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282-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DB37/T 4282-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4949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4282-2020 压力管道使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pdf

4. 4. 2 培训记录

使用单位培训过程应保留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 一培训计划; 一培训课件或教材; 一培训签到表; 一培训考核或效果评价记录; 其他相关资料

5.1风险点确定和排查

NY/T 2436-2013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豌豆5.2.1危险源辨识内容

危险源辨识时,使用单位应当贯彻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和操作、 维护保养的要求,按照TSG03列出的事故特征,对单条(管段)压力管道及其作业过程中潜在危险有害 因素进行辨识,辨识范围应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个方面,其中: 一一人的因素应包括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人员持证情况、安全培训、人员配置、操 作技能、作业行为等:

物的因素应包括压力管道本质安全状况(采购、制造、验收、腐蚀等情况)、安全附件或安 全保护装置、设备附带装置及工具、检验检测、使用标志、防护装置、工作介质(低温、高 温、有毒、有害、易腐蚀)等; 环境因素应包括压力管道所在装置情况、场地基础、给排水情况、工作环境、自然环境(温 度、湿度、气压)等; 管理因素应包括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使用登记、变更管理、 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异常情况处理、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档案、应急救援预案、安全警示 标识等。

5.2.2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及后果

危险源引发的事故特征是指与导致事故最严重后果对应的压力管道设备失效形式或者致害方式。道 常表现为爆炸、爆燃、泄漏、变形、断裂、损伤、坠落失控或者故障等。 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人员被困、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等。

5.2.3危险源辨识的程序

使用单位可参考以下流程进行危险源辨识: 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以及专业人员等人员 组成辨识小组; 收集有关压力管道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制度、事故案例等相关资 料; 分析压力管道已发生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 结合单位实际状况,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分类辨识

5.2.4危险源辨识方法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应按照压力管道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 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 漏; 应将压力管道分解为若干具体的检查项目,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管理经验,确定每个检 查项目完好状态下的检查标准,识别每个检查项目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对于压力管道,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也可根据单位实际,选择有效可 行的其他方法。

5.3.1风险评价方法

对于辨识出的危险源,宜采用风险矩阵(LS)评价法评价其风险程度(参见附录B.1~B.4),根 结果划分等级,并填写《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参见附录B.5~B.10)。使用单位也可根 实际情况采用其他风险评价方法

5.3.2风险等级确定原则

单条/段管道风险等级是以该压力管道的全部危险源中辨识结果最高的等级确定。风险等级按照从 高到低分为5级:1、2、3、4、5,其中,1级为最高风险,5级为最低风险。对于人员密集区使用的压力 管道,其风险等级在原有判定等级的基础上提高一级,

5.3.3风险控制措施

5.3.3.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设置压力管道安全附件; 设置压力管道阴极保护、排流装置等防腐蚀装置; 设置压力管道安全连锁装置; 设置自动控制系统; 压力管道安全泄放口采取密闭回收装置: 设置监测监控设施和报警设施(易燃、易爆、有毒介质); 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压力管道场所进行密闭; 通过隔离方式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检查发现的缺陷维修; 其他控制措施

5.3.3.2管理措施包括:

配备相应的特种设备管理和作业人员; 制定压力管道管理制度; 制定压力管道操作规程; 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压力管道定期检查、检测(壁厚、电位、杂散电流等); 按照定期检验周期和要求定期检验; 压力管道安全附件校验、检测; 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资质管理; 设置警示告知牌; 落实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的要求; 其他控制措施。

3.3.3培训教育措施

压力管道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教育; 压力管道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教育; 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为取证而接受的培训教育等: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应急救援措施的培训; 其他控制措施。

5.3.3.4个体防护措施包括

配备个体防护用品; 其他控制措施。

5.3.3.5应急处置措施包括

一应急预案制定、宣贯、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应急救援物资配备(包括消防用品、救援器具、应急药品) 启动应急预案,调用人员、物资、社会力量等进行应急处置:

3.3.6使用单位根据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结果,应从上述措施等方面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 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采取一种或多种消除或者降低风险的相应管控措施,直至风 接受(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使用单位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表1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

5. 4. 2 重大风险的判定

级供参考,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合理确定

5.4.2.1根据DB37/T3078一2017附录D判定为“1级”及通过评价达到“1级”的之外,直接判定以 下情形的压力管道应按照重大风险进行管控,其管控层级直接判定为公司级,红色标识: 发生过特种设备事故的,且事故隐患仍然存在; 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单元、储存单元的压力管道;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为重大危险源的: 根据GB32167的规定划为IⅢI级的长输(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确定为风险等级高的管段: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且同一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在10人以上的; 其他重大风险。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的重大工艺变更;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因素的场所,且同一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在3人以上不足10人的 根据GB32167的规定划为II级的长输(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确定为风险等级高的管段; 其他较大风险

5.4.3险分级管控清单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C)(包括全部风险点、 施等风险信息),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批准、发布、培训。各级都要形成台账或控制清 现信息有效传递。

DB37/T42822020

5.4.4.1使用单位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人员,并进行风险分析结 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所涉及的风险点和危险源,包含压力管道的风险等级、危险 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 5.4.4.2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参 见附录D.1),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 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参 见附录D.2),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4.4.3使用单位根据风险点管控层级进行三

公司级风险点告知牌设立于公司显著位置,告知内容应包括风险点名称、位置、等级、管控 措施、责任人等; 车间(场站)风险点告知牌设立于本部门或场站显著位置; 班组级风险点告知牌设立于本岗位显著位置。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可依托阀室、计量红线处 的仪器仪表室,或从业人员巡检沿途打卡登记处、 “三桩一牌”等构筑物灵活设立。

6. 1. 1隐患分类

1.1.1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1.1.2使用现场类隐患包括设备设施、场所环境、操作人员操作行为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压力 全技术规范、标准、相关规程制度等要求的问题或缺陷,

6. 1. 2 隐患分级

2.1根据DB37/T3079,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

使用非法生产、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国家明令淘汰的压力管道和已经报废的压力管道 的; 压力管道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或者异常情况,继续 使用的; 缺少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或者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失灵而继续使用的; 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附件未正常投用的: 压力管道的压力、温度、流速、壁厚等参数超过规定范围使用的; 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和注销手续的: 特种设备发生事故不予报告而继续使用的; 修理改造施工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而进行施工的; 改造与重大修理未按规定进行监督检验或经监督检验不合格投入使用的;人 特种设备停用一年以上,重新启用未进行自行检查、未到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启用手续的; 未按照设计介质使用的: 依据GB/T51359判定输送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埋地厂际管道与重力流管道、暗 交叉敷设且管道位于上部的或管道位于重力流管道、暗沟下部且垂直净距小于0.5米的;

DB37/T42822020

使用单位应根据自身组织架构确定不同的排查组织级别和频次。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级、车 间(场站)级、班组级。

使用单位根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单位生产 ,确定日常和专项等隐患排查类型的周期。

6. 5. 4且常排查

日常排查是指班组(岗位)人员每班进行的日常性巡查/检查工作,如根据网格化分工,将管 网格员落实片区内设备、设施、作业活动隐惠问题排查。

专项排查是指使用单位组织的定期隐惠排查、专业性隐惠排查、季节性隐惠排查、专家诊断性隐惠 排查、事故类比隐惠排查、年度检查等: 一压力管道使用单位依据相应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定期进行专项检查; 职能部门根据需要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各自相关的专业检查,或邀请专家进行诊断性隐惠排 查; 季节性隐惠排查应根据季节性特点及本单位的生产实际,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 当获知其他使用单位发生压力管道事故时,及时进行类比事故隐患专项排查。

6.6.1隐患治理要求

6.6.1.1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节, 实现闭环管理,并建立隐惠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F)。 6.6.1.2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 求等信息向相关部门、人员进行通报,

6. 6. 2 一般隐患治理

6. 6.3重大隐患治理

6.6.3.1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应当及时组织事故隐患评估,并编制 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当包括事故隐患的类别、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以及对事故隐患的监 控措施、治理方式、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 使用单位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DB37/T42822020

6.6.3.2压力管道隐患治理完成后,使用单位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部门、, 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 收,实现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使用单位应当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建立重 大隐患档案登记;评估不能达到使用要求的,组织无害化处理,办理注销、报废手续 6.6.3.3对于企业本身难以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及时向相关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进行通报

8.1使用单位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以确 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当发生更 新时应及时组织评审,应保存评审记录。

使用单位应根据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并与 管部门相关监管信息系统相对接

DB37/T4282—2020附录A(资料性)风险点登记台账一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登记证号:(记录受控号)Ne:风险点(压规格设计/工作压设计/工管道起止长度安全序号力管道)名直径*壁厚力作温介质备注级别位置等级称mm*mmMPa度℃XX燃料油燃料GC2管线800DN400*81.0/0.8100/20油2××长输管燃料2GA1道84000DN700*10.38. 0/7.850/28油3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11

DB37/T42822020

GB 500993-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表B.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DB37/T 42822020

注:本表内容仅供参者,不代表全部危险源

注:本表内密仅供参,不代表全部危险调

注:本表内容仅供参考NB/T 20358.3-2018 核电厂建设工程预算定额 第3部分:核岛钢结构工程,不代表全部危险源

注:本表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金部危险源

注:本表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全部危险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