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37/T 5122-2018 探地雷达测定道路结构层厚度技术规程.0.1天线中心频率的选取应满足下列要求: 1宜根据探测深度及精度确定,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一天线中心频率(MHz)
式中:f一大线中心频率(MHz) x一分辨率(m); 8,一相对介电常数。 2当相对介电常数不宜确定时,天线中心频率宜符合表4.0.1的规定
表4.0.1天线中心频率与探测深度对应关系表
GB/T 37420-2019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与排放指标评价方法4.0.2时窗宽度可按下式确定
注:在满足探测深度的前提下,宜选取高频天线。
注:在满足探测深度的前提下,宜选取高频天线。
式中:w一时窗宽度(ns) dmax一最大探测深度(m); v一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m/ns); α一时窗调整系数,一般取1.5~2.0。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应通过现场标定确定,常见介质相对介电常数或电 磁波传播速度可参考表4.0.2。
表4.0.2常见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电磁波传播速度参考值
4.0.3扫描样点数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s一扫描样点数; w一时窗宽度(ns); f。一天线中心频率(MHz);
5.1.1检测前,应检查探地雷达是否正常。 5.1.2应进行测距轮距离标定。
5.2.1检测环境应满足下列要求:
5.2.2现场检测前应满足下列要求
1根据检测任务要求及检测环境,能合理布置检测测线; 2检测现场应根据测线位置,设置安全警告标识。 3检测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穿戴交通安全标志服,并佩戴安全警示标志。 4采集参数应设置正确: 5地面反射波起始零点应选择正确:
5.3.1现场检测时,应对道路结构层的相对介电常数或电磁波传播速度进行标定, 标定方法包括预埋金属薄板法和钻孔实测法,每条道路不应少于3点。当道路结构 材料或含水量变化较大时,应适当增加标定点数, 5.3.2标定相对介电常数或电磁波传播速度时,采集模式应采用测距轮触发模式或 点测模式。
5.3.3相对介电常数标定应满足下列条件:
1标定记录中界面反射信号应清晰、准确:
2标定目标体的厚度不宜小于5cm,宜与检测结构层厚度相一致。 5.3.4标定结果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0.3t = 2d 2d ×10
5.4.1测试时宜采用连续检测方式,检测时天线应移动平稳、速度均匀。非空气耦 合天线应紧贴被测结构层表面。 5.4.2采用空气耦合天线车载检测时,天线的移动速度应控制在计算的最大移动速 度之内。最大移动速度按下式计算:
×(wa+wo) max 20
6.1.1处理原始数据之前,应进行回放检查,原始数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数据应完整、信号清晰; 2里程标记应准确; 3不合格的原始数据不得参与处理与解释。 6.1.2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置标记应准确、无误; 2处理后的信号不应失真; 3处理后的检测图像应与原始观测图像的形态与位置基本保持一致; 4处理后的目标层位同相轴清晰,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应能正确反映相邻层位 间的关系。 6.1.3资料解释应在掌握测区内物性参数的基础上,按下列原则进行: 1参与解释的探地雷达图像应清晰; 2应根据现场记录分析可能存在的干扰体位置与探地雷达部面中异常的对应关 系,准确区分有效异常与干扰异常; 3应准确读取目标层位的双程旅行时间。 6.1.4检测结构层厚度应由下式确定:
6.2.1检测报告宜包括下列内容: 1概况应包括工程概况、任务、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完成情况等: 2检测依据应执行检测任务时所依据的检测标准或规程; 3工作方法与技术应包括方法原理简述、测线布置、现场工作方法与技术和仪 器设备及工作参数; 4检测结果应包括雷达测线布置图、雷达剖面图像、每条测线测点数及被检测 路段的结构层厚度平均值等。 6.2.2检测报告中的插图可包括方法原理图、典型剖面图等,插表可包括工作量表 测试成果表等。
工程名称: 检测依据:
工程名称: 检测依据:
项目名称: 仪器名称及编号: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 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 “应按··*···执行”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 Z 《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T7 3 《公路断面探伤及结构层厚度探地雷达》JT/T940 +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
《探地雷达测定道路结构层厚度技术规程》
1.0.1当前工程中,对道路结构层厚度的确定,通常采用的是挖坑法或取芯法, 这些方法确定的厚度虽然直观,但有其缺点,会对面路造成破损。随着探地雷达 等无损检测仪器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探地雷达法以其超高的工作效率,无损的 检测方式,可靠的检测结果,成为道路结构层厚度无损检测的新手段。为规范探 地雷达在道路结构层厚度探测中的程序及方法,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 规程。 1.0.2本条规定了探地雷达法在道路结构层厚度探测中的应用范围。探地雷达法 可用在旧路调查及工程验收阶段的结构层厚度检测。 1.0.3本条阐述了本规程与其他规程相互之间的关系,应采取协调一致,互相补 充的原则。无论是本规程,还是其它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程,在进行探地雷达 法无损检测时,都应遵守
本章给出的术语及符号,是本规程有关章节所应用的, 在编写本章术语时,参考了《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CJJ/T7、《公 路断面探伤及结构层厚度探地雷达》JT/T940等行业标准的相关术语。 本规程的术语是从本规程的角度赋予其涵义的,但涵义不一定是术语的定 义。同时还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推荐性英文。
3.0.1本条规定了对探地雷达法检测道路结构层厚度的机构及检测人员的要求。 3.0.3本条规定了探地雷达探地雷达对硬件的要求,探地雷达仪器通常由发射天 线、接收天线、信号处理器及终端设备组成。 3.0.4本条规定了对探地雷达的软件要求, 3.0.5本条规定了探地雷达除满足本规范的要求外,还应该满足《公路断面探伤 及结构层厚度探地雷达》JT/T940的相关要求,
4.0.1本条规定了天线中心频率选择的基本原则。 2不同频率天线的探测深度、分辨率也不相同,中心频率选择正确与否直接 影响到工程探测的效果。天线频率越高,探测分辨率越高,探测深度越浅,反之 亦然。中心频率的选择应根据探测深度及分辨率确定。 4.0.2时窗选择主要取决于最大探测深度dmx与地层电磁波传播速度v,公式 4.0.2中的时窗调整系数取值一般在1.5~2.0之间,为的是使界面信号位于记录 中部。 4.0.3扫描样点数决定了每次扫描的样点数量,数值越大,表示每次扫描的信息 量越大,反映地下介质的信息越丰富,但过大的样点数会占用较多的系统空间。 般情况下,扫描样点数调整系数,在使用高频天线时选低值,使用低频天线时 选高值,且经计算后的结果应落到常用的样点数范围内
5. 1 设备检查与调试
5.1.2受测距轮使用时间的影响,测距轮周长会逐渐减小,为保证距离测量的 确性,在检测前,应进行测距轮距离标定
5.2.1本条规定了现场检测环境要求
5.2.1本条规定了现场检测环境要求。
HG/T 2745-2012 2-羟基-3-萘甲酸5.2.1本条规定了现场检测环境要求
4当待测场地有干扰检测信号的金属构件时,对于可移动构件,应将其移至 测线范围之外;对于不可移动构件,可适当调整测线位置,避开其影响,并在报 告中注明。
5.3.1在计算结构层厚度时,需要电磁波在各结构层中的传播时间与传播速度, 传播时间可从资料中读取,因此,传播速度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探地雷达仪器 对于速度的输入也各不相同,有些仪器需要输入电磁波传播速度,有些仪器则需 要输入相对介电常数。无论是输入电磁波传播速度还是输入地下介质的相对介电 常数,均需对待测场地进行标定。 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或电磁波传播速度的标定主要采用预埋金属薄板法和 钻孔实测法。预理金属薄板法是在待测道路上预埋金属薄板,利用预埋的金属板 的双程旅行时及该处的厚度求取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或相对介电常数。钻孔实测法 是利用钻孔取芯的方法实测结构层厚度,通过与探地雷达时间剖面上的双程旅行 时进行电磁波传播速度或相对介电常数的计算。 对预埋金属薄板法,每处实测不宜少于3次,取平均值计算该道路结构层的 相对介电常数或电磁波传播速度。 对钻芯法,每条道路不应少于3点。每个芯样分别用钢板尺或卡尺沿芯样圆 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至底界面的高度,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层的厚度 并求取该点处道路结构层的相对介电常数或电磁波传播速度,3点的平均值作为 该路结构层的相对介电常数或电磁波传播速度。
5.3.3本条规定了参数标定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5.3.4本条规定了标定参数的计算方法。
5.4.2本条规定了车载检测时,大线移动的最大速度。大线的移动速度不宜过快, 在一般情况下,欲查清目标体,至少应保证有20次扫描通过被扫描体,限制天 线的最大移动速度,可以避免因车速过快导致的信息丢失。扫描率越大,对地下 被探测体的扫描次数越多,对被探测体的形态查明就越清楚,但过大的扫描率会 严重影响系统响应。 5.4.5随着便携式存储设备的应用及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感染病毒或其它有害 程序的机率增加。为避免数据丢失或损坏,测试结束后,应及时将测试数据导出 备份。
6.1.1本条规定了处理原始数据之前对数据的基本要求,只有合格的原始数据才 能参与数据处理与解释,不符合本条前2款的数据均视为不合格数据。 6.1.2本条规定了对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 6.1.3资料解释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人机交互解释的过程,本条规定了资料解 释的基本原则。
6.2.1本条规定了检测报告应包含的基本
4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的相 关要求TZZB 1906-2020 天然气管道自闭阀,对于使用探地雷达测定道路结构层厚度的快速、高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检波频率可适当提高,仍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80/1进行评定。 6.2.2本条规定了检测报告中可添加的插图、插表等
.2本条规定了检测报告中可添加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