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预案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防洪预案防洪预案是指为了有效应对洪水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预防、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措施。它通常包括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抢险救援以及灾后恢复等内容。
一、风险评估与准备通过对区域内的地理环境、水文特征、历史洪水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易受灾区域及重点防护目标。同时,建立和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如堤坝、水库、排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定期维护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监测预警机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气象卫星、雷达系统、自动测报站等),实时监控天气变化和河流水位情况。当发现异常时,及时通过广播、短信、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青人防办字[2020]7号: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关于调整人防工程建设审批标准等事宜的通知(2020年2月14日),提醒民众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三、应急响应行动一旦发生洪水险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包括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加固堤防、排除积水等具体任务。同时协调各方资源,确保物资供应充足、通讯畅通无阻。
总之,科学合理的防洪预案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洪水带来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4.1 预防预警信息
分类明确城市气象、水文、防洪与排涝工程险情、洪涝灾情信息的具体报送内容、负责报送单位、报送时限等,形成规范的信息报告制度。
4.2 预警级别划分
4.3 预防预警行动
4.3.1 预防预警准备:包括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料和通信准备,防汛检查及日常管理,以及与相关行业应急预案的协调等。
4.3.2 江河洪水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江河洪水、防洪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
4.3.3 山洪灾害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与山洪灾害有关的暴雨、洪水、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建立水利、国土资源、气象等部门的预警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机制等。
4.3.4 暴雨渍涝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暴雨渍涝、排涝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
4.3.5 台风暴潮灾害预警行动:不同预警级别下与台风暴潮有关的台风暴潮信息、防洪排涝工程险情等预警信息的更新、发布、通报等具体要求。
4.4 主要防御方案
4.4.1 江河洪水防御方案:根据城市所在的江河防洪预案及相应的洪水调度方案,制订城市市区不同量级江河洪水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及相应的洪水调度方案(如水库、蓄滞洪区、分洪设施的调度运用等)。其中超标准洪水的防御方案应明确社会动员、临时分蓄洪、群众转移安置等具体措施。
此外,还应针对冰凌洪水以及由于堤防决口、水闸垮塌、水库溃坝等造成的突发性洪水,制定相应的洪水防御方案。
4.4.2 山洪灾害防御方案:根据山洪灾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制定不同量级暴雨及其地区组合条件下,山洪灾害专防与群防相结合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
4.4.3 暴雨渍涝防御方案:制定不同量级暴雨及其地区组合条件下,城市市区渍涝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包括应急排水、交通临时管制与疏导、工程抢修以及重要保护对象的防雨排涝方案等。
4.4.4 台风暴潮防御方案:制定不同量级台风暴潮条件下,城市应对台风暴潮的防御对策、措施和处理方案,如人员转移的通知与落实、危旧建筑物和重要设施的防护等。
5.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5.2 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明确应急响应行动的分级标准及对应的主要行动要求。
5.3 主要应急响应措施
5.3.1 江河洪水:明确不同量级江河洪水条件下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蓄滞洪区运用的准备和批准权限、进入紧急防汛期的条件和发布权限等。
5.3.2 堤防决口、水闸垮塌、水库溃坝:明确出现前期征兆及发生险情后的紧急上报规定和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等。
5.3.3 山洪灾害:明确发生山洪灾害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发布山洪警报的标准及责任单位、人员转移的主要原则、人员紧急抢救与救援等。
5.3.4 暴雨渍涝:明确发生暴雨渍涝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包括工程调度和设置临时排涝设备的要求及责任单位、发布城市涝水限排指令的权限等。
5.3.5 台风暴潮:明确发生台风暴潮时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如台风暴潮监测与警报发布、人员与物资转移,海上作业保护与搜救、重要保护对象的防护与抢险等。
5.4 应急响应的组织工作
5.4.2 指挥和调度:明确应对灾害的指挥和调度措施,以及发生重大灾害时派赴工作组(含专家组)的要求等。
5.4.3 群众转移和安全:明确群众转移的原则和工作程序,以及相应的安全与生活保障措施等。
5.4.4 抢险与救灾:明确险情和灾情监控、抢护和救援的指导原则、工作程序和总体要求。
5.4.5 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明确确保抢险人员自身安全和受威胁群众人身安全的各项防护与医疗救护措施。
5.4.6 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明确对重点地区或部位实施紧急控制以及动员社会力量的条件、权限和要求等。
5.5 应急响应结束
明确应急响应结束的条件和发布程序。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6.2 抢险与救援保障
明确抢险救援装备、技术力量、队伍(含专业与非专业队伍)、专家组在管理和启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包括各类工程、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房屋建筑、交通干线抢险、抢修,以及人员救护等。
6.3 供电与运输保障
明确对抗洪抢险、抢排积涝、救灾现场等供电与运输的主要保障措施、责任单位等。
6.4 治安与医疗保障
明确灾区治安管理、疾病防治、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保障要求。
6.5 物资与资金保障
明确防汛物资储备管理、调拨程序与调运方式、防汛经费的安排、特大防汛经费的申请等保障措施。
6.6 社会动员保障
明确防汛指挥机构动员社会力量投入防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保障措施。
6.7 宣传、培训和演习
明确城市防洪排涝宣传、市民防洪减灾教育、技术人员培训、防汛减灾演习等保障措施。
明确政府各有关部门及相关单位救灾工作的要求与职责。
7.2 抢险物资补充
明确如何根据防汛抢险物资消耗情况,及时补充抢险物资的具体要求。
7.3 水毁工程修复
明确水利、供水、交通、电力、通信等工程或设施水毁修复的资金来源、时限等具体要求。
明确相关工程或设施的灾后重建标准、指导原则和实施措施等具体要求。
明确保险与补偿的适用条件、承办机构职责和任务、工作原则、工作流程等。
明确调查与总结的适用条件、承办单位、时限要求和审核程序等。
8.1 名词术语定义
对需要诠释的名词术语,给出准确的定义。
8.2 预案管理与更新
db32/ 4041-2021 江苏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明确预案管理和更新的具体要求。
8.3 奖励与责任追究
明确预案执行过程中相关奖励与责任追究的具体规定。
8.4 预案解释部门
8.5 预案实施时间
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绘制相关附图,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启动工作流程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布置图,主要病险工程分布图,城市洪涝风险图,城区暴雨渍涝点分布图青海省委办公楼维修工程投标书施工组织设计,城市超标准洪水预案实施图等。
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选择编写相关附表,如:城市防洪排涝基本情况表,城市防洪工程与除涝排水设施基本情况表,城市防洪相关部门职责分工表等。
相关部门、单位的城市防洪应急单项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