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3009-2011 铁道客车及动车组防滑装置

TB/T 3009-2011 铁道客车及动车组防滑装置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TB/T 3009-201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7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221419
VIP资源

TB/T 3009-201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B/T 3009-2011 铁道客车及动车组防滑装置

对于各部件通过型式试验、地面模拟试验合格的防滑器进行以下装车运行试验,包括客 制动试验、客车拖拽制动试验与动车组列车的防滑器运行试验。

5.2客车单车溜放制动试验

5.2.1防滑器的制动运行试验应在一辆四轴单元制动车辆上进行,该车辆装载的模拟载重应符合设 计要求,采用单车溜放制动的方法。不适用于非黏着制动机,若车辆上兼有非黏着制动机,在单车溜放 制动时应该暂时停用。该车辆的制动系统应符合TB/T1492一2002规定的制动机试验性能要求。为 检测防滑器的性能,在试验中应测量和记录下列数据: a)车辆速度Vr; b)轴1~轴4的车轮圆周速度V,~Vs; c)轴1~轴4的制动缸压力P,~P4; d)副风缸的压力Pa; e)制动时间t; f)制动距离S; g)轴1~轴4防滑阀的电磁阀激磁信号; h)车辆的制动初速度V; i)对有其他制动方式的车辆要记录其他制动力所对应的参数; j)其他必要的数据。 5.2.2在试验中使用一种含有脂肪酸的环保生物可降解的清洗液作减摩液,其浓度为10%~15%,不 含有砂物质。减摩液可根据黏着的需要进行兑水稀释。减摩液以10kPa~20kPa的压力由喷嘴喷至 车辆前进方向第一轴的两个车轮前的轨面上,两个喷嘴分别装在两侧轨道纵向中心线距车轮距离不大 于10cm处,以便造成轮轨间的低黏着状态。 5.2.3静止状态下接通机车与被试验车辆的列车管,由机车向被试验车辆制动系统充风。待充至 600kPa后GB/T 30595-2014 挤塑聚苯板(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关闭机车与被试验车辆间的折角塞门,摘掉机车与被试验车辆间的制动软管,然后由机车牵 引被试验车辆运行。当列车速度达到预定的试验速度后,喷嘴开始向轨面喷洒减摩液,喷洒段距离 后,摘除机车与被试车辆的车钩连接,由工作人员在被试车辆上用车长阀施行紧急排风,使被试验车辆 发生紧急制动作用。在此紧急制动过程中,被试车辆一方面继续向轨面喷酒减摩液直至停车,一方面 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不间断地采集处理各有关数据,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4条轮对的速度及其相应 制动缸压力变化过程,以便监视。 5.2.4试验应在坡度不大于2%o的平直线路上以规定速度进行。试验前,被试车辆应以100km/h速 度进行不制动的运行试验,用于检查防滑器及校验仪器。应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试验,环境温度 以5℃~25℃为宜,不应在下雪条件下试验,每次试验后应记录钢轨表面的温度且应在5℃~35℃ 的范围内。试验车辆每次试验后应运行至少20km后才能进行下一次试验。试验工况如下: a)速度120km/h,干燥轨面紧急制动4~6次; b)速度80km/h,湿轨面紧急制动2~4次; c)速度120km/h,湿轨面紧急制动2~4次。 5.2.5对于5.2.4中a)、b)、c)项试验的制动距离应符合被试车辆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5.2.6在进行5.2.4的试验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要求车辆速度大于30km/h时不发生轮对抱死 现象,车辆速度不大于30km/h时每次发生轮对抱死的时间不大于0.4s。车辆速度在不大于 120km/h时车轮圆周速度与车辆速度之差不小于30km/h以上的滑行时间不大于3s。 5.2.7在车辆处于静置状态时.施行紧急制动后.副风缸的压力降低值为AP.,一般AP。≤60kPa.在

5.2.1防滑器的制动运行试验应在一辆四轴单元 十要求,采用单车溜放制动的方法。不适用于非黏 动时应该暂时停用。该车辆的制动系统应符合 验测防滑器的性能,在试验中应测量和记录下列数 a)车辆速度Vs; b)轴1~轴4的车轮圆周速度V,~V; c)轴1~轴4的制动缸压力P,~P4; d)副风缸的压力Pa; e)制动时间t; f)制动距离S; g)轴1~轴4防滑阀的电磁阀激磁信号; h)车辆的制动初速度V; i)对有其他制动方式的车辆要记录其他制云 i)其他必要的数据。

防滑器的制动运行试验应在一辆四轴单元制动车辆上进行,该车辆装载的模拟载重应符 采用单车溜放制动的方法。不适用于非黏着制动机,若车辆上兼有非黏着制动机,在单车 应该暂时停用。该车辆的制动系统应符合TB/T1492一2002规定的制动机试验性能要求。 骨器的性能,在试验中应测量和记录下列数据:

5.2.7在车辆处于静置状态时施行紧

5.2.7在车辆处于静置状态时.施行紧急制动后副风缸的压力降低值为AP..一般AP。≤60

按照5.2.3、5.2.4的湿轨面紧急制动停车后,副风缸的压力降低值△P,,要求在120km/h的制动初速 下 AP,≤250 kPa

5.3客车拖拽制动试验

5.3.1静止状态下接通机车与被试验车辆的列车管,由机车向被试验车辆制动系统充风。待充至 600kPa后,关闭机车与被试验车辆间的折角塞门,摘开机车与被试验车辆间的制动软管,然后由机车牵 引被试验车辆运行。当列车速度达到约100km/h的恒速运行的试验速度后,在试验车辆的第一个轮 对的车轮下喷洒减摩液,喷洒一段距离后,由工作人员在被试车辆上用车长阀施行紧急排风,使被试验 车辆发生紧急制动作用。在此紧急制动过程中,被试车辆继续向轨面喷洒减摩液30s后关闭喷液,这 时机车也施行制动,直至停车。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不间断地采集处理各有关数据,并在计算机屏幕上 显示四条轮对的速度及其相应制动缸压力变化过程,以便监视。 5.3.2在此过程中防滑器工作正常,要求车轮圆周速度与车辆速度之差不小于30km/h以上的滑行 时间不大于3s且轮对无抱死。

GB/T 29592-2013 建筑胶黏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醛类化合物释放量的测定方法5.4动车组防滑器运行试验

6.4.1该动车组 能要求。按上述5.2.2 的要求在被试车辆上安装喷嘴外,喷嘴的数量在轮对两侧应各增加一个,新增加的喷嘴可以打开或关 闭。在进行160km/h的试验时只用两个喷嘴,在进行200km/h以上的速度进行试验时要用4个喷嘴。 现场使用中减摩液的浓度可根据黏着的需要进行兑水稀释。 5.4.2当动车组由静止加速到预定的试验速度后,喷嘴开始向轨面喷洒减摩液,喷洒一段距离后,动 车组施行制动力最大的制动。在此制动过程中,被试车辆一方面继续向轨面喷洒减摩液直至停车,一 方面其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不间断地采集处理各有关数据,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8条轮对的速度及其 相应制动缸压力变化过程,以便监视。在试验中要记录前进方向前两个车的轮对转速及相应轴的制动 缸压力。试验工况如下: a)速度80km/h、120km/h、160km/h,干燥轨面空气紧急制动各3次; b)速度160km/h,干燥轨面空电复合紧急制动3次; c)速度160km/h,干燥轨面空电复合紧急制动过程中转空气紧急制动3次; d)速度80km/h、120km/h、160km/h,湿轨面空气紧急制动3次; e)速度160km/h,湿轨面空电复合紧急制动3次; f)速度160km/h,湿轨面空电复合紧急制动过程中转空气制动3次; g)速度200km/h,湿轨面空气紧急制动3次; h)速度为最高运行速度,湿轨面空气紧急制动3次。 注:b)、c)工况在其他试验中已完成的情况下可以不做。

不大于相应速度等级下干燥轨面的制动距离的1.25倍。 5.4.4在该试验中要求车辆速度大于30km/h时不发生轮对抱死现象;车辆速度在不大于160km/h 时车轮圆周速度与车辆速度之差不小于30km/h以上的滑行时间不大于3s;车辆速度在大于 160km/h,不大于200km/h时车轮圆周速度与车辆速度之差不小于40km/h以上的滑行时间不大于 3s;车辆速度在大于200km/h时车轮圆周速度与车辆速度之差不小于40km/h以上的滑行时间不大 于5S。

5.4.5增加减摩液的浓度进行更低黏着的补充试验,动车组以100km/h的速度进行喷

5.4.5增加减摩液的浓度进行更低黏着的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空气制动防滑装置系统组成示意图

说明: 一制动缸管; 压力继电器(仅客车用): 一控制系统; 防滑阀; 5制动缸; —速度传感器。 注————为电气线路:

图A.1空气制动防滑装置系统组成示意图

SN/T 4849.3-2017 出口食品及饮料中常见小浆果成分的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法一制动缸管; 2压力继电器(仅客车用); 一控制系统; 4—防滑阀; 5制动缸; —速度传感器。 注:—————为电气线路; 为空气管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