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8454-2019 坠落防护 水平生命线装置

GB 38454-2019 坠落防护 水平生命线装置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22660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38454-2019 坠落防护 水平生命线装置

接5.3.2.2进行测试,水平生命线装置应能承受与坠落悬挂方向一致的12kN的力3min,部件不 应断裂

属部件进行测试,应无红锈或其他明显可见的腐

测试应使用量程适当的检验仪器FZ/T 13004-2015 粘胶纤维本色布,对部件外观的检查应在光照良好的条件下进行 2如无特殊说明,每项测试都应使用新的水平生命线装置及测试绳。 3如水平生命线装置允许多种个人坠落防护装备连接使用,则每种坠落防护装备与水平生命线 且成的系统都应测试,

5.1.4在检测过程中应对4.1 等方式进行检查,必要时应按照相应的 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或由制造商出具 的符合性证明

5.2.1.1动态测试架:应能确保水平生命线装置牢固的按照产品提供方的说明进行安装。当受测水平 生命线装置载荷为20kN时,测试挂点处的结构变形不应大于1.0mm。 5.2.1.2冲击力测量装置:应符合GB/T6096的要求。 5.2.1.3数据处理装置:应符合GB/T6096的要求。 5.2.1.4连接器:应符合GB/T23469的要求。 5.2.1.5测试重物:测试重物A为金属圆柱体,质量为(100士1)kg,底面直径为(200士10)mm,顶端中 心有吊环;测试重物B为金属圆柱体,质量为(200土1)kg,底面直径为(20010)mm,顶端中心有吊环 测试重物应牢固装配。 注:当水平生命线装置为单人使用时使用测试重物A;当水平生命线装置为多人使用时使用测试重物B 5.2.1.6测试绳:使用重物测试水平生命线装置时,应使用满足GB24543要求的链式安全绳,加载 (1000±10)N预紧力时,测试绳连接点间的长度为(2000±25)mm。 5.2.1.7模拟人:应符合GB/T6096中对模拟人的要求。 5.2.1.8快速释放机构:模拟人和测试重物应能快速释放,释放动作不应对其运动状态产生影响

5.2.2冲击高度确定

5.2.2.1水平生命线装置为单人使用时,将测试架测试挂点与传感器和测试绳串联,测试绳另一端连接 则试重物A,提升测试重物A,确保释放机构与挂点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00mm,释放测试重物A,使得 上端连接点处测得的冲击力为(9士0.5)kN。该自由坠落距离即为冲击高度。 5.2.2.2水平生命线装置为多人使用时,使用测试重物B按5.2.2.1进行测试,使得上端连接点处测得 的冲击力为(12士0.5)kN。该自由坠落距离即为冲击高度

单段式柔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见图3。 单段式刚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见图4。 多段式柔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见图5。 多段式刚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见图6。 带转角的多段式柔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见图7 带转角的多段式刚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见图8

GB384542019

图3单段式柔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

图4单段式刚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

图5多段式柔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

图6多段式刚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

图7带转角的多段式柔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

GB38454—2019

5.2.4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

带转角的多段式刚性水平生命线装置测试示意图

2.4.1单段式水平生命线装置的动态性能测试步骤如下: a)按产品说明中所允许的最长跨度以及最大倾斜角度将水平生命线装置安装在测试架上,安装 示意图见图3、图4; D 当产品为柔性导轨时,分别将冲击力测量装置安装在柔性水平生命线装置导轨两端及移动连 接装置上;当产品为刚性导轨时,将冲击力测量装置安装在移动连接装置上; C 使用测试绳将重物连接至水平生命线的移动连接装置上,重物应位于跨度的中点,测试重物与 移动连接装置间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00mm; d) 将测试重物向下移动至被测样品完全承受其重力后提升重物使其恢复自然状态; e 将测试重物提升至5.2.2确定的高度,释放重物; 待重物完全静止后,检查样品状态,记录移动连接装置及挂点处的冲击作用力; 将测试重物质量增加至300kg,保持3min,检查样品状态; h 如水平生命线装置可供三人或以上人数同时使用,则首先使用重物B按测试步骤a)~f)进行 测试,测试完成后保持测试重物B悬挂在水平生命线装置上; 1) 在距其0.5m范围内安装测试重物A,重复步骤e)~f),测试后保持测试重物悬挂在水平生 命线装置上; 每增加一人增加一个测试重物A,重复步骤i)至充许最天人数。 示例:水平生命线装置供4人使用时,使用重物B测试一次后,用2个不同的重物A依次测试 2.4.2 多段式水平生命线装置的动态性能测试步骤如下: 按产品说明中允许的最大倾斜角度将水平生命线装置安装在测试架上,安装示意图见图5、 图6; b 当产品为柔性导轨时,分别将冲击力测量装置安装在柔性水平生命线装置导轨两端及移动连 接装置上;当产品为刚性导轨时,将冲击力测量装置安装在移动连接装置上; c)将移动连接装置移至最长跨度中点; d)使用测试绳将重物连接至水平生命线的移动连接装置上,测试重物与移动连接装置间的水平

距离不大于300mm; e)将测试重物向下移动至被测样品完全承受其重力后提升重物使其恢复自然状态; f)将测试重物提升至5.2.2确定的高度,释放重物; g 待重物完全静止后,检查样品状态,记录移动连接装置及挂点处的冲击作用力; h)将测试重物质量增加至300kg,保持3min,检查样品状态; 卸载测试重物; 当产品为柔性导轨时,分别在中部挂点、最短跨度中点及转角中点重复测试步骤d)~i);当产 品为刚性导轨时,分别在最短跨度最远端及转角中点重复测试步骤d)~i); k)如水平生命线装置的跨度内可供三人或以上人数同时使用,则首先使用重物B按测试步骤 a)~g)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保持测试重物B悬挂在水平生命线装置上; 1) 在距其0.5m范围内安装测试重物A,重复步骤f)~g),测试后保持测试重物悬挂在水平生 命线装置上; m)每增加一人增加一个测试重物A,重复步骤1)至允许最大人数

距离不大于300mm; e)将测试重物向下移动至被测样品完全承受其重力后提升重物使其恢复自然状态: f)将测试重物提升至5.2.2确定的高度,释放重物; g)待重物完全静止后,检查样品状态,记录移动连接装置及挂点处的冲击作用力; h)将测试重物质量增加至300kg,保持3min,检查样品状态; i) 卸载测试重物; i)当产品为柔性导轨时,分别在中部挂点、最短跨度中点及转角中点重复测试步骤d)~i);当产 品为刚性导轨时,分别在最短跨度最远端及转角中点重复测试步骤d)~i); k)如水平生命线装置的跨度内可供三人或以上人数同时使用,则首先使用重物B按测试步骤 a)~g)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保持测试重物B悬挂在水平生命线装置上; 在距其0.5m范围内安装测试重物A,重复步骤f)~g),测试后保持测试重物悬挂在水平生 命线装置上; m)每增加一人增加一个测试重物A,重复步骤1)至允许最大人数

5.2.5水平生命线系统的测试

5.2.5.1测试原则

水平生命线系统测试应符合的原则如下: a)按照样品提供方所提供的系统配置进行测试。 b)如导轨使用过程中位于使用者头顶之上,则重物释放点应与导轨连接点平齐;其余情况释放点 应位于导轨连接点水平位置之上1.5m处,如模拟人无法提升至1.5m高度,则释放点应为模 拟人可能达到的量最高处

5.2.5.2水平生命线系统测试步骤

水平生命线系统测试应在每个跨度、中间连接点、转角跨度内进行,每次测试应更换防护装备,测试 长骤如下: a) 按样品提供方所提供的系统配置安装样品 b) 按照样品提供方的要求将防护装备穿戴至模拟人身上; C 将冲击力测量装置通过防护装备串联至移动挂点与模拟人之间; d) 移动模拟人便移动挂点完全承受模拟人重量: e) 将快速释放机构连接至模拟人,提升至特定高度并确保与移动挂点的水平距离不超过 300mm; 释放模拟人,待坠落完全停止后检查样品情况,并记录挂点处的最大冲击力值及总坠落距离; 8 如样品可供多人同时使用,则使用同等数量的模拟人测试,模拟人应同时释放,释放位置应位 于生命线的中段。两释放点间的间距不应大于0.5m

5.3.1.1静态性能试验装置量程应满足测试负荷,行程应满足加载要求, 5.3.1.2静态性能试验装置应能匀速加载,加载时不应对样品形成冲击, 5.3.1.3静态性能试验装置测量精度应不低于1级,在测试过程中拉力指示装置分辨率不应小于1N。

5.3.1.1静态性能试验装置量程应满足测试负荷,行程应满足加载要求,

零部件静态性能测试步验

a 分别将导轨、末端挂点、末端挂点连接件、中部挂点、中部挂点连接件、缓冲装置等受力部件与 试验装置连接; b) 以不大于30mm/min的加载速度对零部件进行加载,加载方向与坠落悬挂方向垂直; 达到标准要求的测试载荷后保持3min,卸载; d) 观察零部件情况。 注:为满足加载需要可对导轨进行适当截取。 5.3.2.2 整体静态性能测试步骤如下: a) 按制造商的要求,将水平生命线装置的最长跨度与测试装置连接; 以不大于30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加载,加载方向与坠落悬挂方向一致; 达到标准要求的测试载荷后保持3min,卸载; 观察被测样品情况

5.3.2.2整体静态性能测试步骤如下

5.4耐腐蚀性能测试方法

安GB/T10125中规定的中性盐雾(NSS)测试方法进行DB22T 2361-2015 镁合金中高含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试周期为2d。

水平生命线装置应附有在产品使用期内清晰可见的标识,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本标准编号; b)产品名称; c) 制造商标识; d)生产日期; e)产品设计可承受最大载荷; f) 正确连接方向及使用方向的标志; g) 分段注明允许同时连接操作人员的最大数量; h) 安装日期; i)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标识

安装要求(包括重要的适用参数)及设置和调整方法(包括设置和调整张力的方法)以及验收 标准; 末端挂点和中部挂点的强度要求; 可以与该产品配套使用的坠落防护装备的信息; d)不得与该产品配套使用的坠落防护装备的信息; 装置能够承受的最大人数及其应满足的条件; 每一段导轨上的坠落悬挂安全距离的计算方法; 对于没有移动连接装置的水平生命线装置,应对坠落防护装备同水平生命线的连接方式进行 说明.对有中部挂点的产品.应对相关产品如何通 进行说明

h)产品允许的使用环境; 可能影响装置使用安全性的因素,如:腐蚀性环境、化学品和电、热、紫外暴露及其他可预见 有害使用环境因素等; 坠落发生后,应停止便用水平生命线装置,直到产品提供方认可的有资质的人员对其进行详 检查,以确定是否能够继续使用; k)推荐的装置维护及检查周期和流程; 1)关于限定培训取得资质的人员才能使用水平生命线装置和对有资质人员的资质条件说明; m)未经产品提供方书面许可情况下,不能对产品进行任何修改的警告; n)每次使用前及使用中,应对水平生命线进行检查的警告; )产品提供方对产品用于救援和维修过程中的建议; p)产品提供方允许的救援手段和特殊技术,以及是否可以使用严重变形的挂点的说明; )提示使用者在第一次使用前应仔细阅读并了解产品说明的警示标识; r)水平生命线系统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1m

h)产品允许的使用环境; ) 可能影响装置使用安全性的因素,如:腐蚀性环境、化学品和电、热、紫外暴露及其他可预见的 有害使用环境因素等; 坠落发生后,应停止使用水平生命线装置,直到产品提供方认可的有资质的人员对其进行详细 检查,以确定是否能够继续使用; k)推荐的装置维护及检查周期和流程: 1)关于限定培训取得资质的人员才能使用水平生命线装置和对有资质人员的资质条件说明; m)未经产品提供方书面许可情况下,不能对产品进行任何修改的警告; n)每次使用前及使用中,应对水平生命线进行检查的警告; 0)产品提供方对产品用于救援和维修过程中的建议; P)产品提供方允许的救援手段和特殊技术,以及是否可以使用严重变形的挂点的说明; 1 提示使用者在第一次使用前应仔细阅读并了解产品说明的警示标识; 水平生命线系统的最小安全距离应大于1m

GB/T 40536-2021 航天器剩余推进剂排放设计要求.pdfGB 38454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