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是为了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活动,确保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引发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建设项目抗震设防要求科学合理而制定的法规。该条例旨在通过系统的地震安全性评价,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
根据条例规定,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场地及其周围的地震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研究,评估潜在地震危险性和地震影响程度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地震活动环境评价、地震构造评价、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等内容。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明确建设工程所在区域的地震风险水平,并据此提出合理的抗震设防标准。
条例明确了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项目范围,如核电站、大型水库大坝、长输油气管线等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同时,条例还规定了从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对其工作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此外,条例强调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是保障我国建设工程抗震安全的重要法律依据,对于提高城市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专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抗震设计规范,应当明确规定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和
第二十一条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
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未取得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地震安全
部门或者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依据职权,责
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
部门或者机构吊销资质证书:
(一)超越其资质许可的范围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二)以其他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的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三)允许其他单位以本单位名义承揽地震安全性评价业务的。
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颁发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证书
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致使公共财产
、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高大模板技术交底,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尚不构成犯罪的,对部门或者机构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