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筋手工计算钢筋手工计算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主要用于确定钢筋的规格、长度和数量,以满足设计要求并控制施工成本。在实际工程中,钢筋手工计算需要结合施工图纸、结构规范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一系列公式和经验方法完成。
首先,钢筋手工计算的基础是读懂施工图纸。施工图中标注了钢筋的型号、直径、间距、布置方式等信息。这些数据是计算钢筋长度和用量的核心依据。例如,梁、板、柱等构件中的钢筋分布不同,需分别计算主筋、箍筋、分布筋等的长度和根数。
其次,钢筋长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构件尺寸、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及弯曲调整值等因素。例如,直钢筋长度为构件净长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根据规范或设计要求增加;而弯曲部分需按照弯曲角度调整长度。此外,箍筋的计算还需加上搭接长度或焊接长度。
再者,钢筋重量的计算通常使用公式“重量=长度×单位重量”,其中单位重量可通过钢筋直径查表获得。将各类型钢筋的总长度乘以其单位重量,即可得出该构件的钢筋总重量。
最后,手工计算过程中需注意合理预留损耗量,如加工误差、绑扎损耗等。同时,对于复杂构件,可借助分段计算或简化假设来提高效率。
总之,钢筋手工计算是一项细致且严谨的工作,既考验工程师对规范的理解能力,也要求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准确的计算,可以有效减少材料浪费,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柱问题(2):我们在施工中经常遇到柱主筋大变小的问题。试问:当柱子 用电渣压力焊时候有什么限制条件,例:25mm碰焊14mm的钢筋的能不能? 答柱问题(2):25mm碰焊14mm,直径相差过大受力时会出现应力集中现 如果施工规范对大小直径钢筋对焊无限制规定的话,建议直径相差不要超过 级(25与20或18与14)。
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 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 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 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 种算法? 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 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 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 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 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 种算法? 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54页注6实行。 ·梁问题(2):关于03G101图集第54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 拐直角弯15d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 也不要紧。” ■答梁问题(2):la正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 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 错误。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 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 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
·梁问题(5):框架梁钢筋锚固在边支座0.45LAE+弯钩15D,可否减少弯钩长 度增加直锚长度来替代? ■答梁问题(5):不允许这样处理。详细情况请看“陈教授答复(二)"中的“答 梁问题(2)”。
于节点内先天存在多条线状通直内缝,以及钢筋之间净距不足,将会影响节点区 的刚度,削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高抗震等级的结构而言有可能是非常严 重的问题。 ·梁问题(9):P62.63页中,KL.WKL箍筋加密区大于等于2hb且大于等于500 在注中,指出hb为梁截面高。而在同页,“梁侧面纵向钢筋构造和拉筋"中hw为 梁截面高,当然,这里有文字标注,不会不明白,可在P66页,纯悬挑梁中1<4hb 时,这里hbb没文字说明,就让人糊涂了。建议陈总,是不是在同一页中同一构 件采用同一符号?可能的话,同一图集中,最好同一符号只代表一个构件,一个 构件只有一个符号。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 ■答梁问题(9):(国际)工程界的惯例为:主字母h代表英文height(高度): 主字母b代表英文breadth(宽度);脚标b代表英文beam(梁),脚标c代表 column(柱)。hb与bb分别代表梁截面高度与宽度,hc与bc分别代表柱截面 高度与宽度。考虑到我国施工界的具体情况,今后应在标准图中加以解释。 ·梁问题(10):几个小问题 1、P66页悬挑梁配筋构造中,纯悬挑梁XL下部筋锚入支座12d,而在C图中锚入 的是15d.那个正确? 2、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12d(L1).P66页L中间 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中,1。3、3节点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均为15d(La).那个正 确? 4、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注:1、La取值见26页。应为33页。 ■答梁问题(10): 1、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2、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3、图名下有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 ,(实为P66页注)有误,应勘误。
于节点内先大存在多条线状通直内缝,以及钢筋之间净距不足,将会影响 的刚度,削弱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对于高抗震等级的结构而言有可能是 重的问题。
里的问题 ·梁问题(9):P62.63页中,KL.WKL箍筋加密区大于等于2hb且大于等于500 在注中,指出hb为梁截面高。而在同页,“梁侧面纵向钢筋构造和拉筋"中hw为 梁截面高,当然,这里有文字标注,不会不明白,可在P66页,纯悬挑梁中1<4hb 时,这里hbb没文字说明,就让人糊涂了。建议陈总,是不是在同一页中同一构 件采用同一符号?可能的话,同一图集中,最好同一符号只代表一个构件,一个 构件只有一个符号。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错了? ■答梁问题(9):(国际)工程界的惯例为:主字母h代表英文height(高度): 主字母b代表英文breadth(宽度);脚标b代表英文beam(梁),脚标c代表 column(柱)。hb与bb分别代表梁截面高度与宽度,hc与bc分别代表柱截面 高度与宽度。考虑到我国施工界的具体情况,今后应在标准图中加以解释。
·梁问题(10):几个小问题 1、P66页悬挑梁配筋构造中,纯悬挑梁XL下部筋锚入支座12d,而在C图中锚入 的是15d.那个正确? 2、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12d(L1).P66页L中间 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中,1。3、3节点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均为15d(La).那个正 确? 4、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注:1、La取值见26页。应为33页。 ■答梁问题(10): 1、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2、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3、图名下有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 (实为P66页注)有误,应勘误
·梁问题(10):几个小问题 1、P66页悬挑梁配筋构造中,纯悬挑梁XL下部筋锚入支座12d.而在C图中锚入 的是15d.那个正确? 2、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12d(L1).P66页L中间 支座纵向钢筋构造中,1。3、3节点下部筋在中间支座锚固均为15d(La).那个正 确? 4、P65页非框架梁L配筋构造中,注:1、La取值见26页。应为33页。 ■答梁问题(10): 1、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2、应统一为12d或15d,拟经研究后勘误; 3、图名下有注“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弧形非框架梁” 4、(实为P66页注)有误,应勘误。
1 )梁问题(14):梁下部纵筋锚入柱内时,端头直钩能否向下锚入柱内?(我 们现场就是这么做的) ■答梁问题(14):英国人也是这样做的,可以大大改善节点区的拥挤状态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只是要改变我国将施工缝留在梁底的习惯
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 是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 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 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钢筋之间和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 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 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AL钢筋中穿过, 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AL钢筋直径? 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 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AL箍筋,第三层为 AL纵向(水平)钢筋。端头直钩与AL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 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 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 ·墙问题(3):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应该伸入柱钢筋内侧还 是外侧,现实中人多数工地都是伸入暗柱主筋外侧,我觉得这样不妥,但图集上 没有详细规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 ■答墙问题(3):通常剪力墙水平钢筋放在外侧,如果伸入端柱竖向钢筋内侧 时,需要向内弯折,这样做会形成钢筋笼“颈缩”,因此,水平钢筋走暗柱主筋外 侧即可。剪力墙尽端不存在水平钢筋的支座,只存在“收边"问题。请参看03G101 勘误:6、第47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 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 墙的支座),而是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 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 存在,所以,当墙顶有AL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
·墙问题(4):请问陈总在03G101第47页中“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为什么 取消了原00G101第33页中“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的“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 设搭接接头”的构造做法?因为在转角墙外侧设搭接接头比较便于施工,外侧水 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在施工中比较困难,