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docx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docx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目的是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出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险、有害因素、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进行检查或评审。
5.2.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GB/T 38429.2-2019 燃气加气站防爆安全技术 第2部分:与液化石油气(LPG)有关的防爆部件和安装要求(3)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4)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
(5)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5.2.2安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1)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和工艺的危害。
(2)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识别厂址,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置、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具体的建构筑物等。对于一个具体的设备设施,可以按照系统一个一个的检查,或按照部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都可以。
(3)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所列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
(4)检查项目列出后,还要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本企业的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的规定。检查项目应该全面,检查内容应该细致,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
(5)控制措施不仅要列出报警、消防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控制措施,还应列出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如连锁、安全阀、液位指示、压力指示等。
5.2.3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3)。
(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2)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工段长、技术员、设备员、安全员等。
(3)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4)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5)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6.1 风险度(危险性)
危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害因素的风险大小,即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
6.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
企业在选择适当的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完成辨识后,应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准则,以便于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本指南推荐两种风险度的分析评价方法作为判断风险等级的准则。
6.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该方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半定量的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D—风险度(危险性);
本方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A(较低)、B(低)、C(中)、D(高)、E(很高)。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本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1级(很高)、2级(高)、3级(中)、4级(低)、5级(较低)。
6.3风险分级控制要求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如下:
A级\5级: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A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措施的纳入蓝色风险监控。
D级\2级:橙色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E级\1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以下情形应直接确定为D级\2级风险:
(1)开停车作业、非正常工况的操作。
(2)同一爆炸危险区域内,现场作业人员10人以上的。
(3)10人以上的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
(4)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主要装置。
(5)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罐区。
(6)厂区外公共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
6.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对4个级别的风险实施多种措施控制:E\1级红色风险,D\2级橙色风险,C\3级黄色风险,B\4级和需要制订控制措施的A\5级蓝色风险。
6.4.1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6.4.2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可行性和可靠性;
(2)先进性和安全性;
(3)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6.5风险控制措施评审
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
(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3)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
(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5)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7.1企业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主管部门,每年应定期制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经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批准后下发执行。各级组织(公司、部室、车间、工段/班组)均应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并对“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进行分解落实,直至班组、岗位,作为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的依据。
7.2各单位按照计划,依据适用的辨识评价方法对本单位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后,填写相应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经本级风险评估小组进行汇总、评审后,逐级上报。
7.3上级风险评估小组组织审核、修订后,将审核、修订意见反馈各下级单位。重大(D级\2级)及以上风险必须报公司批准。
7.4各级单位要根据最终分析评价记录结果,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照表5),由本级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发布。
各级单位应制定风险评估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各级单位要依据辨识评价结果,建立本单位的《风险管控登记台账》(参照表6),台账应结合实际定期更新(每年至少一次)。
表6 风险管控登记台帐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1)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2)操作工艺发生变化;
(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附件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判断准则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
表4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
附件2:风险矩阵法(LS)判断准则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表3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第二部分 部分行业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一)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企业主要风险分析点
① 常压塔、减压塔、初馏塔、脱硫塔
② 常压加热炉、减压加热炉
③ 回流罐、油水分离罐、电脱盐罐
④ 常底泵、减底泵、常压泵组、减压泵组、回流泵
1.1.2催化装置(包括气分)
③ 分馏塔、吸收/解析塔、再吸收塔、汽提塔、稳定塔、干气脱硫塔、脱丙烷、脱丙烯塔
④ 分液罐、回流罐、换热器
⑤ 主风机组、气压机、增压机、催化装置机泵、气分装置机泵
① 焦炭塔(四通阀)、水力除焦系统
③ 分馏塔、稳定塔、干气脱硫塔、液化气脱硫塔、汽油/柴油吸收塔、
⑤ 空冷器、换热器、放射源
① 加氢反应器、转化炉、裂解炉(甲醇)
③ 中变反应器、低变反应器、甲烷化反应器、PSA变压吸附
② 反应加热炉、重沸炉
③ 循环氢脱硫塔、硫化氢气提塔、分流塔、液化气脱硫塔、汽油/柴油吸收塔、空冷器、产品分馏塔、酸性气脱硫塔
④ 循环氢压缩机、新氢压缩机、进料泵、注水泵
⑤ 热高压分离器、热低压分离器、冷高压分离器、冷低压分离器、换热器
⑥ 分液罐、回流罐、闪蒸罐、地下污油罐。
③ 预分流塔、气提塔、脱戊烷塔、C4/C5分离塔、空冷器、循环氢脱硫塔、硫化氢气提塔、稳定塔
④ 重整循环氢压缩机、预加氢循环压缩机、氢气增压机、再生气循环机、提升气压缩机、空压机、进料泵
⑤ 换热器、放射源、PSA变压吸附
② 反应进料加热炉、减压炉
③ 热高压分离器、冷高压分离器、分馏塔、空冷器、脱H2S塔、水冷器、闪蒸罐
④ 循环氢压缩机、氢气增压机、反应进料泵、高压注水泵、高压贫液泵
① 制硫燃烧炉、制硫余热炉、尾气焚烧炉
② 制硫一段转化器、制硫二段转化器、尾气加氢反应器
③ 尾气急冷塔、硫化氢吸收塔、再生塔、冷却器、重沸器
④ 制硫炉鼓风机、尾气焚烧炉鼓风机
⑤ 酸性水泵、急冷水泵、富液泵、贫液泵。
① 液态烃罐组(液化气、丙烯、C4/C5、气柜)
③ 成品油罐组(汽油、石脑油、轻柴油、轻污油)
④ 加氢油品、罐区中转站
1.1.10气体联合(水煤浆制气)装置
① 气化炉、预变炉、变换炉、甲烷化炉
② 洗涤塔、冷凝液汽提塔、预洗塔、变换气吸收塔、硫化氢富集塔、热再生塔、甲醇/水分馏塔
③ 煤浆槽、锁斗、高低压闪蒸罐、沉降槽、高压冷凝液罐、除氧器、中压废锅、氧化锌脱硫槽、甲醇罐、氨罐
④ 磨煤机、高压煤浆泵、激冷水泵、真空抽滤机、开工循环压缩机、闪蒸气循环压缩机、甲醇泵、氨冰机
1.1.11丁辛醇装置
① 羰基合成反应器、液相加氢反应器、气相加氢反应器、缩合反应器
② 精馏塔、脱重塔、汽提塔、稳定塔、吸收塔
③ 丙烯净化槽、合成气净化槽
④ 塔底泵、催化剂泵、丙烯泵、碱液泵、缩合循环泵、进料泵、回流泵
⑤ 丙烯球罐、醛罐、醇罐、残液罐、中间产品罐
⑥ 溴化锂冰机、往复式压缩机、离心压缩机
① 燃料油/柴油汽提塔、油冷塔、燃料油/柴油汽提塔、急冷塔、工艺水汽提塔、汽油汽提塔、凝液汽提塔、碱洗/水洗塔、干燥器、进料洗涤塔、丙烯精馏塔、新丙烯精镏塔、脱甲烷塔、乙烯精馏塔、脱丁烷塔、汽油分馏塔、急冷塔、工艺水汽提塔、粘度控制塔、凝液汽提塔、汽提塔、汽油汽提塔、凝液汽提塔、碱洗/水洗塔、干燥器进料洗涤塔、脱甲烷塔、乙烯精馏塔、脱丁烷塔、丙烯精馏、脱乙烷塔、低压脱丙烷塔、低压脱丙烷塔、甲烷汽提塔、C2绿油吸收塔、C3 LPG 再蒸馏塔、高压脱丙烷塔
⑤ 回流罐、凝液罐、进料罐、分水罐、注水罐、干燥器、换热器、缓冲罐
⑥ 进料泵、急冷油循环泵、产品泵、急冷水循环泵、回流泵、冲洗汽油泵、三剂注入泵、润滑油泵、输送泵、塔釜液泵、密封油泵、事故油泵、外送泵
GB/T 30024-2020 起重机 金属结构能力验证.pdf⑦ 甲烷制冷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乙烯制冷压缩机、裂解气压缩机、燃料气压缩机、三元制冷压缩机、裂解气压缩机NO.2 、氨制冷压缩机、裂解气回收压缩机
③ 脱戊烷塔、BTX塔、H2S汽提塔
④ 缓冲罐、回流罐、换热器、分离罐
⑤ 进料泵、回流泵、三剂注入泵、
① 液态烃罐组(乙烯、丙烯、混合碳四、碳五)
高速公路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② 原料罐组(石脑油、SSOT、裂解柴油、裂解汽油、乙烯焦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