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氧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电焊工(氧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电焊工(氧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电焊及气割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设备完好以及工作环境的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
一、作业前准备1.检查设备:作业前必须对电焊机、氧气瓶、乙炔瓶及其连接管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漏气、无损坏,压力表正常。2.穿戴防护用品:电焊工需穿戴专用的工作服、手套、护目镜或面罩,防止高温火花灼伤皮肤或眼睛。3.清理作业区域:清除作业场所内的易燃易爆物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因气体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
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1.正确使用设备: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禁止超负荷运行;焊接时调整好电流强度,避免过热或烧毁设备。2.控制气瓶间距: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米,且二者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3.防止触电事故:焊接过程中,地线应牢固连接,严禁用身体作为导体;湿手不得接触电源开关或其他电气设备。4.注意火星飞溅:焊接或切割时,火星可能飞溅至远处,需设置防火屏障保护周围设施。
三、作业后的注意事项1.关闭气源:作业完成后,及时关闭氧气瓶和乙炔瓶阀门,释放软管内残余气体。2.整理工具:将所有工具、材料归位,妥善存放,确保现场整洁。3.检查安全隐患:确认作业区域无遗留火种,并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无复燃风险。
四、其他注意事项禁止在带压容器或管道上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下方设置警戒区并安排专人监护。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掌握急救知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程,可以有效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保障电焊工及氧割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电焊工(氧割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焊(氧割)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电氧焊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着装整齐,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作业。
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
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楚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
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入氧气。
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
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恻向操作。
清除焊渣时sl-z690-20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氧气乙炔瓶不能在一起保存,工作时两瓶需相距10米,场地受限至少要相距5米以上,乙炔瓶必须直立使用,有防回火装置。
氧气瓶的安全防撞胶圈必须完好,瓶口严禁沾油,严禁戴有油的手套搬运氧气瓶。
雷雨、大风时,应停止露天焊接和氧割作业。
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