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AQ3.4.2.19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AQ3.4.2.19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0.99K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AQ3.4.2.19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AQ3.4.2.19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简介

气焊和气割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热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维修、建筑等领域。为了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制定并遵循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对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

#一、气焊与气割的基本原理气焊和气割均利用可燃气体(如乙炔、丙烷等)与助燃气体(氧气)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进行作业。气焊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焊接修缮修理合同,通过加热使金属熔化后结合;而气割则是利用高温火焰将金属局部加热至燃点,再用高速氧气流将其氧化并吹除,从而实现切割。

#二、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的意义1.保障人身安全:气焊和气割涉及高温、高压气体以及明火,稍有不慎可能导致烧伤、爆炸或火灾等严重事故。2.保护设备设施:正确操作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因不当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3.提高工作效率:遵循安全规程有助于减少意外停工时间,提升整体作业效率。4.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对特种作业制定了严格的法规标准,执行安全规程是合法合规的必要条件。

3.个人防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专用的工作服、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避免裸露皮肤接触高温部件或火焰。

4.操作规范开启气瓶时动作要缓慢,先开氧气阀,再开乙炔阀,点火时应远离面部。调整火焰大小时需谨慎,防止回火现象发生。停止作业时按顺序关闭阀门,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

5.应急处理若发现漏气或其他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关闭气源,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隐患。制定应急预案,配备灭火器材,以便及时应对突发状况。

#四、常见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危险因素|防范措施|||||气体泄漏|定期检测气路系统,确保所有接头紧固且密封良好。||火灾或爆炸|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严格控制火源。||烧伤或烫伤|使用隔热手套和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高温零件或火焰。||回火现象|安装防回火装置,定期维护以保证其功能正常。|

#五、总结气焊(气割)是一项高风险的特种作业,只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操作人员不仅要掌握相关技能,还需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

以上内容仅为简要介绍,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希望本文能为从事气焊(气割)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9) 电石起火时必须用干砂或二氢化碳灭火器,严禁用泡沫、四氯化碳灭火器或水灭火。电石粒末应在露天销毁。

(10) 使用新品种电石前,应作温水浸试,在确认无爆炸危险时,方可使用。

(11) 乙炔发生器的压力应保持正常,压力超过147kPa时应停用。乙炔发生器的用水应为饮用水。发气室内壁不得用含铜或含银材料制作,温度不得超过80℃。对水入式发生器,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50℃;对浮桶式发生器,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60℃。当温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作业,并采用冷水喷射降温和加入低温的冷却水。不得以金属棒等硬物敲击乙炔发生器的金属部分。

(12) 使用浮筒式乙炔发生器时,应装设回火防止器。在内筒顶部中间,应设有防爆球或胶皮薄膜,球壁或膜壁厚度不得大于1mm,其面积应为内筒底面积的60%以上。

(13) 乙炔发生器应放在操作地点的上风处,并应有良好的散热条件,不得放在供电电线的下方,亦不得放在强烈日光下曝晒。四周应设围栏,并应悬挂“严禁烟火”标志。

(14) 碎电石应在掺入小块电石后装入乙炔发生器中使用,不得完全使用碎电石。夜间添加电石时不得采用明火照明。

(15) 氧气橡胶软管应为红色,工作压力应为1500kPa;乙炔橡胶软管应为黑色,工作压力应为300kPa。新橡胶软管应经压力试验。未经压力试验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及沾上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

(16) 不得将橡胶软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及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且不得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17) 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分别存放,且不得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圈和安全帽;不得倒置;不得在强烈日光下曝晒。不得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18) 开启氧气瓶阀门时,应采用专用工具,动作应缓慢,不得面对减压器,压力表指针应灵敏正常。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尽,应留49kPa以上的剩余压力。

(19) 未安装减压器的氧气瓶严禁使用。

(20) 安装减压器时,应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氧气瓶阀门吹除污垢,然后安装减压器,操作者不得正对氧气瓶阀门出气口,关闭氧气瓶阀门时,应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丝。

(21) 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再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时,应先关闭乙炔阀,再关闭氧气阀。

(22) 在作业中t/cspstc 75-2021 微动探测技术规程,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放尽后,再进行拆卸修理。

(23) 当乙炔发生器因漏气着火燃烧时,应立即将乙炔发生器朝安全方向推倒,并用黄砂扑灭火种,不得堵塞或拔出浮筒。

(24) 乙炔软管、氧气软管不得错装。使用中,当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当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熄炬火,可采用弯折前面一段软管将火熄灭。

(25) 冬季在露天施工,当软管和回火防止器冻结时016护坡施工方案,可用热水或在暖气设备下化冻。严禁用火焰烘烤。

(27) 氢氧并用时,应先开乙炔气,再开氢气,最后开氧气,再点燃。熄灭时,应先关氧气,再关氢气,最后关乙炔气。

(28) 作业后,应卸下减压器,拧上气瓶安全帽,将软管卷起捆好,挂在室内干燥处,并将乙炔发生器卸压,放水后取出电石篮。剩余电石和电石滓,应分别放在指定的地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