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旋挖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612.86K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42445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旋挖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

旋挖灌注桩施工作业指导书是规范旋挖灌注桩施工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文件,旨在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工程质量达标。旋挖灌注桩是一种利用旋挖钻机成孔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的地基基础形式,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市政工程等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明确项目背景、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2)施工准备,包括设备选型(如旋挖钻机型号)、材料检验(钢筋、混凝土等)和场地布置;3)施工工艺,详细描述成孔、清孔、钢筋笼安装及混凝土灌注等关键工序;4)质量控制,强调成孔垂直度、孔径偏差、沉渣厚度及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的检测标准;5)安全管理,提出设备操作规范、人员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6)环境保护,减少泥浆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严格执行本指导书,可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事故风险,保证旋挖灌注桩的质量与耐久性,为后续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db51/t 2796-2021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指南rc为砼拌和物的重度(24kN/m3);

hc为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

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导管接头一律采用丝扣连接,并采用橡胶垫圈增强密封。导管底标高按实际孔底悬空250 ~ 400mm控制。

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1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

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砼,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

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4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

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

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

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因为耐久性混凝土粉煤灰掺量较大,粉煤灰可能上浮堆积在桩头,加灌高度应考虑此因素。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100cm以上,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

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一组试件,对于桩长较长、桩径较大、浇筑时间很长时,根据规范要求增加。如换工作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

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在灌注前应进行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检测;在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

灌注水下砼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短桩事故。因此,在钻孔灌注桩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

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砼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深桩,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砼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

钻孔桩施工中,产生大量废弃的泥浆、钻渣,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这些废弃物,运往指定的堆放场地,并做妥善处理。

对于桩长大于40米的钻孔桩,按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安装时预埋声测管,成桩后采用声波透射法进行检测。对于桩长少于40米的钻孔桩全部采用小应变检测。对质量有问题的桩,钻取桩身混凝土鉴定检验。

表1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

表2 钻孔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环保培训和考核,增强安全环保意识;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架子队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佩证内容有姓名、职务和本人照片,“1152”人员上岗期间一律佩戴红袖章。

各种作业人员严格按安全规范操作,现场设专人指挥施工。施工现场实行安全防护,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防护线内。

现场电器设备作漏电保护装置,配电线全部采用三相五线制。电器系统设专人负责,配备电器保护装置,随时检查。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开关箱标准、有门、有锁、有防雨设施;配电箱内多路配电标记清晰;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器,电箱内设隔离开关。“一机一闸一保一漏”原则,熔丝规格符合标准;照明线、动力线架设高度符合要求,穿过通道穿管埋地;电动机具、电源线不随地拖拉;停止使用的电器设备、电源线和开关及时拆除;室外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米。检修电器设备时执行停电作业,开关箱把柄上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警示牌;专用保护零线设置符合要求,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混接;配电线路不老化、无破皮,线路过道防护。

设备定期检修,并由专职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手持电动工具有接零接地、漏电保护,穿戴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运输汽车不得违章行车世贸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司机持证上岗;运输汽车制动装置灵敏。

夜间作业,施工现场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项安全交底

沉淀池内泥浆、碴土要及时清理运至指定弃土场,成桩后及时清理桩周泥浆、浮碴集中处理,以免污染地表及周围环境。

施工现场树立施工标志牌,材料分批次堆放整齐并标识,做到统一布置,有条不紊、文明施工。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工艺安全技术交底停钻的孔口和灌注成桩的孔口必须刚性物覆盖或设置钢管围栏防护。并设置警示标志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