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212-2005_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2005_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1.07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42456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TZ212-2005_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是一部专门针对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文件,旨在为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指导。该指南结合我国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的实际需求,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对路基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主要内容包括:路基填筑材料的选择与标准、地基处理方法、路基结构形式、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等。特别强调了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控制的严格要求,提出了动态观测和信息化施工的理念,以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能。此外,指南还对特殊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如软土、膨胀土、冻土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对于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标准化的施工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有效提高了路基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可靠性,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8 基地内轨道标准、股道布置、线路平纵断面和建筑限界0093.内墙抹石灰砂浆施工交底记录,应满足大型机械和机车车辆的作业、停放、进出及检修要求。】

5.1 基地钢轨焊接设备组成

5.1.1 基地钢轨焊接应配备轨端除锈、钢轨焊接、焊缝正火、冷却、 钢轨校直、

焊缝打磨、探伤等设备。

5.2.1 待焊钢轨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钢轨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5.2.2 基地钢轨焊接应采用接触焊。

5.2.3 焊接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钢轨焊头质量标准,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并获得操作合格证。

5.2.4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焊接设备的操作规程,并按型式检验确定的作业参数操作。

5.2.5 长钢轨焊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5.2.5。

5.2.6 长钢轨焊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编制配轨计划表。

5.2.7 配轨时应选用断面不对称公差基本一致的钢轨相对焊接。长钢轨首尾断面的不对称偏差不得大于0.6mm。

5.2.8 根据配轨要求及调直情况等对钢轨进行截锯。钢轨硬弯经矫直后,用1m直尺测量其矢度不应大于0.2mm。

5.2.9 清除轨端0.5m范围内的污垢,待焊轨端面及钢轨与电极接触部位应打磨除锈,使金属光泽露出达80%以上。

5.2.10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焊轨前两轨端加热温度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钢轨焊接的相关要求。

5.2.11 钢轨进入焊机前,应检查除锈作业质量,除锈质量不良时,应退回重新除锈。

5.2.12 钢轨进入焊机后,在对头过程中,应注意必须以工作面为基准。轨头工作面错位偏差不应大于0.2mm,轨底边缘错位偏差不应大于1mm。

5.2.13 焊机电极表面必须光洁、平整,发生灼伤后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应更换。

5.2.14 每焊完一个焊接接头应对电极进行清理,不得留有尘渣,每焊完一条长轨应清理一次电极及护板。

5.2.15 焊接结束后,应立即对焊接接头进行标识。接头标识应与钢轨标记、焊接记录或报表对应。标识在焊接接头前方3~5m处的轨腰部位,标识符号应清晰、端正。

5.2.16 焊接接头温度低于500℃时方可正火加热。轨头加热的表面温度应控制在900±20℃,轨底角表面温度为800℃~900℃。

5.2.17 焊后矫直应在焊接接头热处理后进行,热态或冷态下矫直均可。焊接接头热态矫直温度应低于400℃,并预留上拱量;冷态矫直温度应低于50℃,矫后1m长度宜有0.3mm~0.5mm的上拱量。不宜反复多次矫直。

5.2.18 精磨前,焊接接头及两端1m范围内温度应在50℃以下。

5.3.1 钢轨焊接接头检验分型式检验和生产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型式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型式检验:

(1) 钢轨焊接接头试生产;

(2) 采用新轨型、新钢种及调试工艺参数;

(3) 更换焊轨设备;

(4) 更换不同钢厂制造的钢轨,首次焊接时;

(5) 生产检验结果不合格。

2 生产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生产检验:

(1) 连续焊接500个接头以后;

(2) 焊接工况变化,对某个焊接参数进行修正之后;

(3) 焊机出现故障,记录曲线异常,故障排除之后;

(4) 钢轨焊接生产中断1个月以上,重新开始焊接之前。

3 型式检验和生产检验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钢轨焊接的相关要求。

5.3.2 出厂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1) 钢轨探伤前应将焊头轨温冷却到50℃以下。

(2) 钢轨焊头不得有未焊透、过烧、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

(3) 经探伤检查不合格者应锯切重焊。

2 每个钢轨焊头均应进行外观检查,其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钢轨焊头应纵向打磨平顺,不得有低接头。用1m直尺测量钢轨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2规定。

表5.3.2 焊接接头平直度允许偏差(mm/1m)

注:1 轨顶面中,符号“+”表示高出钢轨母材规定基准面。

2 轨头内侧工作面中,符号“+”表示凹进。

3 轨底(焊筋)中,符号“+”表示凸出。

(2) 钢轨焊头轨顶面及侧面应予打磨。轨头及轨底上圆角在1m范围内应圆顺。母材打磨深度不得超过0.5mm。

(3) 钢轨焊头在轨底上表面焊缝两侧各150mm范围内及距两侧轨底角边缘各35mm的范围内应打磨平整。

(4) 焊缝两侧各100mm范围不得有明显的压痕、碰痕、划伤等缺陷。焊头不得有电击伤。

5.4 长钢轨存放、装车及运输

5.4.1 长钢轨编号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长钢轨应由焊轨厂按照配轨表的要求进行编号,并具有可追溯性。

2 焊轨时应在每个焊头附近钢轨外侧轨腰上标明钢轨工作边位置(左股或

右股)、长钢轨编号及焊头编号。

3 配对装车时应编写单元轨节铺轨流水号,并作好相应记录。

4 长钢轨编号应用油漆标记。编号应色泽鲜明,字体端正、清晰、大小统一。

5.4.2 长钢轨存放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合格的长钢轨应分左右股钢轨整理堆码,并标明其长度。

2 长钢轨存放台要平整、稳固,各层钢轨之间应采用钢轨支垫,支垫跨距

7.5m,上下对齐,与各层钢轨垂直放置。

3 长钢轨放置应整齐、平直、稳固。

5.4.3 长钢轨装车应符合以下要求:

1 长钢轨装车前应核实待装长钢轨编号,左右股长度应符合配轨计划。

2 吊装长钢轨时各龙门吊应同步作业,缓起,轻落,保持钢轨基本平直。

3 长钢轨的装车按配轨表要求分左右股对称吊装,按卸车顺序依次排放。

4 长钢轨装车后必须加固锁紧。

5.4.4 长钢轨运输应按超长货物组织运输,并制定安全措施。在运输中要建立运行监护、停车检查制度。

6.1.1 有碴轨道施工时,铺枕、铺轨作业区与铺碴整道作业区的距离不宜过长。施工应采用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的“流水作业法”。有碴轨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6.1.1。

6.1.2 有碴轨道铺枕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

1 轨枕铺设间距600mm。轨枕间距均匀,允许偏差为±20mm;连续6根轨枕的距离为3m±30mm。

2 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心线垂直。

6.1.3 有碴轨道铺轨应符合以下技术标准:

1 轨道中心线与线路设计中心线应一致,允许偏差为30mm。

2 单元轨节起止点不应设置在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以及不同线下基础过渡

6.1.4 正线碎石道碴的等级、材质、粒径、级配、颗粒形状和清洁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条件规定(见附录P)。

6.1.5 无缝线路锁定前,线路应达到初期稳定状态,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初期稳定阶段轨道几何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1.5的要求。

表6.1.5 初期稳定阶段轨道几何尺寸允许偏差(静态)

2 轨面高程及道床断面基本符合设计,道床厚度宜比设计厚度小40mm,道碴数量宜符合设计断面要求。

3 道床状态参数指标:

道床横向阻力不应小于7.5kN/枕。

道床支承刚度不应小于70kN/mm。

6.2.1 路基面(含桥梁、隧道)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预铺道碴。

6.2.2 作业机械应遵循以下规定:

1 运碴车辆不宜长距离频繁行驶在基床表面上,不得破坏路基基床表层。

2 道碴车辆在基床表面行驶时,应做到缓行缓停,禁止突然加速、急刹车

和急速转弯,载重运行速度宜控制在15km/h左右。

3 雨天禁止车辆在基床表面上行驶。

6.2.3 铺轨前铺碴可采用道碴摊铺机一次摊铺压实成形,或采用其他布碴机配合碾压机进行铺设,整平压实过程中应避免破坏路基面。

6.2.4 铺轨前铺碴厚度宜为150mm,单线宽度一般为4.5m,碴面应平整,中间不应凸起。

6.2.5 桥梁两端各30m预铺道碴厚度应高出桥台挡碴墙顶面不小于50mm,并作好碴面顺坡,桥上预铺道碴厚度应高出盖板,并与两端桥头碴面取平。

6.2.6 铺设碴下胶垫按设计执行。

6.2.7 正线道碴摊铺压实后,应符合以下规定:

市政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碴面外形:铺碴宽度、厚度等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

2 表面平整度:用3m直尺检查,各方向误差不应大于20mm;轨枕中部的道床不得凸出。

3 道碴摊铺压实后,密度不宜小于1.6g/cm3。

6.3.1 正线轨道铺设宜采用单枕铺设法db15/t 353.2-2020标准下载,主要设备由牵引车、铺轨机、枕轨运输列车、运枕龙门吊等组成。

6.3.2 单枕铺设法施工基本工艺流程见图6.3.2。

6.3.3 单枕铺设法施工作业应符合以下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