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

2019《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9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23246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2019《绿色档案馆建筑评价标准》

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档案馆建筑总得分分别达 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档案馆建筑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5.2.8标准中评价条文的评价,计分方式分别采用累加计分、递进计分及分别计分三种。当一条条文 评判多个技术指标,将多个技术指标的评判以子项的形式表达,并按各子项一一赋以分值,且评价条文 总得分为各子项得分之和,采用累加计分方式计算得分,在标准评分规则中表述为“按下列规则分别评 分并累计”;当评价条文评判一类性能或技术指标,需要根据达标情况不同赋以不同分值时,且从低分 到高分排列,采用递进计分方式计算得分,在标准评分规则中表述为“评分规则如下”;当一条条文评 判一类性能或指标,但需要针对性能或指标的不同方面分别评判时,针对各方面按子项分别赋以分值时, 采用分别计分的方式,且评价项的总得分等于某子项得分,在标准评分规则中表述为“评分规则按以下 情况分别计分”

xx/TXXXXXXXXX

6.1.1项目选址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 6.1.2场地应无洪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 胁,无电磁辐射、含氢土壤等危害。 6.1.3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6.1.4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6.1.5档案馆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JGJ25的要求。

6.2.1土地利用(34分)

DB5101T 69-2020 成都市物业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规范6.2.1.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建筑的容积率评

a)不低于0.5但低于0.8,得5分; b)不低于0.8但低于1.5,得10分; c)不低于1.5但低于3.5,得15分; d)不低于3.5,得19分。 评价总分值:19分

6.2.1.2场地内合理

a)建筑的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不小于0.5,得3分; b)建筑的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不小于0.7,同时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小于70%,得6分。 评价总分值:6分。 6.2.1.4对于改扩建项目,其评分规则如下: a)在规划时,应保证拟拆除的建筑物主体结构已达到建筑耐久年限,得1分; b)合理利用保持了原使用性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了新的档案馆规划,得2分。

a)在规划时,应保证拟拆除的建筑物主体结构已达到建筑耐久年限,得1分; b)合理利用保持了原使用性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了新的档案馆规划,得2分。 评价总分值:2分。

6.2.2室外环境(16分)

6.2.2.1档案馆建筑不对周边建筑产生日照遮挡,满足国家级及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日照 评价分值:1分

2.2.1档案馆建筑不对周边建筑产生日照遮挡,满足国家级及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日照设计标 评价分值:1分。 2.2.2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得1分; 评价总分值:2分。

6.2.2.3借阅区以及办公区等类用房不宜

xx/TXXXXXXXXX

6.2.2.5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 累计: a)在寒冷和严寒的多风地区,档案馆主要出入口考虑设置遮风设施;在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 档案馆主要出入口设置遮阳设施,得1分; b)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风速低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 分; c)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超过5Pa 得1分; d)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 e)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 1分。 评价单分值一7分

6.2.2.6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10%,得1分:达到20%,得2分; b)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得2分。 评价总分值:4分。

6.2.3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14分)

6.2.3.1档案馆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损

力别计力升系计: a)档案馆场地主要出入口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2分: b)档案馆建筑满足主要出入口与公交站点步行距离小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超 过800m,得2分; c)场地出入口800m范围内设有2条或2条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 得2分。 评价总分值:6分

6.2.3.2档案馆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应满足JGJ50的相关要求。

6.2.3.2档案馆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应满

6.2.3.3合理设置停车场所。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得2分; b)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得2分。 评价总分值:4分。

a)城市自行车或电动车自助停放区域与档案馆步行距离小于800m,得1分; b)在自助停放区域内,自行车或电动车可使用数量不少于10辆,得1分。 评价总分值:2分。

6.2.4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24分)

2.4.1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 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6.2.4.1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

xx/TXXXXXXXXX

3.2.4.2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的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外排总量进行控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 应小于55%,得3分;达到70%,得6分。 评价兰八一公

评价总分值:6分。 6.2.4.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雨水基础设施,超过10hm²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按下 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或有调蓄雨水功能的水体等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小于30%,得3 分; b)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设置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3 分; c)室外活动用地、道路铺装材料的选择在满足用地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透水性铺装材料以及 透水铺装构造,透水铺装率不小于50%。得3分。 评价总分值,9分

a)种植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并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且种植区域覆土深 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同时还应选择对档案保管环境无害的植物种类,得2分; b)采用复层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方式,得2分; c)停车场、人行道和广场宜采取乔木遮阳措施。步行道与自行车道林荫率不小于60%,得2分。 评价总分值:6分。

6.2.5场地安全(12分)

6.2.5.1合理选择档案馆的建设场地。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档案馆馆址周边1500m内没有严重空气污染企业,得2分; b)馆址周边50m内没有甲、乙、丙类液体储蓄罐区,液化石油气储蓄区,可燃、助燃气体储蓄区 可燃材料堆场、输气(油)管道,得2分。 评价总分值:4分

a)档案库房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得1分; b)锅炉房、变配电室、车库、食堂操作间等用房未与档案库毗邻,得1分; c)除更衣室外,档案库区内无其他用房,且其他用房之间交通未穿越档案库区,得1 d)各类用房之间传送档案不通过露天通道,得1分。 评价总分值:4分。

2.5.3合理设计档案馆室内外、档案库内外高差。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档案馆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小于0.5m,得2分: b)档案库区内比库区外楼地面高出15mm,得2分。 评价总分值:4分

a)档案馆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小于0.5m,得2分; b)档案库区内比库区外楼地面高出15mm,得2分。 un'voo 评价总分值:4分 节能与能源利用 家局官网

xx/TXXXXXXXXX

7.1.3档案馆各功能用房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

7.2.1建筑与围护结构(22分)

7.2.1.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和建筑内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 行优化设计。

7.2.1.2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其评价总分值为a)或b)项单 页的得分值,评分规则按以下情况分别计分: a)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5分;达到10%, 得10分; b)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5%,得5分;达到10%,得10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1.3档案库外围护结构应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开累计: a)库房外围护结构根据地区气候和建筑要求,采取保温和隔热等措施,得2分; b)档案库门为保温门,得2分; c)窗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及保温性能分级要求应比当地办公建筑的要求提高一级,得2分 评价总分值:6分。

7.2.2供暖、通风与空调(37分)

7.2. 2. 1 供暖空调系统的

2.2.1供暖空调系统的冷 微组能双均应付 评价分值:6分。 2.2.2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应符合 189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低于GB50736规定值的20% 评价分值:6分。

7.2.2.3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评分规则如下: a)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不小于5%,但小于10%,得3分; b)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不小于10%,但小于15%,得7分; c)暖通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不小于15%,得10分。

2.2.5采取措施降低建筑物在部分冷热负荷和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空调区域,对空调系统进行分区控制,每个档案库房空调应能够独立控 制,得3分; O b)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 且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符合GB50189的规定,得3分水 评价总分值:9分。

7.2.3照明与电气(21分)

xx/TXXXXXXXXX

7.2.3.1在满足档案馆功能的前提下,采用照明节能措施,其具体评分规则如下: a)档案馆中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得5分; b)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根据需求调节人工光源。按建筑面积计算,该系统的使用率不低于30%, 得10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7.2.3.2在照明质量符合GB50034有关规定的同时,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 平分规则如下: a)不少于总建筑面积60%的区域,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得4分: b)所有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均不高于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得8分。 评价总分值:8分。

7.2.4能量综合利用(20分)

7.2.4.2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

评价分值:3分。 7.2.4.3合理利用余热废热提供建筑所需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等。 评价分值:4分。

7.2.4.4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按下列规则

a)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热水比例不低于25%,得4分; b)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热量的比例不低于25%,得4分; c)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例不低于2%,得2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8.1.1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8.1.1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8.1.2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完善、安全。 8.1.3采用节水器具。

8.1.1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 8.1.2给排水系统设置合理、完善、安全。 8.1.3采用节水器具。

8.2.1节水系统(30分)

xx/TXXXXXXXXX

8.2.1.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官材、官件,力 b)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得1分; c)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运营阶段,提供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网 损检测、整改的报告,得5分。 评价总分值:7分。 8.2.1.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评分规则如下: a)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30MPa,得3分; b)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得8分。 评价总分值:8分。

a)按使用用途,对卫生间、空调系统、绿化、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 得2分; b)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得3分。 评价总分值:5分

8.2.2节水器具与设备(40分)

.2.2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7分;在采用节水灌溉系统的基础上,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 置等节水控制措施,再得3分; b)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得4分

8.2.2.3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评分规则如下:

a)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水处理措施;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 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得6分; b)运行时,冷却塔的蒸发耗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得10分; c)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得10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a)其他用水中采用节水技术或措施的比例达到50%的,得3分: b)其他用水中采用节水技术或措施的比例达到80%的,得6分。 C 评价总分值:6分。

8.2.3非传统水源利用(30分)

2.3.1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C a)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永量的比例不低于80%, b)冲厕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不低子50%,得8分

a)预制构件用量不小于15%但小于30%,得3分; b)预制构件用量不小于30%但小于50%,得4分; c)预制构件用量不小于50%,得5分。 评价总分值:5分。

9.2.2材料选用(55分)

xx/TXXXXXXXXX

9.2.2.1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降低运输能耗。评分规则如下: a)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不小于60%但小于70%,得6分; b)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不小于70%但小于90%,得8分: c)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不小于90%,得10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9.2.2.2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

或b)或c)项单项的得分值,评分规则按以下情况分别计分: a)混凝土结构评分规则如下: 1)受力普通钢筋使用不低于400MPa级钢筋占受力普通钢筋总量的不小于30%但小于50%,得4 分; 2)受力普通钢筋使用不低于400MPa级钢筋占受力普通钢筋总量的不小于50%但小于70%,得6 分; 3)受力普通钢筋使用不低于400MPa级钢筋占受力普通钢筋总量的不小于70%但小于85%,得8 分; 4)受力普通钢筋使用不低于400MPa级钢筋占受力普通钢筋总量的不小于85%,得10分; 5)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 例超过50%,得10分。 b)钢结构评分规则如下: 1)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达到50%,得8分; 2)达到70%,得10分。 c)混合结构评分规则:对其混凝土结构部分和钢结构部分,分别按9.2.2.4a)和b)进行评价;得 分取前两项得分的平均值。

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小于10%但小于15%,得 b)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利用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小于15%,得10分

xx/TXXXXXXXXX

d)楼板撞击声隔声量:达到低标准限值和高标准限值的平均数值,得1分;达到高要求标准限值, 得2分。 评价总分值:8分。

.2.1.4建筑中的多功能厅、会议厅和其他有声学要求的重要房间应进行专项声学设计,满足相 要求。 评价分值:2分

10.2.2室内光环境与视野(38分)

10.2.2.1除库房外的地上部分主要功能空间应具有良好的户外视野,可以通过窗户或幕墙看到室外的 自然景观,无明显视线干扰

评价分值:3分。 10.2.2.2室内采用高效光源设备及低能耗附件,并采取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段 或光电控制。 评价分值:3分。 10.2.2.3主要功能房间的采光系数满足GB50033的要求。 评价分值:6分。 10.2.2.4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采光。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主要功能房间有合理的控制眩光、改善天然采光均匀性和人工照明的照度均匀性的措施,得4 分; b)室内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得4分; c)地下空间平均采光系数不小于0.5%的面积大于首层地下室面积的5%,得1分,面积达标比例每 提高5%得1分,按表2的规则评分,最高得4分。

表2地下空间采光评分规则

10.2.2.5采取可调 直接进入室内。评分规则如下: a)太阳直射辐射可直接进入室内的外窗或幕墙,其透明部分面积的25%有可控遮阳调节措施,得5 分; b)透明部分面积的50%以上有可控遮阳调节措施,得10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xx/TXXXXXXXXX

a)档案库、档案阅览场所、展览厅及其他技术用房应防止日光直接射入,采取措施避免紫外线对 档案、资料、文物的危害,得2分; b)档案库房、档案阅览场所及其他技术用房人工照明设备应选用紫外线含量低的光源。当紫外线 含量超过75μW/lm时,应采取防紫外线的措施,得2分。 评价总分值:4分。

10.2.3室内安防与消防(5分)

10.2.3.1档案库房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且采用对档案无污染的灭火系统,得2分。 评价分值:2分。

0.2.3.2档案馆的安全防控。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档案馆建筑周界、外门及首层外窗等重要部位有入侵报警装置,得1分; b)馆内主要功能用房及公共区域有入侵报警和视频监控措施,得1分; c)监控中心对重要防护部位进行24h监控,且监控系统有报警及实时录像和录音功能,得1分 评价总分值:3分。

10.2.4室内温湿度与空气质量(37分)

控制,并配置档案库房温湿度巡检系统。 评价分值:2分。 10.2.4.2档案馆温湿度控制范围应符合JGJ25的要求。 评价分值:2分。 10.2.4.3供暖空调系统末端现场独立调节方便、有利于改善人员舒适性。评分规则如下: a)70%及以上的主要功能房间的供暖、空调末端装置可独立启停和调节室温得4分; b)90%及以上的主要功能房间满足上述要求,得8分。 评价总分值:8分。 10.2.4.4建筑空间平面和构造设计采取优化措施,改善原通风不良区域的自然通风效果,使得建筑在 过渡季典型情况下,90%以上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小时。 评价分值:8分。 10.2.4.5室内气流组织合理。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避免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室内其他空间或室外主要活动场所 得3分; b)重要功能区域供暖、通风与空调工况下的气流组织满足热环境参数设计要求,得3分。 评价总分值:6分。 10.2.4.6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 舒适的室内环境。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对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排风联动,得2分; b)实现对室内污染物浓度(如甲醛)超标实时报警,并与通排风系统联动、得2分。 评价总分值:4分。 10.2.4.7地下空间设置与通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保证地下空间泻染物浓度符合有 关标准的规定。 O 评价分值:2分。 10.2.4.8合理设计建筑体型、朝向、窗墙面积比,进行通风优化设计并能提供相关设计技术证明, 得2分。 N

xx/TXXXXXXXXX

评价分值:2分。 0.2.4.9消毒室应设有单独的直达屋面外的排气管道,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 现定。 评价分值:2分。 10.2.4.10实施开窗通风的档案库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有害生物、有害气体、灰尘等对档案的危害。 评价分值:1分。

11.1.1建立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并落实各级责任人。 11.1.2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全过程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 边区域的影响。 11.1.3施工项目部制定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11.1.4施工前进行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重点内容的专业交底

11.2.1环境保护(22分)

1.2.1.1采取有效的防扬尘措施,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含量。评分规则如下: a)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酒水、覆盖、遮挡等措施,得4分; b)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较先进的防尘自动喷淋技术、喷雾式花酒防尘技术、高空喷雾防尘等技术 的,得6分; 评价总分值:6分。 1.2.1.2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在施工场界测量并记录噪声,满足GB12523的规定

评价分值:6分。 .2.1.3制定并实施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计划。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制定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计划,得3分; b)可回收施工废弃物的回收率不小于80%,得3分: c)每10000m²建筑面积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评分规则如下: 1)不大于400t但大于350t,得1分; 2)不大于350t但大于300t,得3分; 3)不大于300t,得4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11.2.2资源节约(39分)

11.2.2.1制定并实施施工节能和用能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能耗。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制定并实施施工节能和用能方案,得1分; b)蓝测并记录施工区、生活区的能耗,得3分: c)监测并记录主要建筑材料、设备从供货商提供的货源地到施工现场运输的能耗,得3分: d)监测并记录建筑施工废弃物从施工现场到废弃物处理或回收中心运输的能耗,得1分。 评价总分值:8分。 11.2.2.2制定并实施施工节水和用水方案。 让录 按下列规刚分别评分关思计

a)制定并实施施工节水和用水方案,得1分; b)监测并记录施工区、生活区的水耗数据,得3分; c)监测并记录基坑降水的抽取量、排放量和利用量数据,得2分; d)利用循环水洗刷、降尘、绿化等,得1分。 评价总分值:7分。

11.2.2.3减少预拌混凝土的损耗。评分规则女

11.2.2.4采取措施,

xx/TXXXXXXXXX

a)80%以上的钢筋采用专业化加工,得8分; b)现场加工钢筋损耗率评分规则如下: 1)不大于4.0%但大于3.0%,得4分; 2)不大于3.0%但大于1.5%,得6分; 3)不大于1.5%,得8分。 评价总分值:8分。 11.2.2.5增加模板周转次数。评分规则如下: a)工具式定型模板使用面积占模板工程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但小于70%,得6分; b)不小于70%但小于85%,得8分; c)不小于85%,得10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11.2.3过程管理(39分)

11.2.3.1实施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重点内容。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参加各方进行绿色建筑重点内容的专项会审,得2分; b)施工过程中以施工日志记录绿色建筑重点内容的实施情况,得2分。 评价总分值:4分。 11.2.3.2严格控制设计文件变更,避免出现降低建筑绿色性能的重大变更。 评价分值:4分。 11.2.3.3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结构耐久性能、建筑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对建筑结构耐久性技术措施进行相应检测并记录,得3分; b)对有节能、环保要求的设备进行相应检测并记录,得3分; c)对有节能、环保要求的装饰材料进行相应检验并记录,得2分。 评价总分值:8分

a)提供土建装修一体化施工图纸、效果图,得3分; b)工程竣工时主要功能空间的使用功能完备,装修到位,得3分; d)提供建筑竣工验收证明、建筑质量保修书、使用说明书,得3分; e)提供业主反馈意见书,得3分。 评价总分值:15分。 公

xx/TXXXXXXXXX

11.2.3.5工程竣工验收前,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责任单位,进行机电系统的综合调试和联合试运转, 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评价分值:8分

12.2.1管理制度(26分)

12.2.1.1物业管理部门获得有关管理体系认证。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具有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得4分: b)具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得4分; c)具有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得2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12.2.1.2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的操作规程,值班人员严格遵守规定和应急预案。按下列规则分别 评分并累计: a)操作管理制度在现场明示,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规定,得2分; b)节能、节水设施运营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得2分。 评价总分值:4分。 12.2.1.3实施能源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能源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按下列规则分 别评分并累计: a)物业管理机构的工作考核体系中包含能源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得3分; b)与租用者的合同中包含节能条款,得1分; c)采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得2分。

a)具有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得4分; b)具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得4分; c)具有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得2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12.2.1.2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的操作规程,值班人员严格遵守规定和应急预案。按下列规则分别

12.2.1.4建立绿色教育宜传机制,编制绿色设施使用手册,形成良好的绿色氛围,按下列规则分别评

a)有绿色教育宣传工作记录,得2分; b)向使用者提供绿色设施使用手册,得2分; c)相关绿色行为与风气获得媒体报道,得2分。 案局 评价总分值:6分。

12.2.2技术管理(40分)

xx/TXXXXXXXXX

分别评分并累计: a)对设备管理具有检查调试、运行、标定记录,设备管理措施齐全、调试运行记录完整,得7分; b)提交设备能效改造等方案、施工文档和改造后的运行记录,并能持续改进,得3分。 评价总分值:10分。 12.2.2.2视频监控系统资料储存设备能够储存不少于3个月的记录数据。 评价分值:2分。 12.2.2.3对机械通风系统按照GB19210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洗。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具有机械设备和风管的检查和清洗计划,得2分; b)具有日常清洗维护记录且保存完整,得1分。 评价总分值:3分。 12.2.2.4每年对档案库房的温湿度测量设备进行校对。 评价分值:2分。 12.2.2.5档案库房的防潮防水应满足档案保护的需要。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定期对档案库房顶层、外墙、地面、门窗进行检查,及时处理渗透隐患,得1分: b)定期对邻近档案库房的水管渗透隐患进行检查,得1分,

a)建筑的智能化集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 机房工程等满足GB50314的基本配置要求,得8分; b)智能化系统工作正常,设计合理,并符合设计要求,得4分。 评价总分值:12分

12.2.2.8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物业管理,建筑工程、设施、设备、部品、能耗等档案及记录齐全。按 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设置物业信息管理系统,得3分; b)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完备,得2分; C)记录数据完整,得1分。 评价总分值:6分。

12.2.3环境管理(34分)

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用,有效避 地下水环境以及档案馆室内环境的损害。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2.2.3.1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FZ/T 97025-2011 横机数控系统,规范杀虫剂、除章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使

UD'AOO a)建立和实施化学药品管理责任制,得3分: b)病虫害防治用品使用记录完整,得1分。 c)定期对馆藏档案进行虫霉情况检查,得1分。 d)档案消毒采用绿色环保的虫霉治理方式,得1分。 评价总分值:6分。 ac. 12.2.3.2对绿化区做好日常养护,发现危树、枯死树木应及时处理。 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a)建立和实施化学药品管理责任制,得3分: b)病虫害防治用品使用记录完整,得1分。 c)定期对馆藏档案进行虫霉情况检查,得1分。 d)档案消毒采用绿色环保的虫霉治理方式,得1分。 评价总分值:6分。

T求元绝,得2力 b)裁种和移植的树木一次成活率大于90%,得4分。

xx/TXXXXXXXXX

13.1.1绿色建筑评价时,按本章规定对绿色建筑加分项进行评价,并确定附加得分。 13.1.2绿色建筑加分项分为性能提升和创新两部分,按13.2的要求评分;当加分项总得分大于10分 时,取10分。

13.2.1性能提升(13分)

b)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不小于15%。 评价总分值:2分。 13.2.1.2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的能源效率等级均为国家现行有关能效等级标准规定的1级JB/T 9595.1-2015 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第1部分:YA2系列增安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80~355), 评价分值:1分。 13.2.1.3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均为国家现行有关卫生器具用水等级标准规定的1级。 评价分值:1分。 评价分值:1分。 13.2.1.5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且该建筑材料重量占同类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小 于30%。评分规则如下: a)使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得3分: b)使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且该建筑材料重量占同类建材总重量比例大于50%,

b)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不小于15%。 评价总分值:2分。 13.2.1.2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的能源效率等级均为国家现行有关能效等级标准规定的1级, 评价分值:1分。 13.2.1.3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均为国家现行有关卫生器具用水等级标准规定的1级。 评价分值:1分。 评价分值:1分。 13.2.1.5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且该建筑材料重量占同类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小 于30%。评分规则如下: a)使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得3分: b)使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且该建筑材料重量占同类建材总重量比例大于5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