提示盲道,门体应采用电动感应侧推门,并应设置低位按钮和相应的无 障碍引导标识。 规

9.3诊疗大厅 9.3.1门厅内靠近无障碍出人口处应设置配有盲文提示的无障碍路线和功能导示牌,有条件的宜结合随 身电子设备提供智能引导。 9.3.2门厅内不应设置地面高差,休息区的无障碍座椅应设有助力扶手和靠背,并应设置轮椅租赁空 间。 划 9.3.3挂号处、缴费处、取药处得医台和住院处等服务接待处应设置具有容膝空间的低位服务台,并 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和可放置拐杖等辅具的装置(如图9.3.3所示)。

图9.3.3门厅低位服务台示意图

低位服务台处应设置无障碍引导标识和可放置拐杖等辅具的装置。 (如图9.3.4所示)。 自然资源委 25

低位服务台处应设置无障碍引导标识和可放置拐杖等辅具的装置。 图9.3.4所示)。

公交通空间内所有垂直电梯和楼梯均应为无障碍电梯,并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表C.0.7相关设计 候梯厅内无障碍电梯及低位呼叫按钮前应设置提示 盲道及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如图9.4.所示)

电梯均应采用无障碍电梯,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图9.4.1无障碍候梯厅示意图

9.4.2扶梯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和相应的提示标识,起止处宜设置语音提示功能。 9.4.3诊疗用房的门体宜采用低位或脚踏电动门扇开启按钮,所有门体均应采用杆式低位拉手(如图 194.3所示)。

图9.4.3诊疗室脚踏控制按钮与门体拉手示意图

脚踏电动控制按钮是考虑乘轮椅者的使用要求,采用杆式拉手主要是为避免使用者衣物等勾住 同时增大接触面积便于使用者施力。

9.4.4主要交通流线的走廊和过道两侧墙面应设置助力扶手或扶壁板,其墙柱体阳角应做成弧面、抹角 或采用软性材料包裹。 源

5.1病房和诊疗室门口墙面应设置助力扶手或扶壁板,无障碍病房门口应在助力扶手或扶壁板上 文提示,门体应采用低位杆式拉手(如图9.5.1所示)。

图9.5.1病房和诊疗室门口扶壁板示意图

9.5.2病房区内公共卫生间的淋浴间均应设置坐姿洗浴的设施,并符合本导则附录C规范[1]第3节无 障碍浴室相关设计要求。 9.5.3无障碍病房内的卫生间应满坐姿盟洗、厕浴、轮椅退出回转和护理人员介护的空间需要,并符 合本导则附录C表C.0.6相关设评要求。 9.5.4无障碍病房内的贮物柜宜采用低位挂杆和下拉式储物架,其照明开关距地高度宜为1.10米,电 源插座距地高度宜为0.60~0.80m米,便于开启灯具和插拔插头。

6.1公共休息区地面不应设置高差,两侧墙面应设置助力扶手或扶壁板,其无障碍休息座椅应设 扶手和靠背。 6.2护士站应设置具有容膝空间的低位服务台,其转角处宜做成弧面或抹角,并设置可放置拐杖 的装置和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如图9.6.2所示)

图9.6.2护士站低位服务台

9.6.3公共卫生间的门体应采用电动侧推门,并应设置低位按钮和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 9.6.4公共卫生间内应设置无障碍洗手台、无障碍小便池和无障碍厕位。无障碍厕位(包括一般厕位) 内应设置医用吊瓶挂杆、拐杖(盲杖)放置支架和物品放置台,并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表C.0.6无障碍 则位相关要求(如图9.6.4所示)

图为公共卫生间无障碍厕位平面图及立面图示例。

图9.6.4公共卫生间无障碍厕位示意图

9.6.5其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内应设置可满足家庭异性和母婴照顾的无障碍设施。其门体应采用电动侧 维门或平开门,并应设置低位按钮和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其有障碍人土使用轮椅、介护人员护理的 空间尺度和设施设计应符合本导则附录C表C.0.6相关设计要求 9.6.6地下停车场的无障碍车位应靠近无障碍垂直电梯,与电梯厅相连接的通道设有台阶时,应设置轮 奇坡道,并应设置相应的无障碍引导标识,人防门槛处(或采用活动门槛)应设置无障碍过渡设施。

10.1.1为使有障碍的学生能够借助轮椅或其他辅助工具无障碍上学、上课和参与各类活动,应将无障 碍公交站点、学校出欠台、各类教学空间、课间活动空间、文娱运动空间、食堂就餐空间等通过无障碍 路线相互连接。校园内的无障碍路线和设施规划应能够包容各方面能力障碍学生在相同的校园环境中共 同觉成长 轮椅坡道相关设计要求(如图10.1.2所示)。 然

图10.1.2场地无障碍坡地形示意图

10.13年小学校园出人口处应设置可供有障碍的家长(或老年人家长)接送学生休息等候的

宜结合街区绿带为接送学生的家长提供林下无障碍休息场所。

HG/T 4198-2011 甲醇合成催化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1图10.1.3校门口无障碍休息区示意图

图10.1.4校园室外场地无障碍步行环境示意图

烛小学校园室外场地应保证无干扰的步行环境,高差处宜以坡地形过渡。 10.1.5校园内不应种植叶缘带刺(月季、玫瑰等)、具有枝刺(皂荚、石榴等)或县有耗叶刺(刺槐 等)的植物。 10.2建筑入口 市规划音

10.2.1校园内宜以无障碍坡地形连接所有建筑出人口,出人月前有台阶处应设置轮椅坡道。无垂直电 梯到达的主要教学功能空间楼层应设置楼层轮椅坡道使其与校园室外场地无障碍连接(也可作为灾害避 难无障碍通道)。出人口台阶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与相应的引导标识(如图10.2.1所示)。

图10.2.1建筑出入口无障碍坡地形示意图

10.2.2校园内建筑无障碍出人口的门体宜采用平开门或感应侧推门,并应设置低位按钮和相应的无障 碍引导标识。 规

10.3.1主要教学功能区内至少应设置一部无障碍电梯域设置楼层轮椅坡道),无障碍电梯及低位呼叫 安钮前应设置提示盲道及相应的引导标识。其走廊空间内设有台阶时GB/T 27523-2011 卷烟 主流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1,3-丁二烯、异戊二烯、丙烯腈、苯、甲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应设置坡地形(或轮椅坡道)使 走廊楼地面无障碍连接。 10.3.2校园内所有楼梯均应为无障碍楼梯,每层楼梯梯段起止处应设置提示盲道,每层楼梯扶手起止 处宜设置楼层盲文提示,踏面前缘均应设置色彩鲜明的提示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