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10285-2019 定压输入非稳压输出隔离型直流-直流模块电源对于每路输出,在10%~100%负载范围内和标称输入电压下,负载调整率应予以规定,并推荐为 以下数值: A ±10% B ±20% C ±25%
温度调整率应标示并推荐为以下数值: 0.02% /℃ 标准 B 0. 03%/℃ 0. 05%/℃ 实际应用中温度调整率是一可控参数,推荐采用输出电压随温度而变化的图形
输入电压为标称值,额定负载下转换效率应为: 平 a)输出电压为5V以下:转换效率为75%典型值; b)输出电压为5V及以上:转换效率为80%典型值。 注:模块电源的转换效率最小值与典型值之差应不大于5%
5.10输出纹波及噪声
模块电源的输出纹波及噪声应予以规定JB/T 11249-2012 翅片管式换热设备技术规范,并不大于以下表1中推荐的优选数值:
NB/T102852019
表1模块电源输出纹波及噪声的优选数值
模块电源的开关频率在35kHz~600kHz范围内。 开关频率允许高于以上范围,由制造商自我声明。
必须具备短路保护功能,且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模块电源输出短路时,应能自动限流保护,排 时应能自动恢复工作。
在输出未加载情况下,模块电 荐为以下表2中的优选数值:
表2模块电源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之积的优选
5. 14. 1 绝缘强度
服务平台 输入与输出之间应能承受相应的耐压值;持续时间为1分钟 无击穿,无飞弧现象且漏电流≤1mA。 本标准推荐以下耐压值: 6 000 VDC B 3 000 V DC C 1 500 V DC D 1 000 V DC 注:允许采用其他的耐压值,并由制造商自我声明
5. 14. 2 绝缘电阻
NB/T102852019
在输入与输出之间、输入输出与外壳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00V,测试得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0M 2
更有利于环境保护,模块电源应满足RoHS的要求
6.1.1试验环境条件
6.2输入直流电压变化范围试验
6.2.1试验电路则图12
6. 2. 2 试验方法及步骤:
按图12连接试验电路; b) 启动直流可调稳压电源,调节其输入电压至模块电源输入电压的标称值,并调节负载电阻使输 出电流达到额定值; C 分别调节模块电源输入电压至上限值和下限值,其结果应符合5.4的要求
6.3.1输出电压精度试验
6.3.2电压调整率试验
6.3.2.1试验电路见图12。
按图12连接试验电路; 启动直流可调稳压电源和模块电源,调节模块电源的输入电压为标称值,并调节负载电阻使辅 出电流达到额定值;在允许变化范围内调节输入电压,测量其对应的输出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 按公式(1)、公式(2)和公式(3)计算,其结果应符合5.6的要求。
线性电压调整率 A Vi.
NB/T102852019
5.3.3负载电压调整率
6.3.3.1试验电路见图12
6.3.3.2试验方法及步骤:
按图12连接试验电路; 启动直流可调稳压电源和模块电源,调节模块电源的输入电压为标称值;分别测出10%负载 及100%负载时所对应的输出电压值,负载电压调整率按如下公式(4)计算,其结果应符合 5.7的要求。
outNL 一负载为10%时所测输出电压值; outFL 一负载为100%时所测输出电压值 温度调数兹试验
6.3.3.3测试电路见图13。
负载电压调整率= VanEw
a 将模块电源放置在恒温箱中,按图13连线试验电路; 启动模块电源,调节输入电压为标称值,输出电流为额定值、控制恒温箱内的温度为(25℃土 2℃),模块电源达到热平衡稳定工作后(连续3次每隔5min读取的温度值差不超过1℃),记 录此时的输出电压值; C 控制恒温箱内温度为工作温度下限值(t下土2℃)(5分钟内变化平均不大于1℃/min)。模 块电源在恒温箱状态下工作2小时,恒温箱工作时间内每隔15分钟测量并记录模块电源的输 出电压值;
控制恒温箱内温度从工作温度下限值开始上升(上升至0℃时保持30分钟,5分钟内变化 不大于1℃/min)到工作温度上限值(t上土2℃),模块电源在恒温状态下工作2小时, 工作时间内每隔15分钟测量并记录模块电源的输出电压值; 按公式(5)和(6)分别计算出模块电源在温度下降与上升时的温度系数,结果应符合 的要求。
NB/T102852019
6.3.4输出纹波及噪声试验
6. 3. 5 开关频率试验
6.5.1试验电路见图12.
a)按图12连接试验电路: b)调节输入电压为标称值,不接负载电阻,待空载稳定工作; 测量空载工作时输入电流值。按公式(7)计算出空载功耗,其结果应符合5.13的要求。 空载功耗=Vi.XIi
调节输入电压为标称值,不接负载电阻,待空载稳定工作; 测量空载工作时输入电流值。按公式(7)计算出空载功耗,其结果应符合5.13的要求。 空载功耗=VinXIin 式中: in 一输入电压标称值; 1 空载时所测得的输入电流值。
一输入电压标称值; 一空载时所测得的输入电流值
6.6产品工作时外壳温升试验
安第4章所述的产品封装尺寸以及公差的要求检
NB/T102852019
6.9.2绝缘强度试验
6. 10 隔离电容试验
6. 11. 1低温试验
6.11.1.1低温贮存试验
6.11.1.2低温工作试验
6. 11. 2 高温试验
6. 11.2. 1高温贮存试验
5.11.2.2高温工作试验
6. 11.3恒定湿热试验
6. 11.4跌落试验
6. 11. 5 振动试验
制造商可在产品说明书上说明是否需要进行振动试验。 被测模块电源在不带包装的条件下按GB/T2423.10规定的要求与方法进行试验,频率为(10 振幅为0.35mm,X,Y,Z三个方向各30min。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性能指标的要求。
7. 1. 1 出厂检验
NB/T10285—2019表33产品出厂检验项目不合格序项目类别出厂检验型式试验要求试验方法号BC1输入直流电压变化范围0VV5. 46. 2 2输出电压精度0VV5. 5 6. 3. 13电压调整率0VV5. 66. 3. 24负载调整率0VV5. 76. 3. 35温度调整率0V5. 86. 3. 46转换效率0VV5. 9 6. 47输出纹波及噪声0VV5. 106. 3. 58开关频率0>V5. 116. 3. 69短路保护0V5. 126. 710空载功耗0V5. 136. 5 11产品工作时外壳温升0V5. 36. 612绝缘强度0VV5. 14. 16. 9. 213绝缘电阻0V5. 14. 26. 9. 114隔离电容0V5. 156. 105. 2 6. 11. 1. 1输出电压精度0V5. 56. 3. 15. 2 6. 11. 1. 1低温电压调整率0V5. 66.3. 215贮存5. 2 6. 11. 1. 1试验负载调整率0V5. 76. 3. 3输出纹波及噪5. 2 6. 11. 1. 10V5. 106. 3. 55. 1 6. 11. 1. 2输出电压精度0V5. 56. 3. 1低温5. 1 6. 11. 1. 216工作电压调整率0V5. 66. 3. 2试验5. 1 6. 11. 1. 2负载调整率05. 76. 3. 3VV5. 2 输出电压精度6. 11. 2. 105. 56. 3. 15. 26. 11. 2. 1高温电压调整率0V5. 66. 3.217贮存>6. 11. 2. 1试验负载调整率05. 76. 3. 3输出纹波及噪5. 26. 11. 2. 10V声5. 106. 3. 511
NB/T102852019
NB/T102852019
.1.4重复检验与判定
NB/T102852019
型式检验按周期检验进行,一般为1~2年进行一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均需要做型式检验: a)产品停产一年(含一年)以上又恢复生产; b)产品投产前鉴定或转厂生产鉴定; c)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 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对外包装造成剧烈震动、撞击和跌落等
NB/T102852019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法
图1耐压值1500VDC及以下模块电源推荐的SIP封装模式(一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法
压值1500VDC及以下模块电源推荐的SIP封
NB/T102852019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法
耐压值3000VDC模块电源推荐的SIP封装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法
压值6000VDC模块电源推荐的SIP封装模式
NB/T102852019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法
压值1500VDC及以下模块电源推荐的DIP封
NB/T102852019
压值6000VDC的模块电源推荐的DIP封装模示
NB/T102852019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法
注:此图使用第三角画
SN/T 3497-2013 水产品中颚口线虫检疫技术规范主:此图使用第三角画法
直3000VDC及以下单路输出模块电源推荐的S
NB/T102852019
图11耐压值6000VDC模块电源推荐的SMD封装模式
注:图中负载为可调节的恒阻性负载
中负载为可调节的恒阻性负
GB/T 34635-2017 法兰式管接头图12基本性能指标试验测试电路图
NB/T102852019
图13温度调整率试验测试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