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47006-2019 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

NB/T 47006-2019 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8M
标准类别:城镇建设标准
资源ID:22608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47006-2019 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

A一冷通道;B一热通道 a)通道单叠排列示意图

A一冷通道:B一热通道 b)通道复叠排列示意图

GB/T 1452-2018 夹层结构平拉强度试验方法NB/T47006—2019

封头header 封头通常由封头体、接管、封头端板、法兰(或封盖)等零件经焊接而成。 3.11.1 封头体headerbody 组成封头的半圆简部分,又称封体,

连接外部管路与封头的管子。

多芯体热交换器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芯体,通过并联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所组成的芯 为多芯体组成的热交换器结构图。

热交换器组manifoldedexchanger

热交换器组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热交换器按不同的配管形式进行组合(并联或串联)而 图5所示。

传热面积heattransferarea

当量直径equivalentdiameter

NB/T 470062019

图4多芯体组成的热交换器结构图

图5热交换器组的构成图

NB/I47006—2019

4.2.1热交换器是由数个压力通道(相等或不等)组成。应按各通道操作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工况分另 确定各自的设计压力。 4.2.2每一个通道的设计压力应不低于该通道的最高工作压力。 4.2.3热交换器按外压设计时,应考虑制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外压力差。 4.2.4热交换器工作在真空状态时,真空通道的设计压力按承受外压考虑,当设置有安全控制装置时 设计压力取1.25倍的最大内外压力差或0.1MPa两者的较小值;当无安全控制装置时,取0.1MPa。 4.2.5设计压力不应高于由爆破试验确定的翅片的最高允许工作压九。

4.4.1流体介质应洁净,且对铝合金天

a)内压、外压或最大压差; b)液体液柱静压力: c)热交换器的自重,以及正常工作条件下或压力试验状态下内装物料的重力载荷; d)附属设备及隔热材料、管道等的重力载荷; e)风载荷、地震载荷; f)支座、支耳及其他型式支撑的反作用力; g)连接管道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 h)温度梯度或热膨胀量不同引起的作用力; i)包括压力急剧波动的冲击载荷; j)冲击反力,如由流体冲击引起的反力等; k)运输或吊装时的作用力。

4.4.4铝材厚度附加量按式(1)确定

式中: C——铝材厚度附加量,mm; Ci———铝材厚度负偏差,按照GB/T3880.3和GB/T4436的规定,mm; C ——腐蚀裕量,按 4.4.1 的规定,C,=0。

NB/T 470062019

a)双面焊对接接头和相当于双面焊的全焊透对接接头: 100%无损检测:Φ=1.0; 局部无损检测:Φ=0.85。 b 单面焊对接接头(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 100%无损检测:Φ=0.90; 局部无损检测:Φ=0.80。 C)焊接接头无法进行无损检测时

4.6.1耐压试验压力的最低值按下述规定,试验压力的上限应满足6.1.9.1应力校核的限制

b)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压力

Pr =1.3p×[g] [o]

Pr =1.25p×[ [o]

PT 试验压力,MPa; p设计压力,MPa; [o]—热交换器用材料在耐压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α}—热交换器用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注1:热交换器铭牌上规定有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式中应以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代替设计压力P 注2:热交换器各元件所用材料不同时,应取各元件材料的[0]/[]比值最小者。 1.2外压通道的试验压力按下式计算:

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试验压力:

$.1.3承受交变载荷以及在特殊场合使用的热交换器,其液压试验压力应适当提高,具体要求 详规定执行。

4.7.1制造厂应提供板翅式热交换器的总图(或技术文件)以供审核。 4.7.2总图(或技术文件)至少应包含以下信息:

4.7.1制造厂应提供板翅式热交换器的总图(或技术文件)以供审核。

b)最大允许工作压力,设计压力(设备若在真空状态下工作,则还须包括真空度),试验压

NB/T470062019

最高设计温度,最低设计金属温度,板翅式热交换器的检验或操作的限制条件 不 板翅式热交换器外形尺寸及支座位置; d) 板翅式热交换器所有的尺寸标注; e 耐压试验及泄漏试验; f) 板翅式热交换器的质量,包括净重和带液重; g)板翅式热交换器分别在空置与工作条件下的重心; h)主要零部件的材料牌号及标准: i)与设备连接的接管或接管法兰所允许的力和力矩: i)所有接管的尺寸、法兰等级与法兰密封面形式、位置、方向、流体方向; k)相应的设计规范。

5.1.1热交换器用铝材应考虑使用条件(如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介质特性及操作特点等 器的制造工艺与检验要求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因素,并应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力学性能、焊按 形等其他工艺性能和物理性能。

5.1.5设计温度大于65℃时,不得选用镁含量大于3%的铝合金。热交换器用铝制元件最大 温度范围参见附录B。

5.2.1热交换器常用铝材见附录C,同时可按照JB/T4734、GB/T3880、GB/T6893、GB/T4437.1及 YS/T69的相关规定执行。采用本标准附录C未列出的铝材时,应按照相应材料标准的规定执行。 5.2.2热交换器用封头、封条和侧板等受压元件铝材的许用应力值按照附录C选取,超过附录C设计 温度范围的许用应力值按JB/T4734的有关规定选取。 5.2.3热交换器用翅片、隔板等受压元件的许用应力,按GB/T3198、GB/T3880.2和YS/T69规定的 抗拉强度值除以TSG212016规定的安全系数计算确定。 5.2.4附录C所列材料可以是复合材料,如果采用复合材料,其最高设计温度、机械性能按照基体材 料确定。 5.2.5铝合金状态依据GB/T16475的规定。 526铝合金牌品贝GB/T164742011的规定

5.2.5铝合金状态依据GB/T16475的规

5.2.6铝合金牌号见GB/T164742011的

6.1.1封头的接管与外部铝合金管道连接采用焊接结构时,结构应按图6a)。 6.1.2封头的接管与外部管道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时,结构应按图6b)。 6.1.3封头的接管与外部异种金属管道(不锈钢或铜)连接采用焊接结构时,应按图6c)。

a)与外部管道焊接连接绍

b)与外部管道法兰连接结构

6.1.4封头与接管的配置形式见图7

c)与外部异种金属管道焊接连接结构

图6与管道连接结构图

图7典型的封头与接管的配置形式

NB/T470062019

6.1.5本章计算公式中的符号规定如下

NB/T 470062019

图10斜平板形端板封头

图11弧形端板组合式封头

NB/T47006—2019

6.1.8当需采用平板形端板时,其结构可按

当需采用平板形端板时,其结构可按图13选用。

图12封头与芯体连接

6.1.9热交换器各部件壁厚计算与强度校核应符合以下规定:

1.9.1端板及封头体的壁厚计算:

a)当d/D≤0.5时(图8~图11),由式(6)

图13平板形端板结格

当d/D>0.5时(图12),可采用应力分析确定壁厚,或采用有实践经验的公式计算壁厚, 则应对每一设计尺寸按式(7)进行应力校核

式中: Or——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MPa; R;—圆筒内直半径,mm; Pr——试验压力,MPa;

0应满足下列条件: 液压试验时:

Rpo.2——圆简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MPa Φ一一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

6.1.9.2平板形端板的壁厚计算:

圆形平板最小厚度按式(8)计算:

半圆形平板最小厚度按式(9)计算:

其中 45≤≤90°

r≤0.9pRpo.2 ≤0.8bR02

,<0.9bR.n2

,<0.8dR.02

0.44p +C V[o]'sinα

6.2.1侧板应和所配用的封头厚度相适应,侧板厚度一般为3mm6mm。 6.2.2隔板厚度的选择应考虑压力引起的来自侧封条的拉应力。隔板厚度一般为0.8mm~2.5mm,由 设计者根据应力选取

5.3.2翅片的最高允许设计压力按附录D确定,安全系数范围为4~6,可根据使用场合选取 6.3.3翅片分为锯齿型、多孔型、平直型、波纹型等,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

NB/T470062019

图15翅片规格尺寸定义

NB/T470062019

表1锯齿型翅片常用规格

表2多孔型翅片、平直型翅片常用规格

表3波纹型翅片常用规格

6.3.5选用表1中锯齿型翅片时还应标明锯齿齿长lp。 6.3.6选用表2中开孔翅片时应扣除开孔所占有的传热面积GB/T 31032-2014 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多孔型还应标明开孔率。 6.3.7根据芯体的宽度及导流片在芯体内的开口位置和开口方向,导流片主要分为图16a)~j)所示 的10种型式。

NB/T470062019

f)通道侧面开口型(1)

图16常用导流片结构

g)通道侧面开口型(2)

i)中部导流型(2)

6.4.1封条宽度可根据封头的壁厚及焊接的合理性选择。 6.4.2封条常用截面型式如图17a)所示DB13T 523-2004 无公害食品 中华绒鳌蟹围栏养殖技术规范,常用端部型式如图17b)所示

h)中部导流型(1)

NB/T47006—2019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