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47012-2020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pdf

NB/T 47012-2020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机械标准
资源ID:24953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47012-2020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pdf

4.3.1本文件规定的制冷容器,是指壳体及与其连为整体的受压元件和非受压元件,具体划定范 围按4.3.2~4.3.5的要求,

4.3.2容器与外管道连接!

a)焊接连接的第一道环向焊接接头坡口端面; b)螺纹连接的第一个螺纹接头端面; c)法兰连接的第一个法兰密封面; d)专用连接件或管件连接的第一个密封面。 4.3.3接管、检查孔等承压盖及其紧固件、密封件。 4.3.4非受压元件及与受压元件的连接焊缝。 4.3.5直接安装在容器上的安全附件与仪表(见附录B)。

DB21T 2418-2015 球硅复合建筑保温材料4.4.1压力(除注明外均指表压)

4. 4. 1. 1工作压力

制冷装置在正常运转或停止运转时,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高压侧应为制冷装 常运转时,容器顶部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低压侧应为制冷装置在停止运转时,容器顶部 现的最高压力,

4. 4. 1.2 设计压力

指设定的容器顶部的最高压力,与相应的设计温度一起作为设计载荷的条件,其值应不低于 二作压力,确定时应考虑: a)容器由两个以上压力室构成且作用于各室的压力不同时,应按各室压力分别确定设计压力。 b)为使其工作压力不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制冷剂的充装量限制如下: 1)储液器类容器:制冷剂液体充装量应不超过容器容积的80%; 2)复叠式制冷装置:通过计算确定低温侧的制冷剂充装量。

NB/T 470122020

4.4.2.1设计温度

指在正常操作条件下,设定的元件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设计温度与 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的条件。容器各工作室的温度不同时,应分别确定设计温度。当元件 金属温度不低于0℃时,设计温度不得低于元件在正常操作状态下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当元 件金属温度低于0℃时,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可能达到的最低金属温度。

4.4.2.2高压侧设计温度

4.4.2.3低压侧设计温度

3.2容器各元件受到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容器各元件可采用下列腐蚀裕量 a)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外表面(内侧为制冷剂侧)直接经受风吹雨淋或接触空气、水 蒸气和水等时,腐蚀裕量不小于1mm; b)腐蚀环境与条件a)相同,但材料的外表面具有有效的耐腐蚀保护膜,并且容易进行维护 时,腐蚀裕量不小于0.6mm; c)在室内或有防风雨措施,材料外表面具有有效的耐腐蚀保护膜,并且使用于轻微蚀环 境时,腐蚀裕量不小于0.4mm; d)接触制冷剂一侧的容器和管壁,一般不计腐蚀裕量; e)介质为水蒸气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腐蚀裕量不小于1mm; f)换热管一般不计腐蚀裕量,其厚度应能保证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3.2容器各元件受到腐蚀程度不同时,可采用不同的腐蚀裕量。容器各元件可采用下列腐蚀裕量 a)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外表面(内侧为制冷剂侧)直接经受风吹雨淋或接触空气、水 蒸气和水等时,腐蚀裕量不小于1mm; b)腐蚀环境与条件a)相同,但材料的外表面具有有效的耐腐蚀保护膜,并且容易进行维护 时,腐蚀裕量不小于0.6mm; c)在室内或有防风雨措施,材料外表面具有有效的耐腐蚀保护膜,并且使用于轻微蚀环 境时,腐蚀裕量不小于0.4mm; d)接触制冷剂一侧的容器和管壁,一般不计腐蚀裕量; e)介质为水蒸气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腐蚀裕量不小于1mm; f)换热管一般不计腐蚀裕量,其厚度应能保证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NB/T470122020

4.4.5.4对于TSG21规定范围外的容器(或腔室),若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2.1MPa,介质为水、 盐水及乙二醇等载冷剂,当壳体不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焊接接头系数取值如下: a)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0.70; b)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煜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0.65

1表4、表5为确定容器材料许用应力的最小安全系数。 2钢材、螺柱和螺栓、铜材、铝管和钛管等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按第5章的规定选

表5螺柱(螺栓)的安全系数

4.6.1容器制成后应经耐压试验。耐压试验的种类、要求和试验压力应在设计图样上注明。耐压 试验一般采用液压试验。对于不适合液压试验的容器(不允许有微量残留液体或由于结构原因不能 充满液体的容器)可采用气压试验。 4.6.2试验压力P的最低值按式(1)、式(2)计算,试验压力的上限值应满足GB/T150.1的规定。

[o] P=1.25p [o] Pr = 1.10p[gl [o]'

5.1.1容器受压元件用材料应符合本章的规定。与受压元件焊接的非受压元件材料,应是焊接性 能良好的材料。 5.1.2容器用材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5.1.3容器用材料应有材料生产单位的材质证明书(原件)或加盖材料经营单位公章和经办负责 人签字(章)的复印件;容器制造单位应按材质证明书对材料进行验收,必要时应进行复验。 5.1.4采用本章规定以外的其他牌号材料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5.3.1碳索钢、低合金钢及高合金钢钢管的使用状态、限定范围、许用应力及力学性能等 GB/T 150.2、GB/T 151 的相关规定。

5.4.1容器的法兰、管板、平盖等采用碳素钢、低合金钢及高合金钢锻件的使 许用应力及力学性能等应符合GB/T150.2和GB/T151的规定。

1当设计温度高于65℃时,不得选用镁含量大于或者等于3%的铝合金。 .2铝及铝合金拉(轧)制无缝管应符合GB/T6893的要求,使用状态及许用应力见表7

表7铝及铝合金无缝管的许用应力

表8钛及钛合金管材许用应力

5.6.4有色金属材料使用的附加规定

接触制冷剂和载冷剂等介质的材料,按照介质种类限制如下: a)R717容器中不得使用铜及铜合金材料; b)表1中除使用R717、R290、R600a、R600、RC318、R1270、R744制冷剂的容器外,不 得使用镁含量超过2%的铝合金:

NB/T 470122020

c)长期接触水的零部件,不得使用纯度小于99.7%的铝,但经耐腐蚀处理的可以使用。 5.6.5使用表6铜材制作容器简体时,应按1.4c)的规定进行设计

圆筒、封头、平盖及锥壳按GB/T150.3的规定进行设计。

6. 2开孔与开孔补强

6.2.1容器上的开孔与开孔补强按GB/T150.3的规定进行设计。 6.2.2对无法开设检查孔的容器,应增加制造过程中的无损检测比例,并在设计图样上对设备使 用过程中定期检验的重点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等作出规定。

3.3.1采用标准压力容器设备法兰时,应符合NB/T47020NB/T47027的规定。 6.3.2采用标准钢制管法兰时,应符合HG/T20592(PN系列)、HG/T20615(Class系列)的规定。 6.3.3螺栓法兰连接结构的设计符合GB/T150.3的规定。 6.3.4带有圆孔的非圆形管法兰(方形、腰形、椭圆形、梅花形)可按圆形法兰计算,但应符合 以下规定: a)法兰外径D应取与圆孔同心且内截于法兰外缘的圆直径; h)以通过最外面螺栓孔中心圆的直径作为螺栓中心圆直径。

6.4.1卧式容器支座

6.4.1.2标准鞍式支座

NB/T47012—2020表9简易鞍式支座(1)单位为mm尺寸容器公称直径DNLKb15014090200190120 245a2101406250240160300280200350330250容器外径。1120°0860L2*$20M16螺栓5图3简易鞍式支座(2)表10简易鞍式支座(2)单位为mm尺寸容器公称直径DNK6400370160270450390180290850043022033060054032042015

b)壳程腐蚀裕量或结构开槽深度,取大者; c)管程腐蚀裕量或分程隔板槽深度,取大者。 6.5.1.3应根据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型式,分别按表11或表12选定管板最小厚度(不包括腐蚀 裕量 6.5.1.4管板选用材料应符合本文件第5章和GB/T151的规定。 6.5.1.5管板与简体的连接结构及适用的压力范围按GB/T151的规定

表11换热管采用胀接时管板最小厚度

表12换热管采用焊接时管板最小厚度

6.5.2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管板计算

5.5.2.1除6.5.4规定的情况外,当换热管采用账接或 管板连接耐管子外径d。≤57mm 管板的计算厚度确定如下: a)阅简直径D≤600mm: 1)钢制管板的计算厚度按式(4)确定

铜或镭合金制管板计算厚度按式(5)确定

NB/T 470122020

接触面的许用拉脱应力:对钢制管板与钢制换热管时为2.5MPa;对钢、铜或铜合金制管板与 铜或铜合金制换热管时为1.2MPa。 b)换热管与管板采用焊接连接时,按式(11)求得的作用于焊缝截面上的剪切应力,应不 大于规定的许用剪切应力值:

o, =W / (3.14d.k)

6.5.3管板受支撑部分和管板无

a)规则设置支撑杆的支承载荷:壳程压力作用下,由支撑杆中心连线闹成的面积中减去支 撑杆所占的面积,再乘以许用压力的值;管程压力作用下,支撑杆中心连线成的面积, 再乘以许用压力的值; b)不规则设置支撑杆的支承载荷:方法同a); c)支撑管的支承载荷:从一根支撑管所支承的面积中减去该面积中一根支撑管面积(壳程压 力作用按外半径计算,管程压力作用按内半径计算)后的面积差,再乘以许用压力: 注:许用压力按式(15)计算

支撑件最小截面面积按式(13)计算:

A =1.1W /(p[ol)

6.5.3.2管板无管束部分的计算

a)与简体内径圆相切,且通过两根管子或支撑管子中心的最大圆,或者与筒简体内径圆和外 侧管列轴线同时相切的最大圆(其内部不包含管子或支撑管)直径为d时,取/=d/V2: b)根据最大圆通过的支撑点类型,按表15分别选取C值的平均值。

表15不同支撑点种类的C值

6.5.3.3管板厚度的计算

一管板厚度取按6.5.3.1和6.5.3.2计算的大值。 6.5.4无支撑管支撑的U形管式热交换器的管板计算 6.5.4.1无支撑管支撑的热交换器及其他类似的平管板的计算厚度、可用以下两种方式计算: a)U形管式热交换器管板按GB/T151计算; b)按式(16)计算后取大值:

九文信支掌微文换价 1舜净度 U形管式热交换器管板按GB/T15I计算: 按式(16)计筑后取大值:

NB/T470122020

GB/T 151 的要求。

6.2外径小于14mm的钢换热管,其外径的允许偏差和管板管孔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7钢换热管的外径和管板管孔直径的允许偏差

6.5.6.3外径小于14mm的铝及铝合金换热管,其外径的充许偏差和管板管孔直径的允许偏差应

6.5.6.3外径小于14mm的铝及铝合金换热管,其外径的充许偏差和管板管孔直径的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18的规定。

品合金换热管的外径和管板管孔直径的允许偏差

6.5.6.4外径小于14mm的铜及铜合金换热管,其外径的允许偏差和管板管孔直径的允许偏差应

同合金换热管的外径和管板管孔直径的允许偏差

6.6折流板、支承板和挡板

6.6.1折流板与支承板

6.6.1.1折流板应符合GB/T151的要求。 6.6.1.2当热交换器不需要设置折流板,但换热管无支撑跨距超过GB/T151的规定时GB/T 37878-2019 电鸣乐器能耗设计通用技术规范,热交换器 应设置支承板。支承板最小厚度应不小于4mm,支承板管孔和外径尺寸及允许偏差应满足GB/T151 的要求。

表20钢换热管用折流板与支承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

1.4外径小于14mm的铝及铝合金换热管,其折流板与支承板管孔直径及充许偏差应符合表 定,

表21铝及铝合金换热管用折流板与支承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mm

表22铜及铜合金换热管用折流板与支承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 单位为mm

6.6.1.6折流板与支承板为有机材料时,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可按GB/T151和表21、表22选用。 6.6.1.7折流板与支承板为有机材料时,折流板与支承板的外径可与圆筒公称直径DN相等或过盈 6.6.1.8公称外径为6mm的铜及铜合金换热管,其直管最大无支撑跨距不得大于550mm。

6.6.1.6折流板与支承板为有机材料时,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可按GB/T151和表21、表22选用。

6.7.1.1换热管的厚度按GB/T151的规定进行计算。 6.7.1.2当换热管同时受内压和外压作用时,其管子壁厚应按内压、外压分别计算,取其中较大 者。其中,铜及铜合金、钛合金制整体翅片换热管也可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外压设计。

HJ 1069-2019 水质 急性毒性的测定 斑马鱼卵法6.7.1.1换热管的厚度按GB/T151的规定进行计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