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管网叠压供水技术管网叠压供水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二次供水方式,通过利用城市供水管网中的原有压力,结合加压设备实现**、节能的供水。与传统供水方式相比,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需要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
首先,管网叠压供水技术的核心在于“叠压”,即在城市供水管网的压力基础上叠加额外的增压,从而满足*层建筑或远距离用户的用水需求。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供水中将水先引入储水池再进行二次加压的环节,减少了水质污染的风险,同时节约了能源和建设成本。
其次,该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由于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的原有压力,减少了水泵运行时间及能耗,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此外,系统采用全封闭设计,有*防止了外界污染物进入,确保供水水质的安全性。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需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必须确保市政管网的压力稳定且足够支持叠压操作;否则可能对周边用户造成影响。同时,还需配备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管网压力变化,以保障供水安全。
总之,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管网叠压供水技术,能够为现代城市建设提供更加**、环保的供水解决方案,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霍福义,杨海燕,马放,等.洗溶废水循环再利用技未的探讨和分 析.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5):67~71 李明.金宇澄.居民生活用水实施阶梯水价引发的思考.给水排
停水;不对市政管网产生负压,符合《城市供水条 例》的要求。 *部分网叠压供水设备都设置了稳流罐,其过水 面积远*于进水管截面积,水流进入稳流罐后速度* *降*,水中残留的细小颗粒容易在罐内沉积,残存的 微生物也容易附着在壁面上生长繁殖。此外,稳流罐 进、出水管布置不当会造成短流形成死水区,设置的旁 通管长期闲置也存在水质恶化问题,当负压消除器工 作吸入*气时,存在空气或吸入物污染水质的可能 故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仍然需要考虑定期清洗、消毒。 跑、冒、滴、漏现象与采用何种供水方式并没有 必然联系,而只与所选用的设备、材料及施工质量有 关。采用不锈钢材料的储水池也可以做到无跑、冒, 滴、漏现象,管网叠压供水系统施工质量不好也会在 各种连接处出现跑、冒、滴、漏现象.节水10%以上
合水排水Vol34No.6 200
缺乏依据。 相对于普通变频调速供水而言,管网叠压供水 通过利用供水管网剩余压力达到节能、节电*果。 对于供水压力需要0.6MPa的普通变频调速供水 系统,假定水泵机组*率相等,进入储水池的剩余水 压为0.3MPa时改用管网叠压供水才可能节电 50%,要达到90%的节电*果,进入储水池的剩余 水压为0.54MPa,显然与工程实际不符。 在建筑内部管网未进行竖向分区且管网叠压供 水设备有旁通管路的条件下,出现停电情况时,管网 叠压供水设备可利用供水管网原有压力通过旁通管 路向水压线以下的区域供水。但对于**用水设备 所需压力*出供水管网**压力的系统,如采用竖 向分区的*层建筑的*区(上区)管网,一旦停电马 上就会停水。 *多数管网叠压供水设备采用负压消除技术 其功能是在供水管网供水量小于水泵抽水量时通过 消除设备自身产生的负压而保障供水管网水压不进 一步降*,但并不能够保障供水管网的*小自由水 头。当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消除负压时,设备所在位 置剩余压力等于零,受其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供水管 网的水压已经不能够满足**压力不小于10mH0 的要求。特别是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安装在地下室 时局部管段可能已经产生负压12]
由于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应用时间较短,相关的 科学研究有些滞后,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践资料积累 使得整个行业对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入网条件认识 不全面,所提出的部分标准仅局限于原则性的条款 缺少量化指标,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尺度。 2007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管网叠压供水技 术规程》(CECS221:2007)3.0.5条规定,不得采用 管网叠压供水技术的区域包括:供水管网可资利用 水头过*的区域;供水管网供水压力波动过*的区 域;供水管网管径偏小的区域。且在5.1.7条提出 设备的进水管管径宜比供水管网小两级或两级以 上,或不*于供水管网过流断面积的1/3"。 实际工程中,在靠近供水管网加压泵站而地势 较*区域,虽然可资利用水头较*,但供水管网的可 靠性较*,管网输配水能力较强,完全可以而且应该
采用管网叠压供水技术。 离心式水泵可在额定转速的75%~100%范围 内有*地调速运行,其适应的扬程区间与水泵特性 参数有关,变化幅度可达20m,甚至更*,完全有 可能覆盖供水管网水压波动幅度,除非供水管网压 力波动频率非常*,使得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难以 适应,仅仅是供水管网压力波动幅度*并不会影响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供水管网中,管径相同的管段供水能力并不 完全相同,它与管网布置形式(树状或环状)、水流速 度、设备接入位置(靠近起端还是终端)、管段已承担 负荷(其他用户的取水量及*峰时段是否重合)等因 素有关,单独将管段直径作为控制参数显然不全面。 只要取水量不超过管网的供水能力,管径*小并不 起决定性作用。一条供水管上有多条小口径进水管 或只有一条小管径进水管但流速很*也有可能导致 超量抽水。
对管网叠压供水系统设计存在的认识误区主要 有四点:①根据水泵规格确定稳流罐容积;②按不考 虑叠加供水管网的剩余压力确定水泵扬程;③优先 选用整体式供水设备;④对能够利用供水管网压力 直接供水的区域不必单独分区
稳流罐在供水管网供水量短期不足时可起到水 量调节作用,避免设备中断供水。目前几乎所有的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都由生产厂家根据所配置的水泵 确定稳流罐容积,而没有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使得 有可能在不必要设置稳流罐的场合都设置了较*容 积的稳流罐,造成投资浪费且构成水质恶化隐患;另 一方面在需要较*容积稳流罐的场合不能够满足要 求。 稳流罐的有*容积应该通过计算确定?,当供 水管网正常运行,设备进水管的补水能力*于系统 的设计流量时,不必设置稳流罐。忽略水泵出水管 与设备进水管流速水头的差值,进水管的补水能力 可按式(1)计算确定:
H 以室外地面为零点,设备接入点供水管 网常年**水压(按规定不得*于 10mHO),mHO ; ? 以室外地面为零点的设备安装*程,m; 进水管的比阻,s/L; 包括局部水头损失折合的当量长度在内 的进水管计算长度,m。
在水泵选型时,应根据*不利条件确定水泵扬 程。对于供水管网*小供水能力小于系统的设计流 量的情况,稳流罐将发挥调节作用,*不利条件是负 压消除器开启时没有压力可以叠加,显然这时水泵 扬程等于出水口所需压力。当供水管网*小供水能 力*于系统的设计流量时,水泵扬程应按式(2)计算 确定。如果这种情况下仍然按不考虑压力叠加选 泵,必然使得水泵扬程偏*,机组长期在*频下** 率运行,当叠压值较*时甚至可能出现**区右端 点以外的不良工况,导致电机超负荷。
(1)管网叠压供水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利 用供水管网剩余水压和避免来自外界的二次污染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消除对供水管网的不利影 响,应用的根本前提是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有保障。 (2)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正常运行时可有*避免 来自外界的二次污染,但系统设置了稳流罐或旁通 管,采用空气接触消除负压时,仍然存在水质安全隐 患,需要考虑定期清洗、消毒。 (3)安装*程较*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采用 负压消除技术不能保证供水管网所需的*小自由水 头,应采用限流控制技术,避免过量抽水。 (4)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资料积累 遂步完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入网标准,供水企业 应通过管网水力计算及在线监测等方式对各区域 的**供水能力进行充分的评估,加强供水管网 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部分瓶颈"管段(主要是 街坊管)的直径等技术措施增强市政管网的供水 保障能力。 (5)稳流罐的有*容积应该根据供水管网正常 运行时进水管的补水能力、建筑内部用水量及其变 化规律通过计算确定。 (6)对供水管网压力能够直接供水的区域采用 独立的竖向分区,以减小叠压供水设备规格,降*工 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Hb 一水泵扬程,m; Ho 水泵出口设定的工作压力,mHO 系统的设计流量L/s。
整体式设备具有节省占地、安装方便的优点,但 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材料降*造价,尽可能紧凑地布 置弯头和阀门等管件,水泵进出水管路没有必需的 直流段,导致水力条件变差某某某农房迁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头损失增*4.5),造成 能量浪费。在场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采用分体 式设备,根据需要合理地布置水泵进出水管路及附 件,保证良好的水力条件。
对能够借助供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的区域而 言,表面上看管网叠压供水条件下供水管网剩余 压力没有被浪费,而且在停电时经过旁通管路供 水的情况与单独分区完全相同,但正常运行时这 些不必加压的水量也经过水泵提升,增加的能量 在用水过程中消耗在水龙头或阀门上,不仅造成 了能量浪费,还导致设备型号规格偏*,增加工程 投资。
樊建军,王峰,胡晓东,等.直接式管网叠压供水的优化设计.中国 给水排水.2005.21(5):59~61 樊建军,魏晓安,王峰.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 途径.中国给水排水,2006.22(22):39~42 樊建军,王峰,周鸿,等.管网叠压供水系统的水泵适用性分析.中 国给水排水.2007,23(20):63~66 茅泽育,赵凯,赵璇,等.管道汇流口局部阻力试验研究.水利学 报.2007,38(7) :812~ 818 熊淑姝,赵亚平.局部阻力干拢实验研究.油气储运,1991,10(5)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