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G R0001-2004 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1-2004 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65M
标准类别:项目管理
资源属性:
VIP资源

TSG R0001-2004 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TSG R0001-2004 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R00012004《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是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一项重要规范,旨在保障非金属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和修理等环节的安全性。该规程适用于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且小于1.6MPa的非金属压力容器,涵盖了玻璃钢、塑料、陶瓷、石墨等多种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

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使用管理、定期检验和修理改造等部分。其中,设计部分明确了非金属压力容器在结构、材料选择和强度计算等方面的要求;制造部分规定了工艺控制、质量检验和出厂文件的具体要求;检验与试验部分对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及最终产品检验进行了详细说明;使用管理部分强调了用户在日常运行中的安全管理责任;定期检验部分则明确了周期性检查的内容和标准;修理改造部分对修复和改造过程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

该规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非金属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减少了事故风险,为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同时,它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确保非金属压力容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控。

安阳师范学院文博楼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剂

ISG R00012004

4.其他树脂。 (四)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保存所使用的树脂和固化剂的有关文件,主要包 各证、标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和储存期。 (五)用于制造玻璃钢压力容器的树脂,应增加复验热变形温度。

合格证、标记、生产批次、生产日期和储存期。 (五)用于制造玻璃钢压力容器的树脂,应增加复验热变形温度。 三、塑料制压力容器材料 (一)全塑料压力容器材料可采用以下材料: 1.硬聚氯乙烯; 2.改性聚丙烯; ? 3.聚烯烃。 (二)全塑料压力容器材料应符合HC20640《塑料设备》中相关规定,并提供有效的材 料质量证明文件。 (三)全塑料压力容器所用硬质聚氯乙烯层压板须选用CB/T4454《硬质聚氯乙烯层 压板材》中A类板材。 (四)材料使用前,有如下情况之一,应按相应材料标准重新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并保存相应的试验记录和报告: 1.存放时间不清的材料; 2.发现因贮存不当造成材料性能变化的材料。

TSG R0001—200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ISG R0001200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1200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12004

TSG R0001200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压力试验检验报告 口水压口气压口气密性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1—2004

妆工不龙版 拟定粘接工艺指导书、制取粘接试件和试样、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粘接接头是否满 足所要求的使用性能,对拟定的粘接工艺指导书进行验证性评定。 二、粘接工艺评定(CPQ)应由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粘接工艺 指导书进行。粘接工艺评定用的粘接试件应由本单位技术熟练的粘接人员(不得聘用外 单位人员)操作。经评定合格的工艺应保存至工艺评定失效为止。 三、评定的一般规则 新的工艺制定后实施前应进行评审,并且变更下列任何一个重要因素都需要重新对 工艺进行评审(重要因素是指影响粘接接头抗拉强度的粘接工艺因索): (一)接头设计型式的改变; (二)任何表面准备的改变; (三)粘接剂牌号的改变; (四)粘接剂生产厂商的改变; (五)固化温度或时间的改变; (六)接头设计间隙的增加(超出评定合格值的10%)。 次要因素是指对要求测定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粘接工艺因素。 四、试件的准备 试件是按产品设计接头的型式及工艺制作的型式试验件。试件的尺寸应满足制取 标准抗拉强度试样5件1组的要求。 五、性能试验 (一)拉伸试样 所有拉伸试样,粘接接头均处于试样的正中间。 (二)试验方法 拉伸试验应当按HG/T2378《石墨粘接剂粘接抗拉强度试验方法》规定的试验方法测 上动城城斗金新址设商

TSG R0001—200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炎

(三)剪切试样 试样的形式、数量与试验方法应当符合HG/T2379石墨粘接剂粘接剪切强度试验方 去》的规定。

六、合格指标 (一)每个试样的剪切强度应不低于被粘接件材料标准规定的最低值: (二)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被粘接件材料标准规定的最低值。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ISG R00012004

一、浸渍工艺评定一般程序包括:拟定浸渍工艺指导书,制取浸渍试件和试样,检验 试件和试样,测定浸溃深度是否满足所要求的使用性能。对拟定的粘接工艺指导书进行 验证性评定。

验证性评定。 T 二、评定的一般规则 新的工艺制定后实施前应进行评审,并且变更以下任何一个重要因素都需要重新对 工艺进行评定(重要因素是指影响浸渍产品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压强度和增重率的浸 渍工艺因素): (一)浸渍件表面杂物的改变; (二)浸渍剂牌号的改变; (三)浸渍剂生产厂商的改变: (四)烘房干燥的温度和时间的改变; (五)真空和压力的改变; (六)任何聚合温度或时间的改变; (七)石墨件拼接间隙和密度的改变。 三、试件的准备 试件的尺寸应满足制取标准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增重率试样10件的要求。 四、性能试验 浸渍石墨试件应当按下列标准的要求进行抗拉、抗压、抗弯强度、线膨胀系数和增重 率试验: (一)抗拉强度试验应当符合HG5一1329(不透性石墨材料抗拉强度试验方法》的规定; (二)抗压强度试验应当符合GB/T13465.3不透性石墨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的规定; (三)弯曲强度试验GB/T13465.2(不透性石墨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方法》的规定; (四)增重率试验应当符合HG/T2060浸渍石墨增重率和填孔率试验方法》的规定。 五、合格指标 每个试样的强度性能试验数值应不低于被浸渍件材料标准规定的最低值

TSG R0001—200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制压力容器成形和粘接工艺评定

一、玻璃钢成形和粘接工艺评定(CPQ)应由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 员按拟定的工艺指导书进行。成形和粘接工艺评定应当由本单位技术熟练的粘接人员 (不得聘用外单位人员)操作。经评定合格的工艺应保存至工艺评定失效为止。 二、评定的一般原则 新的工艺制定后实施前应进行评定,并且变更下列任何一个重要因素都需要重新对 工艺进行评定。 (一)纤维种类、纤维表面处理剂种类、纤维制造厂改变; (二)树脂种类、树脂制造厂改变; (三)固化剂种类、固化剂制造厂改变; (四)填料种类、填料制造厂改变; (五)内衬材料的改变; (六)设计结构、产品质量改变; (七)纤维含量、纤维铺放方向、纤维铺层结构改变; (八)工艺方法、工艺参数改变; (九)固化工艺改变。

玻璃钢成形和粘接工艺评定(CPQ)应由非金属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 定的工艺指导书进行。成形和粘接工艺评定应当由本单位技术熟练的粘接人员 用外单位人员)操作。经评定合格的工艺应保存至工艺评定失效为止。

(一)工艺可行性; 。” (二)工艺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可检验性; (三)工艺的正确性及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控制要求的合理性; (四)工艺装备、试验设备、检测仪器选择的正确性、合理性; (五)工艺(文件、要素、装备、术语、符号等)标准化制度; (六)材料消耗定额确定及控制的原则; (七)工艺试验和检测的项目、要求及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八)工艺操作、检验人员的要求; (九)重要因素改变对上述评定内容的影响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机场及某乡防洪工程施工投标施工组织设计ISG R00012004

(一)工艺评定工作由生产单位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 (二)评定组设组长1人,由有关技术负责人或专家担任,成员若干人。

(一)工艺评定工作由生产单位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 (二)评定组设组长1人,由有关技术负责人或专家担任,成员若干人。

工艺项目负责人提前向评审组提供评审依据和工艺设计的有关资料和文件。 (二)组织评审 1.评审采取汇报、审议、答辩、分析和探讨的形式,找出工艺设计上的缺陷,对存在的 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评审组组长在集中评审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从技术 和质量保证的角度对该项工艺设计做出评价,并做出可否付诸实施的评审结论。 (三)结论处置 1.工艺部门应认真分析“工艺评审报告”提出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制定措施、完 善工艺设计,并按技术责任制的规定,经技术责任人审批后组织实施。 2.质量部门应对评审结论的处置意见和审批后的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四)文件管理 生产单位应将工艺评定中形成的文件和资料统一整理和归档。

工艺项目负责人提前向评审组提供评审依据和工艺设计的有关资料和文件。 (二)组织评审 1.评审采取汇报、审议、答辩、分析和探讨的形式,找出工艺设计上的缺陷,对存在的 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2.评审组组长在集中评审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从技术 和质量保证的角度对该项工艺设计做出评价,并做出可否付诸实施的评审结论。 (三)结论处置 1.工艺部门应认真分析“工艺评审报告”提出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制定措施、完 善工艺设计,并按技术责任制的规定,经技术责任人审批后组织实施。 2.质量部门应对评审结论的处置意见和审批后的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四)文件管理 生产单位应将工艺评定中形成的文件和资料统一整理和归档。

ISG R0001—2004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苑

db13(j)t 8431-2021 七十年住宅建筑设计标准塑料制压力容器制作(焊接)工艺

一、总的婴求 (一)操作工艺评定应以可靠的塑料二次加工性能为依据,并在产品制作之前完成。 (二)操作工艺评定一般过程是:拟定制作(焊接)工艺指导书、制作试件和制取试样 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试件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提出操作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 的操作工艺指导书进行评定。 (三)操作工艺评定所用设备、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塑料及连接材料必须符合 相应标准。 (四)制作(焊接)工艺指导书由制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拟定,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 作业人员(不得聘用外单位人员)使用本单位设备制作的试件操作。经评定合格的工艺 评定应当保持至工艺评定失效为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