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指引手册.docx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景观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指引手册.docx(6)管理动作成果:样板验收单(表单模板详见附件01)
(1)关键工序检查目的
① 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
② 确保质量观感效果的可控,避免出现系统性质量风险;
387.超大型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选择的研究(摘录建筑施工08年4期265-268页)③ 对施工单位、劳务班组的首批次工序进行把关;
④ 避免返工工作量,减少错误积累至不可控。
(2)关键工序检查内容
② 铺装实体检查点;
③ 软景配置检查点;
④ 管线综合检查点;
⑤ 雕塑小品建模检查点
⑥ 园路及水景基础检查点
(3)样板完成时间:下一道工序前
(4)样板验收人员:设计、工程、监理、成本
(5)管理动作成果:《景观工程关键工序检查记录表》(表单模板见附件02)
① 检查结论限于通过、不通过两种;
② 不通过的,指明需整改内容,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
③ 施工单位整改后重新上报项目部工程复查直至通过;
④ 前一工程关键工序检查未通过,工程实施不得进入下一阶段。
施工图审图要点
(1)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和规程,尤其是编制深度是否达到要求;
(2)各专业设计之间是否存在互相矛盾,如竖向设计与综合管线、室内地坪、道路标高、室外附属建筑物、构筑物之间是否矛盾;
(3)对施工图所有节点做法进行梳理(室内外的衔接、建筑外立面的衔接、景墙、水景、木结构、铺装基层、水电安装节点);
(4)景观图与室外市政综合管线图叠图,核对管井点位位置是否合理;
(5)各种主材及设备如:花岗岩、道路砖、路牙、木材、自然石、灯具、室外家具、喷头、水泵等是否合理选定;
(6)凉亭、花架等园林小品的风格与整体环境是否协调,结构是否合理。各种节点构造是否需调整,水景有无考虑防水等专项措施;水体体系设计的整体效果评比;
(7)假山、塑石的风格、体量要求。室外家具、灯具的布置是否合理;
(8)原生植物与设计有无矛盾,苗木品种是否适合本地生长,采购有无困难。苗木的色彩搭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搭配、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的搭配是否合理,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栽植位置是否合理;苗木品种、地形搭配效果评比;
(9)植物竖向层次等各个界面的配置是否丰富合理。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是否得到充分考虑;
(10)植物种栽的季节和时间,喷灌能否满足绿化养护要求等。
主要审图注意事项如下:
开工前项目部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监理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图纸会审记录”,图纸会审记录提交设计专业、设计公司审核反馈;施工单位定标后10天或开工前7天,由项目工程部牵头,设计部组织设计公司对项目工程专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交底,并形成“设计交底记录”,同时对图纸会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需要修改的部分以设计变更的形式进行更改。
① 项目部景观、土建、机电、安装、装饰工程师;
② 工程部景观负责人;
③ 设计各专业工程师;物业前介工程师;
④ 设计院各专业主笔设计师;
⑤ 监理单位总监及技术负责人;
⑥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2)图纸会审及交底时间
① 分阶段图纸出图后,及时审图;
② 施工方定标进场后 2 周内;
③ 甲方联合审图在前,甲乙方之间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在后,也可以合并进行;
② 图纸会审重点在于各类图纸之间交圈、错漏碰缺等,以及考虑施工技术因素;
③ 对项目特点、重难点进行交底;
④ 涉及项目关键效果及质量的工艺做法、二次排版及深化内容交底;
(4)管理动作成果:《设计交底记录》(表单模板详见附件04)由施工方整理记录,报设计、项目、监理审核确认,签章存档;
景观单位进场前,项目工程部组织总包及相关单位对场地进行移交。满足进场条件后,《景观工作面移交表》(表单模板见附件03)进行会签,并组织施工单位进场。 严禁无移交手续进场施工。
5.5.1.1.招采送样
(1)招采部负责组织设计专业、项目工程专业、送样单位对样品进行审核封样,样品封样需在合同签订之前完成;封样样品在合同签订之前由招采部负责保管。
(2)合同签订后,招采部将中标单位的封样样品分别移交至项目工程专业、设计专业,同时办理样品移交手续,并在《样品移交清单》(表单模板详见附件05)上签字。
5.5.1.2.施工送样
(1)根据景观施工图材料清单进行定样、封样工作(主要针对硬质景观材料),若材料清单中对材料品种定义模糊,则由景观设计师确定替代品种。
(2)封样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材料品类、产地、规格、面层处理方式,封样材料一式三份,须由景观设计师、项目部主管工程师、施工单位共同签字,并统一保存于各项目部、设计部、招采部。
对重点骨架植物和特选植物,战区指派景观设计师、景观工程师和项目主管工程师参与重要大树的选购。
(1)考察人员:设计部、项目部、施工单位
(2) 苗木考察流程:施工寻苗→提供苗木照片(四个面)、苗木所在地、考察路线→甲方预选→实地考察→号苗标记→植物进场验收
(3)苗木选择主控指标
① 树高 H:指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的距离;
② 胸径φ:指苗木自地面至 1.3 米处树干的直径,适用于大、中型乔木;
③ 地径D:指苗木自地面至 0.3 米处树干的直径,适用于小型乔木、大中型花灌木;
④ 蓬径 P:指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
⑤ 分支点:指苗木自地面往上距离第一处分支的直线高度。;
⑥ 植物形态优美,枝叶饱满,无病虫害;
(4)考察时间:施工方进场后 3 周内且满足施工现场进度需求。
① 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② 关键材料(主景植物、景石、雕塑等)设计部、工程部;
③ 甲供材还需招采部参与;
(2)验收流程:核查书面材料→观感质量验收→规格尺寸实测→与样板核对→会签材料验收记录;
① 骨架苗木需一苗一验;
② 关键主材会同设计部、工程部100%验收;
③ 保留影像资料并填写验收记录;
① 在规格大小均符合设计,但植物效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苗木均不能签收;反之,若植物造型效果完全符合
设计要求,但不能达到设计规格,可适当降低规格要求,此变更必须经主管工程师及设计师确认;
② 乔木要求树杆基本顺直,无皮外损伤,土球的大小必须保证在树杆径的 6—8 倍范围 以上(特殊树种除外),根系完整,在运输过程中要求土球包扎牢实,枝体不受损坏;树形完整、饱满、无杀头;
③ 竹类植物必须要求顺直且带土球,严禁截干,样板段灌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草坪覆土厚度2cm且为草卷;
④ 各批次硬质材料进场必须与封样材料进行比对,对产品种类、产地、规格、色差、面层处理方式等,与封样不符者不得进场;
⑤ 各类专利产品需报送检测报告,质量合格证明,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其产品质量;如: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塑胶地坪、环氧树脂、真石漆、水洗石等;
⑥ 水电配件及设备需根据设计要求审核产品型号规格;
(5)管理动作成果:材料验收单(表单模板详见附件07)、苗木进场验收单(表单模板详见附件08)
(1)样板分类:施工样板段
(3)样板验收内容:设计部提供打样图纸,将重要材料和加工工艺单独集中打样;施工样板段要求按照交付标准执行完成全部景观细节施工(特殊情况无法完成的除外);
① 使用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② 是否存在的质量缺陷;
③ 工艺做法是否符合规范及集团要求;
④ 成品保护措施是否完善;
(5)点评时间:进场后 1 个月内完成(具体根据施工场地移交情况确定)
(6)管理动作成果:表单模版参考设计白皮书—样板先行—工程样板验收单
(1)巡检时间:每周一次
(2)巡检人员:工程部、项目部、设计部;
① 旨在对项目重要专项管理质量及制度落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纠偏;
② 指导项目工程管理上台阶;
③ 及时对项目风险进行纠偏;
④ 指导项目创标、创优、创新;
(4)检查内容:施工工艺、材料质量、已成型景观效果、施工节点做法、优化措施、管理动作、成品保护措施;
(5)管理动作成果:项目质量巡检报告
项目交付后 1 个月,项目部对项目景观进行复盘,分别从不同维度对项目景观进行分析,总结提炼优缺点并将成果汇入公司知识库。项目复盘模板(表单模板详见附件09)。
6.5.1 大区景观管理流程图
6.5.2.土方工程流程图
6.5.3.水景施工流程图
6.5.4.构筑物施工流程图
6.5.5.硬质铺装流程图
6.5.6.绿化种植流程图
7.1.附件01:样板验收评审记录表
7.2.附件02:关键工序检查记录表
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本7.3.附件03:景观工作面移交表
7.4.附件04:交底记录表
7.5.附件05:样品移交清单
7.6.附件06:项目材料封样单
7.7.附件07:项目进场材料验收表
7.8.附件08:苗木进场验收记录表
7.9.附件09:项目复盘模版
8.1.本制度由集团工程管理中心负责解释DB32T 4447-2023 智能水泥工厂工艺设备标识规范.pdf,由集团签发之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