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水

高层建筑给水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79.71K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2505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层建筑给水

*层建筑给水系统是现代城市供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层建筑内居民和办公人员的日常用水需求。由于*层建筑的*度和用水点分布复杂性,其给水系统设计需综合考虑水压、水量、水质以及节能等因素。

*层建筑给水系统通常采用分区供水方式,根据建筑物*度将供水区域划分为*区、中区和低区。低区一般利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而中区和*区则需要通过加压设备(如变频水泵)提供足够的压力。为确保供水安全与稳定,系统常配备储水设施(如地下水池或屋顶水箱),以应对*峰期用水需求和突发事件。

此外,现代*层建筑给水系统还注重节能环保。例如,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按需供水,减少能源浪费;采用节水器具和雨水回收系统,降低水资源消耗。同时,为保障水质安全tsg z6001-2019标准下载,管道材料多选用耐腐蚀、无污染的材质,并定期进行水质监测和维护。

总之,*层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与运行需兼顾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环境友好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

  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各分区的水泵均为恒压提升泵,水泵集中设在地下室。

  这种供水方式的特点是:各区独立供水,有一定的储水能力,各区之间互不影

响。任何一区供水发生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分区的供水,因此供水安全可靠。水

箱供水的压力稳定。水泵集中设置,运行管理方便。但各区分设水泵和分设备用泵

因此水泵的台数多,泵房面积较大,供水管道长。水箱多占用建筑面积也多,并且

  这是水箱供水*基本的给水方式,被广泛用于允许设置*位水箱的各类*层建

筑。这种给水方式设计计算比较简单,但分区数目较多时,泵房规模将十分庞大,

分区数越多,这种弊病就越为明显。一般在设置*位水箱的分区数超过三个时,将

  (2) 串联水箱供水

  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水泵分散设置,并依次从下一区水箱吸水送至本区的水

  这种给水方式的水泵设在下一区的设备层或设备间内,水泵扬程按本区需要计

算,而水泵的流量应包括本区的用水量和转输以上各区的用水量。各区水箱的容积

也要包括以上各区转输时所需的容积。

  这种给水方式的特点是:各区供水泵的扬程低,水泵供水管线短,管材少。各

区水箱供水压力稳定,供水也较可靠,但不如并联水箱供水方式。上区供水受到下

区的限制,水泵设置分散运行管理不方便,且需作好隔音,隔震工作。

  这种给水方式可用于各种允许设置水箱的*层建筑,但工程上实用很少。适用

于超*层建筑,水泵一次供水扬程过*的情况。或与其他供水方式结合使用,当*

区或分区内有局部功能区用水量较少,位置又较*时,为降低整个分区的供水压力,

只在这局部采用从下一区水箱吸水供本区使用。这种局部与下区水箱串联的供水方

式,应用很普遍。如消防给水系统在*区设增压装置,*层建筑顶部设置餐厅或有

其他用水很少的功能用房时。

         图2·1─1      图2·1─2

  (3) 分区减压供水

  将全部水量一次提升到*区水箱,然后依次通过各区减压水箱或减压阀,向下

区供水。如图2.1─3,图2.1 ─4。

  这种给水方式,设备和管道简单,水泵集中,台数少,管理方便, 供水安全

可靠。中间水箱只起减压作用容积很小,投资省。但低区用水也要提升到**处,

能量浪费,动力费用*。全部水量集中在**处,增加了结构荷载,对抗震不利。

  当地下室不太宽敞时,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案。在建筑面积比较珍贵,电力供

应相对比较充足的地方,这种给水方式被广泛采用。

         图2·1─3      图2·1─4

  (4) 并联水箱单管供水

  这种给水方式(图2.1─5)是由并联水箱供水和分区减压供水方式结合演变而

来的。全部水量用一组水泵和管道提升分送各区的水箱。

  它的特点是具有并联水箱供水的优点,且不必将全部水量荷载加到**层,而

分散在各区;管道和设备简单。缺点是水泵向不同*度的水箱供水,不能象其他给

水方式的水泵那样稳定工作,低区水箱进水压力过大,需要在进水前减压,且能量

  这种给水方式适用于分区不太多或分区水箱之间的*差不太大的情况;或当建

筑物缺少足够的面积来布置水泵房和管道井,而强调减少供水立管和水泵数量时,

这种给水方式正好弥补了并联水箱给水方式的缺点。

  (5) 变频调速水泵供水

  这是无水箱的供水方式,可以为并联供水(图2.1─6) 或分区减压供水(图

               图2·1─5

         图2·1─6      图2·1─7

  因为这种给水方式的系统不设置*位水箱,所以更节省建筑面积。设备紧凑,

水泵集中控制,自动化程度*,管理十分方便。供水环节少,因此更安全可靠。水

泵经常在*效率区工作,能量消耗少。是一种安全,节能的供水方式。使用在消防

给水系统中,可避免初期消防时的超压现象。无水箱供水系统,可减少水箱供水的

  变频调速水泵供水可适用于各类*层建筑。特别是大型的公共建筑,住宅小区

  (6) 前置气压给水设备供水

  气压给水设备安放在地下室,当水泵停止工作时,由气压设备向楼层供水。如

  气压给水设备供水也属于无水箱供水方式。因此,无设置水箱的缺点,自动控

制,管理方便。但供水压力波动较大,设备效率低,能源消耗大。

  气压给水设备供水适用于用水量小或建筑*度不太大,可以不分区供水或分区

少的建筑,或作局部加压给水系统使用。

  (7) 对置气压给水设备供水

  水泵设在地下室,气压罐设在*位(图2.1─9),是近年来气压给水学术研讨

中新提出的给水方式。与前置气压给水相比,提*了气压罐的容积利用率,可接近

开式*位水箱的容积利用率。并能满足*区消防给水所需要的水量和压力。

         图2·1─8      图2·1─9

  这种给水方式的适用条件,同并联水箱供水方式,特别是*区水箱设置*度受

  以上是七种基本的给水方式,在实际工程中,常常是两种,三种或更多种给水

方式的混合给水方式。目的在于取各种给水方式的优点,如并联水箱给水在*区加

气压给水设备的联合给水方式,以解决消火栓给水系统中*区水箱供水压力不足的

问题;并联水箱给水在*区局部加串联供水等。

总的来说,凡是水箱供水系统,都有一定的储水功能,同时又有水箱水质易受

到二次污染的问题;而无水箱给水系统正好与之相反。

  2 管网的布置方式

  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和配水立管内水流方向,可以布置成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中分式和环状式四种管网方式。如图2·1─10。

           图2·1─10 管网布置方式

        (a)上行下给式 (b)下行上给式 (c)中分式 (d)环状式

            1─供水干管 2─水平配水干管 3─配水立管

  四 给水系统工程实例

图 2·1─11 闽江宾馆 给水、热水、消防系统

  图 2·1─12 西安宾馆 给水系统

图 2·1─13 华亭宾馆 给水系统

图 2·1─14 白天鹅宾馆 给水、热水、消防系统

图 2·1─15 黄海饭店 给水、消防系统

图 2·1─16 亚洲大酒家 给水、热水系统

图 2·1─17 昆仑饭店 给水、热水、系统

图 2·1─18 昆仑饭店 消防给水系统

图 2·1─19 华亭宾馆 消防给水系统

图 2·1─20 西安宾馆 消防给水系统

图 2·1─21 上海宾馆 消防给水系统

图 2·1─22 亚洲大酒家 消防给水系统

图 2·1─23 上海宾馆 热水系统

图 2·1─24 华亭宾馆 热水系统

图 2·1─25 西安宾馆 热水系统

2·2 给水系统的管道布置与敷设

  一 管道布置和敷设的一般原则

  1 给水管道的布置应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方便和安全。不得妨碍交通和

操作,不得构成对建筑物和设备可能造成损坏的危险。

  2 满足系统的**水力条件,保证给水质量。减少阻力损失,节省能源。缩

短管道长度,节省材料。

  3 保证管道安全不受损坏。

  4 避免管道受到腐蚀和污染。

  5 管道敷设应力求美观和维护检修的方便。充分利用地下室的空间,技术夹

层,吊顶空间,管道竖井等位置。

  1 对重要的建筑物,如医院,实验室和锅炉房等以及大型工程,应设两条引

入管。每条引入管的管径应满足建筑物的用水量要求db11/t 642-2021 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管理规程,每条引入管上应装设止回阀

  2 建筑内环状管网的引入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引入管不少于两条。

  2)从室外环状管网的不同侧引入。如必须从同一侧引入时,两根引入管的间

距不得小于10~15米,并在两引入管接管点中间的室外给水管道上设置阀门。

  3)引入管的位置应尽量避开花坛和建筑物的大门等。

t/zbh 003-2018 有机硅涂层玻璃  4)引入管与排水管的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0米。

  3 不允许间断供水的建筑物内,采用环状管网有困难时,可从室外管网的不

同侧接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建筑物内连成贯通枝状管网,双向供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