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079-2020 水土流失监测点建设技术规程.pdf

DB41/T 2079-2020 水土流失监测点建设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4950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1/T 2079-2020 水土流失监测点建设技术规程.pdf

DB41/T20792020

DB41/T20792020

5.3.1小流域控制站布设

5.3.1.1小流域控制站应布设在闭合小流域的沟口处。选择沟道顺直、稳定、水流集中QKWX 0004S-2013 昆明宜良旺家乐香板鸭食品有限公司 风干鸡,便于布设观 测设施的沟道段,顺直长度不宜小于洪水时主槽沟宽的3~5倍。观测沟道段应避开变动回水、急剧冲 淤变化、分流、斜流和严重漫滩以及妨碍观测工作的地貌、地物等,还应避开容易发生冰塞、冰坝的地

5.3.1.2采取嵌套模式布设多级小流域控制站时,在小流域上游、中游和小流域出口处,或在某一级 子流域出口处分别布设。在某一级子流域出口处分别布设时,按照已治理与未治理对比、不同土地利用 类型对比、典型治理措施对比等原则选择确定。

5.3.2.1小流域控制站设施一般包括量水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量水建筑物分为测流堰和测流槽。 5.3.2.2量水建筑物的测流范围最大流量,按照50年一遇设计。量水建筑物的选择与设计除按SL537

关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a)流量变幅较大,宜采用复式测流堰槽: 悬移质含量低,宜选择测流堰; C) 悬移质含量高,宜选择测流槽; d 坡度平缓容易形成淹没流的沟道,宜选择巴歇尔槽

5.3.3量水建筑物附属

5.3.3.1附属设施包括观测室、观测并、沉沙池、水尺和测桥等, 5.3.3.2观测室修建在量水建筑物的一侧,室内设观测井。 5.3.3.3观测井与堰槽水位观测点连通,用于安置水位计、取样器等观测设备。 5.3.3.4沉沙池修建在量水建筑物上游,用于收集推移质泥沙,应满足容纳一次洪水推移质泥沙量的 要求。 5.3.3.5水尺安装在量水建筑物上用于人工观测水位。水尺的布设按GB/T50138有关规定执行, 5.3.3.6小流域控制站的测流断面宽度超过3m时,应加设测桥。

5.3.4.1小流域控制站设备包括降水、径流、泥沙、土壤含水量和植被覆盖度等观测设备,分为降水 量观测设备、水位测量设备、悬移质泥沙采样或监测设备和其它相关设备等。 5.3.4.2每个小流域控制站附近至少布设1台降水量观测设备。小流域控制站控制面积内,宜按照1km 至少布设1个雨量点,1个雨量点至少配置1台降水量观测设备的原则,均匀布设。安装场地选择、安 装要求及辅助条件配置等按SL21有关规定执行。 5.3.4.3量水建筑物为标准堰槽时,应配备自记水位计;为非标准堰槽时,除配备自记水位计外,还 应配备流速仪,进行必要的率定。 5.3.4.4悬移质泥沙采样分为人工和自动。配备自动悬移质泥沙监测设备,应进行不少于2年的人工 观测对比。 5.3.4.5其它相关设备参照径流场其它相关设备配置

5.3.4.5其它相关设备参照径流场其它相关设备配置

5.3.4.6小流域控制站设备配置见表2

DB41/T20792020

表2小流域控制站监测设备配置

a)交通便利; b)布设在发生风力侵蚀的主要地类上; c)有足够的场地布设风蚀观测场,且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和植被; d)有多个风蚀观测场,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km,且有道路联通

6.2.1风力侵蚀监测点应包括2个以上风蚀观测场。 6.2.2风蚀观测场内地形平坦,土壤和植被均匀一致。至少包括1个裸地(植被盖度小于5%)风蚀观 测场,与当地一致方式扰动土壤。 6.2.3风蚀观测场为圆形,面积不小于1万㎡。

风力侵蚀监测点应包括2个以上风蚀观测场。 风蚀观测场内地形平坦,土壤和植被均匀一致。至少包括1个裸地(植被盖度小于5%)风蚀 与当地一致方式扰动土壤。 风蚀观测场为圆形,面积不小于1万㎡。

6.3.1降尘量观测设备

1.1宜采用降尘缸。降尘缸为内径15cm,高30cm的圆筒形玻璃缸、塑料缸或瓷缸,固定高 为1.2Ⅲ。 1.2风蚀观测场应设2个以上降尘观测点,间距不小于50m。每个降尘观测点应布设3个降尘缸 一般不小于3m。

6.3.2输沙率观测设备

6.3.2.1输沙率观测设备包括单向集沙仪、多向集沙仪和旋转集沙仪等。按照观测风向要求确定设备 类型。 6.3.2.2集沙仪上的集沙盒(袋)一般不少于5个,基本观测高度分别为0cm~10cm、10cm~20cm、 20 cm~30 cm、40 cm~50 cm和50 cm~60 cm。

6.3.3风力侵蚀厚度观测设备

6.3.3.1宜采用测钎,主要用于测量间隔时间段的土壤厚度变化超过1mm的区域。 6.3.3.2测钎为光滑细长的金属杆,直径2mm~5mm,长50cm~100cm,埋入地下部分的长度应足 以支撑地上部分不下沉、不松动。 6.3.3.3测钎间距以1.0m~3.0m为宜,数量一般不少于9根。

6.3.4风向风速观测设备

6.3.4.1宜采用自动风速风向仪或自动气象站。

6.3.5其它相关设备

湿度自动观测设备和植被覆盖度观测 6.3.5.2土壤温度至少测量0cm和5 Cm两深/受: 土壤湿度至少测量5cm和10cm两个泛

6.3.6风蚀观测场设备配置

风蚀观测场设备配置见表3。

DB41/T20792020

表3风力观测场设备配置

水土流失监测站点一般应设置1个气象观测场

2.1气象观测场四周应设置1.2m高的稀疏围栏,不得使用对要素测量有影响的材质。栅条宽 于8cm,栅条的间距应大于10cm。围栏四周高度应一致,且垂直。 2.2气象观测场建设面积24m×24m,建设安装应符合GB50057和GB/T35237的相关要求。

1.1在小流域控制站、径流场、基础设施区安置视频监控系统。 1.2摄像头布设在小流域控制站或天然坡面径流场时,应能够分辨水尺水位,并记录量水建筑 泥沙过程。

DB41/T20792020

8.1.4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安防报警功能,确保监测设施设备等安全。

8.2.1摄像头的分辨率及顿率、监控计算机配置应满足监测点监测与安防监控的需要。 8.2.2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存储空间应能保证30天视频资料的存储需要。 8.2.3视频监控系统信号采用有线或无线等方式传输,

8.2.1摄像头的分辨率及顿率

基础设施包括监测用房、供电、供排水、供暖、网络、道路、围墙围栏、环境绿化和宣传 。

9.2.1监测用房包括径流与泥沙分析实验室、野外观测用房、设备保管修理用房、监测数据管理用房 (办公用房)以及生活用房等。 9.2.2径流与泥沙分析实验室应配备水、电、通风、防雷、防腐蚀、控温、消防和紧急救援等配套设 施。 9.2.3里 野外观测用房和设备保管修理用房应满足避雨、防雷、存放设备等要求,配备电源和水源等设 施。 9.2.4监测数据管理用房(办公用房)应配备桌、椅、柜等办公设施和必要的办公设备等

水土流失监测点应确保工作、生活用电。

水土流失监测点应根据工作、生活用水需要和供水条件,选择建水井、抽水泵、水塔(池 管道等给水设施,并建排水管道或排水沟渠等设施,

水土流失监测点处在符合国家规定供暖地区的DB37T 1584-2010 黄河口文蛤养殖技术规范,应建设冬季取暖设施。

水土流失监测点应接入互联网,有条件的可接专网。

9.8围墙、围栏与环境绿化

NY/T 1219-2013 浓缩天然胶乳初加工原料 鲜胶乳DB41/T 20792020

水土流失监测点按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标志牌设计方案要求,建立监测点标志 (标志牌、站点沿革说明、位置示意图及引导指示标志等)。野外观测用房、监测设施设备区应制作宣 专与警示标示语。

水土流失监测点按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流失监测点标志牌设计方案要求,建立监测点标志 (标志牌、站点沿革说明、位置示意图及引导指示标志等)。野外观测用房、监测设施设备区应制作宣 生上数示标示压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