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525-2011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

DB61/T 525-2011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8.4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656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525-2011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技术规范

■视频解码设备videodecoding device

具有对数字压缩视频进行解码还原功能的设备,并可带有音频处理、设备控制、数据交换、图 显示等特定功能。

利用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通信等技术对经过卡口的车辆图像和车辆 行连续全天候实时采集、识别、记录、比对、监测的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完成布/撤控、报警、 计、分析等功能。

联网系统网络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人监控中 宽要求并留有余量

QYDE 0002S-2015 云南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植物粉5.2.1常用图像格式流量分析

5. 2. 2常用音频编码格式流量分析

b)G.723编码格式可按24Kbps计算; c)G.729编码格式可按8Kbps计算; d)0gg编码格式可按128Kbps计算。

5.2.3网络带宽的估算方法

DB61/T5252011

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带宽应不小于充许并发接入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 监控中心互联所需的网络带宽应不小于并发联接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 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所需的网络带宽应不小于并发显示的视频路数文单路视频码率。 预留的网络带宽应根据联网系统的应用情况确定,一般应包括其它业务数据传输带宽、业务扩展所 需带宽和网络正常运行需要的凡余带宽

5.3派出所一县(区、市)分局流量分析及带宽

派出所到县(区、市)分局带宽应满足派出所图像资源上传到县(区、市)分局的数据带宽需要。 网络带宽设计原则为:应满足并发联接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并留有不低于20%的余量。 在县(区、市)分局做数据备份存储时,应考虑备份存储数据流所占用的带宽。具体计算方法:需 存储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存储码率。 建设监控专网时,应采用以太网方式进行接入,并为后续扩容等需求留有余量。 派出所到县(区、市)分局的网络带宽要求宜不低于1000MbpS,同时并发视频路数应不少于4路。 宜做线路备份

5.4县(区、市)分局一市局流量分析及带宽

县(区、市)分局到市局带宽要满足县(区、市)分局图像资源上传到市局的数据带宽需要。 网络带宽设计原则为:应满足并发联接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并留有不低于20%的余量。 在市局做数据备份存储时,应考虑备份存储数据流所占用的带宽。计算方法:需存储的视频路数× 单路视频存储码率。 建设监控专网时,应采用以太网方式进行接入,并为后续扩容等需求留有余量。 县(区、市)分局到市局的网络带宽要求宜不低于1000Mbps,同时并发视频路数应不少于4路。宜 做线路备份。

5.5市局一省厅流量分析及带宽

市局到省厅主要为远程图像调阅需求,带宽要满足市局图像资源上传到省厅的数据带宽需要。 网络带宽设计原则为:应满足并发联接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并留有不低于20%的余量,同 时并发视频路数应不少于4路。 在省厅做数据备份存储时,应考虑备份存储数据流所占用的带宽。计算方法:需存储的视频路数× 单路视频存储码率。 建设监控专网时,应采用以太网方式进行接入,并为后续扩容等需求留有余量。 市局到省厅的网络带宽要求宜不低于1000MbpS。宜做线路备份

5.6各用户端接入带宽流量分析及带宽

带宽应要满足并发联接的视频路数×单路视频码率。宜不低于100MbpS。 监控中心内部及监控中心间互联的IP网络性能指标

6.2媒体传输协议要求

DB61/T5252011

6.4采集设备的控制信息延时

采集设备对其控制信息的即时响应能力宜不大于0.1s。 从直接连接前端采集设备的控制端发出操作云台镜头的控制指令,到现场视频信息传送到控 显示控制指令有效执行的延时,宜不大于0.8s

6.5端到端的信息延时

当信息(可包括视首频信息、控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经由P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 (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应满足下列要 求: a)前端设备与信号直接接入的监控中心相应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时应不大于2s; b)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时应不大于4s

视频监控平台应支持对报警系统的管理和联动

视频监控平台应支持对报警系统的管理和联动

DB61/T5252011

报警触发后,在本监控中心内触发并启动视频显示和记录所需的直接联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4s。 报警图像的预录时间不小于10s

7.2报警信息的接收和分发

应能实时接收报警源发送来的报警信息,根据报警处置预案将报警信息及时分发给相应的用户终端 或系统设备。

当报警发生时应能通过预设方式自动触发图像复核、声音复核设备进行报警复核,发送报警信息和 须设的命令到相关警用业务系统,并触发相关报警联动装置,如灯光、铃声及记录设备等,应能支持在 PGIS地图上突出显示报警地点。

7.3.1报警联动设置

应支持对报警分发规则、报警联动规则等的设置

7. 3. 2 报警记录

管理平台收到来自前端设备的报警后,应记录报警的详细信息,如报警源地址、报警源所属组织、 报警级别、报警方式、报警类别、报警时间、处警人员、处警时间、处警结果等。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使用的摄像机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经检验 合格,制式应与我国的电视制式一致,

8.2摄像机分类和技术要求

8.2.1摄像机的分类

) 采用辅助光源便摄像机成像, ,定义为辅助照明型摄像机

8.2.2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见表1:

DB61/T5252011

表1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8.3摄像机及附属设备的选型与设置

8.3.1摄像机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DB61/T5252011

8.3.1.1一体化遥控摄像机的选型与设置应符

8.3.1.2数字摄像机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a)摄像机的工作温度、湿度应满足现场气候条件的要求; b) 根据使用要求选用防护罩,并应与现场环境相协调; c) 防护罩尺寸规格应与摄像机、镜头相配套; d)人员流量较大的区域,宜采用防暴护罩或防暴摄像机。

8.3.3摄像机立杆应符合以下规定

DB61/T5252011

应能24小时连续、全大候实时采集、记录、识别过往车辆的特征图片。 应能根据采集的图片,实时自动识别车牌号码,进行黑名单比对和跟踪报警,记录各种车辆特征和 运动参数。 应能自动标记、上传和存储采集的车辆图片。 辅助照明应有亮度控制,应能辨识车辆特征和驾驶员面部特征。不应影响司机的正常驾驶, 路端设备应同时支持线圈触发和视频触发两种采集模式。

8. 4. 3卡口安装

设备杆安装应满足本标准8.3.2的要求。 监控路面跨度超过15m时,设备安装架应采用双支撑结构。

对双向车道且无隔离带的道路监控,应在同一地点安装卡口设备。 图像采集设备应安装在支撑架的上方

8. 4. 4 管理应用

8.4.4.1布控和撤防

DB61/T5252011

设备应具有同时布控10000辆黑名单车辆的能力,能对布控的内容实行局部实时撤控和重新布 控和撤控能提示操作结果, 应具有无车牌、污损车牌、遮挡车牌等报警功能,

8.4.4.2车辆信息比对监测

设备应能将采集到的车辆信息与布控信息进行自动比对,当比对结果符合条件时,能及时发出 示。从车辆采集到设备报警的延时时间不应大于4s

8.4.4.3查询统计

8. 4. 4. 4时钟校正

系统通过卡口服务器对卡口路端设备进行时钟校正,校正时间间隔不大于24h。 卡口设备异常重新启动后应能自动进行时钟校正,

8. 4. 4. 5 系统状态监测

卡口服务器应能实时检测卡口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工作日志,出现异常时应能及时使用声光报警, 并通知其它相关系统服务器。 通过卡口服务器应能对卡口路端设备进行远程维护

本章规定了视频监控联网共享 类型和传输介质的选择要求。

9. 2 传输系统组成

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传输系统由传输介质、传输节点(接口)和传输设备构成。 传输系统应使用专为视频监控联网共享系统建设的独立网络

照信号类型分为数字、模拟和模数混合传输组网

应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传输方

9.4.1无线信号传输

无线传输分为模拟视频传输、数字视频传输。

9.4.1.1模拟微波无线传输方式

DB61/T5252011

9.4.1.2数字无线视频传输方式

9.4.2有线信号传输

9.4.2.1数字信号传输

数字信号传输采用以太网和EPON等方式

表2无限传输介质特性

9. 4. 2.1.1以太网传输

9. 4. 2.1.1以太网传输

.4.2.1.2EPON网传输

9.4.2.1.3数字有线传输介质特性对比

线传输介质特性对比见

DB61/ T5252011

表3数字有线传输介质特性对比

线常用种类及传输速率!

表4双绞线常用种类及传输速率

光缆常用种类及适用场合见表5:

表5光缆常用种类及适用场合

9.4.3模拟信号传输

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音频、视频、报警、控制等模拟信号,使用同轴线、双绞线、光缆等予

模拟有线传输介质特性对比见表6:

DB61/T5252011

表6模拟有线传输介质特性对比

9.5.1传输介质选择的通用要求

a 应满足系统规模、系统功能、现场环境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应采用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 辅的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宜采用专线传输,传输介质应选用电缆、光缆等; b 选用的传输介质应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准确、安全、可靠,且便于布线、施工、检测和维修; 可靠性要求高或干扰较强的区域,宜选用光缆传输方式。布线确有困难的地方可考虑采用无线 传输方式,但应选择抗干扰能力强的设备; 传输线缆的衰减、弯曲、屏蔽、防潮等性能应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9.5.2报警、控制信号传输线选择

报警、控制信号传输线的耐压不应低于AC250V,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铜芯绝缘导线、电缆芯线的 最小截面积应满足下列要求: a)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²; b 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0.75mm²; c)多芯线缆的单股线芯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0.50mm²。

9.5.2.1视频信号传输线缆的选择

9.5.2.2电梯轿厢的视频同轴电缆应选用电梯专用电缆

9.5.2.3光缆的选用应满足下列要求

a)依传输距离综合考虑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缆; b 应根据监控点的个数、监控点的分布情况来确定光缆芯数,应留有1:1的余量; 光缆敷设时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缆外径20倍,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 10m/min。一次牵引长度不宜超过1km,光缆接口的预留不应小于8m; 光缆保护层应适合光缆的敷设方式及使用环境的要求。

9. 6.1光端机构成

DB61/T5252011

9. 6. 2光端机分类

几可按光纤模式、传输方式进行分类。光端机的

9.6.3.1基本规定

应在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符合本标准要求。 光端机的机壳或机芯上应有标识Q/AEL 0005 S-2014 昆明爱尔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袋泡茶(含茶制品),通过标识应能反映产品名称和型号,以及制造企业、生产日期 电源和电源功耗等内容。

9. 6. 3. 2 功能

金属表面涂覆不能露出底层金属,无起泡、腐蚀划痕、涂层脱落和沙孔,各种标志应清晰。

DB61/T5252011

GB 1488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蜜饯表8充许的最大链路损耗

9. 6. 3. 4 性能

9. 6. 3. 5网管卡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