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31-2008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无水印版)

GB 50431-2008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无水印版)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50431-200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50432
VIP资源

GB 50431-2008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0431-2008 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无水印版)

带式输送机运行总阻力计算,应包括下列阻力

1.1.1带式输送机运行总阻力计算,应包括下列阻力: 1主要阻力; 2附加阻力; 3主要特种阻力; 4附加特种阻力; 5倾斜阻力。 1.1.2主要阻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FH 一主要阻力(N); f—模拟摩擦系数,可按表4.1.2选取; L——带式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的中心距)(m); qRO 带式输送机承载分支每米机长托辑旋转部分质量(kg/m) qRU 带式输送机回程分支每米机长托辊旋转部分质量(kg/m); qB 每米输送带的质量(kg/m); qG 输送带上每米物料的质量(kg/m); 重力加速度GB/T 18354-2021 物流术语,9.81m/s

表4.1.2模拟摩擦系数

安装情况 工作条件 工作环境良好,制造、安装良好,带速不大于 5m/s,物料的内摩擦系数中等以下,槽形托辊组侧 0.020 辊轴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不大于30°,环境温度 水平、向上输送及 不低于20°C 向下输送的电动工 工作环境较好,制造、安装正常,物料的内摩 况 擦系数中等,槽形托辊组侧辊轴线与水平线间的 0.022 夹角大于30° 工作环境多尘,带速大于5m/s,物料的内摩擦系 0.023~0.030 数大,环境温度低 向下输送 制造、安装正常,电动机为发电运行工况 0. 012 4.1.3附加阻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纤维芯输送带: 钢丝绳芯输送带: Fi =12B| 200 + 0.01 F T B D F, = 0.005 do FT D

附加阻力(N); FbA 在受料点和加速段被输送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惯性阻力 F1 输送带绕经滚筒的缠绕阻力(N); Iv 带式输送机每秒设计输送量(m/s); Vo 受料点物料在输送带运行方向上的速度分量(m/s); 2 物料与导料槽间的摩擦系数,取0.5~0.7; lb 加速段导料槽的长度(m); b1 导料槽间的宽度(m); 山 物料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取0.5~0.7;

F一一滚筒上输送带的平均张力(N); 输送带的厚度(m); D 滚筒直径(m); .1.4主要特种阻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托辊前倾的附加摩擦阻力,可按下楼公式计算: 1)装有三个等长托辑的承载分支前倾托辊组:

2)装有两个托辑的回程分支前倾托辊组:

式中 附加特种阻力(N); 输送带清扫器的摩擦阻力(N); F 犁式卸料器的摩擦阻力(N); 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的接触面积(m); 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压力,宜取3×10*~10×10'N/m; 输送带清扫器与输送带间的摩擦系数,宜取0.5~0.7; Kp 犁式卸料器的阻力系数,宜取1500N/m。 4. 1. 6 倾斜阻力,应按下式计算:

Fst = qGHg

FSt一—倾斜阻力(N),带式输送机向上输送时为正值,向下输送为负值; H一一带式输送机受料点和卸料点间的高差(m);

.2.1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所需圆周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布置简单的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在稳定运行时所需圆周力,应按全程满载计算: 2具有倾角变化的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所需圆周力应按下列工况分别计算: 1)全长控制; 2)全长满载: 3)水平段、上运段或微倾斜角下运段有载,有载段做正功,其余区段空载; 4)只下运段有载,有载段做负功,其他区段空载: 5)根据上述不同工况计算出最大圆周力(传动滚筒所需圆周力); 3带式输送机稳定运行在发电工况(传动滚筒圆周力计算为负值)时,传动滚筒圆周 力,应按最大绝对值计算; 4带式输送机连续稳定运行,且传动滚筒圆周力为正值,而某一工况为负值时,应按 正值的最大值和负值的最大绝对值分别计算,并应取两者最大值: 5当某一工况,传动滚筒圆周力为负值(带式输送机运行在发电工况)时,应按本规 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计算。 .2.21 传动滚筒所需圆周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适用于所有的带式输送机长度的一般计算公式:

式中稳定运行传动滚筒所需圆周力(N);一附加阻力系数。附加阻力系数为带式输送机长度的函数,可按表4.2.2或图4.2.2选取。表4.2.2附加阻力系数带式输送机长度(m)附加阻力系数801. 921001. 781501. 582001. 453001. 314001. 255001. 206001. 177001. 148001. 129001. 1010001. 0915001. 0620001. 0525001. 0450001. 035.04.53.6C小3.0252.0121020305010020010405000带式输送机长度(M)图4.2.2带式输送机长度与附加阻力系数变化曲线

4.2 电动机功率 4.3.1带式输送机稳定运行时传动滚筒所需运行功率,应按下列计算:

1.3.2驱动电动机所需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带式输送机为正功率运行时,应按下式计算

1.3.2驱动电动机所需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Fuv (4.3.1) 1000

P传动滚筒所需运行功率(kW)

P传动滚筒所需运行功率(kW)。

n1驱动系统正功率运行时的传动功率。应根据驱动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效 率综合确定,宜为0.85~0.95; n2—驱动系统负功率运行时的传动效率,宜为0.95~1.0。 3 应根据电动机功率计算值及带式输送机工程的具体工作条件,按照电动机标准系 列参数选取电动机。 4.4驱动功率分配 4.4.1大功率带式输送机宜采用多驱动单元。驱动单元配置,应根据带式输送机驱动功率 值、输送系统装置通用性和经济性确定。 4.4.2 带式输送机驱动单元分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多驱动装置的带式输送机,宜采用等功率分配法。可采用下列驱动单元配置: 单滚筒驱动:双驱动单元; 双滚筒驱动:双驱动单元、三驱动单元、四驱动单元; 三滚筒驱动:三驱动单元、四驱动单元、五驱动单元、六驱动单元。 2 驱动单元,可采用下列功率分配比: 双滚筒驱动:1:1、2:1、2:2; 三滚筒驱动:1:1:1、2:1:1、2:2:1、2:2:2。 4.4.3多驱动单元的带式输送机,驱动单元宜采用相同的配置部件应采用同型号部件。对 王长距离带式输送机,

5.2.1输送带各点的张力,应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布置及各段的长度和走向、传动滚筒的数量 和布置、驱动和制动特性、拉紧装置的类型和布置,以及运行工况等因素确定。输送 带各点的张力,可根据带式输送机的不同要求,将输送带分别按刚体、弹性或黏弹性 体计算。 5.2.2一般带式输送机,输送带可按刚体计算。有倾角起伏变化时,应分段计算运行助力。 运行助力应按本规范第4.1节的有关公式计算。输送带相邻两点的张力,可按下列公 式计算: 1稳定运行工况:

5.3.1带式输送机运行时,拉紧装置的拉紧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输送带拉紧滚简的拉紧力,可按下列计算:

Fsp = Fs: + Fs(i+1) 1

式中 力值; 的张力值。 2采用不能自动调节拉紧力的固定式拉紧装置时,带式输送机运行时的拉紧力,应保 证在各种工况下输送带的张力满足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 5.3.2固定式拉紧装置,在静止状态下拉紧滚筒的预拉紧力,可按下式计算:

的张力值。 2采用不能自动调节拉紧力的固定式拉紧装置时,带式输送机运行时的拉紧力,应保 证在各种工况下输送带的张力满足本规范第5.1.1条的规定。 5.3.2固定式拉紧装置,在静止状态下拉紧滚筒的预拉紧力,可按下式计算

(F, + Fi+1)Li~(i+1) (5.3.2) ? 2

FTm 拉紧滚筒预拉紧力(N) 第i点到第(i+1)点区段的长度(m)。

FTm 拉紧滚筒预拉紧力(N) 输送带第(i+1)点的张力(N),应按最不利工况确定; 第i点到第(i+1)点区段的长度(m)。

FA =±(m +m)a

“A 带式输送机各运动体的总惯性力(N); mL一带式输送机运动体(输送带、物料和托辊)转换到输送带上直线运 动的等效质量(kg); 不含托辊部分。 送机运动体转换到输送带上直线运动的等效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n =(2q +qG +kqRO +kiqRU)L

式中k,托辊旋转部分质量变换为直线运动等效质量的转换系数,宜取0.9 6.1.3带式输送机旋转部件转换到输送带上直线运动的等效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npZJidi ID

式中 nD 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单元数: JD 驱动单元第i个转动部件的转动惯量(kg.m): i;一一第i个转动部件至传动滚筒的传动比; 传动滚筒的半径(m); J;一一第i个滚筒的转动惯量(kg. m"); 一一第i个滚筒的半径(m)。 6.2启动加速 6.2.1带式输送机启动加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长超过200m的带式输送机,启动平均加速度不应大于0.3m/s; 2倾斜输送物料的带式输送机,加速度的选择,应保证物料与输送带间不打滑; 3 机长超过500m的带式输送机(电动工况)或机长超过200m的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 机(发电工况),启动平均加速度不宜大于0.2m/s;倾角变化较大、布置复杂的长 距离带式输送机,不宜大于0.1/s; 4带式输送机的启动加速时间,不应超过驱动电动机充许的启动时间或软启动装置充

式中 nD 带式输送机的驱动单元数; JiD 驱动单元第i个转动部件的转动惯量(kg.m²); l 一第i个转动部件至传动滚筒的传动比; 传动滚筒的半径(m); r一一第i个滚筒的半径(m)。 6.2 启动加速

机长超过200m的带式输送机,启动平均加速度不应大于0.3m/s"; 2倾斜输送物料的带式输送机,加速度的选择,应保证物料与输送带间不打滑; 3 机长超过500m的带式输送机(电动工况)或机长超过200m的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 机(发电工况),启动平均加速度不宜大于0.2m/s;倾角变化较大、布置复杂的长 距离带式输送机,不宜大于0.1/s; 4带式输送机的启动加速时间,不应超过驱动电动机允许的启动时间或软启动装置允

许的最长启动时间。 .2带式输送机启动时实际平均加速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k。一一带式输送机实际启动系数; k。一驱动装置启动系数。 6.2.3水平和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启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中小型带式输送机,可取1.3~1.7; 鼠笼型电动机可通过现矩型液力耦合器与减速器联接方式,按制造厂提供的电动机 与限矩型液力耦合器联合特性曲线,计算传动滚筒启动圆周力和平均启动系数; 3 绕线型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直联减速器方式,可按所选电动机的启动特性曲线,求 出启动系数: 用可控启动装置启动时,可通过动态分析或由供货方提供。 6.3减速停车 6.3.1 带式输送机减速停车的减速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带式输送机减速停车时,平均减速度不应大于0.3m/8°; 2大型及中长距离以上的带式输送机减速停车时,平均减速度不宜大于0.2/s: 3 输送线路倾角变化较大、布置复杂的大型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减速停车时,平时减速 度不宜大于0.1m/s. 6.3.2 大型带式输送机,可根据性能参数采用自由停车、减力停车、增惯停车或制动停车 等减速停车方式。 6.3.3带式输送机自由停车平均减速度,可按下式计算:

驱动装置启动系数。

K。一驱动装置后动系数。 6.2.3水平和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启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中小型带式输送机,可取1.3~1.7; 鼠笼型电动机可通过现矩型液力耦合器与减速器联接方式,按制造厂提供的电动机 与限矩型液力耦合器联合特性曲线,计算传动滚筒启动圆周力和平均启动系数; 3 绕线型电动机或直流电动机直联减速器方式,可按所选电动机的启动特性曲线,求 出启动系数; 用可控启动装置启动时,可通过动态分析或由供货方提供,

Fu mr, +mp

6.3.4带式输送机自由停车减速度大于规定值的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采用减力停车时, 传动滚筒驱动圆周力,可按下式计算:

6.3.4带式输送机自由停车减速度大于规定值的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采用派

一减力停车时传动滚筒的驱动圆周力(N)。 式输送机在减力停车条件,采用增惯停车时,可在驱动装置高速轴加装增惯飞轮 飞轮的转动惯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中 Jf一一飞轮的转动惯量(kg.m); m一—飞轮转换到输送带上直线运动的等效质量(kg); i一一飞轮与传动滚筒的速比。 3.6水平或近水平带式输送机,当满载自由停车的减速时间过长时,应采用制动停车方 式。制动停车所需制动力和制动力矩,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制动停车所需的制动力(N):

制动轮与传动滚筒的速比; 7 一制动轮到传动滚筒的传动效率。

7.2.4钢丝绳芯输送带的覆盖层厚度,应符合

表7.2.4钢丝绳芯输送带的覆盖层最小厚度(mm)

.2.6输送带覆盖层性能,应根据被输送物料的磨琢性、冲击性及堆积密度等因素选择,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输送不同种类物料的输送带,覆盖层性能指标宜按表7.2.6选取; 当输送的物料硬度大、磨琢性大、工作条件恶劣时,可适当提高覆盖层性能: 3 输送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物料,或在特殊环境下工作时,应选用相应性能的输送带覆 糕

表7.2.6输送不同种类物料的输送带覆盖层性能指标

1输送带覆盖层的等 准《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GB/T9770的有关规定;织物芯输送带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输送带具有橡胶或塑料覆盖层的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GB/T7984 的有关规定; 2织物芯输送带,包括整芯、单层芯、双层芯包边或切边输送带,其覆盖层可以 是橡胶、塑胶或橡塑并用材料; 3输送带硫化橡胶耐磨性能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 测定(旋转辊筒式磨耗法)》GB/T9867的有关规定

7.3.1输送带的接头型式,应根据输送带类型和带式输送机特征选择,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丝绳芯输送带,应采用硫化接头; 2多层织物芯输送带,宜采用硫化接头; 3 织物整芯输送带,宜采用胶粘接头,也可采用机械接头。 7.3.2车 输送带硫化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层织物芯输送带宜采用阶段式接头。最小接头长度,可按本规范附录B选择;

2钢丝绳芯输送带,可根据拉伸强度等级采用一级或多级硫化接头。硫化接头级数和 最小接头长度,可按本规范附录B选择; 3 硫化接头型式宜为斜接头,在特殊条件下可采用垂直接头型式。 7.3.3特殊类型的输送带接头方法,应按相应的规定执行。 7.3.4大型及重要的带式输送机输送带接头,宜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技术要求,并应在施工 前进行接头强度试验。

.4.1输送带安全系数,应根据输送带类型、工作条件、接头特性、以及带式输送机启、 制动性能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输送带额定拉断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9zM (7.4.1) B

式中 CN 输送机额定拉断强度(N/mm) Fmax 输送带稳定运行的最大张力(N); B输送带宽度(mm); 2 织物芯输送带安全系数,棉织物芯输送带,宜取8~9;尼龙、聚酯织物芯输送带, 宜取1020; 34 钢丝绳芯输送带安全系数,可取7~9;当时带式输送机采取可控软启、制动措施时, 可取5~7.

8.1.1正常稳定负载运行时,传动滚筒圆周力为负值的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圆周力应 按下列工况计算: 1全程满载,为发电运行工况; 2向下输送段满载,其他向上输送段、水平段或微倾角向下输送段空载,圆周力绝对 值为最大负值的发电运行工况; 3全程空载,形成电动运行工况; 4向上输送段、水平段和微倾角向下输送段满载,其他向下输送带空载,形成圆周力 最大的电动运行工况; 5上述1、2款中的两种工况的圆周力计算,应按发电工况选取摩拟摩擦系数;3、4 款中的两种工况应按电动工况选取模拟摩擦系数 8.1.2 带式输送机发电运行工况和制动工况,应按计入超载系数后的输送量计算。输送量 超载系数,应根据给料量的精度及稳定程度确定,对于散状物料特性不稳定的场合, 输送量超载系数不宜小于1.1. 设计宜采用能控制均匀给料的给料设备,并应能随时控制停止给料。 8.1.3电动机功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第8.1.1条第1款中的工况计算电动机功率,并应按第8.1.1条第2款中的工 况校核电动机过载能力; 2 应按8.1.1条第3款中的工况计算电动机功率和校核电动机启动能力,并应按第 8.1.1条第4款中的工况,校核电动机过载和启动能力; 3 采用动力制动时,应按制动工况校核电动机过载能力。制动圆周力可按第8.1.4条 的规定计算; 4在上述计算基础上,应计入电动机功率备用系数。备用系数宜为1.0~1.2。 8.1.4制动圆周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作制动圆周力,应按第8.1.1条第1款中的工况计算,并应按第8.1.1条第2款 中的工况计入输送量超载系数进行校核。制动减速应符合本规范第6.3节的规定: 2 带式输送机处于静正止状态时,安全制动圆周力应按第8.1.1条第2款中的工况计算 并应计入输送量超载系数和安全制动安全系数。安全制动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5。 8.1.5车 输送带拉紧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输送带拉紧力,应满足各种工况下输送带在传动滚筒或制动滚筒上不打滑。当采用 多滚筒驱动时,应计入功率分配不平衡的影响; 输送带与滚筒之间的摩擦系数,应按最不利工作条件确定: 2各工况所需拉紧力相差较大时,宜采用拉紧力可调的拉紧装置。

8.2.1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在满载及部分区段负载形成发电工况时,应首先利用物料 的重力滑行启动,并应设自动超速保护装置, 8.2.2当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的载荷情况不能实现重力滑行启动,需要驱动电动机启动 时,应采取使启动平稳的措施。启动加速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2节的规定

3.3.1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制动装置,制动系统应满足下列要求: 1工作制动应在带式输送机最不利的工况下,满足制动带式输送机减速停车的要求;

2安全制动应在带式输送机最不利的工况下,满足停车后制动带式输送机的要求。 3.3.2负值圆周力绝对值大的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制动装置宜具有逐渐加载和平稳停 车的制动性能。当按本规范第8.1.4条第1款计算,两种工况的工作制动圆周力相 差较大时,宜采用能自动控制减速度的制动系统 3.3.3制动装置的选型,应符合系列规定: 1应根据环境及使用条件对闸瓦摩擦系数的不利影响,按制动装置实际可能提供的最小 制动力矩为选型依据; 2制动装置的制动力应具有调节功能; 3机械摩擦式制动装置,必须按制动力进行发热校验计算。许用温度应根据制动装置的 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条件确定。当温度超限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或增加降速装置; 4降速装置可采用液力、液压、液粘装置,也可采用动力制动。当降速装置将带速降到 预定带速后,可利用机械摩擦式制动装置减速停车; 5负值圆周力绝对值较大的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应在减速机低速轴或滚筒轴上设 常闭式制动装置

8.4.1驱动装置个零部件的动力传递特性,在电动工况和发电工况下,应满足动力正向和 反向传递的要求。 8.4.2驱动装置各零部件的允许转速,应满足电动机超过同步转速,达到所限定的超速值 运行。

8.4.1驱动装置个零部件的动力传递特性,在电动工况和发电工况下,应满足动力正向和 反向传递的要求。 8. 4.21 驱动装置各零部件的允许转速,应满足电动机超过同步转速,达到所限定的超速值 运行。

F1+F2 DZ [P]B

2)根据输送带钢丝绳下的许用比压计算:

(F + F2)t) D>( [P']Bd.

式中 绳芯输送带,可取0.6MPa;织物芯输送带,可取0.4MPa; 供。无资料时,可取1.2MPa B一一输送带宽度(mm); ti输送带的钢丝绳间距(mm); dB输送带的钢丝绳直径(mm); 3改向滚筒直径,可根据传动滚筒直径、改向滚筒的张力利用率、改向滚筒围包角: 按表9.1.1选取。 对受力的改向滚筒,应按本规范第9.1.3条进行校核。 9.1.2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的结构,应根据滚筒的承载能力选择。滚筒表面型式选择,宜 符合下列要求: 1 传动滚筒的表面型式,应根据传递的圆周力和工作条件等因素选择。当传递的圆周 力大、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环境温度较低时,应采取胶面传动滚筒:对传递圆周力 较小,工作环境条件较好的小型带式输送机,可采用光面传动滚筒;特殊要求时, 可采用其他的滚筒表面型式: 2 胶面传动滚筒应有人字形沟槽或菱形沟槽。双向运行的传动滚筒应采用菱形沟槽; 3工作环境条件较差或与输送带承载面接触的改向滚筒,应采用胶面滚筒; 4 煤矿进下或寒冷场所使用的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其胶面性能应符合工作环境的要 求。 9.1.3滚筒的载荷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动滚筒的载荷,可按带式输送机稳定运行工况计算传动滚筒所承受的扭矩和合 张力。对输送量大、提升高度大、布置复杂的重要带式输送机,应按最不利运行 工源的益多件选整佳动漆筒

9.1.3滚筒的载荷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动滚筒的载荷,可按带式输送机稳定运行工况计算传动滚筒所承受的扭矩和合 张力。对输送量大、提升高度大、布置复杂的重要带式输送机,应按最不利运行 工况的载荷条件选择传动滚筒: 2 改向滚筒的载荷,可按带式输送机稳定运行工况的载荷条件计算合张力。对重要 的大张力带式输送机,应取各种运行工况中最大值。 9.1.4电动滚筒的直径、滚筒表面型式及载荷条件,可根据本规范第9.1.1~9.1.3条的有 关规定确定。

9.2.1托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托辊组托辊的直径,应满足带速要求,可按表9.2.1选取; 2托辊组的托辊长度,应根据带宽和托辊组托辊的数量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带 式输送机托辊基本参数与尺寸》GB/T990的有关规定:

3带式输送机的输送量或输送带的质量较大时,应按本规定附录C的规定,对承载分支和回程分支托辊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4带式输送机为露天布置或工作条件恶劣时,托辊轴承的密封应符合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表9.2.1不同托辊直径允许的带速值辊径带速(m/s)(mm)0.81.01. 251.62.02. 53.15(3.55)4.0(4.5)5.0(5.6)6.37.189V108133V159J1942199.2.2手托辊组的形式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固定式带式输送机,宜采用固定托辊组;向上输送、倾角较小的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的承载分支及向下输送、倾角较小的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的回程分支,可采用吊挂托辊组:移置式、半移置式带式输送机,宜采用吊挂托辊组;3带式输送机受料点应设缓冲托辊组;4带式输送机槽形过渡段,应根据本规范第11.4节的规定设过渡托辊组;5固定托辊组的承载分支可设前倾、调心等托辊组。回程分支可设V形、反V形等托辊组。9.2.3托辊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料段缓冲托辊组,布置范围应大于来料溜槽口的尺寸。缓冲托辊组的间距,应根据物料的输送量、堆积密度、粒度尺寸和在受料区落料高度确定,宜为承载分支标准段托辊组间距的1/2~1/3。当输出量大、物料的堆积密度和粒度大或落料高差较大时,可按缓冲托辊直径的1.2~1.5倍布置;2带式输送机的过渡段较大时,应在过渡段设过渡托辊组;3带式输送机承载分支,标准段托辊组间距宜为1.0~1.5m,回程分支宜为3.0~6.0m。长距离或输送带张力较大的带式输送机,可增大托辊组间距,亦可根据需要采用不等间距布置:4凸弧段承载分支的托辊组间距,应根据托辊的承载能力和附加载荷确定,宜为标准段的1/2;5固定式短距离带式输送机,可在承载分支每10~12组槽形托辊组设一组自动纠偏托辊组;采用吊挂或前倾托辊组的带式输送机,可不设自动纠偏托辊组;6对中等长度以上的带式输送机,可在带式输送机适当位置设部分前倾托辊组;露天布置、环境温度较低或输送的物料黏性较大时,宜在回程分支设梳形托辊组,可根据物料黏性情况增设部分螺旋梳形托辊组。9.3机架9.3.1带式输送机机架,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满足带式输送机性能、参数和工作条件要求,并应便于与之相连接部件的安装和调整:2机架结构应满足带式输送机部件的布置和载荷的要求。9.3.2带式输送机头架、尾架型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头架宜采用三角形结构型式,小型带式输送机头架可采用其他型钢焊接结构:

3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当倾角较大时可采用尾部重载车式拉紧装置。 9.5.3 固定式拉紧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工 螺旋拉紧装置,宜用于长度不大于50m的短距离带式输送机; 2固定式电动绞车拉紧装置,宜用于中长距离带式输送机。 9.5.4自动式拉紧装置,宜用于拉紧力大并需要根据工况自动调整拉紧力的大型带式输送 机。自动式拉紧装置的响应速度,应满足带式输送机启动和制动要求。 9.5.5拉紧滚筒的拉紧行程,应根据带式输送机的长度、启动和制动方式、输送带的特性 等因素确定,可按下式计算:

3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

(sp 拉紧滚筒的拉紧行程(m); 80——输送带弹性伸长和永久伸长综合系数; 输送带安装附加行程(m)。

Isp ≥( +&)L+IN

9.5.6不同类型输送带的输送带弹性伸长和永久伸长综合系数、托辊组间的输送带屈挠率

9.5.6不同类型输送带的输送带弹性伸长和永久伸长综合系数、托辊组间的输送带屈挠率 及安装附加行程,可按表 9.5. 6 选取

表9.5.6不同类型输送带的输送带弹性伸长和永久伸长统 托辊组间的输送带屈挠率及安装附加行程

注:1 与带式输送机长度及采用的输送带强度有关,带式输送机越长或输送带强度越 高,取大值,反之取小值。当带式输送机采用螺旋拉紧时,可不考虑 ; 2为输送带接头制作的总长度,见本规范附录B。

9.5.7拉紧装置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设在带式输送机稳定运行工况的输送带最小张力处; 2较长的水平带式输送机,或倾角在3°以下的倾斜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宜设在仅 靠传动滚筒的输送带绕出侧; 3 机长较短的带式输送机,或倾角大于3°的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可布 置在带式输送机尾部; 4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的位置,应进行张力分析后确定。特别长的带式输送机, 经过动态分析后,可在带式输送机尾部或适当位置增设拉紧装置。

5.1倾角带式输送机制动或逆止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发生逆转的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应装设制动装置或逆止装置;发生逆转的向上 输送的大型带式输送机,应同时装设逆止装置和制动装置:

2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必须装设制动装置; 3向上及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矩不得小于带式输送机所需制动 力矩的1.5倍。 9.6.2 长距离、大输送量、高带速的水平或微倾斜带式输送机,以及需要通过机械制动进行 控制停机时间的带式输送机,应装设制动装置。 9.6.3 逆止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带式输送机所需逆止力矩,可按下式计算:

V (9.6.31) 2 FH 一一主要阻力(N)。按本规范第4.1节的公式计算,其中模拟摩擦系数 取0.012~0.016。 带式输送机滚筒轴上的逆止装置,额定逆止力矩,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逆止装置额定逆止力矩(N·m); k2——逆止装置工况系数,取1.5~2.0,每天工作不超过3~4次,取低值,否 则取较高值。 3向上输送的带式输送机,逆止装置宜装设在头部滚筒轴、减速器输出轴或传动滚筒轴 上,并应按本规范第5.1.2条第3款进行校核。 4在一台带式输送机上安装多台机械逆止装置时,若逆止装置之间不能均衡受力,则每 台逆止装置必须满足整台带式输送机所需的逆止力。并应验算与逆止装置相连的减速 器输出轴或传动滚筒轴及其连接件的强度。

9.7.1在带式输送机卸料处应设清扫输送带承载面粘料的输送带清扫器。运输黏性大的物料 时,宜设多道清扫器。 9.7.2 在带式输送机尾部的输送带回程段,或在可能有物料绕入的其他改向滚筒前,应设 输送带空段清扫器。 9.7.3 露天布置的带式输送机,当工作条件较差或输送黏性物料时,应在与输送带承载面 接触的滚筒上设清扫滚筒粘料的滚筒清扫器。并宜在可能有物料绕入的其他滚筒上: 设滚筒清扫器。 9.7.4 露天布置的带式输送机,宜在带式输送机的水平段设雨雪清扫器。 9.8输送带翻转装置 9.8.1 输送黏性物料的中长距离以上的固定式带式输送机,或用回程带输送物料的固定式带 式输送机,宜设输送带翻转装置。 9.8.2 输送带翻转装置的类型和翻转长度(见图9.8.2),应根据输送带的宽度、横向刚度、 弹性特性及输送带运行速度确定。当翻转装置位于下分支输送带的低张力区范围内 时,可按表9.8.2选取。否则,应核算翻转长度。

自然翻转式托辊导向式滚轮支承式图9.8.2翻转装置的示意图表9.8.2输送带翻转装置允许带宽及翻转长度值输送带翻转允许的输送带最输送带类型装置类型大宽度度(mm)帆布聚酯钢丝绳芯自然翻转式12008B10B托辊导向式160010B12.5B22B滚轮支承式240010B15B

10.1.1在带式输送机的输送线路中,必须装设下列检测保护装置: 1拉线保护装置; 2输送带打滑检测装置; 3输送带防跑偏装置; 4钢丝绳芯输送带纵向撕裂保护装置。 10.1.2带式输送机的安全保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4784 的有关规定。 10.1.3 带式输送机拉紧装置为动力拉紧时,应设瞬时张力检测装置,拉紧装置应装设行程 限位开关。 10.1.4 有6级以上大风侵袭危险的地区,露天布置的带式输送机宜设防输送带被吹翻的保 护设施。 0.1.5 电气保护,应符合本规范第14.5节的有关规定,

0.2.1转载站应设紧急停机开关。在带式输送机人行道沿线,应设拉线保护装置。当带式输 送机人行道沿线,应设拉线保护装置。当带式输送机两侧设有人行道时,应在带式输 送机两侧沿线同时设拉线保护装置。 0.2.2带式输送机沿线的拉线保护装置间距,不宜超过60m。

10.3输送带保护装置 0.3.1输送带打滑检测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小型短距离带式输送机,可设输送带速度检测装置; 2长距离、张力大的大型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的打滑检测装置应能对带式输送机启动、 稳定运行、制动全过程进行速度检测: 3输送带充许的速度滑差率,应根据输送带张力、带速等条件确定。输送带张力较大 时,在各种工况下允许速度滑差率,宜按下列范围选取: 1)报警信号:速度滑差率大于或等于8%; 2)停机信号:速度滑差率大于或等于8%及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20s,或速度滑差率 大于或等于12%及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5s。 0.3.2输送带防跑偏装置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输送带防跑偏装置,宜设在带式输送机头部、尾部、凸弧段或凹弧段两侧机架上; 2采用固定式托辊组的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可在带式输送机中间段增设防跑偏装置: 3当带式输送机较短或采用吊挂式托辊组时,可只设在带式输送机头部和尾部。 0.3.3输送带纵向撕裂保护装置,宜设在受料点等输送带易撕裂处。 0.3.4重要的向上输送的钢丝绳芯输送带带式输送机,宜设钢丝绳芯输送带的接头监测装 置。

10.4料流检测保护装置

10.4.1由多台带式输送机组成的输送系统,在带式输送机上设有湿式除尘的自动控制洒水 系统时JJF 1441-2013 覆膜电极溶解氧测定仪型式评价大纲,应装设料流检测装置。 0.4.2 带式输送机应装设防物料堵塞溢料的溜槽堵塞检测装置。堵塞检测装置应满足振动、 物料冲击和潮湿的工作条件要求。

10.5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 10.5.1[ 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应采取避免带式输送机运行超速事故的超速保护和失电保 护措施。 10.5.2当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发生超速达到一级限定值时,应自动停止向带式输送机给 料;当超速达二级限定值时,应自动制动减速进行停车。 超速的限定值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一级超速值不宜大于额定速度的5% 二级超速值不宜大于额定速度的10%。 10.5.3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在供电系统故障停电时,应能自动进入要求的制动停机工 况。

10.5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保护装置 10.5.1「 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应采取避免带式输送机运行超速事故的超速保护和失电保 护措施。 10.5.2 当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发生超速达到一级限定值时,应自动停止向带式输送机给 料;当超速达二级限定值时,应自动制动减速进行停车。 超速的限定值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一级超速值不宜大于额定速度的5% 二级超速值不宜大于额定速度的10%。 10.5.3向下输送的带式输送机,在供电系统故障停电时,应能自动进入要求的制动停机工 况。

11.1.1带式输送机的最大充许倾角,应根据被输送物料的种类及特性、带式输送机特性及 技术参数、输送带类型、工作条件确定。 11.1.2带式输送机线路布置,应减少中间转载环节,并应避免带式输送机倾角有较大的变 化。 11.1.3露天布置的长距离带式输送机GB/T 39213-2020 疏浚轨迹与剖面显示系统,沿线应设维修车辆通道。当带式输送机多台并列布 置时,维修车辆通道的 条带式输送机线路维修

11.2 受 料

11.2.1带式输送机的受料,应满足输送系统工业、布置、工作条件的要求。受料设备能力 应与带式输送机设计输送量相适应,并应满足物料特性的要求。 1.2.2 高带速或输送块状物料的带式输送机,受料段应水平或微倾斜布置。当必须设在倾 斜段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1.2.3带式输送机受料段,不宜设在带式机槽形过渡段。 1.2.4导料槽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料槽的长度,应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带速、物料特性、来料卸料溜槽的卸料角度等 因素确定。到料槽的长度,应大于物料加速到稳定运行所需长度。 当物料流向输送带的方向与输送带运行方向间的夹角较小时,到料槽的长度可按 1.2倍倒带速计算,但最小长度不宜小于1.5m.。当该夹角较大或在导料槽上装有除 尘器时,应增加导料槽的长度: 3多点受料的带式输送机,当受料点的间距较小时,各受料点可单独设导料槽;中 间受料点暂不受料的导料槽人料口应便士物料顺畅通过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