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0/T-284-2018 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设计标准.pdf

DBJ50/T-284-2018 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设计标准.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50/T-284-2018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48924
VIP资源

DBJ50/T-284-2018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50/T-284-2018 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设计标准.pdf

4.2.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在实施时应采用国际通用单位,并在 模型中进行说明。 4.2.2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天地基准应按区域划分分别采用重 庆市独立坐标系和重庆市东部独立坐标系:对应的高程基准分别 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使用自定 义坐标系统时,应提供相应的转换参数和说明

4.2.3同一项自的多个模型文件及模型内部各组成元素采用的

4.3.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图形表达宜参照现行规范.规定及 图示图例标准,具备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SZDBZ 99-2014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可出图性 一体化性,参数化性,信息完备性。同时,表达方式能方便与其他 专业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同工作

4.3.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应根据组成元素的属性赋予其材质, 每种材质应能体现相对独立的色彩,纹理,岩性花纹等特征。其 生成的二维工程地质图件宜符合现行地质类规范规定及图示图 例标准。

地质信息模型保持一致,同时,应根据结构构件的材料属性赋子 不同材质,每种材质应具有独立的色彩,纹理等特征。

设项目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能实现有效的操作和管理。 4.4.2对于线状工程,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宜按照工点进行模型 诉分建立;对于点状工程可按照场地分区进行模型拆分建立。 4.4.3拆分后的模型应保持相对的独立和完整,模型范围应包 含周围边坡.基坑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管线等,不影响 分析和计算

相邻建构筑物等。 5.1.2地表信息模型的数据来源宜采用原始测量数据.数字化 地形图,航摄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等。 5.1.3地表信息模型的范围在平面上应包含委托建(构)筑物范 围以及受影响的范围,并符合相关规范关于确定勘察范围的要 求。 5.1.4地表信息模型的精度应根据项目类型和需求确定,并符 合相关规范要求。 1对于点状工程,在整个项自范围内宜保持同一精度,对于 线状工程,拟建范围内应保证较高精度,线路影响范围以外可以 采用低精度数据。 2地表信息模型的精度宜与项目所处勘察阶段相匹配,如 项目有更高精度的要求,在保证数据来源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提 高。

5.1.2地表信息模型的数据来源宜采用原始测量数据,数字化

5.1.4地表信息模型的精度应根据项目类型和需求确定

合相关规范要求。 1对于点状工程,在整个项目范围内宜保持同一精度,对于 线状工程,拟建范围内应保证较高精度,线路影响范围以外可以 采用低精度数据。 2地表信息模型的精度宜与项目所处勘察阶段相匹配,如 项目有更高精度的要求,在保证数据来源精度的前提下可以提 高。

5.2.1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宜包含拟建场地空间工程地质信息以 及拟建工程主要设计信息。

5.2.1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宜包含拟建场地空间工程地质信息以

5.2.1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宜包含拟建场地空间工程地

拟建(构)筑物设计数据以及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网信息等。 5.2.3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平面范围应与地表信息模型范围 致,空间范围应满足评价需求,并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拟建(构)筑物设计数据以及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网信息等。

5.2.4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内容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地层岩性(包括:地质点,地质界线,地层界面.岩体风化 界面.岩性定名,各类勘探数据与测试数据及相关影像图片等): 2地质构造(包括:地质构造线,地质构造界面、结构面,地 质构造定名发育特征数据及相关影像图片等): 3水文地质条件(包括:水文地质界面定名、客类勘探数据 与测试数据、水文参数及相关影像图片等); 4不良地质现象(包括:范围、界线定名、各类勘探数据与 测试数据及相关影像图片等): 5建(构)筑物主要设计数据(工程概况.轮廓尺寸及设计标 高等)。 6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网位置及范围。 5.2.5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精度应根据数据来源精度.项自类 型和需求确定,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1数据来源决定了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精度,应尽可能采 用更多的准确数据,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2对于点状工程(小范围),在整个项目范围内宜保持同 精度,对于线状工程,拟建范围内宜保证较高精度,线路范围以外 可以采用低精度数据。 3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精度大致与项自所处勘察阶段相四 配,如项自有更高精度的要求,在保证数据来源精度的前提下可 以提高。

5.3 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

立,可分为边坡工程信息模型·基坑工程信息模型,地基处理信息 模型等,能实现设计方案比选,结构构件展示及分析计算等功能,

5.3.2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边坡支护结

5.3.2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边

构·基坑支护结构及地基处理方案等资料,以及与项目设计有关 的其他工程资料。

5.3.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的空间范围,应包含边坡基

响区域及其受影响保护对象,并满足岩土工程设计及相邻建(构 筑物分析和评价的需要

5.3.4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中的构件截面尺寸,空间布置应

与设计图纸或实测值保持一致。

5.3.5构件力学特性应采用试验结果值或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选取。

5.3.5构件力学特性应采用试验结果值或按相关规范要求

5.3.6不同设计阶段选取的岩土计算参数应与工程地质信息模

6.1.1地表信息模型宜包括地表面,地表水体,地面建

5.1.1地表信息模型宜包括地表面.地表水体.地面建(构)筑物 等元素所需的典型信息,宜符合表6.1.1的规定。

.1.1地表信息模型元素及信息描述

6.1.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宜包括拟建物.环境边坡(基坑).地质 点,地质界线地质界面,地质体,地质构造,不良地质体,地下水, 钻孔探槽(井),原位测试,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下洞室 等元素所需的典型信息,宜符合表6.1.2的规定。

表6.1.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元素及信息描述

续表6.1.2类型元素类别典型信息编号、类型、位置(坐标、高程)、深度、孔径、分层钻孔数据、风化特征、水位标高、取样信息、测试信息、钻探时间、人员勘探探井、探槽、名称、编号、位置、尺寸、分层数据、风化特征、探坑取样位置、样品信息、开挖时间、人员类型、编号、点线位置、方向、长度、描述、物探探测时间、人员原位测试(静载、直剪、波速测试、动探、静探、名称、类型、位置、深度、描述、测试时间标贯、抽水试验、测试渗透试验等)室内试验(岩土物理力名称、类型、位置、描述、测试时间学试验、水样分析测试等)名称、层数、结构形式、安全等级、轮廓尺寸(长克高)、拟建物设计标高(正负零标高、环境标高、地下车库标高)、拟采用基础型式、建筑红线范围拟建名称、编号、位置、标高(坡顶、坡脚)、几何尺寸、工程环境边坡安全等级、边坡特征名称、编号、位置、标高(坡顶、坡脚)、几何尺寸、基坑边坡安全等级、边坡特征基础形式、基础埋深相邻建(构)筑物基础(相邻建筑地面部分信息参见表6.1.1)相邻名称、位置、断面尺寸、衬砌建构地下洞室(材料、厚度)、修建时间、围岩类别、使用情况筑物地下管网名称、类型、位置、埋深、管径、长度、使用情况6.1.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包括的元素及所需的典型信息宜符合表6.1.3的规定。11

表 6.1.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元素及信息描述

表6.1.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元素及信息描述

6.2.1模型元素命名主要用来规范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中客组成 元素命名的原则,辅助实现工程勘察信息模型从勘察,设计,施工 到运维全过程的数据检索,分类及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满足模型全程通用的要求。 6.2.2模型元素命名应做到规范合理.简洁,具备可扩展性和 通用性。 描型表 城电三光口护屋招明产

个关键字段,元素命名应与现行规范保持一致

7.1.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设计深度应综合考虑工程性质.规模, 持征,场地复杂程度,勘察工作完成情况及建模信息的充分度等 因素,根据工程实际需求确定。 7.1.2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深度分为CL100.CL200.CL300和 CL400四个等级,每个深度等级由几何和非几何两个信息维度组 成。 7.1.3不同深度等级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满足不同的工程用 途其对应关系应符合表7.1.3的规定

7.1.3不同深度等级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满足不同的工程用 途,其对应关系应符合表7.1.3的规定。

7.1.3不同深度等级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应满足不同的工

表7.1.3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深度分

7.2几何信息深度等级

7.2.1地表信息模型的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7.2.1的内

7.2.1地表信息模型的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7.2.1的内

表7.2.1地表信息模型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

注:表中“”表示应具备的信息;“^”表示宜具备的信息;“ ”表示可不具备的信 息。

7.2.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7.2.2 的内容。

表7.2.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

7.2.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的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 2. 3 的内容。

7.2.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的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7.

表7.2.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

7.3.1地表信息模型的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7.3.1的 内容

7.3.1地表信息模型的非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

表信息模型的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7.3.1的

表7.3.1地表信息模型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

注:表中“”表示应其备的信息;“△”表示宜其备的信息;“"表示可不其备的信 息。

7.3.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7.3. 2的内容。

.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非儿何信息深

注:表中“”表示应具备的信息;“△”表示宜具备的信息;“”表示可不具备 息

7.3.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的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应符合表 7.3.3的内容

表7.3.3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非几何信息深度等级表

注:表中“”表示应具备的信息;“△”表示宜具备的信息;“”表示可不具备的信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V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接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目次3基本规定274.模型基本设定284.1模型文件命名284.2模型单位和空间基准294.3模型表达294.4模型拆分30模型构成315.1地表信息模型315.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326模型元素分类及命名346.27模型元素命名347模型深度等级357.1一般规定357.2几何信息深度等级36

3..3.T程勘察信息模型宜由勘察单位完成。 3.+.4准备阶段,模型制作方应对模型信息进行检验和甄别,不 能随意删除数据,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 3.+.5一个项自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可以完全包含地表信息模 型,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和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三类,也可以是 其中某一类或两类,视工程用途而定。

3..3.T程勘察信息模型宜由勘察单位完成。 3.0.4准备阶段,模型制作方应对模型信息进行检验和甄别,不 能随意删除数据,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 3.+.5一个项目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可以完全包含地表信息模 型,工程地质信息模型和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三类,也可以是 其中某一类或两类,视工程用途而定。

4.1.1模型文件命名原则包含以下5个方面,

4. 2 模型单位和空间基准

4.2.2重庆市地方独立坐标系和东部坐标系的其体适用范围见 下表1

4.2.2重庆市地方独立座标系和东部座标系的具体适用范围见

表1重庆市地方独立坐标系适用范围

寸.绘图比例线型和线宽,尺寸标注,字体和字形,填充图案,图 例术语和符号等内容,宜继承传统制图标准和图示图例标准的 表达方式。图形表达的方式应方便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识别和读 敢信息,便于信息的传递和相关专业间的协同工作。

间相关图件.地质灾害类.专业水文地质图.专业工程地质图以及 各岩土层顶面等值线图(等值线必须带有高程信息)等。

关图件.地质灾害类专业水文地质图专业工程地质图以及 土层顶面等值线图(等值线必须带有高程信息)等。 岩土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的结构构件包含:重力式挡墙 础培,柱,梁,板,支撑,锚杆(索)土工格栅等,

桩,基础,墙柱,梁,板,支撑,锚杆(索)土工格栅等。

桩,基础,墙,柱、梁,板、支撑、锚杆(索),土工格栅等。

4.4.2点状工程主要是指房屋.桥梁隧道,立交地质灾害等集 中于较小区域内的工程建设项自:线状工程主要是指公路,轨道 管线等穿越较大区域的长距离线状建设项目。

5.1.1地表信息模型是建立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基础。主要通 过建立真实,直观的数字模型来反映拟建场地及周边地表以上的 地形地物的现状特征,一般可运用于拟建项自规划布局,设计方 案比选,工程展示及分析等。 5.1.2为保证地表信息模型的准确性,本条对地表信息模型的 数据来源进行了明确。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倾斜摄 影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的运用在勘察工作中,三 维实景建模已成为现实,建立地表信息模型难度大大降低,建模 效率明显提高。本条所列举的几种数据来源中,原始测量数据 数字化地形图需要进行预处理,数字高程模型DEM可以直接使 用,包括无人机倾斜摄影,卫星遥感影像等航摄遥感影像则需要 根据项自特点以及能够获取到的数据源选择合适分辨率的影像 数据。 5.1.3为保证地表信息模型的完整性,同时又要控制模型文件 大小,本条对所建的模型的平面范围进行了明确,地表以下的 空间范围四周宜以平面勘察范围的竖向投影范围为界,竖向深度 范围本阶段不作明确规定。总体上,建模范围既应满足项目的需 求,又应符合相关规范关于工程勘察范围的规定。

大小,本条对所建立的模型的平面范围进行了明确,地表以 空间范围四周宜以平面勘察范围的竖向投影范围为界,竖向 范围本阶段不作明确规定。总体上,建模范围既应满足项目 求,又应符合相关规范关于工程勘察范围的规定。

1对于点状工程,同一察阶段,不同部位的精度有可能不 司,这与勘探点位密度有关。例如:边坡,基坑,重要建筑物等勘 探点密度大,需要的建模精度要求较高,

2为避免所建模型文件过大,提高建立和使用模型的效率, 宜根据拟建工程项自类型和需求的不同,勘察阶段的不同,建立 适度的地表信息模型,满足项自需求即可,不宜过分道求高精度, 大范围。

5.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

5.2.1工程地质信息模型是建立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核心。主 要是以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为基础,经过综合分析建立的反映拟建 场地及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工程地质信息的数字模型,叠加拟建构 筑物的主要设计内容,相邻建构筑物及管网信息,得到最终的工 程地质信息模型,可运用于拟建项自方案比选,边坡(基坑)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以及其他三维可视化应用。

5.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是建立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核心。王 要是以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为基础,经过综合分析建立的反映拟建 场地及周边影响范围内的工程地质信息的数字模型,叠加拟建构 筑物的主要设计内容,相邻建构筑物及管网信息,得到最终的工 程地质信息模型,可运用于拟建项目方案比选,边坡(基坑)设计, 地基处理设计以及其他三维可视化应用。 5.2.2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基础是工程地质勘察数据,这些数 据主要通过传统勘察手段获得,经数字化处理后使用。地面工程 地质信息也可以通过手持终端在开展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过程中 直接进行数字化采集。拟建构筑物设计数据主要包括拟建物编 号,设计标高,外轮廓尺寸以及其他非几何信息,与拟建项自存在 相互影响的相邻建构筑物.地下管网的尺寸,位置等信息也应包 括在内。工程地质信息模型与地表信息模型合并在一起构成基 本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 5.2.3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平面范围与地表信息模型一致,地

5.2.3工程地质信息模型的平面范围与地表信息模型一致,地

表以下的空间范围四周宜以平面范围的竖向投影范围为界, 深度范围可根据探深度确定,并满足工程地质评价和使用 要。

行了明确,同时在5.1.4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对项自建 设信息,设计内容以及相邻建构筑物,管网的要求。

行了明确,同时在5.1.4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

行: 对于点状工程,同一勘察阶段,不同部位的精度也有可能不同,这 与勘探点位密度有关。例如:边坡.基坑,重要建筑物等勘探点密 度大,需要的建模精度要求较高。 由于地质条件在空间上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基于有限 的勘察数据和经验,只能够去描绘而不是复原拟建场地所处的地 质环境,天量的勘察数据有助于更逼真的反映地质环境,宜根据 须目类型和需求,以及能够获得的数据来源的精度,合理的开展 建模工作。不同的勘察阶段决定了可用数据信息的精度等级,对 于地质条件复杂,项目需求高的项目,宜采用更高精度的勘察数 据建模。

6.2.3模型元素命名指对模型组成元素(详见6.1节)进行分类 命名,应按照“元素类别编号扩展说明”规则进行,以能表达模 型元素的主要特征为原则,不宜超过3个字段,以便建模和后续 的查询和统计。 *元素类别”参照表6.1.1~表6.1.3罗列元素类别 “编号”,对模型中重复出现的元素,可根据不同儿何信息和 非几何信息采用数值或字母进行编号,以便于区分: “扩展说明”:若前两项不能完全表达元素的主要特征,可进 行适当的补充说明,要求简洁,准确。

7.1.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设计深度应在勘察实物工作基础 上,结合场地及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同时,本 标准划分的深度等级与传统的勘察工作阶段划分并无必然对应 关系,如CI.200深度的模型并不一定代表是初步勘察阶段的成 果。 7.1.2在本标准中,不同等级深度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内容将 按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进行细分,其中,几何信息不仅会按模 型元素类别进行划分,还会区分不同的几何建模精度及其他要 求,而非几何信息只需按元素类别划分有无。国标中采用1OD, 主要针对的是建筑信息模型,本标准中采用CI.是为了更好地描 述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并与国标进行区别,同时本标准中CI.100 ~400各等级包含的内容与L0D100~400的差异较天。 7.1.3关于本标准对于勘察信息模型深度等级的划分出于以下 几方面的考虑: 1本标准规定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深度等级反映了重庆地 区工程勘察工作的特殊性,与建筑,市政专业的相应规范标准的 模型深度等级划分无严格的对应关系。 2CL400从工程勘察的角度来说,此等级模型应包含施工 阶段的察内容,保证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精度;从岩土工程设 计的角度来说,还应包含岩土工程的施工与竣工信息。 3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深基坑,高边坡工程在场地初步勘察 阶段,即要求达到详细勘察深度,以满足支护设计需要。因此深

7.1.1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设计深度应在勘察实物工作基础 上,结合场地及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同时,本 标准划分的深度等级与传统的勘察工作阶段划分并无必然对应 关系,如CI200深度的模型并不一定代表是初步勘察阶段的成 果。

按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进行细分,其中,几何信息不仅会接模 型元素类别进行划分,还会区分不同的几何建模精度及其他要 求,而非几何信息只需按元素类别划分有无。国标中采用1OD, 主要针对的是建筑信息模型GB/T 20996.1-2020 采用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系统的性能 第1部分:稳态,本标准中采用CI是为了更好地描 述工程勘察信息模型,并与国标进行区别,同时本标准中CI.100 ~400各等级包含的内容与L0D100~400的差异较大。

7.1.3关于本标准对于勘察信息模型深度等级的划分出于以下

1本标准规定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深度等级反映了广重庆地 区工程察工作的特殊性,与建筑,市政专业的相应规范标准的 模型深度等级划分无严格的对应关系。 2CL400从工程勘察的角度来说,此等级模型应包含施工 阶段的勘察内容,保证工程勘察信息模型的精度;从岩土工程设 计的角度来说,还应包含岩土工程的施工与竣工信息。 3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深基坑,高边坡工程在场地初步勘察

基坑高边坡工程在初勘阶段的工程勘察信息模型深度等级宜达 到 CL300

SN/T 1148-2019 木薯单爪螨检疫鉴定方法7.2几何信息深度等级

7.2.17.2.1~7.3.3条所列的.T程勘察信息模型设计内容能 够涵盖常规勘察工作的全部内容,但具体项目的设计内容应与工 程实际工作为基础,若勘察实物工作未涉及的内容,可不在工程 勘察信息模型中体现。 7.3.3岩土工程设计分为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阶段,方案 阶段致对应的模型深度等级为CL200,施工图阶段大致对应的 模型深度等级为CL300。CL400应反映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 变更信息。CL100模型深度等级较低,工程地质信息较缺乏,仅 适用于作定性分析使用。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