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08-201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T29-208-2011 天津市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技术规程也叫塔顶统计法,是根据所研究材料的应力一应变过程进行 计数,统计载荷波形中的循环和半循环。
2.0. 11数据融合 Data Fusion
数据融合是一个多级、多层面的数据处理过程DL/T 306.6-2010 1000kV变电站运行规程 变电站图册,主要完成对 来自多个信息源的数据进行自动检测、关联、相关、估计及组合等 的处理
2.0. 12实时动态差分法 Real Time Kinematic,RTK
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3.1.1系统的设计必须做到安全可靠,包括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系统软硬件的可靠性。 3.1.2应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远程信息传输技术,以保障系 统的实时性。 3.1.3应采用先进的硬件设备、先进的网络平台、先进的开发技 术,保证系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3.1.4 系统应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系统软件应操作简便。 3.1.5 系统应能比较容易地利用标准化开发工具加以扩展和升级。 3.1.6 系统应便于养护、管理部门进行维护。 3.1.7 应在各个环节提供安全措施,防止非法侵人
3.2.1x桥梁监测内容包括作用监测和结构响应监测。 3.2.2梁式桥监测内容应符合表3.2.2规定。
表 3.2.2梁式桥监测内容
3.2.3拱式桥监测内容应符合表3.2.3规定
表3.2.3拱式桥监测内容
表3.2.4斜拉桥监测内容
3.2.5悬索桥监测内容应符合表3.2.5规定
表3.2.5悬索桥监测内容
3.2.6其它复杂结构桥监测内容
其它复杂结构桥根据桥梁结构受力特点和需要,进行健康监 测系统专项设计,确定监测内容
3.3系统功能设计要求
3.3.1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划分为4个子系统,系统功能应 符合表3.3.1 规定。
表3.3.1系统构成及主要功能
4传感器子系统设计要求
4.1.1传感器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使传感器在使用寿命内稳定可靠运行; 2 应选用耐久性好和抗干扰性强的传感器: 3 应选用技术成熟、性能先进的传感器; 传感器应便于维护和更换; 5 在满足监测要求的情况下,应选择造价低、易安装的传感器。 4.1.2 传感器布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传感器的布置应体现优化原则,利用尽可能少的传感器 获取全面、精确的作用和结构参数信息; 2根据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对其监测项目及监测部位进 行分析和优化确定,测量的参数应与模型分析的结果建立起对应 关系; 3对结构构件进行重要性危险性和易损性分析,将该分析 结果作为传感器布置的参考指标: <4对特殊、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监测以分析、计算和评估重要 沟件的工作状态,并预测其他构件的内力分布和变化: 5传感器数量和设备能力等应具有适度元余,以确保系统 的可靠性,并满足系统未来改进、扩充和系统升级; 6传感器的布设工艺与平台结构的其他施工工艺紧密配 合,不出现矛盾,并兼顾相互的补充与加强; 7传感器的布设工艺不能损伤结构
表4.3.1梁桥布点要求
4.3.3斜拉桥各监测内容按表4.3.3的规定确定,
4.3.3斜拉桥各监测内容按表4.3.3的规定确定,
表4.3.3斜拉桥布点要求
4.3.4悬索桥各监测内容布点按表4.3.4的规定确定。
表4.3.4悬索桥布点要求
4.3.5满足设计和管理单位的其它监测内容及布点要求
4.4.11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常用传感器性能应符合表4.4.1 舰定
表4.4.1常用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续表 4.4.1常用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续表4.4.1常用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续表 4.4.1常用传感器的性能要求
5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设计要求
5.1.1一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无人值守条件下能够连续运行; 2 在特殊状态下进行特殊采集或人工干预采集; 3 数据采集软件具有数据采集、数据自动处理和缓存管理 功能; V 4 系统具有实时自诊断功能; 5 能够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 6 满足长期稳定工作的要求。 5.1.2 二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集成后可连续运行; 2 可在特殊状态下进行特殊采集或人工干预采集: 3 数据采集软件具有数据采集、数据自动处理和缓存管理 功能; 4系统具有实时自诊断功能; 5 能够实现数据的同步采集。
5.2数据采集系统硬件设计要求
5.2.1根据传感器种类、数量、信号特征、信号采样频率、170数 据吞吐量及对信号的预处理等要求,决定数据采集硬件系统的基 本方式和具体硬件设备的选择:
5.2. 2 应遵循标准协议和标准接口,便于数据传输和存储; 5.2.3 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宜配置信号增益、滤波等硬件设备; 5.2.4 应具备实时采集、自动存储、即时显示、即时反馈、自动处
5.2.2应遵循标准协议和标准接口,便于数据传输和存储;
理、自动传输功能,应保证现场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实时性、可 用性:
5.2.5应满足室外工作需求,具有便携、防雨、防雷和防尘等功能; 5.2.6应易于更换,且更换不影响采集软件的使用,应增大所有 功耗器件的穴余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5.2.5应满足室外工作需求,具有便携、防雨、防雷和防尘等功能:
5.3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要习
测过程或监测数据处理参数的调整,并记录、备份相关的调整 指令; 16本地数据库的维护。 5.3.2二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具
5.4数据传输系统设计要求
5.4.1现场传输子系统宜采用数字信号传输方式,并保证传输 线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更换性。 V
5.5.1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设备性能符合表5.5.1规定
.5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设备性能享
表5.5.1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设备性能要求
续表5.5.1数据采集系统采集设备性能要求
.6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设备性能
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设备性能要求
5.6.1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设备性能符合表5.6.1规定
5.6.1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设备性能符合表5.6.1规定。
.6.1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设备性能要习
续表5.6.1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设备性能要求
6桥梁结构安全评价子系统设计要求
6.2.2结构安全预警模块的主要功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给出桥梁的主要危险状态描述,建立危险状态信息库; 2能够对桥梁的主要危险状态进行识别,并按3个级别进 行预警; 3根据不同的危险状态和预警级别给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并以最快的方式通知桥梁管理部门。
6.3结构状态及损伤识别模块设计要求
6.3.1结构状态及损伤识别模块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损伤识别的误报率低; 2应采用高速率的状态识别算法来分析结构状态,在最短 时间内获取相应信息; 3能够根据历史识别经验对自身进行模型修正,进而对状 态识别和损伤识别算法进行拓展和升级,提高自身性能。
1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损伤识别的误报率低; 2应采用高速率的状态识别算法来分析结构状态,在最短 时间内获取相应信息; 3能够根据历史识别经验对自身进行模型修正,进而对状 态识别和损伤识别算法进行拓展和升级,提高自身性能。 6.3.2结构状态及损伤识别模块的主要功能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建立桥梁结构初始状态和运营期当前状态样本集; 2能够判断桥梁结构是否发生损伤,并能初步判断损伤位 置和损伤程度; 3所用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应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 4采用开放式的桥梁结构损伤自动识别系统
.0.N 个八态力 建立桥梁结构初始状态和运营期当前状态样本集; 2能够判断桥梁结构是否发生损伤,并能初步判断损伤位 置和损伤程度; 3所用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应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 4采用开放式的桥梁结构损伤自动识别系统
3.3结构状态及损伤识别模块设
结构状态识别和损伤识别的流程如图6.3.3所示。第一,建 立结构初始健康状态样本集:第二,利用监测系统建立运营期结 构状态样本集;第三,将上述两类样本集的数据作为损伤识别算 法的输入,经计算分析得到结构构件的损伤情况
图6.3.3结构状态识别及损伤识别流程图
6.4结构综合评估模块设计要求
6.4.3结构综合评估模块设计流
结构综合评估模块设计流程见如图6.4.3所示。该模块除 应包括对结构进行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三个方面的评估和 利用,并要求包括对人工巡检结果的评估过程,从而实现对自动 监测信息和人工巡检信息的综合利用
图6.4.3 综合评估子系统设计流程
7数据管理子系统设计要求
7.0.1要求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 系统全过程的信息,包括所有的硬件、软件以及监测和分析结 果等。 7.0.2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应包括数据库结构设计和数据库 功能设计。
7.0.1要求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桥梁结构健康监 系统全过程的信息,包括所有的硬件、软件以及监测和分析结 果等。 7.0.2数据管理子系统的设计应包括数据库结构设计和数据库 功能设计。 7.0.3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数据库应包括静态数据库和动 态数据库。 1静态数据库:应包括桥梁设计与施工信息子库、日常养护 检测数据子库、系统软硬件信息子库; 2动态数据库:应包括桥梁监测数据子库桥梁分析结果子 库等。 7.0.4 系统中各个数据库结构设计应遵循数据库设计的一般 原则。 7.0.5应采用统一数据标准格式和统一数据接口,以满足其它 信息系统应用的需求,同时保证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7.0.6×数据库应具有网络防护功能,防止恶意攻击和病毒破坏, 并根据用户级别设定相应权限。 7.0.7数据管理子系统软件应具备部分数据转出、备份与恢复 功能。
1应保证表面式传感器的成活率为100%,埋入式传感器 的成活率不低于95%; 2传感器采集数据精度应满足桥梁安全评价与预警的需求; 3传感器的安装和走线应不造成对桥梁的破坏,不影响桥 梁的外观; 4传感器布设应具有较好的防锈蚀防老化和防人为破坏 功能,并做好防雷、防盗等安全措施。效,
8.0.4系统整体性能要求如下
9.0.1桥梁管理部门应安排专职人员对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进行日常和定期维护管理。 9.0.2专职管理人员应掌握系统的硬件性能和技术参数,熟练 操作系统各类软件,能独立处理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故障。 9.0.3系统建成后,由相关部门负责建立相应的系统维护制度, 并编制完成工作手册
时执行规范条文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3《最新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手册》哈尔 滨地图出版社(2005年)
天津市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本规程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 结了大津市健康监测系统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外省 市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工程实例,制订了本规程。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 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天津市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 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 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
1.0.1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大跨和超大跨空 间结构、大型复杂立交桥和大型跨江跨海桥梁、城市地铁和轨道 交通等建(构)筑物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未来20~30年中我国仍 将保持天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标志看我国经济实力和科技 发展水平的桥梁建设将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然而,城市桥梁投资天、结构形式多样,使用期长达儿十年 甚至上百年,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的长期效应、疲劳效应与 突变效应等灾害因素的耦合作用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桥梁的损伤 积累和抗力衰减,从而抵抗自然灾害、甚至正常环境作用的能力 下降,极端情况下引发灾难性的突发事故。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了 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因 此,为了保障桥梁的安全性、完整性、适用性与耐久性,已建成使 用的许多桥梁上急需采用有效的手段监测和评定其安全状况、修 复和控制损伤。新建的桥梁结构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也在工 程建设的同时增设长期的健康监测系统,以监测结构的服役安全 状况,并为研究结构服役期间的损伤演化规律提供有效的、直接 的方法。结构健康监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土木工程领域的前 沿研究方向。 为满足大津市高速发展的需要,保障桥梁的服役安全,急需 在天津市开展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为桥梁长期 服役的安全性、避免重天事故的发生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1.0.2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不仅适用在建桥梁,对于已建结 构形式新颖的特殊结构桥梁或重要桥梁,也应安装结构健康监测 系统。
1.0.2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不仅适用在建桥梁QGDW 13240.1-2018 66kV电力电缆采购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对于已建结
1.0.3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最终且的是
因此,需留有与传统桥梁养护管理软件系统的数据接口 据的共享,作为桥梁综合评判的依据
据的共享,作为桥梁综合评判的依据。 1.0.4对施工关键阶段的桥梁结构进行施工监控,是桥梁施工 质量以及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同时在桥梁结构上安装结构健康 监测系统是提高桥梁的养护管理水平,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高效 技术手段。桥梁的施工监控、成桥荷载试验和健康监测系统均是 通过检测和监测手段,测试桥梁结构的内力、变形、环境和荷载 因此,它们在传感器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都具有 很大的共享性和重复性。此外,两个阶段在时间顺序上具有衔接 性,前一个阶段的监测数据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为了节约资 源、降低工程造价,应充分发挥三个个系统的共享性,对上述三个 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和实施,即采取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和统一管 理的方式,以实现桥梁的施工监控、成桥荷载试验和健康监测三 位一体的工程实施。 1.0.5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须遵循功能要求和效 益一成本分析两大准则。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 建立该系统的目的和功能,对于不同桥梁的建设规模、重要性、投 资、服役环境及其服役期内性能退化等情况,建立健康监测系统 的设计和监测等级可以不同。监测系统的规模以及所采用的传 咸采焦仪盟通信设备和监测方式等需要老虎虐投盗的限度
NY/T 1640-2015 农业机械分类1.0.5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须遵循功能要求和效
1.0.5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须遵循功能要求和效 益一成本分析两大准则。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 建立该系统的目的和功能,对于不同桥梁的建设规模、重要性、投 资、服役环境及其服役期内性能退化等情况,建立健康监测系统 的设计和监测等级可以不同。监测系统的规模以及所采用的传 感器、采集仪器、通信设备和监测方式等需要考虑投资的限度。
本章仅将本规程出现的、比较生疏的术语列出。术语的解 释,其中有部分是行业公认的,大部分是概括性的含义。术语的 英文名称不是标准化名称,仅供引用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