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GHP 021-2018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pdf

T∕CAGHP 021-2018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0.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4707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CAGHP 021-2018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pdf

5.4.1防治工程等级一、二级以及工程规模大于1000万元的应同时制定两三个泥石流防治规划方 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其中技术经济指标最优的一两个方案。 5.4.2防治工程等级三、四级以及工程规模小于1000万元的应同时制定两个以上的泥石流防治规 划方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推荐其中技术经济指标最优的一个方案。 5.4.3对于分阶段实施的规划方案,应特别说明各阶段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所需经费、预期目 标等。

5.4.4规划基本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种

旧万案应在流域上游形成区采用防止泥石流形成体系、中下游采用调控泥石流运动 和堆积体系、预防泥石流灾害体系、植树造林控制侵蚀的生态措施及增加泥石流能量耗散 的综合方案。适用于泥石流活跃、有重要保护对象的情况。 b 以工程为主的规划方案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堆积区内,采取以相应的治理工程为主,辅 以其他措施。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频繁,中等、松散固体物源丰富,水动力条件相对 集中,保护对象重要的情况。 1 以治水为主的方案利用蓄水、引水和截水等工程控制地表洪水径流,使水土分离GB/T 39764-2021 软体家具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稳定山 坡;辅以修建拦挡、排导工程和流域生态措施。适用于水力类泥石流治理, 2) 以治土为主的方案利用拦挡、支护工程,拦蓄泥石流固体物质,稳定沟岸崩塌及滑坡;辅以 排导、截水工程、降低地下水位和流域生态措施等。适用于土力类泥石流治理。 3) 以排导为主的方案利用排导槽、渡槽等工程,排泄泥石流,控制泥石流的危害;辅以拦挡工 程和流域生态措施等。适用于泥石流成灾范围有限、宜避让的泥石流治理。 c) 以生物、水保措施为主的规划方案在流域内采用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坡改梯、截水沟、分 水沟等水保措施。适用于冲沟或坡面泥石流治理。 d) 以预警报系统为主的规划方案在泥石流流域内布设预警报网点,设置预警报装置,建立 预警报信息发布系统。适用于防治难度大、投资效益比较低、保护对象一般的泥石流沟 防治。

5.5.1规划的推荐方案应通过以下指标作比

a) 泥石流发生与活动可控程度:局部控制、基本控制、控制; b) 泥石流危害的控制程度:局部控制、基本控制、控制; c) 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低、中、高; d) 方案的投资比较:较低、一般、较高; e) 方案的经济效益比较:较低、一般、较高; f 方案的社会和环境效益比较:较低、一般、较高。 5.5.2规划防治工程的工程量大、投资多,而施工工期受限制时,可制定分期、分项、分布实施的施 工方案。

6.1防治工程安全等级标准

表1)。 生鉴定,特殊工程应进行专门论证

表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安全等级标/

注:表中一级建筑物为耐久年限100年以上的重要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二级建筑物为耐久年限50~100年的一 性建筑物;三级建筑物为耐久年限15~50年的次要建筑物;四级建筑物为耐久年限15年以下的临时性建筑物。满足 其中一项即为相应安全等级,按最高等级确定。

6.2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

6.2.1泥石流防治工程应按照防治工程安全等级、降雨强度标准、荷载组合,选择对应的泥石流防 治工程设计标准。 6.2.2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基本组合安全系数和偶然组合安全系数的确定,应进行充分的技术、经 济比较,既要安全可靠,也要经济合理。 6.2.3泥石流拦砂坝设计工况按满库、半库和空库过流三种特征结合地震因素,共有以下六种工况 组合(图1): a)工况I为满库过流状态(不考虑地震),荷载组合为:坝体自重十土体重十溢流体重; b): 工况Ⅱ为满库过流状态(考虑地震),荷载组合为:坝体自重十土体重十溢流体重十地震力; c 工况Ⅲ为半库容过流状态(不考虑地震),荷载组合为:坝体自重十土体重十坝前泥石流体 重十溢流体重十泥石流冲击力; d)工况IV为半库容过流状态(考虑地震),荷载组合为:坝体自重十土体重十坝前泥石流体重 十溢流体重十泥石流冲击力十地震力;

6.2.1泥石流防治工程应按照防治工程安全等级、降雨强度标准、荷载组合,选择对应的 治工程设计标准。 6.2.2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基本组合安全系数和偶然组合安全系数的确定,应进行充分的 济比较,既要安全可靠,也要经济合理。

词石流排导槽侧墙设计安全系数

4混石流停淤挡墙设计安全系数

7.1.1泥石流重度一般介于13kN/m24kN/m之间。大然状态下泥石流重度可参照《泥石 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06一2018)附录J中的方法确定。 7.1.2治理工程实施后,泥石流重度应根据治理后泥石流流体特征、固体物质组成以及防治工程的 类型、特征等条件综合确定。 7.1.3全粒径拦挡工程实施后,泥石流重度因固体物质在库区淤积而降低,降低后的重度可根 据拦挡工程库容与一次性泥石流冲出固体物质总量Q:比例关系及天然状态下的重度按附录表 A.1确定。 7.1.4非全粒径拦挡工程实施后,泥石流重度尚无成熟的确定方法,可根据天然重度、泥石流冲出 物质的全粒径分析结果等数据按附录A式(A.2)近似取得。 7.1.5对于以排导工程或防护工程为主,产砂区无拦挡、固体物质、停淤物质等工程措施的沟谷,混 石流重度仍按天然重度计取

7.2.1泥石流流量包括泥石流峰值流量和一次泥石流过程输砂量。

7.2.1泥石流流量包括泥石流峰值流量和一次泥石流过程输砂量。

表5工程治理后堵塞系数D.折减率表

7.2.7实施拦挡等工程措施后,受库区回淤影响,泥石流下泄流量减小,其影响按通过暴雨洪水流 量Q,变化按附录A.3公式确定。 7.2.8工程治理后的一次性泥石流总量应根据相应断面泥石流峰值流量、泥石流持续时间、泥砂修 正系数等参数,按照《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06一2018)附录公式计算

7.3.1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分为稀性泥石流流速计算公式、黏性泥石流计算公式两类。 7.3.2治理工程实施后,自然沟槽泥石流流速计算应根据泥石流类型以及流体重度、沟槽糙率、坡 降等参数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06一2018)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7.3.3稀性泥石流在排导槽中流速应采用排导槽纵坡降i、水力半径R以及排导槽糙率按《泥石流 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06一2018)J.3节中稀性泥石流公式计算。 7.3.4排导槽纵坡降应按沟槽底部坡降计算。 7.3.5水力半径R为泥石流过流断面面积与湿周之比,单位为m。 7.3.6当排导槽过流断面各部位采用相同材料时,糙率应按本标准附录表B.1选取;当排导槽过流 断面采用不同材料砌筑时,可按本标准附录B.2计算排导槽综合糙率;当槽底采用横肋、棋盘式方 块、台阶等措施时,加糙后的糙率可在本标准附录B.4、B.5及B.6计算结果基础上,再根据B.7进 行泥石流糙率修正。 7.3.7黏性泥石流在排导槽内流速的计算,目前尚无确定性计算公式,可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

7.4.1泥石流冲击力包括流体冲压力和巨石 计算。 7.4.3泥石流中大块石对台、墩等结构的冲击力应按本标准附录C.2节公式计算。 上游坝体最大缝宽的1/2。

7.5泥石流冲起高度与爬高

7.5.1泥石流冲高及爬高应分别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 2018)附录J式(J.46、J.47)公式计算。

5.1泥石流冲高及爬高应分别按《泥石流灾害防治工 018)附录J式(J.46、J.47)公式计算。

7.6.1泥石流弯道超高应按《泥石流灾害防治 式(J.49)公式计算。 7.6.2设置在查道段凹岸的工程应在直道的基础上叠加弯道超高。

7.7.1泥石流冲刷深度由泥石流流体冲刷深度和落石冲击深) 合分析确定采用单项计算或叠加计算。 7.7.2流体冲刷深度及落石冲刷深度计算应按本标准附录D式(D.1、D.2)计算。 7.7.3当山洪冲刷较重时,还应考虑山洪冲刷的影响,应选择山洪冲刷深度与泥石流冲刷深度较大 者作为设计依据。山洪冲刷深度可按本标准附录D式(D.3)计算。 7.8防护堤基础冲刷深度可根据流体性质、流体与防护堤交角按本标准附录D方法确定。

7.7.1泥石流冲刷深度由泥石流流体冲刷深度和落石冲击深) 合分析确定采用单项计算或叠加计算。 7.7.2流体冲刷深度及落石冲刷深度计算应按本标准附录D式(D.1、D.2)计算。 7.7.3当山洪冲刷较重时,还应考虑山洪冲刷的影响,应选择山洪冲刷深度与泥石流冲刷深度较大 者作为设计依据。山洪冲刷深度可按本标准附录D式(D.3)计算。 7.8防护堤提基础冲刷深度可根据流体性质、流体与防护堤交角按本标准附录D方法确定。 套愿度、面积可按本标准附录E公式确定。

8.1.1.1坝址应根据防治目标、地形地质、消能 择在形成区中下游,口窄肚阔的谷地颈口,兼顾可控制上游支沟与崩滑体。 8.1.1.2坝高宜按有效使用期和地形地质条件确定,拦砂坝坝高一般为5m~20m;谷坊坝坝高一 般低于5m。 8.1.1.3拦砂坝具有以下功能:拦截泥沙,调节泥石流重度和流量,回淤后固沟稳坡,降低流速,抑 10

、侦间侵蚀,调节下泄泥石流流向等。 8.1.1.4常用泥石流拦砂坝坝型有实体重力坝和格栅坝。 8.1.1.5拦砂坝静荷载包括坝体自重、土压力、水压力;动荷载包括冲击力、渗透水压力及地震荷载 等(见附录F)。 8.1.1.6拦砂坝稳定性验算应进行抗滑移、抗倾覆、地基承载力、坝体强度等(见附录F)。 8.1.1.7拦砂坝库容计算可采用等高线法、横断面法、经验公式法(见附录G)。 8.1.1.8坝高大于20m的拦砂坝,应作专项勘查与设计

平面布置宜选在沟段狭窄颈口处上游侧,中心纵轴顺流向,以利于溢流段出流并稳 不同材料组合。 坡比为1:0.05~1:0.20。 8.1.2.4重力坝坝项宽度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坝高、运营管理、交通、应急抢险及二次加高等,一般为 1.5m~4.0m。 加安全超高;设计安全超高取1.0m。 8.1.2.6拦砂坝回淤纵比降一般取沟道纵比降的0.5~0.8倍.也可通过下式确定

式中: 拦砂坝回淤纵坡; 沟道原始坡度; 泥石流内摩擦角

8.1.2.7溢流口过流面应用坚硬石料或钢板、钢轨作耐磨蚀处理。 8.1.2.8非溢流段宜向两侧岸坡上斜,比降取0.05~0.10或按弯道超高确定并不宜小于2.0m。 非溢流段坝肩嵌人松散堆积层岸坡深度不应小于1.5m,基岩岸坡深度不应小于0.5m。 8.1.2.9重力坝坝下消能防护工程包括副坝和护坦。坝高小于20m,下游沟床含大漂砾密实碎石 土地基时采用一级副坝消能;坝高大于20m,下游沟床为大块石中密碎石土地基或有软弱沙泥夹层 地基时采用两级副坝消能,坝下消能工程示意图见附录H。 8.1.2.10主、副坝间的距离按坝高、冲刷坑深度、溢流口泥深之和的1.52.0倍确定。 8.1.2.11护坦的长度按坝高的1.0~2.0倍计算。 8.1.2.12重力坝基础埋置深度按坝下冲刷深度确定(见第7.7条款),当地基承载力和抗冲刷力不 足时,可采用桩基础。 8.1.2.13重力坝的坝高大于10m时,应进行坝基渗透变形计算,计算方法可按《水利水电工程地 质勘查规范》执行(见附录I)。 8.1.2.14坝基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可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扩大基础等。

般为0.05~0.10。 毛毡。 8.1.2.17坝高大于15m的拦砂坝坝项应设置扶手栏杆和上、下梯步,以便于通行。 8.1.2.18为观测工程效益,应理设相应的观测标志,不得设于溢流口过流面。

溢流段沟床平坦,地基均匀,便于格栅坝支墩布置。 坝等。 8.1.3.3格栅坝的荷载组合应考虑坝体自重、坝库内淤积土重、水平侧压力、冲击力及地震力。 析,横梁作强度验算、变形复核;网格坝应进行主绳和锚墩(梁)的受力计算。 8.1.3.5缝隙一般布置在坝顶,采用窄深的矩形、梯形、三角形断面。 度6按照限制泥石流中颗粒直径D与闭塞条件选定,一般取b/D.为1.5~2.0。上下缝层之间的 整体顶、底板厚度应为1.0m~1.5m。 8.1.3.7缝隙高度一般取缝隙宽度的1~3倍。 8.1.3.8缝隙密度一般取Z6/B为0.2~0.6。 横梁长度L为4.0m~8.0m。 8.1.3.10泥石流流域内从上至下梁式坝的缝隙间距应依次减小,以达到合理的拦粗排细效果。 8.1.3.11若支墩为钢构支墩,横梁可按连续梁进行受力验算;若支墩为坛工结构,横梁可按固端梁 进行受力验算。 8.1.3.12格栅坝一般用于低黏性水石流,其孔、缝、洞过流部位应采用低形阻和摩阻,并加强耐磨 防护层;窗洞顶钢筋混凝土板应能承受施工中“板上方”落拱荷载作用,强度满足安全性。泄流缝 进、出口采用外阔的窄喇叭形,中间加速段宽度渐缩,底坡取0.03~0.05,减少阻塞。 8.1.3.13网格坝是利用钢索编制而成的柔性网状结构物,上端通过主绳固定在沟道的两岸锚墩 (梁),下部网格斜铺在沟床上。 8.1.3.14网格坝应设置在地质条件较好、两岸岸坡主绳易于固定的流通区或减速区。 8.1.3.15网格坝的坝高应大于最大龙头高度和冲起高度之和。 8.1.3.16网格坝网孔大小取拟拦截泥石流体最大粒径的1.5~2.0倍。 8.1.3.17 网格坝网绳在沟道内的敷设长度应为1.5~2.0倍的坝高。 8.1.4泥石流拦砂坝鼓励采用预制组装式、框架式等新型拦砂坝结构(见附录J)。

.1.1排导槽应选择在泥石流沟道流通段或堆积区,将泥石流在控制条件下排导到指定的区域。

8.2.1.3排导槽槽体冲剧、磨蚀应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部或整体滑移、变形、开裂、折断等破坏形式而危及到自身安全。 设计标准泥石流的危害,

致,并尽可能利用天然沟道随弯就势,避开地形地物障碍。 8.2.2.2排导槽总体布置应力求纵坡较大、长度较短,并有利于人流和下泄。 8.2.2.3排导槽应考虑与现有工程或沟道的防治总体规划相适应。 8.2.2.4进口段上游如有拦砂坝、溢流堰、低槛等控流设施,应加以利用。 布置。 B.2.2.6Y 河高洪水位以上。 段长度不小于上游槽宽的5倍。 8.2.2.9排导槽长度如果超过300m,宜分段规划布置,相邻槽段间设置过渡段

8.2.3.1泥石流沟的流通段属于冲淤平衡段,纵横断面较为规整,可作为排导槽设计的类比参考。 8.2.3.2排导槽的纵坡应采用等于或略大于流通段的纵坡,并一坡到底,必须变坡时,变幅不宜超 过0.10。 8.2.3.3排导槽纵坡受地形限制者,其纵坡必须小于流通沟段纵坡时,也不应小于流通段纵坡的 85%~90% 8.2.3.4按最大地面纵坡选线,利用中心轴线长度缩短,横断面优化阻力减小的协同效应,排导槽 纵比降宜采用较大值(大于I填适),槽长不超过100m时宜一坡到底,槽长超过100m可由陡到缓比 降递变。 8.2.3.5对于重大排导槽工程,其纵坡应通过模型试验确定。 8.2.3.6排导槽纵坡应考虑沟道地形条件,兼顾挖填方平衡。 8.2.3.7按照合理纵比降选线,对排导槽中心轴线与纵比降组合多方案比较,利于泥石流输送且造 价节省、施工方便的优化纵比降即为合理纵比降,已建排导槽统计值可供参考(见附录K)。 8.2.3.8排导槽纵坡小于0.05时,排导槽进口上游须设置缝隙坝,降低泥石流重度,利于排泄

3.2.4.1排导槽横断面应满足泥石流排泄的要求,排导槽的过流能力应大于设计流量,横断面形式 可择优选取梯形、矩形、三角形及复式断面。

式断面的宽深比宜取3.0~10.0 确定:

Bm.≤() . B.

B——排导槽宽度上限,单位为米(m);; I,——流通段纵比降(%); I,排导槽纵比降(%); B,—流通段宽度,单位为米(m)。

B.. 排导槽宽度上限,单位为米(m); I,——流通段纵比降(%); I,排导槽纵比降(%); B—流通段宽度,单位为米(m)。

B—平均底宽,单位为米(m)

8.2.5.1整体式框架结构,见附录K图K

5.1整体式框架结构,见附录K图K.4(a)

8.2.6强度、稳定性验算

8.2.7排导槽过流能力验算

3.3.1.1泥石流停淤场应选在沟口堆积扇两侧回地,或沟道中、下游宽容中的滩地。必须满足设计停 淤量的要求,保证足够的场地面积和堆积高度,具有合适的流向纵坡,多按自流停淤方式做工程布置。 8.3.1.2停淤场可分为堆积扇、沟道和跨流域三种类型。 8.3.1.3如有清淤条件时,停淤场的设计停淤量宜按一次设计标准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确定;否则 按校核标准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确定。 3.3.1.4停淤场底部纵比降宜取泥石流停淤比降的0.8~1.2倍,泥石流停淤比降根据堆积扇型停 淤泥石流的平均坡度确定。

B.3. 2 平面布置

择扇形或圆形,主要由引流坝、导流堤、围堤、分流堤等组成。两侧导流堤从流通段末端的颈口起建, 扩散角一般取90~120°。 3.3.2.2沟道型停淤场布置在泥石流沟道中,与沟道平行,成带状,由引流坝、导流堤、防护堤组成。 8.3.2.3跨流域停淤场一般选择在有停淤条件的邻近流域;在泥石流流域内布置拦砂坝,邻近停淤 流域设置导流堤、围堤、分流堤,泥石流流域和停淤流域间宜设置引流槽。 8.3.2.4停淤场停淤量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V一一停淤总量,单位为立方米(m); R,一一以引流口为圆心的停淤场半径,单位为米(m); h一一平均淤积厚度,单位为米(m)。 8.3.3引流坝的结构形式、受力与稳定性验算参照8.1.1.7条款执行

V.= 360Rh, (9)

3.3.4.1导流堤可采用工护坡土堤、浆砌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堤,堤应采用斜坡式结构,其 他可采用重力式或扶壁式结构。 8.3.4.2导流堤的高度为设计泥位、冲起高度和安全超高之和,安全超高宜取0.5.m~1.0m。 8.3.4.3坛工护坡土堤顶宽宜取1.0m~3.0m,内边坡宜取1:1.25~1:1.50,外边坡宜取 1:1.50~1:2.0。 8.3.4.4重力式、扶壁式导流堤的结构和稳定性验算应进行抗滑移、抗倾覆、地基承载力验算。 8.3.4.5导流堤基础埋深为最大冲刷深度和安全埋深之和.安全埋深宜取0.5m~1.0m

8.3.5.1围堤的高度根据设计停淤量计算确定

.5.2围堤可采用工护坡土堤、浆砌石、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堤,土堤应采用斜坡式结构, 采用重力式或扶壁式结构

T/CAGHP0212018

8.3.5.3 土堤顶宽宜取1.0m~3.0m,当有通行要求时可适当加宽。 8.3.5.4土堤内边坡宜取1:1.25~1:1.50,外边坡宜取1:1.50~1:2.0。 8.3.5.5 重力式围堤结构及稳定性验算参照重力式挡土墙设计规范执行。 8.3.5.6 扶壁式围堤结构及稳定性验算参照扶壁式挡土墙设计规范执行。 9.3.5.7 围堤还可采用格宾石笼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箱体结构等,使用时须作充分论证。 8.3.5.8 围堤应设置涵洞将尾水和山洪泄人主河。 8.3.6引流槽的过流能力验算、受力荷载、稳定性验算等可参照排导槽执行

B. 4. 1一般规定

8.4.1.1渡槽适用于泥石流暴发较频繁,高含沙水流、洪水或常流水交替出现,选线不能平面避绕, 无较好拦排条件的坡面型泥石流或中、小型稀性泥石流,不宜用于排泄高黏度高重度泥石流体。 8.4.1.2设置渡槽处应有足够的高差,进、出口顺畅,地基有足够的承载力并具有较高的抗冲刷 能力。 8.4.1.3对于处在急剧发展阶段的泥石流沟,或由崩塌、滑坡、阻塞溃决等成因形成的泥石流沟,只 有在上游已经或有可能采取措施论证使泥石流发育得到控制时,或者有渡槽布设的立面条件时,才 允许采用渡槽。 福 8.4.1.4按设计标准流量计算获得的断面面积,增大30%作为验算满槽过流能力的校核依据。 8.4.1.5槽墙顶可增设人行道、梯道,便于巡护、抢险

.4.3.1排泄稀性泥石流的渡槽纵坡可按附录M取值。 .4.3.2排泄黏性泥石流的渡槽纵坡应大于泥石流流通段的平均沟床纵坡且不宜超过25% 过25%应作专题论证

8.4.4.1横断面采用梯形、矩形、三角形、圆弧形。 8.4.4.2应按设计流量计算横断面积,加上安全超高得到渡槽的设计横断面尺寸。 8.4.4.3槽底宽度应大于排泄泥石流体中最大颗粒直径的2.0倍。

8. 4. 5 结构型式

槽体沿轴线长通常按照等跨简支结构或带固定端悬臂结构进行设计:渡槽采用钢筋混凝

T/CAGHP021—20188.5.2.6肋槛一般采用M10号水泥砂浆砌块石或C15混凝土,在重要地段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宽度不应小于1m,埋深应超过冲刷线,且不小于1.5m,顶面与河底齐平或高于河底0.5m以内,必要时可埋设竖肋。竖肋槛应垂直于河流布设,间距一般为河底宽的2~3倍,见图4。流向日山河底边线肋板河床线A竖筋。肋板(a)平面(b)A一A面图4肋槛平面布置及剖面示意图(单位:cm)8.6岸坡防护工程8.6.1一般规定8.6. 1.1坡面治理应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泥石流流体的固体物来源。8.6.1.2坡面治理工程主要用于泥石流沟形成区的治理,包括削坡、排水、护坡工程和水平台阶工程等。8.6.2工程设计8.6.2.1削坡工程用来修整不稳定坡面以减缓坡度,其坡比应根据岩土类型、坡高、抗剪强度等确定。新坡面应即时修建被覆工程。8.6.2.2排水工程的主要形式为排水沟。排水沟一般在沟谷上游形成主、支沟排水网。主沟布置应沿沟谷两侧与沟谷走向一致,排水沟应防渗、防冲。8.6.2.3排水沟坡降应控制在0.5%左右,不超过1%,流速控制在2m/s以内,排水沟陡缓交界处应作消能、水跃处理。8.6.2.4护坡工程一般采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砌石沿遭冲刷的坡脚附近进行表面护砌,见图5,护坡高度不低于设计最高泥位。背水面坡度一般与岸坡平行,迎水坡度略缓,护砌厚度在顶部一般不小于50cm,底部不小于100cm,埋入基础深度应大于冲刷深度,且不小于100cm。8.6.2.5年限在10年以下的临时性护坡可采用石笼护坡(见图6)。石笼应沿流向卧置,直径不小于40cm,下部直径增至100cm,基础埋置深度不小于冲刷深度,且不小于一个石笼的直径,石笼垒置高度一般不大于500cm。8.6.2.6水平台阶工程主要为梯田。坡面3°~15°时,北方地区田面宽不小于8m,南方地区不小于5m,田坎高0.5m~1.0m。坡面15~25时,北方地区不小于4m,南方地区不小于2m,田坎高1.0m~2.5m,边坡比多为1.0:0.3~1.0:0.5。19

T/CAGHP0212018最高水平最高水平岸坡d>40岸坡50元开岸坡垢d=100≤500[≥100.......岸坡圾堤100100图5水泥砂浆砌石护坡示意图(单位:cm)图6石笼单侧护坡示意图(单位:cm)9工程监测设计9.1一般规定9.1.1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精密仪器与简易监测相结合,地面监测与地下监测相结合,专业监测与群防群测相结合的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系统,及时测定防治工程的治理效果。9.1.2监测系统应具备数据采集稳定可靠,综合评价科学快捷,所得监测数据与结果应能够为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评价提供依据。9.1.3工程监测按动态监测进行设计。根据防治工程设计标准等级进行划分:安全等级为一级~四级的项目应做相应监测,监测项目应按表6进行表6泥石流监测项目表监测项目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拦砂坝应测应测应测应测谷坊坝应测应测应测应测位移潜槛应测宜测可测可测及护坦应测宜测可测可测应力桩林应测宜测可测可测监排导槽应测宜测宜测可测测渡槽应测宜测宜测可测停淤场应测宜测可测可测降雨量监测应测宜测可测可测冲击力监测应测宜测可测可测地表水动态监测应测宜测可测可测流量监测应测宜测可测可测宏观巡查应测应测应测应测9.1.4监测网的建立应保证测量精度及施测便捷,合理布设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20

9.1.5综合整理、归纳、分析各种监测数据,结合地质环境条件,研究其内在联系和规律,准确评价 泥石流动态,对工程变形和危险做出正确预警。 9.1.6应分别编制位移、应力、降水等单因素历时曲线图,直观表达其变化趋势。根据分析需要,可 编制多因素关系图。 9.1.7泥石流工程监测设计中,根据工程阶段和安全等级,可以分为施工期监测、效果监测、专项 监测。 9.1.8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重大泥石流项目,根据需要可布置具有科研性质的专项监测措施

9.2防治工程施工期监测

9.2.1.1对施工期进行安全分析评估,及时预警,以便采用必要的预防或改进措施,避免或减少工 程质量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9.2.1.2掌握泥石流施工过程中防治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工程扰动因素对泥石流的影响。 9.2.1.3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跟踪监测,超前预报,反馈设计、指导施工。 9.2.1.4施工期监测兼顾防治工程效果监测以及专项监测的需要。 9.2. 2监测项目应按表 6 选择

9.2.3监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控泥石流防治工程施工安全和泥石流危害为目标,同时结 程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增加监测密度(见表7)

表7泥石流监测内容及精度指标表

.2.3.2泥石流防治监测应采用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办法。 9.2.3.3泥石流防治施工期监测应以地面监测为主、多方法并存为原则,内容上以便捷免维 面位移监测为主,在时间和安全有保障的条件下兼顾对深部和环境的印证监测。 9.2.3.4应根据监测内容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确定监测精度

9. 2. 4 监测期和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应根据防治工程施工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等确定。非汛期监测频率不低于每

9.2.4.2监测频率应根据防治工程施工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等确定。非汛期监测频

天1次;汛期不低于每天1次;20年一遇暴雨及以上情况,应连续监测,须专人严密巡查宏观现象。 9.2.4.3出现异常情况,宏观巡查时,发现危险征兆,区域内发生3级以上地震等情况时,应加大监 测频率。

9.2.5监测(站)网布设

DB13 5325-2021 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9.2.5. 1网型选择

9.2.5.1.1“十”字形。适用于平面上窄长的治理工程支挡建筑物。可沿其主轴方向布设一排监测 点,垂直于主轴方向布设一排或多排监测点,呈“十”学形或“丰”学形展布。 9.2.5.1.2任意型。当测区地形条件复杂,难以布设上述规则网型时,应以控制治理工程支挡建筑 物总体变形为原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布设网型。 9.2.5.1.3立体型。除在地表布设测线、测点外,复杂的工程宜采用预埋监测设备隐蔽监测测点 形成立体网。 9.2.5.2监测剖面 9.2.5.2.1监测剖面是监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布设在拦挡坝等构筑物轴线以及能反映其变形 特征的位置。 9.2.5.2.2地表位移监测剖面应纵横布设,单体构筑物不应少于1条剖面,剖面间距宜为20m50m 重要的重力式实体拦挡坝坝肩横剖面不应少于2条,纵剖面不少于2条。 9.2.5.2.3冲击力监测剖面,监测剖面间距宜为20m~50m,布置不应少于1条剖面线。 9.2.5.2.4 地表水动态监测剖面,布置不应少于2条剖面线。 9.2.5.2.5 流量监测剖面,布置不应少于2条剖面线。 9.2.5.2.6 监测剖面布设时,应充分考虑监测方法的适宜性。 9.2.5.2.7 对于变形较大或较重要的部位,监测剖面应适当加密。 9.2.5.2.8监测剖面应以变形监测为主体,在重点部位布置相应的监测点,构成多手段、多参数、多 层次的综合性监测面.达到互相验证,校核,补充分析的目的

重要的重力式实体拦挡坝坝肩横剖面不应少于2条,纵剖面不少于2条。 .2.5.2.3冲击力监测剖面,监测剖面间距宜为20m~50m,布置不应少于1条剖面线。 .2.5.2.4地表水动态监测剖面,布置不应少于2条面线。 2.5.2.5 流量监测剖面,布置不应少于2条剖面线, .2.5.2.6 监测剖面布设时,应充分考虑监测方法的适宜性。 2.5.2.7 对于变形较大或较重要的部位,监测剖面应适当加密。 2.5.2.8 监测剖面应以变形监测为主体,在重点部位布置相应的监测点,构成多手段、多参数、多 县次的综合性监测剖面,达到互相验证、校核、补充、分析的目的。 .2.5.3监测点布设 .2.5.3.1重点部位同一监测点应布设多种监测方法,便于监测数据综合分析。 2.5.3.2 监测点应布设在设计监测剖面上。受通视条件或其他原因限制,可单独布点。 .2.5.3.3地表位移监测点应设置以下内容: a)· 拦砂坝: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条剖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2个,水平和竖 向位移监测点宜为自供电型,监测点宜设置在坝肩顶上; b) 排导槽、渡槽: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剖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2个。 宜考虑在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处布置。 2.5.3.4降雨量监测点。宜布设在清水区及物源区范围内,不应少于1台。 2.5.3.5冲击力监测。每条剖面不应少于1个冲击力监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 m~5m,特别重要的构筑物(拦挡坝)不应少于2个冲击力监测点。 2.5.3.6地表水动态监测。地表水动态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 于1个监测点,施工期宜布置于上游清水区。 2.5.3.7流量监测。流量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于1个监测点, 宜考虑在排导槽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处布置。 2.5.3.8裂缝变形监测点应布设在重要裂缝关键部位,如伸缩缝中点、两端、高差2m~5m处及

9.2.5.3监测点布设

向位移监测点宜为自供电型,监测点宜设置在坝肩项上; b) 排导槽、渡槽:水平位移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剖面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2个。 宜考在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处布置。 9.2.5.3.4降雨量监测点。宜布设在清水区及物源区范围内,不应少于1台。 9.2.5.3.5冲击力监测。每条剖面不应少于1个冲击力监测点,在竖向布置上,测点间距宜为 2m~5mDB51T 658-2007 猪肉中己烯雌酚残留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特别重要的构筑物(拦挡坝)不应少于2个冲击力监测点。 9.2.5.3.6地表水动态监测。地表水动态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 于1个监测点,施工期宜布置于上游清水区。 9.2.5.3.7流量监测。流量监测点间距宜为20m~50m,每条监测断面布置不应少于1个监测点, 宜考虑在排导槽起始段或者转角较大处布置。 9.2.5.3.8裂缝变形监测点应布设在重要裂缝关键部位,如伸缩缝中点、两端、高差2m~5m处及

转折部位等,每条裂缝的监测点不应少于2个。当裂缝变形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视具体情况增 设监测点。 9.2.5.3.9巡视监测点:针对工程构筑物的裂缝扩展、变形、库容淤积、沟道整治、坡面治理、植被工 程进行重点巡视,每种工程构筑物 个巡视蓝珈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