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锤桩机安全操作规程AQ3.4.2.26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振动锤桩机安全操作规程AQ3.4.2.26振动锤桩机安全操作规程简介
振动锤桩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的施工设备,主要用于打桩、拔桩以及地基加固等作业。为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至关重要。本规程旨在规范振动锤桩机的操作流程,明确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从而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振动锤桩机的基本功能与特点振动锤桩机通过高频振动将桩体压入或拔出土壤中,具有高效、环保、低噪音等特点。其主要由振动器、夹具、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组成。在实际应用中,该设备适用于多种土质条件下的施工任务,如砂土、粘土、淤泥等地层。
#二、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1.保障人身安全:通过规范化操作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伤害。2.保护设备正常运行:合理使用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3.提高施工效率:遵循规程可优化施工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三、主要内容概述1.设备检查与维护:在每次使用前对振动锤桩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机械部件等是否处于良好状态。2.操作前准备:确认施工现场环境符合要求,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并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确。3.启动与运行:按照标准程序启动设备,调整至适当的工作参数,避免超负荷运转。4.停机与保养:完成作业后按顺序关闭设备,进行清洁和日常保养工作。5.应急处理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如漏电、机械卡滞等),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四、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振动锤桩机操作的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及技术支持团队。
#五、结语严格遵守振动锤桩机安全操作规程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企业财产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每位操作者都应充分了解规程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行动有序,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施工环境。
以上为振动锤桩机安全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详细版规程需结合具体型号和技术参数进一步扩展说明。
(9) 夹持器与振动器连接处的紧固螺栓不得松动。液压缸根部的接头防护罩应齐全。
(10) 应检查夹持片的齿形。当齿形磨损超过4mm时,应更换或用堆焊修复。使用前,应在夹持片中间放一块10~15mm厚的钢板进行试夹。试夹中液压缸应无渗漏,系统压力应正常,不得在夹持片之间无钢板时试夹。
(11) 悬挂振动桩锤的起重机,其吊钩上必须有防松脱的保护装置。振动桩锤悬挂钢架的耳环上应加装保险钢丝绳。
(12) 启动振动桩锤应监视启动电流和电压,一次启动时间不应超过10s。当启动困难时,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启动。启动后,应待电流降到正常值时,方可转到运转位置。
(13) 振动桩锤启动运转后,应待振幅达到规定值时,方可作业。当振幅正常后仍不能拔桩时,应改用功率较大的振动桩锤。
(14) 拔钢板桩时,应按沉入顺序的相反方向起拔,夹持器在夹持板桩时,应靠近相邻一根,对工字桩应夹紧腹板的中央。如钢板桩和工字桩的头部有钻孔时,应将钻孔焊平或将钻孔以上割掉,亦可在钻孔处焊加强板,应严防拔断钢板桩。
(15) 夹桩时,不得在夹持器和桩的头部之间留有空隙,并应待压力表显示压力达到额定值后,方可指挥起重机起拔。
(16) 拔桩时,当桩身埋入部分被拔起1.0~1.5m时,应停止振动,拴好吊桩用钢丝绳,再起振拔桩。当桩尖在地下只有1~2m时,应停止振动,由起重机直接拔桩。待桩完全拔出后,在吊桩钢丝绳未吊紧前,不得松开夹持器。
(17) 沉桩前,应以桩的前端定位,调整导轨与桩的垂直度,不应使倾斜度超过2°。
(18) 沉桩时,吊桩的钢丝绳应紧跟桩下沉速度而放松。在桩入±3m之前,可利用桩机回转或导杆前后移动,校正桩的垂直度;在桩入土超过3m时,不得再进行校正。
(19) 沉桩过程中,当电流表指数急剧上升时,应降低沉桩速度,使电动机不超载;但当桩沉入太慢时,可在振动桩锤上加一定量的配重。
(20) 作业中,当遇液压软管破损、液压操纵箱失灵或停电(包括熔丝烧断)时,应立即停机,将换向开关放在“中间”位置,并应采取安全措施,不得让桩从夹持器中脱落。
(21) 作业中1506.压力管道(含调压井、引水隧洞)工程施工说明书(7.1),应保持振动桩锤减振装置各摩擦部位具有良好的润滑。
(22) 作业后,应将振动桩锤沿导杆放至低处,并采用木块垫实,带桩管的振动桩锤可将桩管插入地下一半。
(23) 作业后,除应切断操纵箱上的总开关外,尚应切断配电盘上的开关,并应采用防雨布将操纵箱遮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