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是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减少安全事故以及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下是相关措施的简要介绍:
职业健康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员工体检,评估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如粉尘、噪音、化学物质等),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例如,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装备(PPE),如口罩、耳塞和防护服,并加强通风系统以改善空气质量。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预防的认识,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率。企业需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及应急响应机制。例如,安装消防设施、设置警示标志,并定期组织演练以增强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强化设备维护保养,杜绝因设备老化或故障引发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9.1.5载人车辆要有足够的座位和安全带。
2.9.1.6开放式的车辆要有跌落防护。
2.9.1.7车辆要配有声音的后退警示。
2.9.1.8重型机器工作范围内,只允许工作人中可以进入。
2.9.1.9机器操作时距电线、高压线要在允许安全范围内,要离地下的公用设施、开挖地、交通要道等。
2.9.1.10设备停放在斜坡上时,要将轮子定位。
2.9.1.11操作起重机的人员应接受过培训,应持证上岗。
3.1.1施工过程应保持工厂和工地道路通畅,保持场地平整清洁,特别是不能阻运输车辆安全通行;现场办公区、预制加工厂、安装阶段的主要通道要按业主的整体规划铺设,达到通行方便,不起尘。
3.2.1现场办公用房、库房可采用统一标准的简易活动板房或统一规范的集装箱。
3.4.1现场操作人员要遵守公司的劳动纪律,严格按本工种操作规程(制度)和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3.4.2项目部要统一规划,设置宣传警示标志。
3.4.3焊工作业时,焊条头要随时回收,不准随处乱丢。严禁利用设备、管道、构件、电缆桥架等作为焊机零线。
3.4.4施工过程中主动争取当地部门和居民的谅解。采取措施不扰民,有条件时,使在建工程成为爱民、利民工程。
4劳动卫生指导原则:
4.1施工现场:严格按总包单位的现有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现场,施工现场采用全封闭措施,并签订检查监督约定,保证措施落实。
4.3材料堆放:集中堆放,布局合理、安全、整洁。
4.5施工现场设简易开水锅炉和供茶水桶,男女厕所土地整理、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浴室,工地现有与总包一起,定期消毒,保持清洁。
4.6落实现场消灭蚊蝇卫生措施,定期对宿舍进行消毒,保持室内清洁,无疾病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