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815-2020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规程

DB15/T 1815-2020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规程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2829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5/T 1815-2020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规程

4.5路线命名及水准点编号

DB15/T 18152020

NY/T 289-2012 绿色食品 咖啡路线选定应: a) 尽量沿道路选定; b) 避开土质松软和磁场甚强的地段; c) 避开高速公路、铁路; d)尽量避免通过大的河流、湖泊、峡谷与无人区

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定、到达方便、视野开阔,具有地面高程代表性的地点,并且利于长期保存和 高程连测,便于卫星定位技术测定坐标的地点。 下列地点,不应选定水准点: a)易受水冲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点: e)易发生土崩、滑坡、沉陷、隆起等地面局部变形的地点; f)道路上填方的地段。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中使用的仪器按表2规定执行

T128972006第5.2条和GB/T128982009第5

DB15/T18152020

6.2.1用于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的智能型全站仪应送法定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和校准,并在检定和校 准的有效期内使用。 6.2.2作业期间仪器应进行自检,检验项目按表3规定执行,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按附录A和随仪器 的用户手册执行。

7.1.1精密三角高程测量采用单程观测。

7.2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下列情况下,不应进行观测: a)日出后与日落前30min内; b)太阳中天前后各约2h内(可根据地区、季节和气象情况,适当增减,最短间歇时间不少于2h) c)反射棱镜的影像跳动剧烈时; d)气温突变时: e)风力过大而使反射棱镜与仪器不能稳定时

7.3.1精密三角高程观测,应在设站时对加装的棱镜进行检查,棱镜的反射面尽量与仪器的视线垂直 7.3.2测站的对向观测边长度、视线高度按表4规定执行。

.3.1精密三用高程观测

计向观测边长度及视线高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中应观测的测回数,按表5规定执行。

DB15/T 18152020

7.5.1 测站操作程序如下: a) 首先将仪器整平,然后再通过全站仪的电子气泡进行精密整平; b 将后站望远镜对准前棱镜方向,启动自动观测程序,再进行后续观测 C 观测记录校核合格后,按b)进行操作; d 一条边观测完成后,前站仪器不动,后站继续向前设站进行观测; 观测时应进行气象改正,气温读至1.0℃,气压读至1.0hPa。 7.5.2在测段起、末水准点附近(应在20m以内,并要求起、末点距仪器的距离尽量相等)架设仪器, 在水准点上架设棱镜杆(起、末点为同一个棱镜杆,高度不变),进行距离和竖直角观测,测回数不少 于2测回。

7.5.3转点观测测回数不大于4时,其顺序

a)后低棱镜; b) 后高棱镜; c) 前低棱镜; d) 前高棱镜。 7. 5. 4 转点观测测回数大于4时,其顺序为: a) 后低棱镜; b) 前低棱镜; c) 前高棱镜; d) 后高棱镜。

后低棱镜; b) 后高棱镜; c) 前低棱镜; d) 前高棱镜。 7.5.4 转点观测测回数大于4时,其顺序为: a) 后低棱镜; b) 前低棱镜; c) 前高棱镜; d) 后高棱镜。

7.7测站观测限差与设置

7. 7. 1测站观测限差

测站观测限差应不超过表6的规定。

DB15/T1815—2020表6测站观测限差等级各测回竖直角及测距读数差各测回测距较差高低棱镜高差较差指标差较差二等5"3 mm4VSmm3 mm三等5"3 mm5 mm12VSmm注:S为观测边长,单位为km。7. 7. 2测段起始测站设置7.7.2.1仪器设置仪器设置如下:a)测量的距离单位和记录到内存的单位为米(m);b)测量的角度单位和记录到内存的单位为度、分、秒(°,”);c)距离最小显示位为0.0001m;d)角度最小显示位为0.1”;e)设置日期格式为实时年、月、日;f)设置时间格式为实时24小时制。7.7. 2. 2测站限差参数设置测站参数设置如下:a)各测回竖直角及指标差互差限差;b)测距读数差限差;c)各测回测距互差限差;d)高低棱镜高差之差限差。7.7. 2. 3作业设置作业设置如下:a)建立工程文件;b)建立测段名;c)输入起始点参考高程;d)输入点号(点名);e)输入其他测段信息。7. 7. 2. 4通讯设置按仪器说明书操作。7.8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7.8.1观测前30min,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7.8.2每一测段的观测,其对向观测的边数均应为偶数。6

7.8.3自动照准观测,视场内不能有遮挡物。若有异常,则应检验。 7.8.4视线不能通过烟火上空,不能穿过飘动的雾团。 7.8.5对向观测时,如一站观测时间过长,应重测对向观测。 7. 8. 6竖直角一般不超过 10°

8外业成果的记录、整理与计算

8.1 记录方式与要求

8. 1.1 记录方式

密三角高程测量的外业成果,应采用电子记录。

8. 1. 2 记录项目

记录项目如下: a)每测站应记录观测日期、时间、天气、气压、温度和前后站棱镜号数; b)每测站应记录一测回盘左盘右竖直角和斜距读数、指标差、竖直角。

8.1.3观测记录的整理和检查

现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薄。

8. 2. 1高差计算

DB15/T 18152020

一条精密三角高程路线测量完成后,应进行测段高差和路线高差的计算。计算公式按照附录B

8. 2. 2 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

8.2.3重力异常改正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符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改正计算,按照GB/T12897一2006附录D.2.7和GB/T 2009附录D.2.3执行。

8.2.5外业计算取位

DB15/T18152020

9外业成果的检查验收与资料上交

业成果的检查验收与资

9.1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

安照GB/T24356和CH/T1021执行

按照CH/T1001执行。

成果资料的上交内容有: a)技术设计书; b)水准路线图; c)水准点点之记; d)仪器检定资料; e)观测手薄; f)计算手簿; g)检查报告; h)技术总结; i)验收报告

A.1棱镜杆上圆水准器的检校

DB15/T 18152020

A.1.1悬挂铅垂线,使用两脚对中杆支架,使棱镜杆的中线(或边缘)与铅垂线平行,检查棱镜杆上 圆水准器泡的位置。 A.1.2如果圆水准气泡居中,转动棱镜杆上的圆水准器泡位置90°,检查棱镜杆上圆水准器泡的位置, 若居中则不需要校准。如果圆水准器泡不居中,使用校正工具拨动调整螺丝,使其居中。 A.1.3如此反复检校多次,使棱镜杆能按棱镜杆上圆水准器准确地位于垂直位置。

A. 2 三脚架的检视

A.2.1金属和木材连接位置应稳固牢靠。 A.2.2用六角扳手适度紧固架腿帽螺钉。 A.2.3适当拧紧三脚架头的连接螺旋,使当从地面上提起脚架时,脚架腿仍能保持张开的状态 A.2.4紧脚架腿上的六角固定螺丝

各部件是否清洁:有无碰伤、划痕、污点、脱胶、镀膜脱落等现象

转动部件、各转动轴和调整制动螺旋等转动是否灵活、平稳;各部件有无松动、失调、明显 纹的磨损程度等。

视场呈像是否明亮、清晰、均匀,调焦性能是 离100m~150m的棱镜呈像模糊,则此望远镜不

屏幕及各按键的电子功能是否正常;充电电池及充电设备是否正常;数据存储卡及数据传输接 正常。

仪器部件及附件和备用零件是否齐全

DB15/T18152020

A.4照准部上概略水准器的检验

A.4.1用脚螺旋将概略水准气泡导至中央,然后旋转仪器180°。此时,若气泡偏离中央,则用水准 器改正螺丝改正其偏差的一半,用脚螺旋改正另一半,使气泡回到中央。 A.4.2如此反复检校,直到仪器无论转在任何方向,气泡中心始终位于中央时为止

DB15/T1815202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三角高程计算公式

B.2反向观测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B.3正反观测高差取平均值可得同时对向观测高差的计算公式

DB15/T18152020

Km M点到N点的积分折光系数; R——M、N点的平均曲率半径; α——参考椭球长半轴: e2——参考椭球第一偏心率; Bm、Bn、Bep 分别为M、N点的纬度和平均纬度。

GB 5009.25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聚糖的测定C棱镜架连接板及连接器的制作

DB15/T1815202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精密三角高程测量反射棱镜的改装

C.1棱镜架连接板用不易变形的铝及其它金属或硬质塑料制作,厚度不小于3mm,宽度与所用仪器的 配套小棱镜架的宽度相同。整个棱镜架的结构如图C.1所示。 C.2连接头与所用仪器的配套小棱镜架的连接头相同,与仪器提把的连接夹具用不锈钢制作。整个连 接器的结构如图C.2所示。

DB33T 2054-2017 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规范图C.1棱镜架连接板的

图C.2棱镜架连接器的制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