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87-2021 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pdf

DB/T29-287-2021 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607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T29-287-2021 模板早拆施工技术规程.pdf

一柱顶板:2一梁托:3一支撑板

1一上扣碗;2一下扣碗;3一移动托盘 4一承力销:5一钢管:6一限位螺母:7一调节丝杠

NY/T 2798.10-201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0部分:蜂产品1一上扣碗;2一下扣碗;3一移动托盘 承力销:5一钢管:6一限位螺母:7一调节丝杠

5.0.1散支散拼梁板早拆施工宜采用由模板面板、次龙骨、主龙骨、早拆装置、 支撑架体等组成的早拆体系。 5.0.2现浇混凝土结构整层浇筑早拆施工宜采用由铝合金模板、支撑构件、早拆 装置、紧固件和配件组成的铝合金模板早拆体系。 5.0.3双向密肋楼盖早拆施工宜采用由支撑架体、承托梁与模壳组成的塑料模壳 或玻璃钢模壳早拆体系。 5.0.4现浇无梁楼板施工可采用由四角独立支柱和定型模板组成的台式模板早拆 体系,也可采用由定型模板、箱型梁和早拆柱头组成的钢框胶合板早拆体系,也 可采用其他配套的模板早拆支撑体系,

6.0.1模板早拆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第一次拆除时,结构的强度及传递荷载的能力应等效被拆除模架的支 撑能力; 2模板第一次拆除后,早拆结构与保留支撑的共同作用应确保结构不发生开 裂。 6.0.2模板早拆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根据结构跨度、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对模架第一次拆除时的支撑层数 进行设定,对所需结构早期强度进行计算; 2确定保留支撑的间距; 3核定多层连支结构所承受及传递的荷载 5.0.3模板早拆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模板及其支撑设计的荷载值,可参考附录A; 2根据楼层的净空高度和支撑杆件的规格确定竖向支撑组合,设计竖向支撑 间距控制值; 3根据竖向支撑结构受力分析确定支撑步距及第一次拆除后需保留的横杆 4确定早拆装置的布置。 5.0.4楼板混凝土实施模板早拆保留支撑间距不应大于2m;梁混凝土实施模板早 拆保留支撑间距不应大于8m。梁、板结构对保留支撑间距的要求可按下式进行 核算:

1.1367×h×f Lb/≤ Yh

式中:Lbl一保留支撑间距,m; h一楼板厚度或梁高,m fi一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MPa(10°N/m²); h一混凝土早拆结构重力作用标准值,kN/m3(103N/m3)。 6.0.5支撑系统核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浇筑支撑和保留支撑两种不同工作状态进行核定。浇筑状态模架应按照 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计算; 2保留支撑荷载取标准值:活荷载1kN/m²,楼板25.1kN/m²,梁25.5kN/m3 3结构抗拉强度可取当期龄期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4确定保留支撑纵横间距后,应根据楼板(梁)的结构参数及模板早拆时的 控制强度,计算结构应力,确保结构不发生开裂; 5保留支撑竖向变形与结构按所承担荷载比例发生的相应挠度应一致。独立 钢支撑应按照欧拉公式进行计算;有单向水平拉杆的立杆应按照单排脚手架计 算;有双向水平拉杆应按照双排落地附墙脚手架计算。 6.0.6第一次拆模时间的判定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根据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标准值,确定结构荷载; 2在保留支撑支顶情况下,按素混凝土单一材料计算混凝土结构承担对应荷 载的表面拉应力; 3按不大于此拉应力标准值确定构件所应达到的抗压强度等级;

4按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6.0.7多层连支荷载分配与结构能力的核定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确定连续支撑各楼层混凝土弹性模量; 2统计连续支撑各楼层(包括无支撑楼板层)总荷载; 3按照弹性计算方法,建立刚度能力与分担荷载的比例关系; 4核定各层结构承载能力。 6.0.8各层荷载可根据刚度分配原则进行分配,分配到各层的荷载可按式6.0.8进 行计算。

式中:Fi一第i层分配到的需承担的荷载标准值; F一所需承担的全部荷载标准值; Eti一龄期t时第i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Ii一龄期t时第i层混凝土的惯性矩; Et一龄期t时第j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Ii一龄期t时第j层混凝土的惯性矩; 结构抗拉强度验算应满足式6.0.9的要求,

式中:F一第i层结构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Mcv一第i层结构最不利截面,在所分配到的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所 受最大弯矩; Wev一第i层结构(按混凝土单一材料)的抗弯截面系数。 6.0.10应根据结构自重、施工荷载确定的立杆最大间距、水平杆步距、早拆装置 型号等模架控制数据,确定保留支撑留置位置,绘制模板早拆支撑体系施工图 明确模板的平面布置及相应材料用量。 6.0.11根据模板早拆施工图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材料用量进行分析计算,明 确周转材料的动态用量,并确定最大控制用量

7.1.1应按照模板早拆设计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 7.1.2施工流水段应按照混凝土早期强度形成的时间进行划分,模架材料流动方 向应满足模板早拆工艺的要求。 7.1.3模板早拆的面板配置应遵循模板规格及平面尺寸合理配置的原则,整板与 板带结合布置。次龙骨接头应在支座位置,主龙骨搭接应在主龙骨支座处错开, 7.1.4应根据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的不同气候条件,制定早期混凝土强度判 定方法,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确定拆模时间。。 7.1.5施工方案应明确后浇带模板支架的保留做法,避免拆模时对后浇带模板支 撑的损坏。 7.1.6模板早拆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应具备施工操作技能

7.2.1模板安装前应对支撑模架基础强度和整体稳定性进行核定。 7.2.2铝合金模板、台式模板等独立钢支撑在与顶板形成稳定支撑状态前,应临 时拉顶。定长水平拉杆架体节点锁固应牢固有效,扣件钢管顶部所接长的立杆应 增设双向水平杆。 7.2.3当架体所支撑的楼板厚度不大于180mm,支撑架体高度小于5m时可不设 剪刀撑,但应按不大于2步3跨间距与竖向结构拉顶牢固。 7.2.4散支散拼覆膜木模板支设时,次龙骨排布方向宜平行于模板面板的长边 在保留支撑上方板缝模板两侧与模板面板长边接缝的下方应布设通长次龙骨支 顶。 7.2.5主、次龙骨安装时应交错顶墙。

图7.2.5龙骨交错顶墙示意图

与墙顶紧:2一主龙骨:3一墙体:4一次龙骨

7.2.6梁侧模板安装应采用夹持梁底模板方式,楼板模板应压在梁侧模板面板顶 部安装。

(d)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

(g)初始早拆支撑状态

h)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

2.6梁侧模板节点示意图

1一混凝土梁板;2一立杆;3一早拆装置;4一横杆;5一模板;6一主龙骨;7一次龙骨;8 一普通钢管扣件:9一螺栓:10一U型托 7.2.7早拆装置顶端支撑形式应包括直接支撑于楼板、支撑于板缝面板和支撑于 次昌

(a)初始早拆支撑状态 (b)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

【a)初始早拆支撑状态 (b)第一次早拆后支撑状态

1一混凝土板;2一早拆装置;3一立杆;4一保留模板带;5一次龙骨;6一主龙骨 7.2.8模架支搭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标定地面控制线:

2从角点处起始搭设支撑立杆; 3支撑架体形成稳定结构; 4安装并调平早拆装置; 5安装主龙骨; 6铺设次龙骨; 7安装模板; 8检查验收。 7.2.9早拆模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第一次拆模时,散支散拼模板宜在保留支撑位置留置板带,板带位置应准 确,并与两侧整块模板接缝严密,不得翘曲; 2上下层立杆支撑位置应对应准确; 3早拆装置、U型托、底部调节丝杠等配件应调节到位,不得虚顶

2从角点处起始搭设支撑立杆; 3支撑架体形成稳定结构; 4安装并调平早拆装置; 5安装主龙骨; 6铺设次龙骨; 7安装模板; 8检查验收。

8检查验收。 7.2.9早拆模架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第一次拆模时,散支散拼模板宜在保留支撑位置留置板带,板带位置应准 确,并与两侧整块模板接缝严密,不得翘曲; 2上下层立杆支撑位置应对应准确; 3早拆装置、U型托、底部调节丝杠等配件应调节到位,不得虚顶

7.3.1第一次拆模前,应对所支撑结构的实际强度做出准确判断,应以成熟度预 估龄期(见附录B)、回弹仪实体检测作为参考依据,以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 作为判定依据。 7.3.2实施模板早拆前,应控制待拆构件上方施工荷载小于设计计算值。保留支 撑间距不得大于设计值,模板拆除时应确保保留支撑不受扰动。 7.3.3模板拆除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结构第一次拆模强度确认; 2第一次拆模申请; 3待拆模楼板施工荷载确认; 4拆除不需要的立杆; 5降下支托主龙骨托架; 6拆除主、次龙骨; 7拆除模板; 8龙骨模板向上一层传送; 9完成拆模与荷载转换过程。 7.3.4多层连续支撑最下层楼板支撑拆除前,应确认结构达到不发生开裂的最低 结构强度。

7.3.1第一次拆模前,应对所支撑结构的实际强度做出准确判断,应以成熟度预 估龄期(见附录B)、回弹仪实体检测作为参考依据,以同条件试块的抗压强度 作为判定依据。 7.3.2实施模板早拆前,应控制待拆构件上方施工荷载小于设计计算值。保留支 撑间距不得大于设计值,模板拆除时应确保保留支撑不受扰动。

4拆除不需要的立杆; 5降下支托主龙骨托架; 6拆除主、次龙骨; 7拆除模板; 8龙骨模板向上一层传送; 9完成拆模与荷载转换过程。 7.3.4多层连续支撑最下层楼板支撑拆除前,应确认结构达到不发生开裂的最低 结构强度。

7.4.5早拆装置的销、卡安装应牢固稳定。拆模敲落早拆装置销、卡前,操作人 员应站立稳定,不得攀援在架体立杆上操作。 7.4.6模板第一次拆除时,楼层应无过量施工荷载。 7.4.7第一次拆模后,保留支撑立杆和水平杆应无缺失、无松动,保留支撑立杆 原状应未扰动,

8.2.1模板早拆构配件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 检查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 8.2.2模板早拆支撑平面位置应准确,连接应牢固。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 8.2.3支撑架体纵横距、步距和顶部悬挑长度应符合模架设计要求,支撑搭设应 方正。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尺量。 8.2.4模板早拆装置的支撑顶板与现浇结构混凝土模板应支顶到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3.2.5模板早拆架体主次龙骨应交错顶墙,一端应顶实,另一端应留出拆模间隙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8.2.6多层连支应符合模板早拆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 检查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确定。

8.3.1第一次拆模前应确认楼板厚度符合模板早拆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尺量。 8.3.2第一次拆模前,构件应符合早拆龄期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施工记录。 8.3.3第一次拆模前混凝土强度应达到同条件混凝土抗压强度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同条件试块

8.3.4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立杆、水平杆应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5第一次拆模时,应无二次回顶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6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应原状未扰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4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立杆、水平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5第一次拆模时,应无二次回顶情况。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3.6第一次拆模时,保留支撑应原状未扰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A.0.1模板及其支撑自重标准值按表A.0.1取值。

模板及支撑设计时各项荷载的参考数

表A.0.1楼板模板及其支撑荷载标准值(kN)

注:其他材质模板重量按照实际情况计算。 A.0.2现浇混凝土自重:普通混凝土采用24kN/m3,其他混凝土根据实际重力密 度确定。 A.0.3钢筋自重: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图纸计算确定,一般梁板结构每 立方米混凝土中钢筋的自重标准值,楼板为1.1kN/m3,梁为1.5kN/m3。 A.0.4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1计算模板及次龙骨时,施工均布荷载可取2.5kN/m²,另应以集中荷载2.5 kN再进行计算,当单块模板板面宽度小于150mm时,集中荷载可分布在相邻两 块板上;比较均布荷载、集中荷载两者作用的弯矩值,设计校核选用其中较大数 值; 2主龙骨承载能力核算,均布荷载取1.5kN/m²; 3计算竖向支撑时,均布活荷载取1.0kN/m² 4对大型浇筑设备如混凝土输送泵管、布料机等按实际情况计算: 5混凝土堆积料高度超过板厚按实际高度计算。 A.0.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对水平面荷载可采用2kN/m²。 A.0.6计算模板及其支撑时的荷载分项系数: 计算模板及其支撑时的荷载设计值,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分项系数 k求得,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A.0.6采用

表A.0.6荷载分项系数

A.0.7计算一般模板结构,其荷载组合应按表A.0.7选用。

表A.0.7荷载组合

2计算承载能力应采用荷载设计值,验算挠度采用荷载标准值。

录B用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B.0.1成熟度法的适用范围及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本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50℃以下正温养护和掺外加剂在30℃以下养护的 混凝土,也可用于掺防冻剂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 2本法适用于预估混凝土强度标准值60%以内的强度值; 3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制作不少于5组混凝土立 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测试1d、2d、3d、7d、28d的强度值; 4采用本法应取得现场养护混凝土的连续温度实测资料。 B.0.2用计算法确定混凝土强度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用标准养护试件的各龄期强度数据, 应经回归分析拟合成下式曲线方程:

中:f一 一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D一一混凝土养护龄期(d); 2应根据现场的实测混凝土养护温度资料,按下式计算混凝土已达到的等效 龄期:

D, =2(α, ×At)

表B.0.2等效系数α

注:本表由专业质检员填写,施工单位保存。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 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所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相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 按………·执行”或“应符合…·规定”

1总则. 32 术语 . 33 3基本规定. 4构配件. .. 38 5模板早拆体系的选用. .. 39 6模板早拆设计... 7模板早拆施工 7.1施工准备 .. 45 7.2模板安装. 7.3模板拆除. .. 47 7.4施工安 48 8检查与验收

QJNCCJ 0001S-2015 济南餐餐健食品有限公司 花样面点术语 .33 3基本规定. ... 36 4构配件. ..38 5模板早拆体系的选用.. .. 39 6模板早拆设计... ...40 7模板早拆施工 7.1施工准备 .45 7.2模板安装. ...46 7.3模板拆除. .47 7.4施工安 48 8检查与验收

1.0.1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墙、柱等竖向构件混凝土终凝后一天之内,就 能够承受自重,模架即可拆除:水平构件受弯,需要模架支撑较长时间。在结构 强度增长过程中,模架材料依功能的不同逐渐失去作用。最先失去作用的,是承 担成型作用的模板;然后是分担和传递模板荷载的主次龙骨。当水平结构具备了 支撑立杆之间的荷载传递能力之后,模板和主次龙骨就可以拆下来,投入下一流 水段施工。模板早拆施工应用原理,就是适时拆除水平构件模板及配件,提高周 转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周转材料的投入。所以说这是一项绿色施工技术。 1.0.2混凝土竖向构件受压,结构早期抗压强度,远大于在施工期间所承受的竖 向力,拆模条件基本上不考虑它的强度要求;水平构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受拉, 所以必须控制结构强度。本规程制定基础就是水平结构早期结构能力必须与所受 荷载相适应。预应力构件施工要求保留模板支架,相关规范有专要求。所以本 规程不适用于预应力构件施工。 1.0.3本规程用于规范:与模板早拆工艺相关的模架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相关 国家和京津冀三地现行有关标准对常规模板设计、施工、质量、安全及其他工艺 问题的相关规定,在采用模板早拆工艺时应同时遵守。

2.0.1实施早拆技术的前提,必须保证所施工结构的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实施 该技术的目的,是适时将已经失去作用的部分模架拆除。由于需要结构早期强度 和保留支撑模架共同作用,必须准确判断结构的抗拉能力、模架哪些部分支撑作 用已不需要;该项技术还包括:如何实现平稳的荷载转换以及尚需保留的支撑能 力核定等。 与模板早拆施工相关的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指标,尚需用到抗拉强度判定结构 是否开裂,用弹性模量判定结构受力和变形。由于这两项指标不是常规检测指标, 往往需要通过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推算,或查阅设计规范与之相对应的指标。现 有规范中所列上述指标,是根据混凝土28大强度确定的。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 和弹性模量能否与抗压强度同步增长,是能否使用设计规范所确定的数值进行推 定计算的关键向题。关于这个问题,长期工程实践和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明确给 出了肯定的答案。规范编辑组在本规程首次编写前,查阅了大量研究文献并委托 大津大学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同样证实了研究文献的结论:混凝早期抗拉 强度能够与抗压强度同步增长、弹性模量的增长早于抗压强度;因此混凝土可以 根据其早期抗压强度,采用经养护28天的相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弹 性模量指标。 2.0.2早拆装置种类很多,一般安装于立杆的顶部。早拆装置由顶托、活动托架 组成,控制活动托架上下移动的装置有滑槽、固定销片、螺旋套环等。其荷载转 换可通过抽动卡槽内的销片,活动托架受模架重力作用下滑;或旋转螺旋套环降 下龙骨模板;原由托架向立杆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由顶托承担。完成拆模与荷载转 换过程。 模板早拆有两个意义,一是将部分失去了存在价值的模架拆除,二是将原由 支撑体系承担和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移到具备荷载承受和传递能力的现浇结构, 早拆柱头或其他升降装置降落的瞬间,龙骨模板完全卸荷、消除弹性变形、恢复 原状;混凝土结构依靠早期强度承受荷载、完成构件重力荷载的传递路线转换,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保留支撑立杆没有松动,支撑点没有变化,只是原经托架传 递到立杆的荷载,直接由立杆顶端柱头承担。 2.0.3混凝土设计强度,是按标准养护条件评定的。而现浇混凝土工程结构一般 是露天作业,养护期间环境温度不断变化,结构实际强度与标养强度有一定差异 为了止确评价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混凝土强度增长速 度进行等效标准养护龄期计算,计算出达到标养条件下相同效果所需的时间,作 为推算混凝土强度的等效数值。

换可通过抽动卡槽内的销片,活动托架受模架重力作用下滑;或旋转螺旋套环降 下龙骨模板;原由托架向立杆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由顶托承担。完成拆模与荷载转 换过程。 模板早拆有两个意义,一是将部分失去了存在价值的模架拆除,二是将原由 支撑体系承担和传递的结构荷载,转移到具备荷载承受和传递能力的现浇结构, 早拆柱头或其他升降装置降落的瞬间,龙骨模板完全卸荷、消除弹性变形、恢复 原状;混凝土结构依靠早期强度承受荷载、完成构件重力荷载的传递路线转换,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保留支撑立杆没有松动,支撑点没有变化GB/T 39667-2020 创新方法综合实施能力等级划分要求,只是原经托架传 递到立杆的荷载,直接由立杆顶端柱头承担。 2.0.3混凝土设计强度,是按标准养护条件评定的。而现浇混凝土工程结构一般 是露天作业,养护期间环境温度不断变化,结构实际强度与标养强度有一定差异 为了正确评价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需要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混凝土强度增长速 度进行等效标准养护龄期计算,计算出达到标养条件下相同效果所需的时间,作 为推算混凝土强度的等效数值。 2.0.4 根据英国学者绍耳(A.Saul)的研究成果:一定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论养护

环境温度与养护时间如何组合,只要成熟度等,其强度大致相同。因此,对于 种确定配合比的混凝土而言,可以根据它的养护历程一养护温度与硬化时间, 来估算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 2.0.5混凝土早期结构能力,在墙、柱等竖向构件中普遍使用;混凝土的早期强 度标志着现浇混凝土构件从材料发展为具有一定能力的结构。对水平构件最为关 键的是要对抗拉强度作出判断。判定其结构能力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其 抗压强度,而根据诸项强度指标同步增长的规律,又可推算或查阅出抗拉强度和 弹性模量。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分别承担受拉和受压的不同职责,一般水 平构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带裂缝工作的。但是,在构件养护期内,也就是达 到拆模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之前,不应使其承受工作状态的荷载。在这个阶段, 混凝土水平构件不应出现开裂。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水平构件始终处于受弯状态,构件支座、跨中上下表面 处于受拉(压)状态。当构件受拉区表面达到极限拉应力时,所对应的弯矩数值, 我们称之为开裂弯矩。支撑竖向变形应小于结构开裂弯矩对应的挠度。即可确保 拆除模板时,混凝土结构在所承担的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开裂。模板的首次拆除, 不应对混凝土后期养护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楼板、梁的上下表面均为钢筋保护层,水平构件中的钢筋,约束不了 受拉区保护层的混凝土开裂;早拆施工所定义的开裂弯矩就是作用于素混凝土水 平构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使构件表面弯矩达到开裂临界状态的弯矩。不同支撑 同距、不同截面与不同龄期强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分析、研究水平钢筋混凝土 构件逐渐增长的强度与抵抗开裂的承载能力的数值关系,对于正确执行拆模规 定、确保结构安全、充分利用混凝土水平构件早期的自身强度具有关键意义。 2.0.6保留支撑留设间距除应满足国标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外,尚应满足受力核 算要求。保留支撑要根据承受荷载状态,其上下端约束状态,确定相应支座类 型。支撑立杆应进行稳定性计算。立杆存在垂直偏差,计算时尚应考虑水平力作 用。 2.0.7模架立杆中心之间的距离,一般主龙骨支座立杆间距为横向间距,相邻主 龙骨之间立杆间距为纵向间距;保留支撑上部的横向间距以板条宽度与整块模板 宽度之和为宜。横、纵向间距核算,均应取核算区域支撑范围的最大值。 混凝土水平构件均为受弯构件。实施早拆需要结构早期强度和保留支撑共同 发挥作用,维持构件正常养护状态,即确保构件中尚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水泥石结 构不发生开裂。故构件需按素混凝土核定此期间结构抗拉能力。 2.0.8按施工理论,拆除水平构件模架之前,所支撑的结构是不受力的。实际随 着结构强度增长,构件抗变形能力逐渐大于支撑架体刚度;相对于结构,模架承 受额外荷载时,一定会发生相应的的弹性变形;因此即使模架不拆除,上部楼层 继续施工时,在上部施工荷载作用下,下部的支撑体系还会继续发生变形(此时 相当于弹性支座),一定会牵连结构变形:结构抵抗变形而分担一定的荷载。梁,

板结构与支撑模架最终的变形一致,形成后加荷载由支撑体系与结构共同承担的 高面。 试验测定,所有参与支撑的各层楼盖基本上按照自身已达到的刚度所占总刚 度的比例分担总荷载。刚刚浇筑的楼盖,所受重力全部下传支撑系统,不承担荷 载(据试验测试,铝合金整体组装模板具有向竖向结构传递一定的楼板荷载情况, 属于例外),此时连支结构呈荷载极值。结构变形试验测定:达到早拆强度时, 楼盖具备了一定的结构能力,其所分担的荷载比例与当时强度所占所有支撑楼盖 总刚度比例一致。 2.0.9混凝土在未达到100%设计强度之前,某个时刻之前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弹性模量。龄期指等效标准养护龄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