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pdf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1.9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24912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pdf

3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才

表3.1.3中水泥的成分前7项为化学成分,第8项为已掺入水泥中的混合材,它们 对混凝土路面的路用品质影响很大,因此对用于路面的水泥提出了成分的要求。化学成 分要求中,游离氧化钙与氧化镁含量高会降低混凝土的疲劳寿命;铁铝酸四钙含量过低 会降低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过高会导致路面难以抹面、平整度差;铝酸三钙含量高 时,一是会导致水泥凝结硬化速度过快、发热量过大、易产生裂缝;二是会降低抗折强 度;三是会过量吸附外加剂,降低水泥对外加剂的适应性。表3.1.3对路用水泥中掺加 混合材的限制,是为防止面层开裂,提高疲劳动载性能和耐久性而作出的规定。

3.1.4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物理指标应符合表3.1.4的

QDSY 0004S-2014 长顺丹索亚刺梨庄园有限公司 刺梨浓汁3.1.4各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物理指标应符合表3.1.4的

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物

原材料技术要求续上表细度(45μm气流烧失量需水量含水率游离氧化钙SO,混合砂浆强度活性指数”粉煤灰等级筛,筛余量)(%)(% )(% )(% )含量(%)(% )7d28dⅢI≤45. 0≤15.0≤115.0≤1.0<1. 0≤3. 0 试验方法GB/T 1596GB/T 1765CB/T1596GB/T1596CB/T176GB/T 176GB/T 1596注:“混合砂浆强度活性指数为掺粉煤灰的砂浆与水泥砂浆的抗压强度比的百分数,不带括号的数值适用于所配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40时;当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40时,混合砂浆强度活性指数应满足28d括号中数值的要求。条文说明表3. 2.2 主要引自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CGBYT15962005),混合砂浆强度活性指数引自《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高钙灰中游离氧化钙图般大于10%,会大幅度降低混凝土面板的耐疲劳性能,因此不允许在面层B出3. 2. 3土中的矿渣粉硅灰,其质量应符合表33.2.3的规定。掺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不得再掺加矿渣粉。高温期施时,不宜掺用硅灰。表3237矿渣粉、硅灰的质量标准蜀游高混合砂浆强度质量标准玻璃体密度烧失量动度比含水率氧化钙活性指数(%)含量(g/cm)(%C%(% )含种类等级7d28d磨细S105≥95≥1054002.803.0≥95.0≤1.00.06≥85.0≤4.0矿渣粉S95≥75≥95硅灰≥15000≤6.0≤3.0<0.061.0%≥105GB/TGB/TGB/TCB/CB/TGB/TGB/T试验方法18046GB/T 180468074208180461804617618046176176注:矿渣粉匀质性以比表面积为考核依据,单一样品的比表面积不应超过前10个样品比表面积平均值的10.0%。氯离子含量在配筋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中为必测项目,水泥混凝土面层为选测项目。条文说明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最大掺量可达75%,加上5%石膏,熟料仅含20%,如果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中再掺矿渣,熟料的含量将非常少,几乎变成全矿渣水泥。大量研究表明,全矿渣水泥(凝石)的pH值过低,碱度不足以维持水化产物的长期稳定,将导致长期强度严重丧失,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因此,严格规定矿渣硅酸盐

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

水泥中不得再掺矿渣。 硅灰的细度极高,比水泥细1~2个数量级,硅灰中最细颗粒可达200nm,已有学 者称掺硅灰混凝土为纳米混凝土。硅灰在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速率比水泥快得多,凝结 时间很短。在低温施工及有快通要求的场合,硅灰可作为面层混凝土的促凝、早强组分 使用;但在高温期施工时,掺加硅灰的混凝土水化硬化速度过快,运输、布料过程中 落度损失大而快,经常导致无法摊铺,所以规定为不宜掺加。

3.2.4各种掺合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检验与掺量优化试验,确认 面层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工作性、抗磨性、抗冰冻性、抗盐冻性等指标满足设计 要求。

3.3粗集料与再生粗集料

3.3.1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干净的碎石、破碎卵石或卵石。极重、特重、 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混凝土用粗集料质量不应低于表3.3.1中Ⅱ级的要求;中、轻 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混凝土可使用Ⅲ级粗集料。

表3.3.1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质量标准

3.3.2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可使用再生粗集料,其质量应符合 表3.3.2的规定。再生粗集料可单独或掺配新集料后使用,但应通过配合比试验验证 确定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1有抗冰冻、抗盐冻要求时,再生粗集料不应低于Ⅱ级;无抗冰冻、抗盐冻要求 时,可使用Ⅲ级再生粗集料。 2再生粗集料不得用于裸露粗集料的水泥混凝土抗滑表层。 3不得使用出现碱活性反应的混凝土为原料破碎生产的再生粗集料。

表3.3.2再生粗集料的质量标准

3.7.4胀缝传力杆应在一端设置镀锌钢管帽或塑料套帽,套帽厚度不应小于 2.0mm,并应密封不透水,套帽长度宜为100mm,套帽内活动空隙长度宜为30mm。 3.7.5传力杆钢筋应采取喷塑、镀锌、电镀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防锈层不得局 部缺失。拉杆钢筋应在中部不小于100mm范围内采取涂防锈漆等防锈措施。

3.8.1用于路面和桥面水泥混凝土的钢纤维质量除应满足现行《

术规程》(JGJ/T221)等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纤维抗拉强度等级不应低于600级。 2钢纤维应进行有效的防锈蚀处理。 3钢纤维的几何参数及形状精度应满足表3.8.1的要求。钢丝切断型钢纤维或波 形、带倒钩的钢纤维不应使用。

表3.8.1钢纤维几何参数及形状精度要求

4钢纤维表面不应沾染油污及妨碍水泥黏结及凝结硬化的物质,结团、黏结连片 的钢纤维不得使用。

钢丝切断型钢纤维裸露后尖端易导致行车不安全,波形、带倒钩的钢纤维搅拌易成 团,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因此不允许使用。

注:“合股丝适用于有抗裂性要求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加抢合股丝适用于提高弯拉强度要求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士

玄武岩纤维长丝与短切丝的外观应为金褐色,是玄武岩纤维区别于玻璃纤维或其他 无机纤维、有机纤维的最显著标志,是玄武岩纤维种类的唯一判定色彩。原因是玄武岩 中含有一定的黑色三氧化二铁,在抽丝过程中,表面的三氧化二铁将氧化成为金红色四 氧化三铁,含量为 9% ~14% ,褐色是表面红色与内部黑色矿物的混合色。

3.8.3用于面层水泥混凝土的合成纤维可采用聚丙烯睛(PANF)、聚

聚酰胺(PAF)和聚乙烯醇(PVAF)等材料制成的单丝纤维或粗纤维,其质量应符合 现行《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21120)的规定,且实测单丝抗拉强度 最小值不得小于450MPa。

3.8.4合成纤维的规格、加工精度及分散性应满足表3.8.4的要求

3.8.4合成纤维的规格、加工精度及分散性应满足表3.8.4的要求

表3.8.4合成纤维的规格、加工精度及分散性要求

3.9.1用于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胀缝板的高度、长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 距预留传力杆孔。孔径宜大于传力杆直径2mm,高度和厚度尺寸偏差均应小于

3.9.4~3.9.5聚氨酯类和硅酮类常温施工式填缝料的质量标准是根据交通运输部 西部开发项目“黄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成套技术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 工作状态评价及与预养护技术研究”的成果确定的。 聚氨酯类与硅酮类填缝料根据所用地区的气候差异区分为高模量与低模量两种类 型。该分类的基本依据是一种填缝料不可能同时满足热天极端高温不流消、不软化、不 嵌入,极端负温不脆裂、不拉断两类矛盾的技术要求,分为高模量与低模量两个型号, 期望在一个型号内,其高、低温性能,即夏季与冬季能同时满足使用要求。

3.9.6加热施工式橡胶沥青填缝料质量应符合表3.9.6的规定 表3.9.6加热施工式橡胶沥青填缝料质量标准

3.9.7加热施工式道路石油沥青与改性沥青类填缝料质量应符合表3.9.7的规定。 表3.9.7加热施工式道路石油沥青与改性沥青类填缝料质量标准

3.9.8硅酮类、聚氨酯类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可用于各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橡 交沥青、改性沥青类填缝料可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宜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 路;道路石油沥青类填缝料可用于三、四级公路,不宜用于二级公路,不得用于高速公 路和一级公路。

石油沥青与改性沥青类填缝料分为适用子高、低温的两类。橡胶沥青则按负温拉伸 不断裂分为高温型、普通型、低温型和严寒型四类。选用时,要根据当地7月极端高温 与1月极端低温选择适宜类型的填缝料。

3.9.10填缝背衬垫条应具有弹性良好、柔韧性好、不吸水、耐酸碱腐蚀及高温不软 化等性能。背衬垫条可采用橡胶条、发泡聚氨酯、微孔泡沫塑料等制成,其形状宜为可 压缩圆柱形,直径宜比接缝宽度大2~5mm。

3.10夹层与封层材料

3.10.1沥青混凝土夹层用材料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 的规定。 3.10.2热沥青表处与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用材料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 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规定。

寸层用薄膜材料的质量、规格与外观应符合表3.10.3的规定。

3.10.3封层用薄膜材料的质量、规格与外观应符合表3.10.3的 表3.10.3封层用薄膜材料的质量、规格与外观标准

4.1.1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其弯拉强度、工作性、「 兼顾经济性。

应选用符合本细则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性能稳定的原材料。不同的原材米 别进行配合比设计。

1.3各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宜采用正交试验法;二级及二级 采用经验公式法。

1.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和施工配合比设计两个阶段 比设计应确定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集料用量、水灰(胶)比、外加剂掺量 土还应确定纤维掺量。施工配合比设计应通过拌和楼试拌确定拌和参数。经 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擅自调整

4.1.5目标配合比设计应对混凝土性能进行全面检验,并规定施工配合

标配合比的允许偏差。目标配合比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根据原材料、路面结构及施工工艺要求,通过计算或正交试验拟定混凝土配合 比的控制性参数。 2按拟定配合比进行试验室试拌,实测各项性能指标,选择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工作性、耐久性满足要求,且经济合理的配合比作为目标配合比。 3根据拌和楼(机)试拌情况,对试拌配合比进行性能检验和调整,直至符合目 标配合比要求。

4.1.6施工配合比应符合自标配合比的实测数据,开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施工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可根据拌和过程中的损耗情况,较目标配合比适当增 加5~10kg/m。 2根据目标配合比计算各种原材料用量,按照实际生产要求进行试拌。 3进行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检验,确定是否满足要求。

4总结试验数据,提出施工配合比,确定设备参数,明确施工中根据集料实际含 率调整拌和楼(机)上料参数和加水量的有关要求。

4.1.7当原材料变化时,应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设计与检验。

4.2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本节适用于滑模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及小型机具施工的水泥混凝王、钢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中掺加优质引气剂,引入均匀、封闭的微小气泡,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耐久 性能,但如果引气剂质量差,引入气泡均匀性差、尺寸大,对混凝土性能反而有不利影 响,因此要求钻芯实测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检验气泡的尺寸和均匀性。

4.2.7各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有抗盐冻要求时,应按附录C方法检测混凝土的抗 盐冻性,5块试件经受30次盐冻循环后,其平均剥落量小于1.0kg/m²为合格,大于或 等于1.0kg/m²为不合格,

4.2.8各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磨损量宜符合表4.2.8的规

2.8各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磨损量宜符合表4.2.8的规定

表4.2.8各等级公路面层水泥混凝土磨损量要求

由于桥面不具备长期的湿养生条件,粉煤灰基本不能水化,对强度无贡献,导致开 裂较为严重,因此,规定桥面混凝土中不宜掺粉煤灰。

1试验可变因素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和材料变化情况根据经验确定。水泥混 凝土可选水泥用量、用水量、砂率或粗集料填充体积率3个因素;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可 选用水量、基准胶材总量、粉煤灰掺量、粗集料填充体积率4个因素。每个因素至少应 选定3个水平,并宜选用L,(34)正交表安排试验方案。 2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及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考察指标应包括落度、弯 拉强度、磨损量。有抗冰冻、抗盐冻要求的地区,还应包括抗冻等级、抗盐冻性。 3满足第2款要求的正交配合比,可确定为目标配合比

4.2.11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采用经验公式法时,可按下列规定进行: 1计算水灰比。无掺合料时,根据粗集料的类型,水灰比可分别按下列统计公式 十算。 碎石或破碎卵石混凝士

1.5684 W 1.2618

2.破碎卵石可在碎石和卵石之间内插取值。

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式中:W。一一不掺外加剂与掺合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 St落度(mm); Sp一一砂率(%); Wow—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kg/m); β一 所用外加剂剂量的实测减水率(%)。

= 86. 89 + 0. 370 St +11. 24 + 1. 00 X

4.3.6钢纤维混凝土的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3.6的

4.3.6钢纤维混凝土的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3.6的

LS/T 6126-2017 粮油检验 粮食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4.3.6钢纤维混凝土的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3.6的

6钢纤维混凝土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

4.3.7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冰冻性、抗盐冻性、耐磨性、含气量及最大气泡间距系数 应分别符合本细则第4.2.5、4.2.7、4.2.8、4.2.6条的要求。 4.3.8钢纤维混凝土不得采用海水、海砂,不得掺加氯盐及氯盐类早强剂、防冻剂 等外加剂。处在海水、海风及除冰盐等环境中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宜掺用I、Ⅱ级粉煤灰 或矿渣粉。桥面不宜掺粉煤灰。 4.3.9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正交试验法时,除应符合本细则第4.2.10条的 相关规定外,在正交试验的因素中尚应有钢纤维掺量。 4.3.10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可按下列要求,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1钢纤维混凝土配制28d弯拉强度均值fc,可由式(4.3.2)计算确定。 2钢纤维体积率可按式(4.3.3)、式(4.3.4)计算,外形影响系数可查 表4.3.3。 3钢纤维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可按表4.3.10初选,再经试拌落度校正后确定。

表4.3.10钢纤维混凝士单位用水初选表

GB/T 33863.2-2017 OPC统一架构 第2部分:安全模型Spr = S, + 10p

式中:Sr一钢纤维混凝土砂率(%); S一水泥混凝土砂率(%); p一一钢纤维体积率(%)。 7集料用量可采用密度法或体积法计算。按密度法计算时,钢纤维混凝土单位质 量可取基体混凝土的单位质量加掺人钢纤维单位质量之和;按体积法计算时,应计人设 计含气量。

4.4.8碾压混凝土粗、细集料合成级配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