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路面修复方案路面修复是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针对不同类型的路面损坏(如裂缝、坑槽、沉陷等),可采用以下几种常见修复方案:
1.微表处技术:适用于轻度破损的沥青路面,通过在路面上铺洒一层薄薄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填补细小裂缝和表面磨损,增强抗滑性能及防水能力。该方法施工快捷、成本较低。
2.灌缝修补:对于横向或纵向裂缝,先清理缝隙内部杂质,再注入热熔型密封胶或其他专用材料,防止水分渗透导致基层破坏。
3.铣刨重铺:当路面出现大面积龟裂、车辙等问题时,需用铣刨机去除受损层,重新铺设新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此法能彻底解决深层病害,但工期较长且费用较高。
4.注浆加固:针对因路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的局部凹陷,可通过钻孔向地基内注入水泥浆液或化学稳定剂,恢复承载力并平整表面。
5.预制块更换:在人行道或广场区域,若发现破损严重的砖石板块,则直接替换为相同规格的新材料即可。
实施上述任何一种措施前,都应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根据具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修复策略,并注重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力求达到经济高效的效果。
混凝土路面板质量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质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时 ,除应满足普通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般要求外 ,还应注意:
1) 旧路面的检查与整修
汽渡接线道路工程深搅桩施工方案对旧路面中严重破碎、裂缝继续发展的板 ,击碎清除 ,重新浇筑混凝土。为防止旧水泥混凝土板的裂缝向上反射 ,先将旧路面清扫干净 ,再按 1. 0~1. 52kg/ m 的标准涂一层沥青 ,并在其上加铺一层厚度均匀油毛毡作隔离层。2) 材料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要保证钢纤维混凝土有较大抗弯强度 ,以满足结构设计对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要求及施工的和易性。为保证施工时混合料质地均匀、不离析 ,集料宜采用连续级配 ,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0 mm。钢纤维长度宜为 25~60 mm ,直径 0. 4~0. 7 mm ,长度与直径的最佳比值为 50~70。钢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中钢纤维的体积率为 1.0 %~1.2 %,砂率取值较普通混凝土略有增大。
①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 ,为保证钢纤维均匀分布 ,应按碎石、钢纤维、砂、水泥的顺序加料 ,干拌 2min后 ,再加水湿拌 1 min。②由于钢纤维混凝土中水泥含量较高 ,初凝时间较短 ,坍落度损失较快 ,因此要求从出料到浇筑完毕不得超过 30 min。③为确保钢纤维的二维分布 ,宜使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成型。④尽可能在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夜间施工。当气温高于30 ℃、拌和物温度为 30~35 ℃时宜停工 ,以防拌和物水分蒸发而出现干缩开裂。⑤最好使用强制式搅拌机 ,因自落式搅拌机出料速度慢 ,滚动时钢纤维极易成团。⑥钢纤维混凝土收缩性小 ,抗裂性能好 ,可不设纵缝 ,当钢纤维混凝土浇筑养生达设计强度 50 %后可每隔 15 m切一道缩缝。
钢纤维混凝土具有粗骨料细、砂率大、纤维乱向分布的特点 宜采用真空吸水工艺 机械抹平 阻止纤维外露。抹面时 ,需将冒出混凝土表面的钢纤维拔出 ,采
用压纹器压纹工艺可避免拉毛产生的外露现象。
采用潮湿养生方法。混凝土表面整修完毕后 ,立即进行养生 ,用 20~30 mm厚的湿砂覆盖于混凝土表面。每天均匀洒水数次。养护时间由试验确定 ,以混凝土达到 28 d强度的 80 %以上为准。养护期满即可采用改性沥青填封接缝。填缝时接缝保持清洁、干燥 ,填缝料应与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 ,灌注高度一般比板面低 2 mm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