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35.01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交底报告

位于曲线上的桥梁,墩台均沿路线设计线径向布置,上部结构采用调整预制梁长的方法。墩台均提供基础坐标,对于桩基础,为桩位坐标;对于扩大基础,为底层基础四个角点的坐标。

施工单位在施工桩基前,应仔细复核桩位坐标,并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墩台身及其基础必须正确定位,其误差需满足桥梁施工规范要求。

钻孔地质资料具体详见地质勘察报告。构造物基础施工前应核实基础的地质组成,因为设计所依据的地质钻探毕竟为“一孔”之见,若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提出,以便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特别是岩溶地带更应加强监控。

灯光音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桩基进入土层的厚度和嵌岩深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在岩溶发育地区桥梁需逐桩超前钻,具体要求参见相关发文。

工时要参照初勘和详勘工作特别是试桩工艺试验的成果,充分考虑出现塌孔、漏浆、流砂、卡钻等可能性,做好应急准备,保证施工成桥顺利。

桩基础施工时,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应严格清孔。终孔时桩底沉淀厚度对于摩擦桩不得大于10cm,柱桩不得大于5cm。

钻孔灌注桩必须对成孔和成桩按相应标准进行检查和检测,成孔、成桩必须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钻孔灌注桩应通过抽芯或其他可靠的方法检查钻孔桩成桩及混凝土质量。钻孔桩水下混凝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应无断层或夹层,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应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

下构桩基、墩身、墩帽的施工应注意预留钢筋及临时锚固钢筋埋设,以保证其连接部位的整体性。

施工时应设法保障原有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施工完后应注意通道两端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以及与相关沟渠和道路排水设施的顺接。

为了减少台后土压力,桥台施工时宜先分层填土压实,待台后填土相对稳定后再进行钻孔桩施工。

台后和锥坡填料应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砾碎石,填料的内摩擦角不宜小于35°;台后及锥坡填土应采用小型机械严格按照分层压实的原则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与路基相同,施工时应严格控制。

涵洞、通道施工前需认真核对地面线、桩基坐标、出入口标高、该处路线设计标高、地质等情况,若与设计不符应及时反馈相关单位,以便及时变更。

伸缩缝安装时应根据安装时的实际温度调整其间隙,需请厂家派人到现场指导安装。在桥台背墙的施工中,如果路线纵坡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预留的伸缩缝空隙宽度,可通过调整桥台背墙靠近板(梁)端的一面的坡度来保持与板(梁)端的封锚端面平行。

跨路的高架桥,在跨路的桥孔不设泄水管,但其他桥孔必须设置泄水管,以排走桥面水。施工时注意集中排水管与道路排水设施的衔接。

通讯管线孔洞的预留,详见交通工程设计文件。

施工时应设法保障原有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施工完后应注意通道两端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以及注意涵洞与相关沟渠和道路排水设施的顺接。

跨河及跨路桥梁施工方案应征得航道、水利、交通等主管部门批准同意。

未尽事宜,请按现行相关规范办理。

(1)本工程设计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5o,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施工图文件逐桩坐标以及施工中的加桩均可由线位数据计算施放,加桩不得按逐桩坐标表提供的数据内插求算。

(3)施工前必须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满足规范精度要求才能使用,恢复遗失的导线点应以GPS点为基准点。

(4)本标段路线平纵面线形不得随意改动;特殊情况须得经过建设方、设计代表和施工监理三方同意方可。

(5)根据施工图审查意见“K234+338~K234+388路段,为半填半挖临河路基,左侧挖方边坡高达70余米、右侧为桩基式挡墙,宜适当调整线位,或采用棚洞通过。”

若向右侧调整线位,线位将进入龙港河,需顺河设置大桥,会压缩龙港河河道最窄处,同时顺河桥梁也易遭受漂浮物撞击,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若向左侧调整,需增设长隧道方案,现线位设置棚洞也困难。根据业主意见,该段方案将由业主组织专家现场考察后研究决定修改完善方案,现先按原设计方案执行。

(6)根据施工图审查意见“K231+245~K231+350路段,右侧挖方边坡高达60余米,建议适当提高路基标高和优化边坡坡率。”

该段已经适当提高了路基标高,待开挖后,施工单位须及时将地质情况反馈设计单位,以利于设计单位视实际地质情况对边坡坡率作进一步优化。

(7)路基边坡施工前,应做好各种排水设施,以防暴雨冲刷边坡导致边坡垮塌。

(8)对于可能中断地方既有道路交通的路段,施工前应做好地方道路保通工作,避免影响群众出行。

(9)施工放样前,施工单位须对路基、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复核验证,以确保平面和高程准确。

本院设计范围内共设3个互通,即09合同段星潭互通,10合同段龙港互通,11合同段洪港互通。

互通方案及设计标准的采用

根据出入交通量分布和互通的功能,星潭互通采用双环定向枢纽型方案,龙港、洪港互通采用A型单喇叭方案,各互通各匝道布设简洁紧凑,与交通量匹配较好。

星潭互通:本互通范围大广主线最小平曲线半径R=3000m,大广主线最大纵坡为1.4%,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25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0000m。

被交公路为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最小平曲线半径1800m,最大纵坡为2%,杭瑞高速在互通范围无凸形竖曲线,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20000m。

60km/h设计车速的匝道最小半径230m,匝道最大纵坡3.35%,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3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2000m。

40km/h设计车速的匝道最小半径60m,匝道最大纵坡为3.4%,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3507.989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2500m。

龙港互通:互通范围大广主线最小平曲线半径R=1800m,最大纵坡为1.9%,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25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2126.866m。

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52.25m,匝道最大纵坡3.77%,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3615.777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221.420m。

洪港互通:互通范围大广主线最小平曲线半径R=1050m,大广主线最大纵坡为1.9%,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400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20000m。

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52.25m,匝道最大纵坡3.83%,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1200.418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1990m。

大广高速主线路基宽26.0米,被交叉公路杭(州)瑞(丽)高速公路,路基宽亦为26.0米,G106国道现状路基宽12.0米。

本项目互通立交内主线和匝道的边坡、路基防护、排水、路面等的设计均根据本项目相关通用设计进行,具体情况详见本项目路基路面技术交底文件。

龙港、洪港互通在A匝道起点布设一个平交口,连接被交路G106国道。平交口各转向专用道设计车速均为20km/h。

由于平交口车流有转向和交织,在交通工程中绘制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时需注意保持视距通畅,并设明显、指示性强的导向标志标线;人行横道线需设于车流相对平稳、视线良好的路段。

1、星潭互通范围杭(州)瑞(丽)高速公路设计及数量不计入本项目,纳入杭瑞高速公路,以匝道在杭瑞高速上分汇流鼻为两高速公路数量计算分界点。

2、互通的路面工程(含桥面沥青砼铺装)、路面排水数量计入主线。

3、互通的交通工程见本项目交通工程设计文件。

4、互通的土方在互通范围内调配后参与主线调配。

5、互通范围改路、改沟设计图及数量见互通其他工程设计图表。

互通范围内桥梁、涵洞、通道等构造物的具体情况详见互通桥梁技术交底文件。

施工前应认真阅读各具体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领会设计意图,并采取必要的复核措施。

注意各匝道设计线的位置,注意坐标、高程准确无误的放样。

龙港、洪港互通中,为利于互通绿化及排水,互通设置场平,场平施工需与道路横断面设计和边坡防护设计结合进行,避免场平中超填或超挖。

“边沟、排水沟设计表”中的沟底高程及纵坡设置与实地不相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保证排水顺畅为原则进行调整。

平交口施工前应先对交叉口范围内控制断面进行复测,确认控制断面与设计相符且交叉口设计起终点与老路顺接、施工方案可行后方可施工。

施工时应设法保障原有道路和排水系统的畅通,施工完后应注意通道两端与原有道路的衔接以及注意涵洞与相关沟渠和道路排水设施的顺接。

其它工程是高速公路及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还原原有交通及排灌系统及完善互通区排水的作用,施工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改路、改沟工程宜先期实施,以保证主体工程施工时,地方交通及排灌系统的畅通。工程竣工后应及时清除废弃物,恢复原有地貌景观。

本项目互通所处地形复杂,包含的改路、改沟工程较多,为使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就改路改沟实施方案征求地方和水利等管理部门意见。

交通工程是互通式立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位施工时应为交通标志设施提供必要的预留或预埋。

互通立交内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通道等的施工注意事项详见路基路面、桥梁等专业的说明和图纸及相关技术交底文件。

其他注意事项详见互通设计说明和互通设计图纸中的说明、附注。

本院设计范围内共设3个互通。

互通桥梁大中桥设置如下(桥长按单幅统计):

第9标(星潭互通):大桥:2218.45m/6座;中桥:262.32m/2座。

第10标(龙港互通):中桥:154.16m/1座。

第11标(洪港互通):大桥:643.16m/1座;中桥:192.16m/1座。

桥梁设计要点详见设计说明。

施工正式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工期及施工图文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确保施工组织交通疏解方案可行,确保工期和质量。

施工前应熟悉整个设计文件,对各部尺寸、设计标高、立交净空、桩位(扩大基础)坐标等进行校对。如有疑问,应及时与设计代表联系。桥涵各部构造的施工应严格遵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规定加强质量控制,将质量控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严格按部颁验收标准验收。

施工时所用的石料、石灰等材料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上部构造施工注意事项详见各桥涵通用图说明。尤其注意梁部预应力的张拉,钢束张拉必须待混凝土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龄期不小于7天后,方可张拉,且以应力控制为主,引伸量控制为辅。

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法:采用预制吊装,先简支再现浇墩顶连续段,使体系转换成结构连续。

凡须焊接的受力部位,均应满足可焊性的要求,并且当使用强度等级不同的异种钢材相焊时,所选用焊接材料的强度应能保证焊缝及接头强度高于较低强度等级的钢材的强度。

由于本项目施工图定测时间较早(2006年),可能部分桥址处地形地貌已有所变化,因此,桥梁施工前,施工单位应仔细核对桥址处地面线是否与设计相符,若发现有较大出入,应及时报告,以便进行相应变更。

桥梁施工时,特别注意支座、伸缩缝、护栏以及其它交通工程预埋件的预埋。

支座安放必须水平,施工时应保证支座顶底面安放和受力在水平面上。

斜桥预制梁、板有左斜、右斜之分,预制时需特别注意与桥型布置图中的斜交角度一致,并注意角度换算。

下构桩基、墩身、墩帽的施工应注意预留钢筋及临时锚固钢筋埋设,以保证其连接部位的整体性。

墩、台帽顶的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墩顶高程施工前应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高程设置垫石,以保证桥面高程的准确。

桥墩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以减少工作缝,如工作缝不可避免,应在施工前凿净工作面上的浮浆,洗净表面后方可浇筑,但浇筑的时间间隔必须控制在上次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以前。

本项目所有弃渣不得对桥墩产生偏压。

墩台位于陡坡上时,建议先施工下排桩,再施工上排桩。

既有公路旁施工基坑时,应采用措施保证交通及施工安全,基坑施工加强防护。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支护,24小时派专人观察,确保既有公路安全。

施工单位在施工桩基前,应仔细复核桩位坐标,并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墩台身及其基础必须正确定位,其误差需满足桥梁施工规范要求。

钻孔地质资料具体详见地质勘察报告。构造物基础施工前应核实基础的地质组成,因为设计所依据的地质钻探毕竟为“一孔”之见,若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提出,以便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特别是岩溶地带更应加强监控。

桩基进入土层的厚度和嵌岩深度须满足设计要求。

在岩溶发育地区桥梁需逐桩超前钻混凝土空心砌块住宅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具体要求参见相关发文。

施工时要参照初勘和详勘工作特别是试桩工艺试验的成果,充分考虑出现塌孔、漏浆、流砂、卡钻等可能性,做好应急准备,保证施工成桥顺利。

桩基础施工时,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应严格清孔。终孔时桩底沉淀厚度对于摩擦桩不得大于10cm,柱桩不得大于5cm。

钻孔灌注桩必须对成孔和成桩按相应标准进行检查和检测,成孔、成桩必须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钻孔灌注桩应通过抽芯或其他可靠的方法检查钻孔桩成桩及混凝土质量。钻孔桩水下混凝土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应无断层或夹层,桩头凿除预留部分后应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混凝土层。

为了减少台后土压力,桥台施工时宜先分层填土压实GB 50469-2016 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完整清晰正版).pdf,待台后填土相对稳定后再进行钻孔桩施工。

桥梁及涵洞、通道台后和锥坡填料应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砾碎石,填料的内摩擦角不宜小于35°;台后及锥坡填土应采用小型机械严格按照分层压实的原则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5%,施工时应严格控制。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