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试题主要围绕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展开,考查考生对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制定以及应急处理能力的掌握。以下是对该试题及答案的简要介绍(约400字):
2008年的案例分析试题以真实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为背景,要求考生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管理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试题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具体案例,涵盖化工、建筑、矿山、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领域。例如,某化工厂因违规操作导致有毒气体泄漏,造成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或者某建筑工地脚手架倒塌,引发多人伤亡等。
答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详细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18篇园林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如设备故障、人为失误、管理漏洞等;二是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方面;三是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和预防对策,例如加强员工培训、完善规章制度、改进技术装备等;四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确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处置。
通过这类试题及其答案的学习,不仅能让考生深入理解各类事故的特点规律,还能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履行安全工程师职责,保障企业生产和公共安全。
D.二至六层有401名员工同时工作
E.二层以上各层存放可燃物
6.下列关于该厂安全管理现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员工缺乏应急救援常识
B.楼房不适合作为生产服装的厂房
D.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
E.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
7.厂房一层火灾失控时,对正在五层工作的员工来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
A.在本层负责人的组织下灭火
B.搬运身旁附近的财物
C.察看火情,设法逃生
D.无法立即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
E.逃生时尽量不要直立行走
8.此次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间接原因包括( )。
A.厂房一层内设置临时库房
B.厂方平时缺乏对员工的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员工自救能力差
C.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员工无法迅速撤离
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下达不及时
E.厂房一层只有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m。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指出该车间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依据。
4.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2008年3月6日,集团公司在甲企业进行了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地点设在甲企业的液氨储罐区。为保障参演人员、控制人员和观摩人员的安全,集团公司事先调来乙企业全部空气呼吸器、防毒菌具、。防爆型无线对讲机和监测仪器,同时调来集团公司消防队所有的水罐车、泡沫车和职工医院的救护车辆。演练从10点钟开始,按照事先制订的演练计划进行:
10点20分氨气扩散到厂区外,由于演练前未组织周边群众撤离,扩散的氨气导致两名群众中毒:10点30分,抢救完中毒群众后,演练继续按计划进行。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2.指出本案的应急救援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本案,简述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五、某煤炭开采企业地面辅助生产系统有维修车间、锅炉房、配电室、油库、办公大楼和车库等。在维修车间,除机械加工设备外,还有1台额定起重量1.5t、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气焊用氧气、乙炔气瓶各5个。燃煤锅炉房有出口水压(表压)0.12MPa、额定出水温度130℃、额定功率28MW的锅炉2台。油库有1个储量为7的汽油储罐及配套加油设备。办公大楼内安装载人电梯2部。该企业有员工通勤大客车1辆。
2007年7月5日10时,电工甲在维修车间进行电气维修。10时30分,车工乙开完会,准备使用机床时发现没电,于是来到电气开关柜前,发现开关柜门开着,没有停电作业警示,就接通电源,造成电工甲触电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指出该企业现有设备中哪些属于特种设备。
2.该企业是否应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如是,说明该企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如否,说明理由。
3.说明此次事故调查组的成员构成。
4.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概要。
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4分,每题2分。)
1.B 2.D 3.A 4.AD 5.ABCE 6.ABD 7.ABCE
二、答案及评分标准(共16分,每题2分)。
1.B 2.A 3.A 4.ABCD 5.AB 6.ACDE 7.CDE 8.ABCE
三、答案及评分标准(共22分,第1题4分,第2题6分,第3题5.分,第4题6分)
1.(满分4分,每答对1点得2分,最多得4分)。
(1)现场检查权(2分)
(2)当场处理权(2分)
(3)紧急处置权(1分)
2.(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5分。)
(1)设备设施缺陷:熔化池炉老化(1分),炉顶部损坏(1分),两侧耐火砖变形(1分),
炉顶离房顶钢梁1.7m(太近)(1分)。(最高2分)
(2)防护缺陷:熔化池炉距煤气调压站、重油罐距离太近。(1分)
(3)粉尘(石英砂或二氧化硅);(1分)
(4)高温(或热辐射);(1分)
(5)有毒有害化学品(纯碱或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1分)
(6)易燃易爆性物质(重油和煤气);(1分)
3.(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6分)
(1)坍塌:炉火烘烤房梁,引发厂房坍塌;玻璃熔化池炉耐火砖变形,熔化池炉倒塌。(1分)
(2)火灾:现场使用煤气和重油。(1分)
(3)其他爆炸:现场使用煤气。(1分)
(4)机械伤害:现场使用成型机等设备。(1分)
(5)灼烫:玻璃熔液达1300至1700℃高温。(1分)
(6)高处坠落:炉高6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1分)
(7)物体打击:炉高6m,顶部侧面有加料作业。(1分)
(8)中毒和窒息:现场使用煤气,可能发生泄漏。(1分)
(9)触电:现场使用电气设备,如照明等。(1分)
4、(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6分。)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1分)
(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1分)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1分)
(4)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1分)
(5)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1分)
(6)维修玻璃熔化池炉,使其处于完好状态。(1分)
(7)迁移重油罐。(1分)
(8)现场安装煤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1分)
(9)在房顶钢梁下加隔热保护。(1分)
四、答案及评分标准(共22分,第1题8分,第2题8分,第3题6分。)
1.(共8分,按得分点给分。)
(1)救援只依靠企业自身力量;要考虑利用社会资源。(1分)
(2)周边居民安全疏散由集团公司通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1分):应该由发生事故企业直接通知地方政府或直接通知周边群众。(1分)
(4)应急救援预案只报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分):应报A、B省企业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分)
2.(共8分,按得分点给分。)
(1)打开液氨储罐阀门,将液氨排到储罐的围堰内(2分)
(2)演练中调用其他单位正在使用的全部应急装备(2分)
(3)出现两名群众急性中毒时,未立即终止演习(2分)
(4)应急救援演练过程中,未通知周边群众(2分)
3.(共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6分。)
(1)营救受害人员(2分)
(2)迅速控制事态(2分)
(3)消除危害后果(2分)
(4)查清事故原因(2分)
五、答案及评分标准(共26分,第1题3分,第2题9分,第3题4分,第4题10分。)
(1)锅炉;(1分)
sy/t 7493-2020标准下载 (2)电梯;(1分)
(3)起重机;(1分)
(4)氧气、乙炔气瓶。(1分)
2.(9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9分)
是,该企业应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2分)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1分)
复垦施工组织设计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1分)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1分)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