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9.9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5195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2.1.2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

利用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和方法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简利 星定位控制网或卫星定位网

利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测量技术测设控制点的方法。

由一系列相联系的三角形构成的测量控制网JT/T 1373.5-2021 城市客运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第5部分:城市客运轮渡,观测元素 度和距离,是对已往三角网、三边网和边角网的统称。

2.1.5 三角形网测量

通过测量三角形网确定控制点位置的方法,是对已往三角 、三边测量和边角网测量的统称

2'class instrument

标准环境下一测回水平方向观测中误差标称为2"的 仪器。

2.1.75mm级仪器

当测距长度为1km时,按测距的标称精度公式计算的测距中 误差为5mm的测距仪器

2.1.8自由设站测量

freestation

任意设站后,测量至周围少量已知点的边长和角度,依据

后方交会原理获取设站点坐标,进而测设其他点位的测 法。

2.1.9卫星定位高程测量

采用卫星定位拟合高程测量或利用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果获取点位正常高的方法

以纸张或聚酯薄膜为初始载体的地形图

2. 1. 11 变形监测

papertopographic map

deformationmonitoring

对监测对象的形状或位置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确 定监测体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进行变形分析的过程。 2.1.12三维激光扫描 three 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对监测对象的形状或位置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确 定监测体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进行变形分析的过程

通过发射激光获取被测物体表面三维坐标、反射光强度等多 种信息的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车 载三维激光扫描和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等方式。

point cloud

通过测量方式获取三维空间中目标表面特性的海量点集合

—高差偶然中误差、检核点的点位中误差; Mh一数字高程模型的高程中误差; m 中误差; D 测距中误差; 第边的实际测距中误差、平均测距中 Di 误差; 地下管线重复探查的平面位置中误差; H 地下管线重复探查的埋深中误差; V n 方位角中误差; ng 测角中误差; 位移中误差; 固定角的角度中误差; N一阝 附合路线或闭合环的个数、控制网中异步 环的个数、闭合环及附合导线的总数; n一 测站数、测段数、边数、基线数、异步环或 附合线路中基线边的条数、三角形个数、 建筑物结构的跨数、测站圆周角闭合差的 个数、检查点个数、高差个数; 先验权; P一 第i边距离测量的先验权; Q 权系数;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 半径; Rm 测距边中点处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均曲 率半径; S一 边长、斜距、两相邻细部点间的距离、转点 桩至中桩的距离经气象及加乘常数等改 正后的斜距;

BDS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CORS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StationSystem IMU InertialMeasurementUnit PDOP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 POS Positioning andOrientation System RTD RealTimeDifferential RTK RealTimeKinematic

3.1.1平面控制网可按精度划分为等与级两种规格,由高向低依 次宜为二、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3.1.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 形网测量等方法。 3.1.3卫星定位测量可用于二、三、四等和一、二级控制网的建 立;导线测量可用于三、四等和一、二、三级控制网的建立;三角形 网测量可用于二、三、四等和一、二级控制网的建立。

3.1.1平面控制网可按精度划分为等与级两种规格,由高 次宜为二、三、四等和一、二、三级。 3.1.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 形网测量等方法。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应因地制宜且兼顾网的拓展;当与国家 坐标系统联测时,还应统筹联测方案; 2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 要求确定; 3加密控制网可越级布设或同等级扩展。 3.1.5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 大于25m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 1可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可采用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 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国家 高程基准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小测区或有专项工程需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 系统;

1可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2可采用高斯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测区 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1985国家 高程基准面或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小测区或有专项工程需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 系统; 4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区域,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5厂区内可采用建筑坐标系统; 6大型的有特殊精度要求的工程测量项目或新建城市平面 制网,坐标系统可进行专项设计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2.1 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3.2.1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3.2.2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应按下式计算

2.2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应按下式计算:

= VA?+(B. d)?

基线平均长度(km)。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 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mm);

N一一控制网中异步环的个数; n一一异步环的边数; W一一异步环环线全长闭合差(mm)。 2控制网的测量中误差应满足相应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 要求,并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3.2.4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 的类型和数量以及测区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设计,有特殊精度要 求的工程项目应进行控制网专项设计,概算的精度尚无法满足要 求时,应进行控制网优化设计; 2首级网布设时,宜联测2个以上国家高等级控制点、国家 连续运行基准站点或地方坐标系的高等级控制点; 3对控制网内的长边,宜构成大地四边形或中点多边形; 4各等级控制网应由独立观测边构成1个或若干个闭合环 或附合路线,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不宜多于6条; 5各等级控制网中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宜少于必要观测 基线数的1.5倍; 6加密网应根据工程需要,在满足本标准精度要求的前提 下,采用灵活的布网方式。 3.2.5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稳固地段,同时应方便观测、加密和扩展,每个 控制点宜有1个通视方向; 2点位应对空开阔,高度角在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 物;点位周围不应有强烈十扰接收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 卫星信号的物体,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宜大于200m,距高压输 电线路或微波信号传输通道宜大于50m;

3.2.5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稳固地段,同时应方便观测、加密和扩展,每个 控制点宜有1个通视方向; 2点位应对空开阔,高度角在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 物;点位周围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 卫星信号的物体,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宜大于200m,距高压输 电线路或微波信号传输通道宜大于50m; 3宜利用符合要求的原有控制点。

3.2.6 控制点理石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并应绘制点 之记。

3.2.6控制点埋石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并应绘制点 之记。

I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

3.2.7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观测宜采用静态作业模式 按表3.2.7的技术要求执行。一、二级控制网的观测也可采用动 态作业模式按本标准第3.2.17条~第3.2.31条的规定执行。

表3.2.7各等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的技术要求

2.8对于大型工程项目,可根据项目作业需要,结合已有资料 实地踏勘情况编制作业计划

3.2.9卫星定位控制测量的测站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测前,应对接收机进行预热和静置,同时应检查电池的 容量、接收机的内存和可储存空间是否充足; 2天线安置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2mm,天线高的量取应精 确至1mm; 3观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并应禁 止人员和其他物体触碰天线或阻挡卫星信号; 4遇雷雨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5作业过程中不应进行接收机关闭又重新启动、改变卫星截 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和改变天线位置等操作; 6应做好测站记录。

IV卫星定位控制测量数据处理

2.10数据处理准备应符合下

1不同定位系统或不同品牌接收机联合作业时的观测数据, 应转换成统一的标准格式: 2应屏蔽原始数据中的无效观测值和穴余信息; 3应汇总整理测站记录

1基线解算可根据观测等级和实际情况选择单基线解算 式、多基线解算模式或整体解算模式; 2基线解算应采用双差固定解; 3基线解算结果应包括基线向量的三维坐标增量及其 差一协方差阵和基线长度等信息

3.2.12卫星定位控制测量外业观测的全部数据应经同步环

3.2.12卫星定位控制测量外业观测的全部数据应经同

步环或附合线路、重复基线检核,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环线全长闭合差,应分别满 下列公式的要求:

式中:n 同步环中基线边的条数;

Wx≤ Vn n W≤ W≤V3n 5 W=W.+W+W

2异步环或附合线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及全长闭合差,应分 别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式中:n一一异步环或附合线路中基线边的条数; W一异步环或附合线路全长闭合差(mm)。 3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式中:△d 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

Wx≤2Vng W≤2ng Wz≤2/ng W≤23ng W= W+W+W

3.2.13当同步环、异步环或附合路线、重复基线中的观测数据不 能满足检核要求时,应对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并应舍弃不合格基线 后重新构成异步环。在舍弃基线后,所构成异步环的边数不宜超 过本标准第3.2.4条第4款的规定,超限时,应重测不合格基线或 有关的同步图形。 3.2.14外业观测数据检验合格后,应按本标准第3.2.3条对卫 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观测精度进行评定。

1应选用与导航定位卫星系统一致的坐标系进行三维无约 束平差; 2无约束平差应提供各观测点在该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各 基线向量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的改正数、基线长度、基线方位及相关 的精度信息等; 3无约束平差的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相应等

级的基线长度中误差的3倍,

3.2.16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约束平差应符合下列

1应选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对无约束平差后的观测 量进行二维或三维约束平差; 2对于已知坐标、距离或方位,可强制约束,也可加权约束; 约束点间的边长相对中误差应符合本标准表3.2.1中相应等级的 规定; 3约束平差的基线向量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无约束平 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相应改正数较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相应等级 基线中误差的2倍; 4平差结果应输出观测点在相应坐标系中的二维或三维坐 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基线长度、基线方位角等,以及相关的精度 信息; 5控制网约束平差的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应符合本标准 表3.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

用单基站RTK测量技术或后处理动态测量技术,也可采用网络 RTK测量技术。

量控制网动态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1网络RTK测量应在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的有效服务范围内; 2对天通视困难地区,相邻点间距离可缩短至表中的2/3,但边长中误差不应 大于20mm。

本标准第3.2.5条的规定外,还应兼顾固定角、固定边复核 位在测区的分布,数量均不少于2组。点位选定后,应进行理 识并绘制点位分布略图:点位埋石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负

3.2.20卫星定位实时动态控制测量,宜采用动态水平方向固定

1作业前应在同等级或高等级点位上进行校核,并不应少于 2点; 2作业中若出现卫星失锁或数据通信中断,应在同等级或高 等级点位上进行校核,并不应少于1点; 3平面位置校核偏差不应大于50mm,高程校核偏差不宜大 于70mm,不满足时,应重新设置流动站。

3.2.24单基站RTK测量的作业半径不宜超过5km

测应符合本标准第3.2.29条的规定。作业过程中不应对基准站 的设置、基准站天线的位置和高度进行更改。

3.2.25单基站RTK测量中,对不同基准站定位的差分解算结 果的平面位置互差不应大于50mm,符合要求后,应取各基准站的 定位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26进行后处理动态控制测量时,基准站应架设在已知点

f中整平,大线高度量取应精确至1mm,并应设置为后差分模立 充动站应预先在静止状态下观测,初始化观测时间不宜少 nin,在卫星不失锁的情况下,可连续进行动态模式测量。列 见测结束后,宜统一进行动态测量后处理解算

3.2.27使用网络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作业,应在连维

基准站系统服务中心进行登记、注册,获取系统服务授权,并应设 置通信参数、IP地址、APN、端口、差分数据格式等各项网络参数

1使用三脚架对中整平,天线高度量取应精确至1mm,并应 记录天线高类型和量取位置; 2应分别进行流动站与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的数据通信检 查和数据采集器(电子手薄)与接收机(天线)的数据通信检查; 3应分别进行流动站接收机天线与主机及电源等的连接可 靠性检查和电子手簿及主机的电源电量、内存或储存卡容量检查: 4接收机的平面精度限值宜设置为20mm,高程精度限值宜 设置为30mm

1作业前和测回间应进行接收机初始化;当初始化时间超过 5min仍无法获得固定解时,宜重新启动接收机进行初始化;重启 后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选择其他位置进行测量; 2应在得到RTK固定解且收敛稳定后开始记录观测值,观 则值不应少于10个,应取平均值作为本测回的观测结果;经纬度

记录应精确至0.00001",坐标与高程记录应精确至0.001m; 3测回数应符合本标准表3.2.18的规定,测回间的时间中 断间隔应大于60s; 4测回间的平面坐标分量较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25mm,高 程较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50mm;应取各测回结果的平均值作为 最终观测成果。

2.30动态控制测量成果应包括控制点号、三维坐标、三维坐机 度、天线高及与观测值相应解的类型、卫星数、PDOP、观测时I 信息。

3.2.30动态控制测量成果应包括控制点号、三维坐标、三维坐标

3.2.31卫星定位实时动态控制测量成果

1检核点应均匀分布于测区的中部及周边,检核点数量不应 低于控制点总数的5%,并不应少于3点。 2当采用全站仪固定边、固定角及导线法联测检核时,主要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31的规定

表3.2.31全站仪固定边、固定角及导线法联测检核的主要技术要求

注:n为导线测站数。

3当采用RTK法复测检核时,可用同一基准站两次独立测 量或不同基准站各一次独立测量方法进行,并应按下式统计检核 点的精度。检核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50mm。

式中:M 检核点的点位中误差(mm); △.S; 检核点与原点位的平面位置偏差(mm); n 检核点个数。

[△S;△S,] M= 2n

(3. 2. 31)

3.3.1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3.3.1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3.1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

注:1n为测站数; 2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 均边长可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3.3.2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本标准表 3.3.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 于本标准表3.3.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 应大于0.13m

3.3.3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

3.3.4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4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

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 则2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 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3.3.5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稳固地段,视野应开阔且方便加密、扩展和 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 于1.5m,四等以下应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窗、散热 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5应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原有控制点。 3.3.6导线点的埋石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三、四等点应 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确定。 Ⅲ水平角观测 3.3.7水平角观测宜使用全站仪,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宜符合 下列规定: 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应按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 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衡量,对于0.5"级和1"级仪器 不应超过0.3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 过1.5格; 2望远镜视轴不垂直于横轴指标值,对于0.5"级和1"级仪 器不应超过6",2"级仪器不应超过8",6"级仪器不应超过10"; 3全站仪的补偿器在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的补偿应满足 要求; 4光学(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激光束)与竖轴的重合偏差不 应大于1mm。 3.3.8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3.5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稳固地段,视野应开阔且方便加密、扩展和 寻找; 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 于1.5m,四等以下应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窗、散热 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5应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原有控制点。 3.3.6导线点的理右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三、四等点应 绘制点之记,其他控制点可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确定。

3.3.7水平角观测宜使用全站仪,全站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宜符合 下列规定: 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应按管水准器气泡或电子水 准器长气泡在各位置的读数较差衡量,对于0.5"级和1"级仪器 不应超过0.3格,2"级仪器不应超过1格,6"级仪器不应超 过1.5格; 2望远镜视轴不垂直于横轴指标值,对于0.5"级和1"级仪 器不应超过6",2"级仪器不应超过8",6"级仪器不应超过10"; 3全站仪的补偿器在补偿区间,对观测成果的补偿应满足 要求; 4光学(激光)对中器的视轴(激光束)与竖轴的重合偏差不 应大于1mm。 2水平亚测宏 尚饰入下刻机宝

3.3.8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并应符合下列规

表3.3.8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注:当某观测方 方尚进行此较

2当观测方向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3当观测方向多于6个时,可进行分组观测。分组观测应包 括两个共同方向,其中一个应为共同零方向。两组观测角之差,不 应大于同等级测角中误差的2倍。分组观测的最后结果,应按等 权分组观测进行测站平差。 4各测回间宜按180除以测回数配置度盘。当采用伺服马 达全站仪进行多测回自动观测时,可不配置度盘。 5应取各测回水平角观测的平均值作为测站成果。 3.3.9对于三、四等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当测站只有两个方向时, 应在观测总测回中以奇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 角,以偶数测回的度盘位置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右角。左右角的 测回数应为总测回数的一半。但在观测右角时,应以左角起始方 向为准变换度盘位置。左角平均值与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 差值,不应大于本标准表3.3.1中相应等级导线测角中误差的 2倍。

3.3.10水平角观测的测站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仪器及反光镜的对中偏差均不应大于2mm; 2水平角观测过程中,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宜超过 1格;四等及以上等级的水平角观测,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

土3°的范围时,宜在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有垂直轴补偿器的 仪器可不受此要求限制; 3若受振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仪器的补偿器无法正常工作 或超出补偿器的补偿范围时,应停止观测; 4当测站或照准目标偏心时,应在水平角观测前或观测后测 定归心元素;测定时,投影示误三角形的最长边,对于标石、仪器中 心的投影不应大于5mm,对于照准标志中心的投影不应大于 10mm;投影完毕后,除标石中心外的其他各投影中心均应描绘2 个观测方向。角度元素测量应精确至15,长度元素测量应精确 至1mm。

1一测回内2C互差或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超限时,应重 测超限方向,并应联测零方向; 2下半测回归零差或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应重测本测回; 3若一测回中重测方向数超过总方向数的1/3时,应重测本 测回;当重测的测回数超过总测回数的1/3时,应重测本测站。 3.3.12首级控制网所联测的已知方向的水平角观测,应按首级 网相应等级的规定执行。 3.3.13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对外业记录手薄进行检查,当使用电 子记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数据,应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 的各项限差。

3.3.14控制网边长宜采用全站仪测距,全站仪标称的测距精度 宜按下式表示:

(3. 3. 14)

式中:mD 测距中误差(mm); α 全站仪标称的测距固定误差(mm); b 全站仪标称的测距比例误差系数(mm/km); D 测距长度(km)。

.3.15高海拔地区作业应使用空盒气压表,作业前宜送当地 象台(站)校准

3.3.16各等级控制网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16的 规定。

主:1 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1次的过程;

2困难情况下,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

GB/T 50083-2014 工程结构设计基本术语标准3.3.17测距作业应符合下列

1仪器及反光镜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2mm; 2四等及以上等级控制网的边长测量,应分别量取两端点观 测始末的气象数据,计算时应取平均值; 3测量气象元素的温度计宜采用通风干湿温度计,气压表宜 选用空盒气压表;读数前应将温度计悬挂在离开地面和人体1.5m 以外且阳光不能直射的地方,读数应精确至0.2℃;气压表应置 平,指针不应滞阻,读数应精确至0.5hPa; 4当测距边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的高差进 行修正时,垂直角的观测和对向观测高差较差要求,不宜超过本标 准第4.3.2条、第4.3.3条中五等三角高程测量较差值的2倍; 5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若观测数据出现系 统性误差时,应分析原因,并应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

3.3.18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当使用电子

3.18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当使用电 录时,应保存原始观测数据,应打印输出相关数据和预先设置日 项限差。

3.3.19观测数据中含有偏心测量成果时,应先进行归心 计算。

3.3.20水平距离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量的斜距,应经气象改正和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进 行水平距离计算; 2两点间的高差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当采用电磁波测距 三角高程测量时GB/T 26105-2010 防锈油防锈性能试验多电极电化学法,高差应进行大气折光改正和地球曲率改正; 3水平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